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51)
- 2023(13450)
- 2022(11414)
- 2021(10449)
- 2020(8515)
- 2019(19672)
- 2018(19363)
- 2017(36600)
- 2016(20164)
- 2015(22906)
- 2014(23510)
- 2013(23066)
- 2012(21997)
- 2011(20335)
- 2010(20899)
- 2009(19501)
- 2008(19600)
- 2007(18080)
- 2006(16130)
- 2005(14898)
- 学科
- 济(103299)
- 经济(103204)
- 管理(56305)
- 业(50612)
- 企(40240)
- 企业(40240)
- 方法(37425)
- 数学(32179)
- 数学方法(31811)
- 农(26535)
- 地方(25838)
- 中国(25180)
- 财(21946)
- 业经(21020)
- 学(20781)
- 农业(17899)
- 制(17566)
- 贸(16308)
- 贸易(16296)
- 理论(16240)
- 易(15702)
- 地方经济(15699)
- 银(14779)
- 银行(14754)
- 融(14506)
- 金融(14504)
- 和(14495)
- 环境(14267)
- 行(14131)
- 策(13551)
- 机构
- 学院(302126)
- 大学(299185)
- 济(132277)
- 经济(129294)
- 管理(110103)
- 研究(106189)
- 理学(92795)
- 理学院(91677)
- 管理学(90055)
- 管理学院(89473)
- 中国(81834)
- 京(63227)
- 科学(62860)
- 财(61570)
- 所(54638)
- 江(49656)
- 研究所(48842)
- 中心(48782)
- 农(47928)
- 财经(47477)
- 经(42673)
- 经济学(41597)
- 范(41512)
- 师范(41162)
- 业大(40414)
- 北京(40402)
- 州(39261)
- 院(37787)
- 农业(37244)
- 经济学院(37137)
- 基金
- 项目(185322)
- 科学(144575)
- 研究(141109)
- 基金(130500)
- 家(111831)
- 国家(110822)
- 科学基金(94157)
- 社会(87947)
- 社会科(83146)
- 社会科学(83124)
- 省(73804)
- 基金项目(67598)
- 教育(65943)
- 划(61244)
- 编号(59814)
- 自然(57575)
- 自然科(56106)
- 自然科学(56088)
- 自然科学基金(55067)
- 资助(54221)
- 成果(50471)
- 课题(42566)
- 重点(42357)
- 发(42241)
- 部(41045)
- 创(37895)
- 性(36275)
- 国家社会(35706)
- 创新(35416)
- 教育部(35171)
- 期刊
- 济(160553)
- 经济(160553)
- 研究(96434)
- 中国(63195)
- 财(48585)
- 农(44080)
- 学报(42107)
- 管理(41342)
- 科学(39609)
- 教育(38099)
- 大学(31949)
- 融(31181)
- 金融(31181)
- 学学(29776)
- 技术(29455)
- 农业(29310)
- 经济研究(25927)
- 业经(24549)
- 财经(24315)
- 经(21163)
- 问题(20498)
- 贸(16810)
- 技术经济(16665)
- 统计(15299)
- 图书(15121)
- 业(15106)
- 商业(14426)
- 理论(14265)
- 国际(14086)
- 世界(13898)
共检索到475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洋
经济复苏相对缓慢、区域贸易规模有限以及对财政输血过度依赖是当前北海道经济发展状况的集中体现。基于对北海道区域经济振兴的理论探析可以得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所形成的特定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只是北海道区域经济振兴的必要条件,而建立在产业竞争力基础上的资源转换能力,即推动当地资源优势向产品服务优势再向市场优势转换的能力,则是北海道区域经济发展与振兴的充分条件。近年来,北海道地方政府开始更多地把地方自主努力与地方可持续发展作为实现区域经济振兴的基本方针,并在产业政策的实施层面,正从单纯发挥区域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开始转向培育区域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通过出台并实施提升区域人力资本、产业附加值、技术创新实力、医疗保健服务与节能环保水平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区域经济振兴。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季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申淑征
乡村文化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灵魂”。在厘清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价值意蕴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主体性、整体性和价值性理论作为理论依据,分析当前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以此为观照,从重视人的需要,坚持以农民为中心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树立整体观念,坚持以系统性思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完善制度保障,坚持健全完善乡村文化振兴长效机制三方面着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蓄势赋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苏建兰 李娅
文章基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及其对农村"一懂两爱"人才的要求,阐明农林高校应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进而选取了21家开设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林业、农业和非农林院校为样本,依据其培养计划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现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况与存在的不足,提出应科学合理设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加强"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爱农村爱农民"的责任意识与职业道德,加强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培养,构建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反馈与调整机制,及时把国家大政方针与专业培养有机结合,以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凤琴 金盛 朱德全
一切理论来源于实践,而实践活动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理论指导下,涌现了大量实践模式。对实践模式从合作主体与联盟类型两个维度比较分析;从实践目标、举措、评价三方面深刻反思,不仅是对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对理论与实践的再认识。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实践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理俊
在当今改革的大潮中,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努力,想方设法,千辛万苦为到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和达到小康生活水平而奋斗。在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设的竞争局面,已经形成,谁积极竞争谁先进;谁不竞争谁落后。竞争是有条件的竞争,不是硬竞争,而是在改革、资源优势、产品优势、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秉林 段戒备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本文运用多源流理论,对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政策纳入政府议程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发现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促使问题、政策、政治三大源流成功实现耦合,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政策之窗"正式开启,由此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政策被纳入政府议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锐
一、梯度推移战略的反思 随着90年代末期区域经济发展指导思 想由平衡发展向倾斜发展的转换,按东、中、 西三大地带顺序展开经济布局的梯度推移战 略,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 主流。根据梯度推移战略,国家在区域结构调 整中应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各地区梯度差的 经济势能,按照东、中、西顺序安排投资重点 和建设项目。这种梯度推移战略对中国的工 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 用。但是,进入90年代后,“梯度发展战略”却 遇到了多方面的挑战,概括起来有:(1)外部 环境的变化和对外开放发展过程中内陆与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郑世杰 张锐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理论与实践的重新揭示中共湖北省郧阳地委党校郑世杰,张锐一、梯度推移战略的反思随着70年代末期区域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由平衡发展向倾斜发展的转换,按东、中、西三大地带顺序展开经济布局的梯度推移战略成为我国80年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润年 王琼 谢华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秉福
国外的区域经济政策实践大多有着符合自身国情的特点,但同时也有很多可资借鉴的共同经验,这对我国现阶段制定和实施区域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国外区域经济政策 实践 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的现实获得感,势必需要技术、人才尤其是资金等要素安排上的倾斜与支持。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便需要认真探究金融政策的着力点,切实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推进提供坚强的保障。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时代 金融政策 着力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 吴昊
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办公室公布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实现东北地区振兴的时间步骤安排、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基本途径和保障措施,为东北地区未来10~15年的经济社会建设指明了基本方向,特别是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核心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以推进区域合作进程为核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加快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核心增强区域发展活力、以发展社会事业和生态建设为重点提高区域发展支撑保障能力的政策思路,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