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46)
2023(19582)
2022(16824)
2021(15813)
2020(12988)
2019(29957)
2018(29792)
2017(55819)
2016(30732)
2015(34823)
2014(35269)
2013(34895)
2012(32819)
2011(30119)
2010(30458)
2009(27884)
2008(27622)
2007(24356)
2006(21965)
2005(20145)
作者
(91421)
(75848)
(75238)
(71814)
(48948)
(36343)
(34347)
(29554)
(29112)
(27486)
(26121)
(25777)
(24638)
(24436)
(23745)
(23411)
(22303)
(22190)
(21927)
(21826)
(19276)
(18673)
(18301)
(17576)
(17072)
(17021)
(16983)
(16732)
(15471)
(15207)
学科
(138637)
经济(138480)
管理(82752)
(75965)
(60530)
企业(60530)
方法(52151)
数学(44361)
数学方法(43840)
中国(41340)
(35199)
地方(34473)
(31500)
(29917)
业经(29509)
(25067)
贸易(25045)
(24630)
(24175)
农业(23922)
(21811)
银行(21751)
理论(21736)
(21453)
金融(21449)
环境(21177)
(20961)
(20783)
地方经济(18692)
(18566)
机构
大学(445834)
学院(443577)
(182702)
经济(178634)
管理(164403)
研究(162886)
理学(139621)
理学院(137829)
管理学(135360)
管理学院(134550)
中国(123369)
科学(100457)
(98386)
(84563)
(83596)
研究所(76508)
(72943)
中心(71871)
(68400)
财经(65456)
北京(63627)
(63457)
业大(63322)
师范(62848)
(59266)
(59180)
农业(56729)
经济学(56030)
(55106)
师范大学(50859)
基金
项目(290351)
科学(226677)
研究(213895)
基金(207794)
(182161)
国家(180638)
科学基金(152513)
社会(133747)
社会科(126490)
社会科学(126455)
(111867)
基金项目(109261)
教育(98038)
自然(97292)
(95584)
自然科(94934)
自然科学(94906)
自然科学基金(93163)
编号(87118)
资助(86090)
成果(72927)
重点(66232)
(65709)
(64061)
课题(62208)
(59013)
创新(55231)
国家社会(55070)
科研(54687)
教育部(54367)
期刊
(215274)
经济(215274)
研究(141123)
中国(94973)
学报(71032)
(66693)
科学(66275)
管理(62741)
(62541)
教育(56045)
大学(53032)
学学(49374)
农业(45967)
(42963)
金融(42963)
技术(39397)
经济研究(34251)
业经(32938)
财经(32452)
问题(28635)
(28016)
图书(25237)
(24707)
(22965)
技术经济(21976)
世界(21307)
资源(21076)
国际(20786)
理论(20563)
科技(20458)
共检索到692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鹏  杨德云  
城市群的建设是促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崛起的战略支点、拉动区域崛起的"发动机"。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分析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城市群的空间范围,最终得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城市群研究范围和城市群类型的最终界定,并通过分析其发展的经济特征,与中国三大城市群发展差距作比较研究。能够为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城市群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曾鹏  陈芬  
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区域一体化的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科学客观准确的分析和掌握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国十大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水平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国十大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指标体系,运用虚拟值与实际值相对比的方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国十大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研究,比较分析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与中国十大城市群宏观经济效益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总体经济实力、工业化发展程度、区域服务性产业发展状况、区域生产潜力、区域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协奎  林剑  陈伟清  安晓明  韦玮  张泽丰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群,当前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来自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和挑战。本文从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社会等方面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喻微锋  蒋团标  刘祎  
对云南滇中城市群和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及其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发现:昆明和南宁的城市流强度在各自的区域内都是最大的,城市的外向功能明显,能带动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但昆明对其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辐射和带动的能力比南宁更强;同时,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滇中城市群的城市发展极不平衡,而北部湾城市群则存在城市发展差距太小的问题。应根据各自特点进一步强化两城市群的城市流,促进城市群的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骏  
近年来我国三大城市群引进服务业FDI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大量的服务业FDI流入势必给我国三大城市群的经济增长带来重大影响。于此背景下,对我国三大城市群引进服务业FDI的经济效应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我国服务业利用FDI出现了重心北移的现象,环渤海城市群已经赶超长三角城市群位居三大城市群之首;其技术进步效应亦如此。三大城市群的就业效应均较显著:环渤海城市群服务业FDI的经济效应最为持久,长三角城市群次之,珠三角城市群服务业FDI经济效应的即时性最强。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陈丙欣  叶裕民  
通过对中部三大城市群在发展总水平、城市化水平、城市规模结构、产业结构、产业效率、制造业和服务业结构等方面的比较分析看出,中部三大城市群中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质量最好,武汉和中原城市群次之,但是武汉和中原城市群的规模较大,其发展状况对整个中部地区的影响更大。未来要依托城市群带动战略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中部三大城市群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魏丽华  
城市群内部城市经济联系程度差异会对城市群的协同发展产生影响。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看,三大城市群中心城市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也都呈现明显的梯度发展结构。但对三大城市群比较分析发现,城市群中各城市与主要城市的经济联系总量、联系强度、空间梯度结构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加强城市群内部的经济联系,应构建京津冀城市群聚疏有序的发展格局,提升长三角城市群边缘城市发展水平,缓解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过度极化效应,实现城市群一体化高效发展。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艳华  熊柴  王俊沣  刘春雨  
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人口发展则是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内容。文章在分析海西城市群人口总量、人口城乡分布和人口素质等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的比较,发现当前海西城市群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其一,人口集聚能力不足,且集聚趋势减弱;其二,城镇化进程乏力;其三,缺乏核心大城市;其四,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文章认为,海西城市群应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重点培育厦门为核心城市,进一步加强沿海城市与内陆省份的交通,加强中高等教育并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植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索洛余值法,本研究核算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2008年到2017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及指数,比较分析了其差异特征,讨论了其经济发展质量。从比较结果看,三大城市群中,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发展质量整体优于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应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持续推进创新发展。长三角需要控制区域差异的扩大趋势,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京津冀较大的区域差异限制了北京对天津、河北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推动天津和河北重点城市的经济转型,分别将其全要素生产率尽快提升至北京的80%左右和40%以上,使北京的优势资源可以有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进而提升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的发展质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梅志雄  徐颂军  欧阳军  
合理地界定区域中城市空间吸引范围,对于区域规划与统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反映城市实力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测算1990、1996、2000、2005和2009年珠三角9个地级市综合实力分值,以此修正断裂点模型中单一城市规模指标,分别运用断裂点模型和基于扩展断裂点模型的加权Voronoi图方法,划分了珠三角9市5个年份的理论空间吸引范围,并在图上清楚地表现出城市间分界线的轨迹,据此揭示了珠三角城市空间吸引范围的空间分异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还发现,基于扩展断裂点模型的加权Voronoi图克服了断裂点理论确定城市间吸引范围界线时的任意性和盲目性,划分结果更符合实际。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侯燕磊  盛广耀  
区域协调是城市群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通过评价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各城市经济、社会、环境3个方面的发展指数以及综合发展指数,进而计算各指数的差异度,对不同城市群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区域综合协调发展水平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最好,各项发展指数均好于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城市群;在分项发展指数上,三大城市群均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度最高,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度次之,环境治理水平的差异度最低;从发展趋势上看,珠江三角洲综合发展水平的协调性趋于好转,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度仍在上升,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度下降,三大城市群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度均有升高趋势,三大城市群环境治理水平的差异度变动幅度不大。结合对三大城市群发展协调性的分析,提出了促进中国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思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爱梅  杨德才  
该文从城市群和城市规模理论、日本城市群发展的经验,分析了过度发展城市群可能导致"效率陷阱",并从不同城市居民个人生活的成本-收益分析了居民的效用,得出了要关注城市群的扩张和过度集聚产生的负外部性,促进城市经济均衡化发展等结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官锡强  
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同的过程,为了实现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及作用机理,树立符合国情的城镇化发展理念,确立新的城市发展核算体系,建立紧凑型城镇与开敞型区域相结合的城镇空间形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书瀚  于化龙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台,积极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各个城市群提升竞争力的新目标。同时,在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第一动力的背景下,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加快动力转换的关键领域。城市群既是科技创新的集聚区,也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载体。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在条件较好的城市群集聚发展,是提升城市群创新发展能力、加快区域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本文考察了中国三大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特征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着重分析科技创新水平不同的城市群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影响其经济增长效益发挥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与经济增长的本地效应和溢出效应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伟清  吕冬妮  史丽娜  乔冠宇  
通过对北部湾经济区四个城市2014年的10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将四市的智慧城市发展建设水平分析结果进行排序与评价,提出促进"智慧城市群"协同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