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1)
- 2023(2104)
- 2022(1853)
- 2021(1908)
- 2020(1559)
- 2019(3451)
- 2018(3108)
- 2017(5846)
- 2016(3467)
- 2015(3851)
- 2014(3833)
- 2013(3843)
- 2012(3588)
- 2011(2885)
- 2010(3009)
- 2009(2733)
- 2008(2938)
- 2007(2542)
- 2006(2140)
- 2005(1860)
- 学科
- 财(21411)
- 管理(17329)
- 财政(13572)
- 业(11259)
- 政(11144)
- 企(10335)
- 企业(10335)
- 济(9633)
- 经济(9617)
- 务(7630)
- 财务(7628)
- 财务管理(7582)
- 企业财务(7278)
- 家(6193)
- 国家(6119)
- 制(4893)
- 中国(4657)
- 出(4453)
- 支出(4269)
- 制度(3888)
- 度(3888)
- 方法(3787)
- 地方(3742)
- 体(3691)
- 国家机关(3639)
- 机关(3639)
- 及其(3397)
- 体制(3389)
- 数学(3362)
- 数学方法(3355)
- 机构
- 大学(40782)
- 学院(40645)
- 财(20434)
- 济(17221)
- 经济(16890)
- 管理(15202)
- 研究(13448)
- 理学(12913)
- 理学院(12812)
- 管理学(12768)
- 管理学院(12680)
- 财经(11205)
- 中国(10959)
- 经(10120)
- 财政(9005)
- 财经大学(8003)
- 政(7940)
- 京(7773)
- 科学(7230)
- 所(6894)
- 江(6596)
- 中心(6033)
- 经济学(5829)
- 省(5609)
- 研究所(5559)
- 经济学院(5312)
- 北京(4957)
- 会计(4935)
- 院(4794)
- 部(4743)
共检索到70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海波 毛程连
地方政府的事权是所谓"县域竞争"的直接手段,那么地方政府事权在R&D投入领域的效果如何呢?通过构建精细化的科技财政分权的新指标系列,选取2008—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科技财政分权对于专利产出的弹性系数。研究表明:直接受益人群人均值作为分权指标具有合理性;分权因素对于科技产出有正向效果;东部、中部和西部分权因素对于科技产出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由于东部地区更加着眼于更加宏大和长远的命题,因此中部在仅仅按照专利作为产出指标的竞赛中取得了当期的优胜。
关键词:
财政分权指标 科技投入 区域竞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寇铁军
集权与分权的财政思考寇铁军以分税制为核心内容的财税体制改革已处于实施阶段,这一改革举措对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分配格局,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具有推动作用。用分税制取代了财政包干制,使争论旷久的财政体制问题,有了一个基本的方向性的定论。然而财政...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仁川
辛亥革命的浪潮虽然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但清朝末年财政困窘的局面并没有改变,一方面清朝政府借的宠大外债,仍然压在新成立的临时政府身上,武昌起义后第3天,武昌军政府被迫向当地各国领事送致照会,承认“所有清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赔款外债照旧担任,仍由各省按期如数摊还”。1912年1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又向各国宣布“凡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北洋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研究《北洋财税制度研究》课题组本文通过对北洋时期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分析与研究,旨在说明:在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以及列强操纵之下的军阀割据混战局势的影响下,北洋时期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主要表现为中央财权的严重削弱和地方财权的...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戴一峰
论北洋政府时期的海关与内债戴一峰北洋政府时期,由于各省军阀拥兵自重,割据称雄,为争权夺利而混战不已,政府财政陷入严重危机。历届北洋政府不得不靠滥放内债以度以、这些内债的担保和偿还,又大多依赖关税。海关与内债由此建立一种异乎寻常的关系、这种关系,为侵华...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凯波 何秋仙
省对下财政管理制度安排是决定省以下财政分权度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1995—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财政收入分权、财政支出分权和省以下地方政府转移支付依赖度三个角度考察了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进程与省对下财政分权的关系。结果表明省直管县改革能够促进省对下财政收入分权度和财政支出分权度的提高且对收入分权度的影响要大于对支出分权度的影响,改革与省以下地方政府转移支付依赖度的关系则受中央与省级财政关系的影响,在财政利益净流出地区省直管县改革降低市县政府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依赖度而在财政利益净流入地区改革使得市县政府更加依赖于上级转移支付。因此,实施全面管理型的省直管县改革有助于纠正非对称财政分权给市县基层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艳华
规范财政分配行为,理顺政府部门之间的分配关系,重塑政府分配秩序的新格局,保证国家财政分配职能的完整和统一,是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对横向财政集权与分权的比较分析,提出我国财权制度改革应实现横向高度集权。
关键词:
财权 集权 分权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刚
经典的分权理论认为,中央向地方的财政分权能够激励地方政府提高质量,但上述理论命题在中国的情境下尚未得到系统的论证。以中国地级市数据为样本,采用条件均值和条件分位数回归估计了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显著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质量,且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质量的正向影响随着政府质量的提高而递增;财政分权所具有的政府质量提升效应,主要源自政府效率和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财政分权促进了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恒龙 康艺凡
作为财政体制改革的后果,财政分权导致政府间财政竞争,并改变了财政均等状况。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尤其是官员委任制以及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使得政府间财政竞争更易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呈现结构性扭曲。因此,制订合理的政绩考核标准,并相应调整财政体制是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行为 地方政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琳
中央银行的建立是一国金融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912年北洋政府以清末大清银行为基础筹建中国银行,并试图以此作为政府的中央银行。但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与一般中央银行发展的进程相反,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却逐渐走上了商业化经营的道路。本文将上述历史过程看作为该时期民间资本与政府利益互动的过程,并且特别关注内生变量(参与人策略)的力量对比和变化在制度演进中的作用。
关键词:
北洋政府 中央银行 民间资本 商业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红曼
北洋政府时期,是指从1912年袁世凯任总统起,到1927年国民党建立南京政府止,前后不过15年。在此期间,作为经济发展助推器的银行业,理所当然地成为企业发展浪潮中的热点,特别是私人创办经营的华资商业银行大规模兴起,出现一批经营有实效、不断创新、信誉日增的银行,如"南三行""北四行"等;而具有国家银行性质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阶段,中国银行业在继续履行为国家"收回利权"责任的同时,还在服务社会、培养人才、职工福利、捐助慈善等方面承担其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群 李永乐
中国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土地财政的一个根源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纵向竞争)和地方竞争体制(横向竞争)双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个解释地方政府选择土地财政的理论框架,认为两者共同激励了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策略。通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实证检验,本文发现,中国式的分权体制激励了地方政府用"扭曲之手"来攫取预算外财政收益,地方竞争体制进一步驱动了地方政府采取积极的土地财政策略。研究结果还表明,财政分权对地方土地财政的影响存在跨地区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