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2)
2023(5580)
2022(4657)
2021(4084)
2020(3079)
2019(7043)
2018(6883)
2017(12776)
2016(6921)
2015(7622)
2014(7698)
2013(7703)
2012(7601)
2011(7118)
2010(7409)
2009(6703)
2008(6642)
2007(6021)
2006(5704)
2005(5495)
作者
(21197)
(17597)
(17585)
(16393)
(11311)
(8489)
(7926)
(6833)
(6822)
(6452)
(6099)
(5838)
(5791)
(5724)
(5607)
(5405)
(5227)
(5074)
(5056)
(5018)
(4582)
(4411)
(4269)
(4166)
(4025)
(4010)
(3939)
(3921)
(3650)
(3527)
学科
(37082)
经济(37043)
(16910)
地方(16332)
中国(16282)
管理(15912)
(11782)
(10779)
企业(10779)
业经(9570)
地方经济(9458)
(8792)
农业(8549)
(7512)
金融(7512)
(7247)
方法(7241)
银行(7239)
(7182)
发展(6592)
(6572)
环境(6369)
(6215)
(6096)
(6066)
贸易(6055)
数学(5846)
数学方法(5798)
(5746)
技术(5644)
机构
学院(101700)
大学(98894)
(44014)
经济(43018)
研究(42824)
管理(34604)
中国(32648)
理学(28085)
理学院(27660)
管理学(27243)
管理学院(27038)
科学(25112)
(23106)
(22794)
研究所(20242)
(19636)
中心(18718)
(18233)
(17263)
(16271)
师范(16123)
北京(15564)
(15175)
财经(14482)
(14459)
(14100)
农业(13824)
业大(13384)
经济学(13243)
科学院(13149)
基金
项目(60869)
科学(47707)
研究(47390)
基金(41312)
(35612)
国家(35224)
社会(30062)
科学基金(29542)
社会科(28435)
社会科学(28432)
(25463)
基金项目(21317)
(20924)
教育(20631)
(20585)
编号(19845)
发展(17016)
自然(16718)
(16699)
成果(16637)
资助(16532)
自然科(16290)
自然科学(16288)
自然科学基金(15973)
课题(15078)
重点(14074)
(12669)
(12513)
(12261)
国家社会(12115)
期刊
(60099)
经济(60099)
研究(37402)
中国(28636)
(18980)
教育(15106)
科学(14793)
管理(14675)
学报(13707)
(13503)
金融(13503)
(13222)
农业(13212)
业经(11677)
大学(10574)
学学(9755)
技术(9577)
经济研究(9523)
问题(7748)
财经(6958)
(6714)
(6077)
(5901)
世界(5806)
商业(5804)
(5480)
(5415)
论坛(5415)
资源(5297)
图书(5269)
共检索到178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菲力普·M·豪瑟,延希宁  
导言 联合国的世界区域划分已把传统上看作为世界一个大洲的“北美洲”(North America)改为性质更加单一,更名副其实的名称“美洲北部”(Northern America)。这一地区不包括墨西哥,把墨西哥列入“拉丁美洲”地区更加恰当。因此,本文谈到美洲北部(以下简称北美),主要是指美国和加拿大,也包括百慕大、格陵兰和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岛等较小的实体。1980年北美总人口估计为24,880万,90%在美国,9.9%在加拿大,其他分布在几个小的地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解放后,“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与此相应,人口状况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在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我国提出了,争取在本世纪末把人口总数控制在12亿以内的奋斗目标。中国人口发展不仅为中国人民所关切,也为世界人民所注意。那么中国人口发展状况如何呢?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文津  张寒露  
吴文津博士,曾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工作,后任该校东亚图书馆馆长。1966年接替裘开明先生担任哈佛燕京东亚图书馆馆长。韦棣华基金会董事。国际知名的图书馆学家、汉学家。成就卓著,曾获美国亚洲研究协会杰出贡献奖等奖项。应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陈传夫院长约请,吴先生特撰The Development of East Asian Libraries in North America(北美东亚图书馆的发展)专文。该文是目前国内最为系统研究北美东亚图书馆发展的文章,勾勒出了北美东亚图书馆60年发展的历程。让我们与他一起体会北美各界对东亚图书馆事业所做的恒久贡献,缅怀东亚图书馆先驱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钟水映  张晓东  
发展观下的人口问题与人力资源开发钟水映张晓东一在经历了理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曲折之后,从70年代起,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重新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并于80年代初明确地提出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基本国策的指导下,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世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明立  
本人认为,我国未来人口变动将呈现三大明显特征,并将给经济和人口自身发展带来相应的影响和后果。 第一、人口总量继续增长。即使在不改变并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的情况下,进入21世纪以后,人口增长的势头一时也不会停止下来。直至2050年达到16亿左右的峰值后,可望停止下来,然后逐渐有所下降。这一持续增长的时间表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人口压力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铁  徐勤贤  
当前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城镇化发展速度也将减慢,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更趋明显,而农村尚未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加之各项改革政策尚未顺利落实,农民工在城市过早退出劳动力市场,传统的以房地产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降低了城市的包容性,大大减少了城市服务业就业岗位。因此,劳动力严重过剩将是长期趋势。目前生育率降低和老龄化问题并没有到达危机阶段,而真正的问题是中国人口规模大以及低水平人口过快增长对中国、对全球将造成压力。未来人口政策的重点应该是调整人口结构,以提高人口质量,而非单纯增加人口数量,同时还要加快推进城镇化改革,促进城市转变发展模式,完善人口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发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健元  王欢  
文章探讨了多系统下人口发展路径,从而构建了人口动态统筹发展模型;以江苏省为例,在合理假定城乡总和生育率等关键因素的基础上,对2011~2060年分城乡开放系统人口发展进行预测,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总人口在数量上会于2025年左右迎来人口高峰,随后人口规模大幅减小,与此同时,城镇人口先增后减,乡村人口则保持持续减少的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金龙,张昊  
人口因素是影响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变量,人口总量、人口的结构因素等对保险需求和保险业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文章指出目前影响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人口因素中,主要是人口结构因素在发挥作用。中国保险费收入的总量较高,但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既是中国人口和经济的规模因素在保险业上的凸现,也是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和教育水平等因素的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铁  徐勤贤  
当前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城镇化发展速度也将减慢,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更趋明显,而农村尚未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加之各项改革政策尚未顺利落实,农民工在城市过早退出劳动力市场,传统的以房地产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降低了城市的包容性,大大减少了城市服务业就业岗位。因此,劳动力严重过剩将是长期趋势。目前生育率降低和老龄化问题并没有到达危机阶段,而真正的问题是中国人口规模大以及低水平人口过快增长对中国、对全球将造成压力。未来人口政策的重点应该是调整人口结构,以提高人口质量,而非单纯增加人口数量,同时还要加快推进城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胜万  
从全球政治经济关系角度论述了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指出尽管我国十分重视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 ,但国际社会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第一 ,在联合国有关环境的会议及《2 1世纪议程》等环境或可持续发展多边协议中 ,人口问题没有得到适当的重视 ;第二 ,联合国有关人口的会议也没有认真讨论和对待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目前的国际人口政策也不可能有效地解决全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第三 ,对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忽视与南北国家围绕人口与环境问题之间的斗争、以及国际学术界对人口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理论认识分歧有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冰  周雄兵  
长江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王冰周雄兵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非常丰富,是指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有机结合的整体发展,以及当代利益与未来利益相互统一的平衡发展。但是,也不可否认人口、资源、环境是影响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问题。如果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汤浩  王军  
本文利用三普、四普、五普和最新的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运用历史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首先对苏南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口增长、人口城市化、人口结构演变等进行了回顾,评述了人口发展在苏南经济高速增长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总结了苏南地区人口发展中的新特征;然后,提出苏南人口发展现状对苏南地区未来的进一步提升发展可能造成的主要制约与矛盾;最后,从政策调控的角度,分区、分类提出了人口优化发展的措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钱玲娟 ,徐兵 ,黄淑媛  
(一) 北京是我国的第二大城市,解放前和全国的情况一样,人口发展比较缓慢。1936年人口约为153万,到1949年解放时发展到200.6万,十二年共增加47万多人,平均每年增长4万。解放后首都人口迅速增长,到1978年,发展到849.6万,三十年增加的人口为解放初的三倍多。其中自然增长累计294.3万人,占总增加人口的45.33%;机械增长累计71.4万人,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