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40)
2023(8735)
2022(7297)
2021(7005)
2020(5875)
2019(13352)
2018(13147)
2017(25237)
2016(13703)
2015(15208)
2014(15059)
2013(14951)
2012(14046)
2011(12816)
2010(12886)
2009(12185)
2008(12227)
2007(10753)
2006(9513)
2005(9079)
作者
(37108)
(31093)
(30892)
(29752)
(19861)
(14710)
(14057)
(12015)
(11856)
(11019)
(10848)
(10420)
(10045)
(10038)
(9969)
(9602)
(9309)
(9006)
(8931)
(8665)
(8142)
(7427)
(7394)
(7082)
(7053)
(6904)
(6898)
(6630)
(6176)
(6075)
学科
(58038)
经济(57940)
管理(43059)
(37897)
(31773)
企业(31773)
方法(23279)
数学(20804)
数学方法(20666)
中国(18979)
(18853)
(17975)
(14366)
(12801)
(12631)
贸易(12621)
(12440)
业经(12278)
(11764)
银行(11749)
(11320)
(11256)
金融(11254)
(11160)
财务(11139)
体制(11133)
财务管理(11114)
企业财务(10680)
(9908)
环境(9136)
机构
大学(199027)
学院(194179)
(93364)
经济(91849)
研究(72698)
管理(72223)
理学(61462)
理学院(60757)
管理学(60078)
管理学院(59686)
中国(58844)
(45886)
(42463)
科学(38540)
(35864)
财经(35688)
(32656)
研究所(32096)
中心(31847)
经济学(31253)
经济学院(28003)
(27880)
北京(27657)
(27623)
财经大学(26698)
(26197)
(24113)
师范(23888)
业大(23592)
农业(21436)
基金
项目(124783)
科学(100608)
基金(95286)
研究(93723)
(82626)
国家(82040)
科学基金(70337)
社会(64258)
社会科(61152)
社会科学(61141)
基金项目(49142)
(43651)
教育(42775)
自然(42278)
自然科(41312)
自然科学(41301)
自然科学基金(40662)
资助(39314)
(38234)
编号(35307)
(30964)
成果(30788)
(29691)
重点(28633)
国家社会(28597)
教育部(27326)
中国(27193)
(26572)
(25817)
人文(25420)
期刊
(102630)
经济(102630)
研究(65348)
中国(41799)
(36717)
管理(29206)
科学(27213)
学报(27061)
(26111)
(22532)
金融(22532)
大学(21880)
学学(20547)
财经(19221)
教育(18196)
经济研究(17636)
农业(17451)
(16635)
技术(14556)
问题(14040)
(13677)
业经(13421)
世界(12786)
国际(12386)
(10067)
技术经济(9165)
现代(8673)
经济问题(8535)
理论(8463)
(8278)
共检索到304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甄红线  
基于比较研究的视角,将中国的终极控制权结构与北美国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属于大陆法系的中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结构最为集中,并且表现为政府终极控制的特点;美国与加拿大虽同属于普通法国家,具有相似的投资者保护水平和发达的资本市场体系,但是两个国家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权结构具有显著差异,加拿大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权结构比美国更为集中,有更多家族控制的公司,与民法法源的某些西欧大陆国家相似。研究结论表明,法律起源和投资者保护水平不是决定终极控制权结构的唯一因素,每个国家的股权结构都有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历史与文化特性,因此会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美典子  毛世平  
从股权控制链视角研究终极控制人的股权结构,可以从根源上厘清实际投资人的控制权和收益权,并且得出以下结论:终极控制人股权控制结构呈现"扁平化"发展趋势;终极控制人采用实业公司来控制上市公司的数量减少,而采用投资公司的数量增多;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政府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度最低;第二终极控制人制衡作用有所改善。向民营企业倾斜融资政策、提升政府终极控制人的层级、扁平化股权金字塔均有利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美典子  毛世平  
从股权控制链视角研究终极控制人的股权结构,可以从根源上厘清实际投资人的控制权和收益权,并且得出以下结论:终极控制人股权控制结构呈现"扁平化"发展趋势;终极控制人采用实业公司来控制上市公司的数量减少,而采用投资公司的数量增多;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政府终极控制人的两权分离度最低;第二终极控制人制衡作用有所改善。向民营企业倾斜融资政策、提升政府终极控制人的层级、扁平化股权金字塔均有利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军  王平心  
按照终极产权论的观点,在对第一大股东的性质做出清晰界定的基础上,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1~2005年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检验了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私有产权和外部大股东持股有利于改善公司资本结构,国有股和流通股与公司财务杠杆显著负相关,而股权集中度与管理层持股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取决于第一大股东的性质。当第一大股东为国有产权时,股权集中度和管理层持股与公司债务比率显著负相关;当第一大股东为私有产权时,股权集中度和管理层持股与公司债务比率显著正相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茂松  
从终极产权的视角,以我国沪、深两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终极股东控制权、现金流权与债务期限结构的关系。发现:终极股东现金流权水平越高,其掠夺外部投资者的成本也就越高,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愿意为公司提供更多较长期限的债务资金,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对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终极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高,其越有可能掠夺外部投资者,增大了公司与债权人的代理冲突,导致较高的债务融资代理成本,银行等金融机构倾向于为其提供更多的短期资金来约束终极控制股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丽梅  
本文选取2012-2014年沪深上市企业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企业在自身实力发展壮大时,要想保证控制权的完整性和以更小的代价获取较优质的融资,特别是两权分离度逐渐增大的时候,终极控制股东通常会通过提高债务水平来实现上面所说的两个目标,同时国内上市公司因为历史原因,债务的治理效应没有达到高管期待的结果;国家政策通常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如果能够获得政策的扶持,上市企业就能够以更低的代价获取较优质的融资,同时上市公司可以采取法治手段来降低终极控制股东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干扰;政府对上市公司采取的政策和宏观调控会对企业的信誉和实力、竞争环境起到巨大的作用,能够帮助企业以更低的代价获取发展资金,因此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思嫣  严军生  
国美控制权之争势必成为管理学上的经典案例。文章从对职业经理人的信任与约束、创业大股东的地位与利益保护,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连续和协同等视角出发,分析国美之争所带来的管理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国平  
现代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两权分离,使控制权之争在现代社会频繁出现,而这些控制权之争的最后结果大多是以股东的最后胜利而告终。本文以上海家化控制权争夺战为例,分析了其控制权博弈的过程,并将其与国美控制权之争作了对比,从中得到一些经验和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增耀  刘新权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米恩和贝利通过对美国200家最大非金融公司的分析,提出了著名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理论。这一结论加剧了自亚当·斯密以来一些人对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黎来芳  薄立维  
1994年2月18日,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阳光集团)等五家法人单位共同出资成立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苏阳光)。2002年5月21日,江苏阳光实现民营化,之后,江苏阳光的控制权安排影响了其融资行为,进而影响其利益输送行为,最终对其业绩产生了影响。本文立足分析江苏阳光民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配  
在传统的公司治理中,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企业中普遍存在着控制性股东。控制性股东的存在在缓解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同时,又存在着控制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情形,从而导致了控制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大量研究表明,大多数上市公司存在终极控制性股东,终极控制性股东深刻地影响着公司的财务决策行为。在民营上市公司中,金字塔股权结构,是终极控制性股东用来强化控制权的一种常用方式。在该结构下,终极控制性股东利用两权分离通过影响公司财务决策侵占上市公司及小股东利益,从而加剧了终极控制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孙健  
很多公司中存在着终极控制权现象,终极控制人通过金字塔式的股权结构控制公司并以此获取控制私利,资本结构作为公司的重要财务决策必然会受到影响。以资本结构为对象研究终极控制权对公司财务的影响,构建一个全新的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分离程度的替代变量,结果表明在中国终极控制权比控股股东更能反应控制的实质和掏空的本质,终极控制人控制上市公司进行债务融资是为了通过举债获得可控制的资源;相对于国有的终极控制人,民营的终极控制人的上述动机更加明显;尽管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比例较低,但是独立董事的存在确实能抑制终极控制人的掏空行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毅辉  李常青  
以2004—2007年超过450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终极产权的视角剖析了终极控制人及其控制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终极产权性质及其对应的控制权结构是目前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终极控制人的投票权和现金流量权比例,对股利支付的可能性和水平均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坤  杨淑娥  
基于终极控制权差异视角,将沪、深822家上市公司分为国有控股、非国有控股及总体3组样本,从公司基本特征、股权特征及管理者特征等方面研究融资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上述因素均不同程度影响着融资结构,且组际间特别是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样本间对融资结构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常  陈杰  赵懿清  
本文系统回顾了终极控制权与资本结构、终极控制权与资本成本、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探究三者间的逻辑关系及对企业价值的共同影响,梳理了该领域的研究脉络,并对主要发现和结论进行总结和评论。文献研究表明,基于中国资本市场,资本成本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比例、现金流权比例、两权偏离度相关,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相互影响。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思索有关理论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可能取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