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7)
- 2023(7304)
- 2022(5752)
- 2021(5258)
- 2020(4562)
- 2019(10171)
- 2018(10122)
- 2017(19600)
- 2016(10676)
- 2015(12010)
- 2014(11777)
- 2013(11971)
- 2012(10532)
- 2011(8836)
- 2010(9146)
- 2009(8901)
- 2008(9453)
- 2007(8865)
- 2006(7995)
- 2005(7629)
- 学科
- 业(76144)
- 企(72648)
- 企业(72648)
- 管理(60551)
- 济(49381)
- 经济(49315)
- 业经(24364)
- 财(23242)
- 方法(22080)
- 务(20037)
- 财务(20014)
- 财务管理(19993)
- 农(19685)
- 企业财务(18969)
- 农业(15265)
- 技术(14551)
- 数学(14456)
- 数学方法(14416)
- 策(13384)
- 划(12781)
- 经营(12631)
- 制(12524)
- 企业经济(12137)
- 和(10977)
- 理论(10858)
- 中国(10433)
- 决策(10144)
- 技术管理(9975)
- 体(9791)
- 计划(9628)
- 机构
- 学院(155422)
- 大学(147939)
- 管理(71987)
- 济(69104)
- 经济(67872)
- 理学(59880)
- 理学院(59440)
- 管理学(59036)
- 管理学院(58706)
- 研究(40215)
- 中国(38168)
- 财(35880)
- 京(30491)
- 财经(27304)
- 江(25888)
- 经(24766)
- 农(23761)
- 商学(21465)
- 商学院(21260)
- 科学(21046)
- 州(20121)
- 财经大学(19942)
- 中心(19906)
- 经济学(19782)
- 业大(19530)
- 所(19411)
- 经济管理(19173)
- 北京(18835)
- 农业(18475)
- 经济学院(17872)
- 基金
- 项目(91879)
- 科学(74878)
- 研究(70797)
- 基金(68237)
- 家(56491)
- 国家(55871)
- 科学基金(51618)
- 社会(46875)
- 社会科(44579)
- 社会科学(44565)
- 省(37404)
- 基金项目(36317)
- 自然(32702)
- 自然科(32027)
- 自然科学(32022)
- 自然科学基金(31549)
- 教育(31428)
- 编号(28726)
- 划(28681)
- 业(28066)
- 资助(27440)
- 创(23042)
- 成果(21595)
- 创新(20446)
- 部(20420)
- 制(20121)
- 重点(19302)
- 国家社会(19136)
- 发(19004)
- 人文(18843)
共检索到246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武
一、劳动报酬的定义和形式 简单地讲,劳动报酬是雇员因从事某机构(如公司)所需要的劳动而得到的公司提供的以货币或非货币形式的补偿。定义是简单的,在这一简单的定义后面,隐含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从雇员的角度来看,劳动报酬主要指基本工资、奖金等一些以现金形式直接支付的报酬。从公司的角度看,劳动报酬不仅包括基本工资和奖金而且包括分红、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济广
我国提高企业劳动报酬比重具有很大的空间。过去提高劳动报酬水平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是提高劳动报酬比重特别是提高非公企业劳动报酬比重存在一些难点。为了克服这些难点需要进行政策创新,主要包括重塑工会体制,以保障劳动者的谈判地位,调整农民工的社保政策尤其是养老保险政策,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运用政府力量建立剩余分享机制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明 邓敏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法、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深入考察劳动报酬提高对企业加成率的微观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现阶段,提高员工的劳动报酬有效促进了中国出口企业加成率的提升。平均而言,员工获得的劳动报酬每提高10%,则出口企业加成率将提升0. 495%—0. 523%,同时,提高劳动报酬通过强化质量效应与选择效应会间接影响出口企业加成率,因而企业应重视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重点提高高学历员工的薪金待遇。本文的结论对于理解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有效提升员工的劳动报酬提供了现实路径——通过提升出口企业加成率惠及一个国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长庚 张松彪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实证分析了行业垄断和企业劳动报酬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垄断行业企业不仅获得了高工资收入,而且获得了高福利。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企业劳动报酬差距、工资差距和福利差距分别达到12670元、8754元和3914元。在考虑了企业效率和特征等因素之后,由行业垄断导致的企业劳动报酬差距依然达到了7827元,相当于工业行业平均水平的36.74%。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发现,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之间的企业劳动报酬差距、工资差距和福利差距中不合理部分的比重分别达到了27.00%、23.07%和40.41%。进一步按所有制和地区分组分解结果表明,国有垄断企业高劳动报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秋阳
Solow(1958)提出了将劳动报酬整体份额的变动分解为产业结构效应和产业内部效应两部分的双因素模型。本文基于产业分工的视角扩展了其中的产业结构因素,把投入产出理论中产业结构决定于水平分工的最终需求产品结构和纵向分工的最终产品价值链结构这一关系纳入到双因素模型之中,得到了最终需求结构效应、价值链结构效应和产业内部效应的三因素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我国的实证分析表明,产业内部效应对我国1997—2007年间的总体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做出了70.2%的总体贡献,是主要因素,价值链结构效应做出了23.2%的总体贡献,最终需求结构效应的总体贡献最低,为6.6%。
关键词:
劳动报酬份额 产业结构 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建文
文章在广东省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和2005年投入产出延长表的基础上,对各行业人均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同步性和潜力进行分析,还利用1979年以来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长期和短期关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明
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劳动报酬与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进一步在Melitz-Polance分解的基础上,探讨提高员工劳动报酬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间接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提高劳动报酬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平均而言,员工超额劳动报酬每提升1%,则出口产品质量将提升0.341%~0.474%。第二,提高劳动报酬的重点在于非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员工超额劳动报酬的提升未能有效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第三,提高员工劳动报酬可以通过影响企业自身成长和资源配置效率改善间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本文的结论为理解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如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云中 庄雷
把我国私营工业企业的实际劳动报酬水平和以我国农村为标准的劳动力价值水平、以城市为标准的劳动力价值水平,与在私营工业企业就业的劳动者的劳动要素的贡献水平加以比较,可以分析出私营工业企业劳动报酬水平的具体位置。同时,以劳动要素的贡献为依据,并结合劳动报酬的社会功能,即以企业正常的盈利水平和企业的正常运营发展为约束,可以测算出我国私营工业企业报酬的提高幅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蒋含明 李非
本文在Aghion和Howit[1]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将企业家精神引入技术进步方程中,得出了竞争性均衡条件下劳动报酬份额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结论表明,经济发展同劳动报酬份额之间呈倒U型关系;具有强烈企业家精神的经济相较企业家精神微弱的经济拥有更高的劳动报酬份额。根据1987—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可知,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劳动报酬份额下降与经济高速增长是同步进行的。企业家精神的增强对于我国劳动报酬份额具有提升作用,这也表明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积极拓宽创业的融资渠道和降低行业的准入门槛都能有效抑制目前我国劳动报酬份额不断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竞争性均衡 劳动报酬份额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都阳 曲玥
对比于通常将工资或劳动报酬等同于劳动力成本情况的做法,本文将劳动生产率纳入了分析框架,认为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对关系。通过对2000—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测算,本文了解到劳动报酬的增长伴随着劳动生产率更快的增长,所以说在这期间劳动力成本优势并未减弱。进一步地,本文对今后如何保持劳动力成本优势做出了相关探讨,认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教育的深化可以实现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延续。
关键词:
劳动报酬 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成本优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杰 卜茂亮 陈志远
本文发现中国制造业部门中存在劳动报酬比重过低,以及增长乏力的典型事实,是造成中国宏观层面的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降低的重要因素。企业微观层面的经验结果表明:资本报酬提升的挤压、资本偏向性的技术进步、资本密集度的提高,以及外资进入,是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劳动报酬比重造成抑制效应的重要因素。而且,劳动力的地区流动也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劳动报酬比重造成负面效应。相对于其他所有制类型企业,民营企业中的劳动报酬比重更低,这是造成我国制造业劳动报酬比重偏低的重要因素。相反,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地区劳动者保护程度的强化,以及员工工资的提高,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劳动报酬比重起到正面促进作用。我们还发现,企业规模和年龄与...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企业 劳动报酬比重 微观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枝葱
按劳分配与提高脑力劳动报酬李枝葱按劳分配是马克思的"生产决定分配"的科学原理在社会主义生产高度发展阶段的特定分配形式。建国后,我国在建立公有制经济方面为按劳分配创造了条件。但是、我国现阶段落后的生产力和不发达的经济,决定了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有着自己的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董香书 肖翔
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21世纪初"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三大区域战略对劳动报酬比重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仅"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劳动报酬比重呈现出正影响,而"振兴东北""中部崛起"战略对劳动报酬比重呈现出显著的负影响。从影响机制来看,三大区域政策促进了企业的资本深化、劳动生产率提高与企业的民营化,这些因素均显著降低了劳动报酬比重。本文还发现"中部崛起"战略促进了企业的市场垄断与利润的提高,两者都对劳动报酬比重产生不利影响。本文还从分行业的角度分析了区域政策对劳动报酬比重的影响。最后对未来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共享"发展并重进行了战略...
关键词:
区域政策 劳动报酬比重 工业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董桂才
使用家庭日记帐的方法统计农户的总收入、农业劳动时间和非农业劳动时间,然后对它们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农户从事1小时的农业劳动(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所带来的家庭总收入的增加为21.9元,而从事1小时的非农业劳动(外出务工)的报酬是1.72元。
关键词:
家庭日记帐 农业劳动报酬 农业劳动时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