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3)
2023(2044)
2022(1635)
2021(1561)
2020(1284)
2019(2924)
2018(2893)
2017(4420)
2016(3043)
2015(3586)
2014(3585)
2013(3262)
2012(2969)
2011(2677)
2010(2783)
2009(2283)
2008(2360)
2007(2085)
2006(1815)
2005(1534)
作者
(10366)
(8719)
(8665)
(8103)
(5509)
(4279)
(3711)
(3409)
(3236)
(3134)
(3032)
(2949)
(2911)
(2867)
(2797)
(2779)
(2665)
(2568)
(2536)
(2481)
(2378)
(2342)
(2306)
(2118)
(2021)
(1997)
(1986)
(1962)
(1918)
(1860)
学科
(6427)
经济(6423)
管理(4914)
(4580)
教学(4348)
理论(3880)
教育(3540)
(3414)
(3412)
学法(3109)
教学法(3109)
(3104)
企业(3104)
学理(2901)
学理论(2901)
中国(2442)
方法(2366)
地方(2302)
研究(2157)
数学(2121)
农业(2024)
数学方法(1983)
(1873)
(1842)
业经(1830)
(1598)
(1426)
(1391)
技术(1334)
研究生(1323)
机构
学院(40383)
大学(37891)
研究(16115)
(13642)
科学(12912)
农业(11050)
业大(10540)
管理(9904)
中国(9873)
(9707)
(9230)
研究所(9068)
经济(8832)
技术(8600)
(8393)
理学(8198)
理学院(8087)
(7767)
管理学(7674)
管理学院(7632)
农业大学(7432)
(6760)
中心(6534)
(6243)
职业(6184)
(6097)
(6053)
师范(5964)
(5776)
(5715)
基金
项目(28712)
科学(19992)
研究(19322)
基金(16958)
(16532)
国家(16370)
(14252)
科学基金(12381)
(11311)
教育(10805)
自然(9307)
自然科(9051)
自然科学(9047)
自然科学基金(8854)
基金项目(8574)
编号(8563)
社会(8443)
社会科(7823)
社会科学(7818)
资助(7818)
课题(7763)
科技(7479)
重点(7334)
计划(7019)
成果(6834)
(6508)
(6490)
(6017)
(5886)
科研(5648)
期刊
学报(12730)
(12533)
中国(12443)
教育(12080)
(10903)
经济(10903)
研究(10266)
大学(9138)
农业(8947)
科学(8891)
学学(8763)
技术(5622)
(5361)
业大(4672)
职业(4554)
管理(3846)
农业大学(3824)
林业(3670)
(3324)
(3191)
技术教育(2934)
职业技术(2934)
职业技术教育(2934)
科技(2597)
自然(2541)
中国农业(2245)
业经(2238)
自然科(2170)
自然科学(2170)
资源(2067)
共检索到62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春燕  李红  张敏  孙军德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主要因素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北虫草(Cordyceps m ilitaris)栽培的最佳的原料为大米+10%的蛹粉,原料含水量以60%为佳;最适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9℃;最适pH为5.5~7.5;黑暗培养不利于子实体生长,在300~700 lx的散射光照时产量最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金凌云  杜双田  马璐  荆留萍  李惠君  
【目的】对蛹虫草人工栽培的栽培基质进行优化。【方法】以蛹虫草菌株CDM-003为供试材料,采用400mL玻璃罐头瓶为栽培容器,研究了蚕蛹粉、基质含水率、葡萄糖、蛋白胨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对蛹虫草子座生物学效率的影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确定蛹虫草人工栽培中上述几种常用基本基质用量与子座生物学效率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确定了基质中各主要成分的最佳用量为:蚕蛹粉0.156g/g,葡萄糖12.19g/L,蛋白胨10g/L,基质含水率66.75%,微量元素添加剂25g/L。【结论】蚕蛹粉用量、基质含水率及栽培营养液中葡萄糖、蛋白胨、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含量对蛹虫草的生物学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娟  刘晓红  王旭  季长波  孙书伟  宋洁  
为鉴定人工栽培蛹虫草致病木霉的种类,从被木霉侵染的人工栽培蛹虫草培养料中分离获得一株木霉CCBH-M1,经感染试验确定其致病性。通过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及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木霉菌株为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 KarSTen。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该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p H值及培养料含水量对该深绿木霉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适宜生长温度为24~32℃,适宜生长pH值为5.0~7.0,培养基适宜含水量为50%~70%。可见,蛹虫草栽培过程中,在不影响蛹虫草生长的情况下,将温度、pH值和含水量三个因素分别控制在24℃以下、7.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立  李家恒  
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为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地下根和根茎极发达,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耐盐碱和防风固沙的能力,喜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钙质土上(张鹏云等,1960)[1]。由于长期以来只采挖,不栽培,不仅甘草资源面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娟  刘晓红  宋洁  李莉  
自人工栽培蛹虫草培养料中分离得到1株致病木霉CCBH-M2,通过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及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木霉菌株为钩状木霉TrICHoderMa HaMaTuM(Bon.)BaIn.。实验对该致病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度、p H值及培养料含水量对该钩状木霉生长影响显著(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永强  安红梅  袁芳  徐元江  甄梓娟  郑维列  兰小中  
为探索一种有效且适应西藏藏药栽培的非化学除草方式,保证中药材质量与品质,通过在藏药匙叶翼首草人工栽培样地设置人工除草(MW)、覆黑膜(MF)以及不除草(CK)等不同除草处理,并调查不同处理措施下各样点的物种组成、数量、高度、盖度以及生物量等杂草群落特征,探讨人工除草方式和覆黑膜除草方式对翼首草样地杂草防控效果和对翼首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MW处理下杂草种类最多,有20种,CK有18种,MF有8种杂草;从杂草的数量、高度以及地上生物量来看,对照杂草的总密度、平均高度以及地上总生物是MW处理的2.00、1.48和3.80倍,是MF处理的4.19、3.77和61.21倍,处理间差异显著(P<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帮星  康冀川  何劲  何维  文庭池  
【目的】探寻粉被虫草无性型粉被玛利娅霉cp菌株产虫草多糖和虫草酸的影响因子。【方法】采用静置培养实验方法,测定虫草多糖和虫草酸的产量。【结果】:最佳培养基为查氏培养基,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蔗糖、蛋白胨和K_2HPO_4;最佳的氨基酸添加物为谷氨酸,最佳初始pH为7.0,最佳装液量50%,最佳接种量2.5%,26℃下最佳静置培养时间为40 d。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叶晶晶  曹宁宁  刘刚  吴建梅  殷浩  胡祚忠  张剑飞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1株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DY-1菌株进行液体发酵配方优化,以期得到适合蛹虫草生长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以菌丝体干质量浓度为指标,首先采用单次单因子方法筛选出培养基中的最优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和正交试验方法得出最佳的碳氮比(C/N);然后采用Plackett-Burman(BP)设计筛选出影响菌丝体干质量浓度的关键因素,通过中心组合和响应面法确定关键因素的最佳浓度,从而得到出菌株DY-1的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6.40 g·L-1,酵母浸膏粉5.00 g·L-1,硝酸钾1.00 g·L-1,硫酸镁0.20 g·L-1,磷酸二氢钾1.80 g·L-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胜楠  杜双田  简利茹  徐鸿雁  张园园  张疏雨  
【目的】优化蛹虫草子座培养剩余基质中虫草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蛹虫草子座培养剩余基质为材料,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及提取液pH对虫草素提取得率的影响,建立虫草素提取得率与4个因素间的关系模型,分析其单因子和交互影响效应,通过参数优化得到虫草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4个因素对虫草素提取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液pH>提取时间。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即提取温度为63.3℃、提取时间为4.8h、液料比为36.8、提取液pH为6.7时,虫草素得率可达1.32‰。【结论】获得了从蛹虫草子座培养剩余基质中高效提取虫草素的优化工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荻  何莉莉  王作乔  陈俊琴  
采用3株北虫草(Cordceps militaris)组织分离株及2株单孢分离株在PDA培养基上进行15次继代培养。结果表明:组织分离株在继代培养中可发生明显角变。将角变区菌丝分离培养,根据菌落形态,可将菌落分为5种类型。Ⅰ、Ⅱ型菌落具有角变频率高、角变面积大的特点,多出现在组织分离株继代的最初几代。无角变的Ⅲ、Ⅳ、Ⅴ型分布在单孢株和组织分离株的继代的后几代。出发菌株决定角变类型及分布。Ⅰ型比Ⅱ型子实体产量高。菌株具有高角变频率时期子实体形成能力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莉莉  韩成玲  李佩亮  陈阳  刘狄  耿丽娟  
研究矿质元素对北虫草继代培养中菌落类型的影响,旨在探讨优型菌落保持代数最长的矿质元素配方。采用正交试验,将北虫草优良菌株L20在不同矿质元素培养基上进行12次继代培养。结果表明:菌株L20在不同培养基中继代培养后形成7种菌落类型,有子实体形成能力的菌落为Ⅰ、Ⅱ、Ⅲ、Ⅴ型,其中Ⅰ型菌落产量最高,Ⅲ型居中,Ⅱ型最低,Ⅴ型形成子实体均为畸形;Ⅳ、Ⅵ、Ⅶ型无子实体形成能力。各类型菌落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分布规律是:子实体产量较高的Ⅰ、Ⅲ型菌落主要分布在前10代;产量较低的Ⅱ型菌落分布在前4代;子实体为畸形的Ⅴ型和无子实体形成能力的Ⅳ、Ⅵ、Ⅶ型菌落主要分布在4代以后。保持优型菌落——Ⅰ型最为稳定的矿质元素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杰  张映  赵博  崔成斌  张国财  王滨松  
在酱油发酵基料(由40 g豆粕和60 g麸皮配制而成)中分别添加5、10、15、20 g北虫草培养基(分别称其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以不添加北虫草培养基的处理为对照,研究其对酱油制曲及对蛋白酶、淀粉酶、亮氨酸氨肽酶、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采用血球计数板法检测种曲孢子数,观察种曲的感官变化。结果表明:1)各处理中,处理2种曲的孢子数最多,孢子生长能力旺盛,制曲48 h时曲料蓬松,菌丝丰满,米曲霉孢子为淡黄色,制曲54 h时蓬松的曲料中长出黄绿色丰满的成熟米曲霉孢子;2)制曲过程中,蛋白酶、淀粉酶、亮氨酸氨肽酶、纤维素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酸性蛋白酶活性在制曲42 h出现峰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云艳  马殿荣  李金英  陈温福  
本文以栽培稻沈农265和杂草稻WR04-12为试验材料,研究盆栽试验条件下杂草稻与栽培稻地上部分的营养竞争。结果表明,在完全控制条件下,任何肥力下,杂草稻吸收养分的能力明显强于栽培稻沈农265。杂草稻在与栽培稻的营养竞争中,始终表现出较强的种间竞争优势,杂草稻竞争使栽培稻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显著降低。增加施氮量对杂草稻和栽培稻的营养吸收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相对更有利于杂草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波  鲜灵  
羊肚菌人工栽培已成功,但栽培的羊肚菌分类地位不明确。本文对人工栽培的羊肚菌进行了形态特征描述和IT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栽培羊肚菌为梯纹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并与GenBank中下载的羊肚菌属种建立了系统发育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柳新红  刘跃钧  
研究结果表明,马兰种子采收后在常温下贮藏的时间不宜超过7个月,利用常温贮藏的马兰种子进行播种繁殖的最佳季节是种子采收后的第5~7个月即次年春季,平均出苗株数可达到364株.m-2。设施栽培全年可采收11次,平均每隔33 d采收1次,而露地栽培全年采收9~10次,平均每隔36~40 d采收1次,全年设施栽培比露地栽培多采收1~2次、平均每次采收时间缩短2~7 d。设施栽培年均产量达9.12 kg.m-2,平均比露地栽培的年均产量5.09 kg.m-2高出79%,且设施栽培的马兰茎叶嫩、鲜、绿、涩味轻、可食率高,露地栽培的马兰茎叶较老、较粗、涩味重、可食率低。设施栽培年均净收入15.03元.m-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