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3)
- 2023(11287)
- 2022(9737)
- 2021(8709)
- 2020(7617)
- 2019(17704)
- 2018(17185)
- 2017(32801)
- 2016(17958)
- 2015(20665)
- 2014(21089)
- 2013(21133)
- 2012(20174)
- 2011(18524)
- 2010(18717)
- 2009(17716)
- 2008(17427)
- 2007(16131)
- 2006(14301)
- 2005(13149)
- 学科
- 济(98448)
- 经济(98337)
- 管理(53330)
- 业(50283)
- 企(40661)
- 企业(40661)
- 方法(39488)
- 数学(35175)
- 数学方法(34856)
- 农(22708)
- 地方(21582)
- 中国(21430)
- 财(21041)
- 学(18874)
- 贸(18809)
- 贸易(18805)
- 易(18308)
- 业经(17645)
- 制(16176)
- 技术(16155)
- 农业(14890)
- 地方经济(13834)
- 出(13451)
- 环境(12800)
- 和(12728)
- 融(12127)
- 金融(12125)
- 银(11776)
- 银行(11746)
- 体(11630)
- 机构
- 大学(277098)
- 学院(275215)
- 济(126332)
- 经济(123858)
- 管理(104011)
- 研究(98680)
- 理学(88422)
- 理学院(87423)
- 管理学(86066)
- 管理学院(85548)
- 中国(74480)
- 科学(59270)
- 京(58886)
- 财(55141)
- 所(51739)
- 农(49587)
- 研究所(46714)
- 中心(44582)
- 财经(43422)
- 江(42843)
- 业大(41695)
- 经济学(40162)
- 经(39170)
- 农业(38996)
- 北京(37386)
- 经济学院(36049)
- 院(34851)
- 范(34639)
- 师范(34322)
- 州(32963)
- 基金
- 项目(176521)
- 科学(137440)
- 研究(127845)
- 基金(126957)
- 家(111237)
- 国家(110355)
- 科学基金(92705)
- 社会(82197)
- 社会科(77994)
- 社会科学(77966)
- 省(68976)
- 基金项目(66690)
- 自然(58160)
- 教育(57865)
- 划(57802)
- 自然科(56752)
- 自然科学(56731)
- 自然科学基金(55685)
- 资助(52554)
- 编号(50511)
- 成果(41140)
- 重点(40130)
- 部(40011)
- 发(39112)
- 创(36363)
- 课题(35499)
- 国家社会(34474)
- 创新(34330)
- 教育部(33842)
- 科研(33597)
- 期刊
- 济(146376)
- 经济(146376)
- 研究(83490)
- 中国(56019)
- 农(44771)
- 财(44325)
- 学报(43027)
- 科学(39793)
- 管理(37434)
- 大学(32372)
- 学学(30571)
- 农业(30295)
- 技术(27024)
- 教育(24391)
- 融(23936)
- 金融(23936)
- 经济研究(23529)
- 财经(22790)
- 业经(20834)
- 经(19693)
- 问题(19358)
- 技术经济(17657)
- 业(17032)
- 贸(16581)
- 统计(15813)
- 国际(14378)
- 策(14274)
- 世界(14073)
- 科技(12889)
- 决策(12864)
共检索到424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世基
地处北纬40.2度的顺义县南彩镇500亩粮田,通过①改进耕作制度,采用栽培新技术,②提高复种指数,建立喷灌设施,③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措施,克服了亩产1000公斤粮食缺少300度有效积温热量的困难,三年试验完成了既定吨粮田目标,并且使成本产值率,成本盈利率分别提高了29%和88%。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春鸣 万泽璋
大连市采用三种不同的粮食生产种植形式,开发吨粮田4777亩,平均亩产粮食1069公斤。通过技术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开发吨粮田能取得增产增收效果,但由于机会成本、边际报酬递减及经营管理等原因,相对经济效益较低,进一步开发吨粮田的对策和措施是:合理区划、因地制宜;增加投入;兴修水利和建立服务体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嘉本 冯宝荣 张聪群 张转时
探讨“吨粮田”开发技术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及应用──以关中灌区为例陕西省社科院农经所吴嘉本陕西省农业经济研究所冯宝荣,张聪群,张转时关中灌区位于陕西腹地,区内光、热、水、土组合比较协调,科技雄厚,农业生产综合条件较好,是陕西农业的发达地区和精华地带,也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凯 周芳芝 徐卫
吨粮田栽培技术的形成始于 80年代初期 ,现已在粮食生产中得以广泛运用 ,并为农作物实现多熟制创造了条件。目前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以及人们对不同经济区域或流域内吨粮田生产技术认识的不断提高 ,吨粮田节本增效栽培不断充实了新的内容 ,并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区域特点。本文通过对吨粮田节本增效栽培新技术效果及潜在作用等进行技术经济效益评价 ,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研究提出今后在喀拉喀什河流域应用吨粮田节本增效栽培新技术的发展前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大豪
一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技术改进而使产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后,随着不断补充某种或几种资源,这种或这些资源的报酬仍然会递减。边际报酬递减现象会永远存在,从而也提出了不断改进资源配合,不断改进技术的永恒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边际报酬递减正是技术进步与技术革新的动力。 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观察这种情形。在一个较短的期间,技术水平总是一定的,人们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怀树
被调掉的220亩吨粮田又复位四川省苍溪县陵江镇三青村肖家坝上220亩肥沃的耕地,紧靠嘉陵江边,212国道从中穿过,七十年代就建成了吨粮田。前些年由于种粮效益低下,1993年受行政干预,下令公路沿线一刀切,将良田调整为果园,220亩吨粮田就这样出嫁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时西民
吨粮田建设与开发的思考安徽泗县农广校时西民一、吨粮田建设与开发的实践意义吨粮田建设与开发是90年代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实现科技兴农、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实践表明,它的建设与开发,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它是一个...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学范 姜蒋荣
海盐县以增产商品粮为目标开展吨粮田工程建设,效果明显。本文介绍该县的一些具体作法和出现的新局面。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陆建飞 庄恒扬 孙景亮
粮食增产是我国农业政策的一个基本主题,而从目前来看单产提高是实现粮食增产的唯一有效途径。吨粮田的建设对我国农业生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人们看到粮食生产的巨大潜力。在吨粮田生产水平上,继续提高单产,建设超高产吨粮田(年亩产粮食在1200公斤以上),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建国 青先国
应用多目标局势决策分析方法,利用6种吨粮种植模式,多年多点定位试验资料,对中高产田、吨粮田、超吨粮田各类种植模式的经济、生态、技术功能及其相应的总体功能进行了多目标局势决策分析。揭示了在现有耕作条件和技术水平下,从吨粮生产水平上升到超吨粮生产水平时,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技术功能及其相应的总体功能递减的规律。筛选出了总体功能良好的吨粮种植模式优势局势。指出了中高产田是目前吨粮开发的重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陆迁
作者首先分析了“吨粮田”建设的内涵扩展及其特征,而后指出其增产增收的机理,包括光效应、异质互惠效应、协调效应和技术效应的综合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立社
本文在科学界定吨粮田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陕西省吨粮田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根据陕西省实际,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确定了吨粮田开发的重要区域和一般区域,提出了吨粮田开发的目标和区域布局,以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立达
当前,随着国民经济的深化改革和加速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三高”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成为90年代农业发展的新目标。在新的形势下,作为高产稳产的吨粮田建设,是否走入“误区”;它是不是与“三高”农业相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对此,本文就吨粮田建设与“三高”农业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寻求共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边少锋 赵洪祥 徐克章 孟祥盟 王晓慧
【目的】对雨养条件下影响春玉米"吨粮田"产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吨粮田"的增产因素。【方法】选用先玉335,采用增加种植密度、二次追肥和化学调控3项"吨粮田"栽培技术,在吉林省东部湿润冷凉区,连续3年进行"吨粮田"和常规田栽培玉米大田试验,通过栽培技术的改进研究"吨粮田"的光合生产能力,探讨"吨粮田"的增产因素。【结果】在雨养条件下,当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时,"吨粮田"春玉米的平均产量由12 535.5 kg/hm2提高到16 876.5 kg/hm2,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33.37%。分析其增产因素,认为通过增加密度提高了叶面积指数(LAI)、单位面积的光合能力及干物质积累量,使最大LA...
关键词:
雨养条件 春玉米 吨粮田 光合能力 源库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厚俊 刘远坤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安顺地区百万亩粮油综合高产配套技术”经济效益的评价,从项目实施,配套技术服务及效果分析,说明项目实施是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保证,是加快喀斯特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