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8)
- 2023(14546)
- 2022(12099)
- 2021(11212)
- 2020(9041)
- 2019(20863)
- 2018(20847)
- 2017(40756)
- 2016(22478)
- 2015(25087)
- 2014(25411)
- 2013(24740)
- 2012(22639)
- 2011(20322)
- 2010(20338)
- 2009(18306)
- 2008(17548)
- 2007(15376)
- 2006(13812)
- 2005(12141)
- 学科
- 济(89270)
- 经济(89163)
- 管理(65829)
- 业(60065)
- 企(48984)
- 企业(48984)
- 方法(37114)
- 数学(32014)
- 数学方法(31605)
- 中国(26994)
- 农(25751)
- 财(21717)
- 地方(20790)
- 业经(20623)
- 学(19955)
- 环境(17660)
- 农业(16973)
- 制(15754)
- 贸(15403)
- 贸易(15397)
- 易(14892)
- 理论(14739)
- 和(14578)
- 策(14002)
- 划(13630)
- 技术(13299)
- 务(13188)
- 财务(13115)
- 银(13097)
- 财务管理(13094)
- 机构
- 大学(314100)
- 学院(313838)
- 管理(126079)
- 济(124348)
- 经济(121398)
- 理学(108942)
- 理学院(107741)
- 研究(106872)
- 管理学(105951)
- 管理学院(105386)
- 中国(78139)
- 京(67408)
- 科学(66553)
- 财(56537)
- 所(52965)
- 农(49487)
- 研究所(48276)
- 中心(47885)
- 江(46397)
- 业大(46346)
- 财经(45117)
- 范(42854)
- 北京(42504)
- 师范(42500)
- 经(41040)
- 院(39651)
- 农业(38488)
- 州(37579)
- 经济学(36481)
- 师范大学(34294)
- 基金
- 项目(216980)
- 科学(171129)
- 研究(160408)
- 基金(156930)
- 家(135975)
- 国家(134828)
- 科学基金(116411)
- 社会(100464)
- 社会科(95133)
- 社会科学(95111)
- 省(84505)
- 基金项目(83548)
- 自然(75835)
- 自然科(74026)
- 自然科学(74011)
- 教育(72807)
- 自然科学基金(72653)
- 划(71442)
- 编号(66230)
- 资助(63856)
- 成果(53707)
- 重点(48238)
- 部(47343)
- 发(46889)
- 课题(45704)
- 创(44468)
- 创新(41452)
- 科研(41007)
- 国家社会(40636)
- 教育部(40491)
- 期刊
- 济(137918)
- 经济(137918)
- 研究(94832)
- 中国(57604)
- 学报(47195)
- 农(45479)
- 管理(45465)
- 科学(45006)
- 财(40483)
- 教育(36184)
- 大学(35847)
- 学学(33579)
- 农业(31512)
- 融(27706)
- 金融(27706)
- 技术(26746)
- 业经(23197)
- 经济研究(21293)
- 财经(20883)
- 问题(19611)
- 经(17791)
- 图书(17216)
- 业(15560)
- 理论(15400)
- 现代(15314)
- 科技(15163)
- 技术经济(14683)
- 实践(14241)
- 践(14241)
- 资源(14021)
共检索到458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翔 张文举 余报楚
北部湾城市群低碳城镇化存在经济发展和城镇水平与其他主要城市群差距较大,城镇化建设宏观协调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产业竞争高碳特征明显,生态环境保护和减排压力大等问题。应通过完善低碳城镇化统筹规划和城镇布局、推进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同城化、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及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等措施推进北部湾城市群低碳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
低碳城镇化 北部湾城市群 同城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娅娇 谭丹
在推进长株潭城市群的城镇化进程中,为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战略制高点,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突出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推进低碳城镇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低碳城镇化的对策,为实现"两型社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低碳城镇化 可行性 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琪
走低碳城镇化发展道路,是我国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文章简要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城市群的低碳化发展现状,发现西部地区城市群的低碳城镇化建设仍显迟缓,低碳能源建设、低碳产业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技术利用等方面相对薄弱。然后,采用实证的手段,分析了西部地区城市群低碳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原因,发现城市经济发展和消费扩大是制约低碳化的主要因素,人口规模增加、技术水平偏低、产业结构不优也是低碳城镇化迟缓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西部地区城市群的低碳城镇化发展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城市群 低碳城镇化 原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琪
走低碳城镇化发展道路,是我国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文章简要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城市群的低碳化发展现状,发现西部地区城市群的低碳城镇化建设仍显迟缓,在低碳能源建设、低碳产业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技术利用等方面相对薄弱。城市经济发展和消费扩大是制约低碳化的主要因素,人口规模增加、技术水平偏低、产业结构不优也是低碳城镇化迟缓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城市群 低碳城镇化 原因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伟清 吕冬妮 史丽娜 乔冠宇
通过对北部湾经济区四个城市2014年的10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将四市的智慧城市发展建设水平分析结果进行排序与评价,提出促进"智慧城市群"协同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协奎 林剑 陈伟清 安晓明 韦玮 张泽丰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群,当前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来自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和挑战。本文从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等方面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城市群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艳红 刘欢慧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社会、经济、生态三大因素出发,选取人口密度、城镇化率、人均GDP、农用化肥施用量、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项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构建北部湾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研究表明,北部湾城市群15个市(县)的土地生态安全差异显著,其土地生态安全主要受到经济因素、生态因素和人口因素的综合影响。北部湾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综合得分排名为湛江市>茂名市>海口市>北海市>南宁市>东方市>玉林市>钦州市>防城港市>昌江县>阳江市>崇左市>澄迈县>儋州市>临高县。其中,湛江市和茂名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综合得分分别为0.917、0.517,均大于0.5,处于安全状态;海口市、北海市、南宁市、东方市、玉林市和钦州市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综合得分处于0到0.5之间,处于较安全状态;而防城港市、昌江县、阳江市、崇左市和澄迈县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综合得分界于-0.5到0之间,处于临界安全状态,应及早进行土地生态安全整治,以提升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儋州市和临高县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综合得分均小于-0.5,处于不安全状态,需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修复土地生态系统功能。研究旨在为优化北部湾城市群土地利用方式提供对策,以保障土地资源健康高质量配置和北部湾城市群的土地生态安全,促进北部湾城市群绿色健康发展。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 主成分分析 北部湾城市群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宇光
在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建设的大背景下,本文以北部湾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北部湾城市群发展历程、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方面对北部湾城市群发展面临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对价格法对2008~2017年北部湾城市群整体市场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并重点对广西区内北部湾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与区外北部湾城市群一体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水平等方面指出了北部湾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北部湾城市群 相对价格法 市场一体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新哲
在广西北部湾地区逐渐崛起的北部湾城市群,日益成为各方投资的热土。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北部湾城市群相对弱小,认为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与北部湾城市群协同效应,是北部湾形成强势板块的重要战略选择。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北部湾城市群 协同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松霞
文章基于城市流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北部湾城市群的空间关联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城市群综合实力较弱,对外服务水平较低,且高度集中在海口和南宁两个中心城市;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空间联系强度不足,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具有城市群初级发展阶段的一般特征;城市群空间结构形态呈现三种空间集聚模式,以玉林、湛江和茂名为核心的H-H型,海南五县市的L-L型,海口市单独形成L-H型,H-L尚未形成。反映出整个城市群中省会中心城市没有起到与其功能相匹配的辐射带动能力,使得热点区域分布在次核心区域的空间形成高聚集形态。因此,
关键词:
城市群 城市流 空间关联 北部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宁娜
贫困是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之一。文章运用访谈、调查问卷、文献查阅、实地调查等方法,从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贫困转移的路径入手,提出了"新入城就业的学生"、"城镇化新城市人"、"城市边缘人(城市流动人员)"、"城市流浪人员"四类人群的概念,并对其可能将贫困转移到城市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从社会层面构建全体公民保障体系的"资产建设"工程,以及从文化着手构建健康的城市公民组织等对策,可以切断其贫困转移的路径,防止社会不和谐现象的出现。
关键词:
贫困 贫困转移 城镇化 资产建设理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宁娜 周红阳
社会和谐是治国理政之基础,而贫困会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研究造成贫困的因素正是社会和谐的逆向研究课题。文章在提出四类"新城市人"概念及其贫困转移路径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贫困转移路径的生命周期规律和存在条件进行深入分析,由此提出充分利用城镇化契机,通过城市建设消除农村贫困的反贫困措施及建议。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喻微锋 蒋团标 刘祎
对云南滇中城市群和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及其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发现:昆明和南宁的城市流强度在各自的区域内都是最大的,城市的外向功能明显,能带动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但昆明对其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辐射和带动的能力比南宁更强;同时,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滇中城市群的城市发展极不平衡,而北部湾城市群则存在城市发展差距太小的问题。应根据各自特点进一步强化两城市群的城市流,促进城市群的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宁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应该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紧密联系,同步发展。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潜力,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城镇化要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不能人为"造城",要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相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真正分享社会经济发展"中国梦"的成果。城镇化是城市群的塑造过程,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城市群则是城镇化推进演绎的结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钱志权 韩佳银
以工业化为主要驱动力的传统城镇化模式带来碳排放快速增长,以人为中心、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具有低碳发展潜力与优势。因此,如何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低碳发展二者间协同发展,是当前中国城镇低碳化转型的重要议题。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地理探测器方法,探究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演变过程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耦合协调度基础较好且发展趋势向好,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以点带面的空间格局;(2)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耦合协调发展速度及类型阶段演变特征差异明显,东部城市发展速度超过西部城市,相对而言,新型城镇化滞后是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耦合协调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3)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交互关系显著,研究期内新型城镇化对低碳发展的影响力显著提升,而低碳驱动力和低碳压力子系统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力有所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