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67)
2023(18034)
2022(15576)
2021(14345)
2020(11861)
2019(27189)
2018(26979)
2017(51835)
2016(27670)
2015(31004)
2014(31026)
2013(30523)
2012(28233)
2011(25593)
2010(25564)
2009(23322)
2008(22434)
2007(19373)
2006(17203)
2005(15227)
作者
(79098)
(65883)
(65220)
(62155)
(42118)
(31498)
(29795)
(25885)
(25104)
(23308)
(22345)
(22273)
(20949)
(20647)
(20383)
(20004)
(19566)
(19149)
(18793)
(18776)
(16373)
(16093)
(15841)
(15207)
(14836)
(14600)
(14421)
(14331)
(13208)
(12864)
学科
(130129)
经济(130000)
管理(78137)
(72920)
(59082)
企业(59082)
方法(51467)
数学(44740)
数学方法(44179)
中国(35340)
地方(31734)
(31347)
业经(27357)
(26269)
(25772)
农业(21489)
(20421)
贸易(20408)
(20109)
(19639)
环境(19349)
理论(18878)
(18302)
技术(17889)
(17876)
金融(17874)
(17788)
银行(17748)
地方经济(17701)
(17065)
机构
大学(393471)
学院(392505)
(165024)
经济(161512)
管理(155098)
研究(135857)
理学(133986)
理学院(132486)
管理学(130163)
管理学院(129453)
中国(100774)
(83981)
科学(82241)
(72404)
(67281)
研究所(61146)
中心(60861)
(60044)
财经(58127)
(56930)
业大(56207)
北京(53207)
(53144)
(52862)
师范(52670)
经济学(50093)
(49946)
农业(46541)
(46507)
经济学院(44757)
基金
项目(268355)
科学(211937)
研究(197413)
基金(194588)
(168748)
国家(167344)
科学基金(144655)
社会(125952)
社会科(119395)
社会科学(119366)
(104456)
基金项目(103299)
自然(93001)
自然科(90850)
自然科学(90831)
教育(90538)
自然科学基金(89159)
(87705)
编号(80270)
资助(79825)
成果(64358)
(60345)
重点(59925)
(59012)
(55446)
课题(55407)
国家社会(51882)
创新(51775)
教育部(51045)
科研(50858)
期刊
(186221)
经济(186221)
研究(119858)
中国(75553)
管理(58206)
学报(58015)
科学(55323)
(54493)
(53542)
大学(44806)
教育(43578)
学学(42159)
农业(37917)
技术(36210)
(33973)
金融(33973)
经济研究(30281)
业经(30043)
财经(28356)
问题(24998)
(24405)
技术经济(20233)
图书(19937)
(19011)
科技(18370)
理论(18326)
现代(18063)
商业(18031)
统计(17478)
资源(17407)
共检索到584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占金刚   杨晓彦   廖贵雲  
文章以北部湾城市群的全部地级市、县域为研究对象,运用修正引力模型,测度2008—2020年北部湾城市群15个市、县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并分析北部湾城市群的城市间联系强度、省域间经济联系强度、经济联系总强度。研究发现:(1)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值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较弱联系强度及以上的城市组合数大致都在增加,极弱联系强度的城市组合数则在减少,但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仍处于相对弱的阶段。(2)北部湾城市群中同省域的城市经济联系相对紧密,省域之间的城市经济联系相对松散,且海南省的城市尤其是“三县”的内外部经济联系强度亟待提高。(3)北部湾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总值呈近似线性增长趋势,但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联系发展不平衡,经济联系强度分层明显,且北部湾城市群发展的“一湾双轴、一核两极”的城市群框架并未形成,“一湾”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双轴”已初具规模,“一核”有待加强建设,“两极”正逐渐增强集聚作用。由此,文章提出相对应的优化建议,以促进北部湾城市群的经济协同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占金刚   杨晓彦   廖贵雲  
文章以北部湾城市群的全部地级市、县域为研究对象,运用修正引力模型,测度2008—2020年北部湾城市群15个市、县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并分析北部湾城市群的城市间联系强度、省域间经济联系强度、经济联系总强度。研究发现:(1)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值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较弱联系强度及以上的城市组合数大致都在增加,极弱联系强度的城市组合数则在减少,但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仍处于相对弱的阶段。(2)北部湾城市群中同省域的城市经济联系相对紧密,省域之间的城市经济联系相对松散,且海南省的城市尤其是“三县”的内外部经济联系强度亟待提高。(3)北部湾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强度总值呈近似线性增长趋势,但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联系发展不平衡,经济联系强度分层明显,且北部湾城市群发展的“一湾双轴、一核两极”的城市群框架并未形成,“一湾”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双轴”已初具规模,“一核”有待加强建设,“两极”正逐渐增强集聚作用。由此,文章提出相对应的优化建议,以促进北部湾城市群的经济协同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露元  邬丽萍  
采用克鲁格曼指数、引力模型分析了我国北部湾城市群内产业分工及对外经济的联系强度,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城市为例,运用欧氏距离法分析了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间的地缘经济关系。结果显示:南宁、钦州、防城港的城市一体化已初见端倪,各城市两两之间具有强经济联系;将北部湾城市群内六对城市组合分为四种类型,南宁市和北海市属于战略调整型,南宁市与钦州市、钦州市与防城港市属于深化和拓展合作型,南宁市与防城港市、北海市与防城港市属于加强合作、战略调整型,北海市与钦州市属于强化联系型。鉴于北部湾城市群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状况不理想,认为北部湾城市群内各城市应推进产业的垂直与水平分工和转移,增强经济联系,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观盛  
文章以广西北部湾中心城市(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为研究单元,2012年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为依据,采用物理学万有引力定律的计算公式,对广西北部湾中心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研究表明,南宁市在广西北部湾中心城市群中具有中心地位,但各城市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普遍不高,玉林市与区域内各城市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处于较弱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鲁金萍  孙久文  刘玉  
城市流强度是表征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的量化指标,能够反映城市对外联系的程度。本文运用城市流强度模型,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测算了2002~2011年各城市的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等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并进行了城市流强度等级划分和结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1年,各城市功能效率和城市流倾向度指标变化基本平稳,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两项指标变化显著,且差距较大。从城市流强度结构来看,北京、天津城市总体经济实力与综合服务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表现出更强的集聚与扩散能力。未来,各城市应进一步加强总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从而大幅提升城市流强度,增强城市群整体对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晓灵  谭珊  
本文以城市"质量"和产业分工协作为基础,通过构建城市质量指标体系以及引入克鲁格曼指数对传统模型进行修正,并用修正模型定量分析了2013年关中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强度。研究发现,关中城市群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西安、宝鸡与铜川的分工协作较明显,渭南、咸阳、宝鸡与西安的产业分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关中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呈现出以西安为中心向外急剧减少的规律,外围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很少;各城市经济联系总量差距较大,强度等级结构不合理。因此,需加快西咸一体化,构建大西安,着力培养二级中心城市,扩大关中城市群辐射范围和经济联系强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宫斐  吕观盛  
文章基于经济引力论的相关理论,利用统计年鉴与社会统计公报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对2009-2013年连续5年的北部湾广西区4个中心城市(南宁、北海、钦州和防城港)的旅游经济联系度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显示:从动态角度来看,北部湾广西区各主要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度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趋势十分明显;南宁与其他3个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是4个中心城市中最强的,而北海与其他3个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则是最弱的;无论就旅游业发展水平而言,还是就区域旅游经济合作而言,北部湾广西区中心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鲁金萍  杨振武  孙久文  
借助中心职能强度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进行中心城市等级划分,并选取38项指标,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SPSS19.0中的因子分析功能,对城市群内部各等级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综合分析和测度,结论如下:(1)以Kei=0.7和Kei=2.0为节点,将各城市分为三个级别,北京、天津为一级,石家庄、唐山、邯郸和保定为二级,其余各城市均为三级。(2)以经济联系量大小为标准将各城市划分为紧密联系、一般联系和松散联系三个级别,其中紧密和一般联系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多缘于京津石的集聚与扩散作用和自然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欢欢  吕斌  
构建综合竞争力指标,通过万有引力模型、城市流强度的测算来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各城市间经济空间联系。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综合竞争力不强,普遍外向服务功能较弱,集聚和辐射能力有待提高;城市间的联系度以长沙为中心向外围降低,其他各城市与长、株、潭三市组成的"金三角"联系度较大,但彼此之间联系度很小,次中心城市不突出,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差异不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鲁金萍  杨振武  刘玉  
"多中心、网络化"作为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在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强大动力,并将推动其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我国经济增长"第三极"。借助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构成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网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6年间,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显著提高,城市间经济联系频繁而密切;城市群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由以北京为核心的格局转变为以北京、天津共为中心的格局;石家庄依托其省会城市优势,在城市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群内部其他城市间经济联系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希  
在"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群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城市群经济联系正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强大引擎。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构成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引力模型,从城市规模划分和城市空间经济联系两个角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京津主导的"双核"式城镇体系一直是支撑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核心格局,同时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日趋紧密,空间联系强度的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呈现"中心—外围"格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汪明  
对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分析能够了解区域的协调发展状况。本文通过引入城市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江苏省的13个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为研究对象,用网络密度、点度中心度和核心-边缘结构等指标对江苏省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江苏省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具有不对称性,但有协调发展的趋势;苏州、无锡、南京和常州等核心城市,对其他边缘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思宇  
本文基于2012-2021年我国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和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城市经济韧性、流通效率协调发展水平以及时空格局演变,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韧性和流通效率水平地区分布不均衡,其中东部城市发展水平较高,西部较低,核心区域城市耦合协调度较高,其次是中心区,外围区较低,磨合耦合和中度协调类型城市占比较大。耦合协调度呈现空间正相相关,整体显著性逐渐减弱,集聚类型以“高-高”和“低-低”为主,热点区域城市多于冷点区域,极化效应减弱。加强资源整合与协同效应、推动流通业创新技术和绿色经济转型、加强社会参与和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方能促进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伟清  吕冬妮  史丽娜  乔冠宇  
通过对北部湾经济区四个城市2014年的10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将四市的智慧城市发展建设水平分析结果进行排序与评价,提出促进"智慧城市群"协同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协奎  林剑  陈伟清  安晓明  韦玮  张泽丰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群,当前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来自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和挑战。本文从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等方面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