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0)
- 2023(9846)
- 2022(8759)
- 2021(8308)
- 2020(6949)
- 2019(15999)
- 2018(16162)
- 2017(30639)
- 2016(16909)
- 2015(19094)
- 2014(19059)
- 2013(18886)
- 2012(17198)
- 2011(15328)
- 2010(15011)
- 2009(13452)
- 2008(12841)
- 2007(10995)
- 2006(9445)
- 2005(8033)
- 学科
- 济(63762)
- 经济(63696)
- 管理(49360)
- 业(48115)
- 企(40699)
- 企业(40699)
- 方法(31958)
- 数学(27600)
- 数学方法(27298)
- 农(16680)
- 技术(16325)
- 学(16032)
- 中国(15332)
- 财(14605)
- 业经(14306)
- 地方(12843)
- 农业(11512)
- 理论(11394)
- 贸(11163)
- 贸易(11157)
- 易(10839)
- 和(10783)
- 环境(10636)
- 务(9728)
- 财务(9663)
- 财务管理(9648)
- 制(9487)
- 划(9212)
- 技术管理(9190)
- 教育(9158)
- 机构
- 大学(238660)
- 学院(237126)
- 管理(96857)
- 济(87198)
- 经济(85179)
- 理学(84954)
- 理学院(83980)
- 管理学(82488)
- 管理学院(82087)
- 研究(78572)
- 中国(54101)
- 科学(53349)
- 京(50878)
- 农(42626)
- 业大(40886)
- 所(40275)
- 研究所(37363)
- 财(36880)
- 中心(34865)
- 农业(33655)
- 江(32939)
- 北京(31850)
- 范(30967)
- 师范(30627)
- 财经(30548)
- 院(28748)
- 技术(28364)
- 经(27883)
- 州(27252)
- 师范大学(24781)
- 基金
- 项目(173090)
- 科学(134255)
- 基金(124006)
- 研究(123136)
- 家(109448)
- 国家(108570)
- 科学基金(92536)
- 社会(74421)
- 社会科(70460)
- 社会科学(70439)
- 省(69406)
- 基金项目(67213)
- 自然(62841)
- 自然科(61333)
- 自然科学(61315)
- 自然科学基金(60209)
- 划(57960)
- 教育(56192)
- 资助(50777)
- 编号(50166)
- 成果(39621)
- 重点(38699)
- 部(36962)
- 创(36904)
- 发(36507)
- 创新(34429)
- 课题(34401)
- 科研(33432)
- 计划(32955)
- 大学(31640)
共检索到328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蕊 郑红娟 贾桂霞
为提高北美蓝云杉引种成活率并促进其幼苗生长,于2007年进行了适宜菌种的筛选和菌根化育苗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1)普通裂褶菌和Pt菌剂为较适宜的菌种。2)接种Pt菌剂后,不同种源间的平均苗高差异不显著,不同接种时间的平均苗高差异极显著。3)不同种源的适宜Pt菌剂接种量不同。1号和3号种源施用1g/株的菌剂,2号和4号种源施用0.5g/株的菌剂促进生长的效果最好,2个月后1~4号种源幼苗的平均苗高分别为3.31、3.90、3.84和3.54cm。4)在幼苗移植时接种Pt菌剂不仅可以提高移植成活率,还有助于保持观赏性状。接种Pt菌剂后移植成活率均达85%以上,其中4号种源移植成活率最高,为92.8...
关键词:
外生菌根菌 接种 北美蓝云杉 育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守攻 王军辉 刘娇妹 陈永国 陈海庆 钟永芳
研究了光照时间、温度和生长激素对青海云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光处理对青海云杉播种苗的苗高、叶片数、新梢长、侧芽数有显著影响;通过光照处理,可以阻滞云杉的早期封顶,加光处理苗木除根系长外,其余各生长性状均显著优于不加光对照;温室加光1年生苗高显著高于当地苗圃露地3年生和大棚2年生苗高,说明温室内的加光和加温措施对青海云杉的苗高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床上不加光容器苗(CK)的新梢长、侧芽数和叶片数大于地上不加光直播苗,表明地温也是影响云杉生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青海云杉温室内1年生强化苗的苗高已超过传统露地苗圃3年生苗木,种苗比常规育苗制度提早3~4年出圃;GA3和6-BA均有促进苗高生长...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军辉 张守攻 马常耕 刘娇妹 陈永国 陈海庆
云杉属Picea是世界重要工业用材树种,其育苗的瓶颈在于苗期和幼林期生长慢,严重影响其遗传评价进程。系统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云杉及针叶树种塑料大棚及温室强化快速育苗方面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光照、温度、湿度、水分、肥料等影响云杉快速育苗的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补光处理对云杉播种育苗有显著影响,通过光照处理,可以阻滞云杉的早期封顶。根区温度也是影响云杉生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采用强化育苗技术可大大缩短育苗周期,使苗木提早出圃。最后展望了今后我国在云杉强化育苗方面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参34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敬爽 贾桂霞
研究北美蓝云杉体细胞胚发生技术,对该树种的胚胎发生机理和建立相关的快繁技术体系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以成熟胚为外植体,分别对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其体细胞胚发生各阶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观察体细胞胚发生过程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1)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首先在DCR培养基+2,4-D5.0mg/L+6-BA4.0mg/L+KT2.0mg/L诱导15d后,之后转入DCR培养基+2,4-D1.0mg/L+6-BA0.5mg/L+KT0.5mg/L,胚性愈伤诱导率最高为45.3%;2)胚性愈伤组织保持与增殖培养基为1/2LM培养基+2,4-D1.0mg/L+6-BA0.5mg/L+K...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慧珍
壤覆土要薄,墒情好的土壤应比墒情差的土壤覆土要薄,生活力弱的种子应比种子生活力强的种子要土壤覆土要薄。云杉是耐荫性树种,特别是幼苗阶段,需要一定的荫蔽条件,常用覆盖物有竹帘、草帘、遮荫网等材料覆盖,并保持床面湿润,当幼苗破土达20%后,用竹子(直径2cm左右)或其它材料将覆盖物顶起悬空,留出空隙勿使嫩芽受压损伤,当幼苗出齐后升棚遮荫。升棚遮荫法是指在出苗率达到80%后,沿苗床方向搭建遮荫棚。荫棚距地面高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志春 陈连庆 黄秀凤
通过对马褂木菌根真菌种类调查,发现其为典型的内生菌根树种,分离和鉴定出地表球囊霉菌、苏格兰球囊霉菌和摩西球囊霉菌3种优势的共生菌根。利用马褂木福建武夷山种源苗木,通过接种效果比较,摩西球囊霉菌的促生效果最好,为马褂木的优良菌根菌种。利用摩西球囊霉菌进一步的菌根化育苗试验表明,马褂木菌根化育苗的促生效应明显,显著促进了苗木对N、P素的吸收利用,其苗高、地径、根长、侧根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未接种试验对照提高了42.41%、38.30%、12.90%、21.13%和137.78%。此外,菌根化育苗还能有效地改善基质的理化性质,其速效N和有效P含量分别较育苗前原始基质提高了158.48%和48.09...
关键词:
马褂木 菌根真菌 菌根化育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花晓梅 刘国龙 张效林 余良富 曾平生 黄冬青
根据苗木根系分泌物能促进菌根真菌萌发和生长的原理,结合我国林业育苗的特点,提出了松树幼苗截根与人工接种菌根真菌结合的育苗方式。结果表明,截根菌根化育苗在促进根系发育和菌根形成,加速苗木生长,提高苗木生物量、苗木质量和产苗量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苗木的侧根数、侧根总长、苗木菌根化率、吸收根菌根化率、苗高、地径、鲜重、干重分别提高20.0%~960.0%、56.2%~389.5%、0.0%~400.0%、56.2%~1792.0%、22.3%~179.3%、31.2%~253.8%、33.3%~918.2%和21.8%~740.0%,苗木成活率和Ⅰ级苗分别提高9.0%~22.1%和49.3%~150...
关键词:
松树,截根苗,菌根接种,菌根化育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三祥 李新彬 林田苗 全昌明 罗菊春 王立新
采用不同做床方式、不同播种密度 ,夏季苗床不同遮荫方式等方法研究了沙地云杉育苗技术及其年生长规律 .结果表明 :适时早播有利于苗木地径、苗高、苗木质量的提高 ;单层和双层遮荫对幼苗生长影响不大 ,但适当遮荫有利于幼苗生长 ;条播、使用菌根粉的苗木明显优于撒播、不使用菌根粉的苗木 .而苗木年生长规律研究表明 :苗木地径和苗高的年生长规律基本相似 .从 6月下旬开始随着气温的增高 ,高生长呈直线稳步上升 ,地径的生长也不断加快 ,在 7月中旬达到苗高生长的最高峰 ,而地径的生长期比高生长期长 ,在 8月中旬才达到最大值 ,尔后进入硬化期 ,苗木地上部分逐渐木质化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 ,影响地径和苗...
关键词:
沙地云杉 育苗技术 年生长规律 相关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任东植 徐兆飞 王文琪 白莉 曲运琴 李峰 李富华
应用生物技术从优质枣苗的脱除类菌原体(MLO)到启动组培技术、增殖培养技术、生根培养技术、组培苗无土栽培技术和温室营养钵栽培及室外炼苗大田绿叶移栽技术进行了系统试验。完成了脱毒枣苗工厂化育苗开发研究。结果生根率达到94%,大田绿叶移栽成活率达到98%,枣苗当年生长高度达到40~80cm,第二年生长高度可达到115~180cm。该项技术对于长期以来红枣生产中遇到的繁殖慢、品质差、枣疯病日趋严重三大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枣,工厂化育苗,类菌原体脱除,绿叶移栽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花晓梅 骆贻颛 刘国龙
分别用Pisolithustinctorius(Pt)菌根真菌重分离与母菌株培养物的比较及菌根子实体鉴定等方法,确证Pt菌剂人工接种的成功;并用照片描述形成Pt菌根的外部形态和解剖结构;发现典型外生菌根真菌──pt在苗圃人工接种条件下,可与松苗形成内外生菌根。结合生产大田应用试验,证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木菌根研究开发中心研制的Pt菌根剂具有明显的菌根化效果,和促进苗木生长、提高生物产量的作用。所试4种松树菌根化率均为100%,Pt指数在84以上,提高合格苗产量14.6%以上,平均苗高、地径、干物重、侧根数和根系总长分别增加28.1%~71.4%、22.8%~49.2%、66.7%~457.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永军 闫伟 王黎元
从形态学、解剖学角度并利用对外生菌根真菌rDNA的ITS区段的PCR扩增产物分析,对内蒙古段贺兰山地区青海云杉外生菌根形态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并对其外生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1)与青海云杉共生的外生菌根有11种不同的类型;2)经对11种不同类型的菌根真菌rDNA的ITS区段碱基序列测定并运用GenBank的序列局部相似性查询系统(BLAST)软件比对,共鉴定到种水平7株,属水平2株,科水平2株,其中子囊菌为2株,其余都为担子菌;3)在形态、解剖学分类的基础上对外生菌根根尖进行分子鉴定,二者鉴定结果一致。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家明 胡征宇 李钟杰 洪峰 严美娇 祁德运 朱蕴芝
采用水泥池培育暗纹东方鱼屯鱼苗 ,研究不同发育阶段的培育密度、饵料转换、投饵量以及环境因子等对成活率的影响 ,并把土池育苗与水泥池育苗的优点相结合 ,解决了鱼屯苗后期培育易相残的难题 ,提出了一种工厂化育苗的方法。本实验投放仔苗 3万尾 (体长 0 2 8厘米~ 3厘米 ) ,4 0天后 ,出池鱼苗 2万尾 (体长 2 5厘米~ 3厘米 ) ,成活率高达 6 6 7% ,其中前期培育成活率 70 % ,后期培育成活率 95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红菊 王幼珊 张淑彬 左强 张永清 邹国元
为探讨丛枝菌根真菌在蔬菜育苗上应用的可能性,以黄瓜和生菜为供试作物进行适用育苗基质的筛选,研究其对菌根真菌侵染和作物苗期生长的影响。以Glomus intraradics、Glomu mosseae、Glomus aggregetum、Glomus etunica-tum为供试菌根真菌制剂,采用5种基质配方,分别是常规基质(V草炭∶V蛭石∶V珍珠岩=6∶3∶1)和4种低草炭配比基质(陶粒+草炭、蛭石+草炭、泡沫+草炭、珍珠岩+草炭,草炭分别占基质总体积的20%)。结果表明,低草炭配比基质中陶粒+草炭处理各菌种侵染率较高,达24.17%,常规基质中接种Glomus intraradics黄瓜和生...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侵染率 育苗 基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锦乾 李玉英 张海江 齐跃强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云杉落针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不同云杉树种和营林抚育措施与云杉落针病的 关系调查以及云杉落针病的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和云杉落针病流行规律为依据,选用 抗病树种紫果云杉造林、营造混交林、及时进行抚育间伐是防治云杉落针病的根本措施。使用75%百菌清,50%多 菌灵和50%甲基托布津的1 000×液,65%代森锌、50%甲霜铜的500×液喷雾,对云杉落针病的林间防治效果均可 达到90%以上;在山高坡陡、林木高大、交通和水源不便的地区,使用安林I、安林Ⅱ杀菌烟剂,对云杉落针病的林 间防治效果分别为81.9%和79.0%。各种药剂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菌作用明显优于其...
关键词:
云杉 落针病 防治技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开宝 孙宝胜 孙延芳 倪玲 吕青青
通过室内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秦岭冷杉嫩枝扦插的实验研究,旨在寻求适宜的试剂,并确定最佳使用质量浓度,提高秦岭冷杉嫩枝扦插的生根率。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ABT 1号生根粉和吲哚乙酸(IAA)溶液浸泡插条均可显著提高插条的愈伤率,其中质量浓度为150mg/L的ABT 1号生根粉溶液处理的枝条愈伤率最高。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秦岭冷杉嫩枝扦插最佳措施为:扦插基质采用珍珠岩,枝条类型为嫩枝带2年生枝梗,用质量浓度为150mg/L的ABT 1号生根粉浸泡3h,可以明显促进枝条下端愈伤组织的形成。
关键词:
秦岭冷杉 嫩枝扦插 育苗 生根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