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83)
2023(4081)
2022(3336)
2021(3124)
2020(2563)
2019(5759)
2018(5944)
2017(10031)
2016(6246)
2015(7208)
2014(7549)
2013(6751)
2012(6145)
2011(5596)
2010(5794)
2009(5059)
2008(4844)
2007(4487)
2006(3973)
2005(3530)
作者
(19044)
(15852)
(15664)
(14985)
(9877)
(7478)
(7063)
(6224)
(6013)
(5719)
(5339)
(5335)
(5192)
(5163)
(5105)
(4834)
(4756)
(4703)
(4594)
(4420)
(4234)
(4114)
(3966)
(3717)
(3608)
(3600)
(3524)
(3447)
(3431)
(3385)
学科
(15479)
经济(15449)
管理(13883)
(11047)
(8276)
企业(8276)
理论(6874)
(6870)
中国(6569)
教育(6345)
(6183)
教学(6089)
(6086)
(5591)
地方(4851)
(4628)
方法(4361)
学法(4210)
教学法(4210)
农业(3994)
(3952)
银行(3924)
业经(3844)
(3813)
学理(3773)
学理论(3773)
(3753)
金融(3746)
数学(3533)
数学方法(3352)
机构
学院(80435)
大学(77605)
研究(30890)
管理(24243)
(23483)
经济(22593)
中国(21746)
科学(21202)
(19895)
理学(19769)
理学院(19494)
管理学(18869)
管理学院(18737)
(17282)
(17049)
农业(15918)
研究所(15552)
业大(15205)
技术(14600)
(14442)
中心(13757)
(12765)
(12763)
(12600)
师范(12370)
(11759)
(11208)
职业(11093)
北京(11011)
农业大学(10098)
基金
项目(53684)
研究(40235)
科学(39318)
基金(33310)
(30476)
国家(30140)
(24897)
科学基金(23846)
教育(20895)
社会(20863)
(20106)
社会科(19426)
社会科学(19419)
编号(18518)
基金项目(16995)
成果(15987)
自然(15525)
自然科(15142)
自然科学(15132)
课题(15047)
自然科学基金(14821)
资助(14282)
重点(12818)
(12619)
(11932)
(11498)
(11177)
计划(11107)
科技(10816)
(10620)
期刊
(30525)
经济(30525)
中国(25255)
研究(24041)
教育(21291)
(18784)
学报(18557)
大学(13506)
科学(13399)
农业(12730)
学学(12614)
(10424)
技术(9994)
管理(9677)
职业(7714)
(6671)
金融(6671)
(6522)
业经(5911)
业大(5651)
(5417)
技术教育(4942)
职业技术(4942)
职业技术教育(4942)
农业大学(4786)
经济研究(4715)
图书(4670)
(4618)
论坛(4618)
财经(4366)
共检索到132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思妤  杨悦  王鹰  王丽娟  吴秀菊  
以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幼嫩叶柄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初步建立悬浮培养体系,同时探讨接种量、光照、培养液量、转速、蔗糖浓度、激素配比等因素对细胞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0mL的1/2MS液体培养基中,2g愈伤组织是最适接种量,蔗糖浓度为30g·L(-1),摇床转速150r·min(-1),0.6mg·L(-1) 6-BA+0.3mg·L(-1) NAA,全天光照培养时细胞生长量最大。北细辛悬浮细胞生长曲线大致为"S"型,悬浮细胞的最佳收获周期为15d。经悬浮培养后可快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菲  彭克勤  彭志红  夏石头  萧浪涛  
以喜树的幼嫩叶片为材料,探讨了MS、SH、B5基本培养基和不同激素(2,4-D、NAA、6-BA)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的影响,并筛选喜树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最优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喜树幼嫩叶片外植体诱导愈伤培养以SH+2.0mg/LNAA+0.5mg/L6-BA为最优,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2%.继代培养以MS+2.0mg/L6-BA+0.5mg/LNAA为最适,在此条件下诱导的愈伤组织质地疏松,适于进行悬浮培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军  魏刚  吕全  贾秀贞  张星耀  
研究了印楝细胞悬浮培养系的建立及印楝细胞悬浮培养的条件。结果表明,印楝细胞悬浮系的建立以B5培养基,NAA2 0~4 0mg·L-1,采用直接倾倒法作为接种方法为好;基于生物量、印楝素含量和印楝素产率综合分析认为,印楝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条件为B5培养基,NAA2~4mg·L-1,蔗糖30g·L-1,培养温度25℃,及根据培养容器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转速和装液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继鹏  杨淑慎  
【目的】建立曼地亚红豆杉的愈伤组织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为紫杉醇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曼地亚红豆杉幼茎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以B5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利用单因素试验或正交试验,研究愈伤组织接种量、蔗糖质量浓度、激素类型及配比和防褐化试剂对曼地亚红豆杉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曼地亚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为:B5+2,4-D 0.6mg/L+NAA 0.8mg/L+KT 1.0mg/L+柠檬酸220mg/L+PVP350mg/L+水解乳蛋白450mg/L+蔗糖30g/L(pH=5.8),接种量0.1g/mL,在培养箱中110r/min、25℃暗培养。【结论】曼地亚红豆杉愈伤组织细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史昆  杨模华  李志辉  张冬林  王茜  丁贵杰  
本研究利用马尾松未成熟胚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首次建立马尾松胚性愈伤组织悬浮增殖培养体系。实验中定期对细胞生长参数沉淀细胞体积(SCV)、细胞活力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初始接种量,继代细胞密度对悬浮增殖培养体系建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初始接种量、继代转接细胞密度显著地影响马尾松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的效果;在悬浮培育过程中,胚性细胞的生长周期曲线呈"S"型,细胞活力呈现先急剧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本研究建立的马尾松胚性细胞悬浮增殖培养体系为:在30 mL的培养基中,初始接种1.0 g胚性细胞(平均增殖系数达12.097),继代培育以1/6作为继代细胞密度,且继代周期为8~12 d为宜。本研究为优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志荣  王婷  娄佳兰  魏赛金  
[目的]南方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优化及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以南方红豆杉1年生枝条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在优化愈伤组织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植物激素类型及配比的基础上,分析南方红豆杉悬浮细胞生长和紫杉醇积累的动力学关系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适合南方红豆杉悬浮培养的培养基为:B5+0.4 mg·L~(-1) 2,4-D+0.3 mg·L~(-1) NAA+1.2 mg·L~(-1) 6-KT+30 g·L~(-1)蔗糖,培养基最佳初始pH为5.8,最佳接种量为0.09 g·mL~(-1)。在1个培养周期内,培养液中的糖、磷元素,铵态氮、硝态氮在细胞培养的第18天基本被消耗完全或保持不变;动力学拟合表明,南方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生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143 65 d~(-1),底物消耗和紫杉醇合成可用Luedeking-Piret模型描述,悬浮细胞生长与紫杉醇积累属于部分生长偶联型。[结论]南方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优化后,通过模型的回归拟合,获得了反映南方红豆杉细胞培养的动力学参数,试验所构建的发酵动力学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南方红豆杉细胞产紫杉醇代谢过程的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跃  李淑娟  张含国  白晓明  毕显禹  董实伟  董昊  
【目的】以落叶松胚性系为研究对象,建立和优化适合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增殖的悬浮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悬浮组织进行体细胞胚的成熟诱导。旨在为实现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的快速增殖及体细胞胚的规模化繁育奠定基础。【方法】对已诱导获得的长白落叶松、兴安×日本杂种落叶松及日本×长白杂种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取新鲜增殖的组织进行悬浮培养。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量及增殖率为响应值对悬浮培养条件进行筛选和优化,并对选出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验证。以悬浮增殖的胚性组织进行体细胞胚成熟培养,统计体胚发生量。【结果】在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的悬浮培养过程中,接种量、震荡强度及培养时间对胚性组织增殖具有显著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落叶松胚性组织的增殖量及增殖率随初始接种量的增加而降低,随震荡强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下降,而随培养周期的延长而增加。以4 g·L~(-1)接种于含2,4-D 0.15 mg·L~(-1)、6-BA 0.05 mg·L~(-1)及KT 0.05 mg·L~(-1)的BM培养基(SCM),在120 r·min~(-1)避光条件下悬浮培养,3个落叶松胚性系的胚性组织均能快速、稳定地增殖,培养15天的增殖率分别为2 569.42%、4 189.96%及3 001.67%,表现出较明显的种间差异。成熟培养方式对落叶松胚性悬浮组织的体胚发生量影响极显著(P=0.000)。悬浮培养获得的胚性组织接种到含琼脂6.0g·L~(-1)的固体增殖培养基(PCM)上继代15天后,转接到添加肌醇10 g·L~(-1)且无生长调节剂的1/4BM过渡培养基(TCM)上培养14天,再转入含有ABA 20 mg·L~(-1)、Ag NO35 mg·L~(-1)、PEG400080 g·L~(-1)的体胚成熟培养基上培养8周,体胚发生量显著提高(P=0.000)。在此条件下,3个落叶松胚性系OO-A1、GK-F1及KO-H的体胚发生量分别为(101.69±11.19)、(93.09±9.34)及(5.78±1.47)个·g~(-1)。【结论】悬浮培养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分散均匀、质量较高的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且不会影响体细胞胚的发生和成熟。在BM液体培养基(SCM)中,接种量为4 g·L~(-1)、震荡强度为120 r·min~(-1)、暗培养15天,落叶松胚性组织的鲜质量可增加26.99~42.90倍。悬浮培养获得的胚性组织经固体增殖培养基(PCM)继代15天及过渡培养基(TCM)预培养14天后,再进行体胚成熟诱导可明显提高其体胚发生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葛台明  章荣德  秦发兰  余毓君  谢岳峰  
以多花黑麦草 (LoliummultiflorumLam .)幼穗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 ,经高有机态氮培养基改造得到易碎型胚性愈伤组织 ,在 1 / 2AA培养基 +1 / 2MSDL培养基中得到了生长迅速、分散的胚性悬浮系。分离原生质体经培养后得到了再生白化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舜武  朱永生  余毓君  章荣德  张端品  
为了缩短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的进程 ,快速获得松脆胚性愈伤组织 ,以普通小麦、大麦和多花黑麦草为材料 ,采用能促进植株再生的高浓度铜离子作为毒害筛选因子 ,以MSD培养基为基本配方 ,2 .5mg L的 2 ,4 D浓度 ,不同梯度浓度的铜离子处理愈伤组织。结果表明 ,0 .1mmol L的Cu2 + 对愈伤组织具有较好的筛选作用 ,能使松脆胚性愈伤组织保存下来 ,而其它类型愈伤组织褐化死亡。产生的松脆性愈伤组织能很快适应悬浮培养 ,从而快速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用密实细胞体积及其斜面高度评价细胞悬浮系的特点 ,发现悬浮细胞不仅具有很强的生长势 ,提高了愈伤对营养缺乏的忍受度 ,而且保持了高分化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炎杏  张学文  罗莎  肖楠  赵燕  
为建立稳定的黄花蒿悬浮细胞系,以黄花蒿428–A植株的子叶、茎、腋芽和叶片为外植体,以MS为基础培养基,采用3因素(6–BA、NAA、2,4–D)4水平的L16(43)正交试验,优化黄花蒿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分析不同质量浓度(0、5、10、15、20、25、30 mg/L)潮霉素对黄花蒿悬浮细胞生长的影响,比较羧苄青霉素(0、100、150、200、250、300 mg/L)对农杆菌的抑制效果,并运用农杆菌介导法对黄花蒿悬浮细胞进行GUS报告基因及色氨酸单加氧酶iaaM基因的遗传转化。结果表明:黄花蒿叶片愈伤诱导率较高,叶片愈伤组织较优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出愈率可达99.33%;潮霉素最适筛选质量浓度为30 mg/L,羧苄青霉素最适抑菌质量浓度为200 mg/L;转基因抗性愈伤GUS组织化学染色及PCR鉴定结果表明,外源基因iaaM已导入并整合至黄花蒿基因组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博然  徐文彪  马峰旺  
以宁夏农科院选育的新品种宁杞 1号 3年生树为试材 ,对影响枸杞胚细胞悬浮培养及其再生系统建立的培养基与激素配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以人工授粉后 18d的幼果 ,剖取成熟胚作为外植体 ,选择 MS+6 BA1.0 mg/ L+IBA0 .5 m g/ L 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 ,经单细胞悬浮培养建立了稳定的细胞系 ;MS+6 BA0 .2mg/ L 培养基较为适宜枸杞胚状体萌发成苗 ,该再生苗转移到 MS+NAA0 .2 mg/ L 生根培养基上 ,诱导生根并获得完整植株 ;共移栽成活 14株 ,成活率达 38.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冰洁  李厚华  阙怡  魏新翠  王亚杰  
【目的】建立‘雪球’海棠离体植株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并对组织培养体系进行优化。【方法】以‘雪球’海棠当年生茎段为起始接种材料,获得无菌苗,利用无菌苗和试管苗叶片为材料,以MS为基础培养基,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激素及其配比对雪球组培苗扩繁、植株再生和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用2g/L HgCl2处理‘雪球’海棠茎段外植体是较为恰当的消毒及获得无菌苗的方法。在MS+2.5mg/L 6-BA+0.3mg/L IBA培养基中组培苗的总增殖倍数最高,为9.11,为最适增殖培养基;在MS+0.5mg/L 6-BA+0.3mg/L IBA培养基中组培苗的总增殖倍数为6.38,分化的芽生长良好,无玻璃化,为获...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望望  文晓鹏  乔光  
以‘红灯’樱桃为材料,对微茎尖培养最适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解剖显微镜下,取1.0~1.5 mm的茎尖在MS附加0.3 mg/L TDZ和0.1 mg/L IBA的培养基上成活率较高,培养30 d后成活率达78.3%;在相同培养基上继代培养50 d后,增殖系数达3.9,试管苗高8.9 mm,长势较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成城  余江洪  陈凌艳  何天友  郑郁善  
[目的]探究福建柏不同外植体再生过程中最适激素配比,为建立福建柏组织培养体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福建柏鳞叶和茎段作为外植体,在饱和洗衣粉液浸泡20 min和体积分数75%酒精浸泡30 s条件下,研究体积分数0.1%HgCl_2浸泡不同时间(5,8,10,12,15 min)后的消毒效果;以福建柏鳞叶和茎段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生长素(NAA和2,4-D)对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NAA、2,4-D、6-BA不同配比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福建柏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NAA、2,4-D、6-BA、KT对愈伤组织继代增殖的影响;以福建柏带芽茎段为材料,研究细胞分裂素6-BA对芽诱导和萌发的影响;以福建柏分化苗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6-BA、2,4-D、KT对分化苗继代生长的影响;以福建柏无根苗为材料,研究无根苗扩增繁殖的效果。[结果](1)福建柏鳞叶最适消毒配方为体积分数75%酒精30 s+体积分数0.1%HgCl_2 10 min,污染率为16.67%;茎段为体积分数75%酒精30 s+体积分数0.1%HgCl_2 15 min,污染率为23.33%。(2)鳞叶愈伤组织诱导最适配方为MS培养基+NAA 2.0 mg/L+2,4-D 1.0 mg/L+6-BA 1.0 mg/L,诱导率为81.67%;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白色近透明,长势良好。而茎段为MS培养基+NAA 0.5mg/L+2,4-D 0.5 mg/L,诱导率为78.33%,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淡绿色,长势良好。(3)愈伤组织最适增殖配方为MS基本培养基+2,4-D 1.0 mg/L+6-BA 2.0 mg/L+KT 0.5mg/L,增殖质量为1.984 g,褐化率23.33%。(4)芽诱导萌发最适配方为MS基本培养基+6-BA 2.0 mg/L,平均诱导芽数2.05个,平均萌动数1.70个,分化率100%。(5)分化苗生长和扩繁的最适配方为1/2MS基本培养基+2,4-D0.5 mg/L+KT 1.0 mg/L,平均生长长度为2.241 cm,无褐化,扩繁成活率为95.50%,扩繁系数为3.18。[结论]福建柏以带芽茎段作为芽增殖再生途径外植体,鳞叶作为愈伤组织再生途径的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最佳,长势好且稳定,并对体系进行了优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阙国宁  诸葛强  
以牡竹属黄竹(DendrocalamusmembranceusMunro)的竹节及无菌苗根颈为外植体,培养于含有5mg/L2,4-D、0.2mg/LKT和200mg/LLH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然后移至相同成份或不同浓度2,4-D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以建立分散性良好的悬浮细胞系。利用悬浮细胞和无菌苗叶片经酶解获大量原生质体,其产量分别约为每克鲜重2.5×105个和5×105个,活力均可达8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