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1)
2023(13376)
2022(10936)
2021(10370)
2020(8463)
2019(18888)
2018(18593)
2017(34765)
2016(19797)
2015(21971)
2014(21929)
2013(20917)
2012(19473)
2011(17661)
2010(18484)
2009(17203)
2008(17387)
2007(16166)
2006(14878)
2005(13543)
作者
(53761)
(45127)
(44785)
(42569)
(28806)
(21385)
(20266)
(17445)
(17263)
(16375)
(15313)
(15093)
(14582)
(14451)
(14166)
(13737)
(13446)
(13342)
(13046)
(12967)
(11353)
(11325)
(11016)
(10655)
(10374)
(10155)
(10056)
(10022)
(9227)
(9035)
学科
(87160)
(75450)
经济(75341)
(69721)
企业(69721)
管理(66460)
(46571)
农业(30971)
业经(29390)
方法(28381)
(27455)
中国(25205)
教育(20711)
数学(20566)
数学方法(20283)
(18963)
(18316)
技术(18282)
(17903)
财务(17885)
财务管理(17860)
理论(17405)
企业财务(16880)
(14132)
(14050)
(14037)
(13779)
贸易(13770)
(13651)
(13418)
机构
学院(281983)
大学(277798)
(115429)
经济(113003)
管理(109407)
研究(95360)
理学(93882)
理学院(92895)
管理学(91510)
管理学院(90956)
中国(71186)
(58706)
(56951)
(56449)
科学(54182)
(47399)
(46549)
(43316)
农业(43251)
中心(43153)
财经(43131)
师范(43073)
研究所(42391)
业大(41308)
(39127)
北京(37150)
(35614)
教育(34703)
师范大学(34353)
经济学(33416)
基金
项目(176448)
科学(142833)
研究(140189)
基金(127128)
(107821)
国家(106531)
科学基金(92721)
社会(89771)
社会科(84466)
社会科学(84444)
(71156)
教育(68821)
基金项目(65914)
编号(60003)
(59524)
自然(56388)
自然科(55116)
自然科学(55102)
自然科学基金(54187)
成果(50693)
资助(50119)
课题(42911)
(41319)
(40435)
重点(39992)
(39380)
(38296)
(37667)
(36653)
教育部(36029)
期刊
(142153)
经济(142153)
研究(93987)
中国(65281)
(59829)
教育(55191)
(45656)
管理(41972)
农业(40281)
科学(37695)
学报(36934)
大学(30935)
业经(29297)
(29066)
金融(29066)
学学(28100)
技术(27652)
财经(21598)
(20465)
经济研究(20224)
(18649)
问题(18481)
技术经济(15174)
世界(15083)
农村(14827)
(14827)
农业经济(14345)
(14198)
职业(14058)
现代(13575)
共检索到443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永芳  周全霞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年)的农业教育以及农业改良活动,是该时期农业生产衰微社会背景的逻辑诉求,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工具简陋落后,农作物品种陈旧单一,种植管理方法因循守旧,生产力水平收成低下,农村经济社会残破不堪等。北洋政府时期农业教育的政策要旨包括建立较为完备的农业教育体系,规范农业教学管理以及实现教材本土化,成立专门农业研究机构,扩大农业教育对外交流,推行各种励农政策,兴办农会组织开展农业教育和农业改良等。北洋政府时期的农业教育对于推动中国近代农业转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促进了农业教育的较大发展,推动了农业技术的改良,改善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中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北洋政府时期农业教育也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即高等农业院校数量以及学生人数偏少,办学条件异常简陋,农业教育与农业建设各行其是。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克祥  
清代末年和北洋政府时期,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农业处于停滞和不断衰退的态势,而东北的土地开垦和农业生产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耕地和农业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农业产量和农产品的外销量扩大,农业装备和技术也有所提高。东北的土地垦辟和农业发展,不仅分流和吸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慧  赵亮  
1958年,我国农村出现了一种以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懂农业科学技术的农民以及初级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目的的"半耕半读"式学校——农业中学。农业中学产生的背景主要表现在:农村普通中学数量不足、农村中小学培养目标脱离农村生产实际。农业中学的发展经过了迅猛崛起、调整压缩、渐入佳境、消亡转型等阶段,并表现出农民自办自管自养、教学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和教师来源"就地取材"等办学特色。虽然农业中学存续时间仅有短短8年,但却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新型农民和初级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探索农村新的办学形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军   张晏齐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具有历史自觉性的主动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宿。从世界范围来看,当前主要农业强国都是该国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其农业生产、政策和文化也都从该国历史中汲取养分。有鉴于此,第一,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对我国农耕文明的回应。中国是公认的农业文明古国,传统农业长期领先,为我国人口繁衍、文明传承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对党的农业思想和政策的传承与发扬。党一直将“三农”工作视为重中之重,并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农业强国的理论概念以及当下建设农业强国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都是党长期重视“三农”、发展“三农”的必然结果。未来,应当继续秉持大历史观,从历史智慧中寻找发展道路、继承文化精神、完善评价指标和构建话语体系,持续开辟农业强国的新境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军   张晏齐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具有历史自觉性的主动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宿。从世界范围来看,当前主要农业强国都是该国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其农业生产、政策和文化也都从该国历史中汲取养分。有鉴于此,第一,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对我国农耕文明的回应。中国是公认的农业文明古国,传统农业长期领先,为我国人口繁衍、文明传承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对党的农业思想和政策的传承与发扬。党一直将“三农”工作视为重中之重,并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农业强国的理论概念以及当下建设农业强国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都是党长期重视“三农”、发展“三农”的必然结果。未来,应当继续秉持大历史观,从历史智慧中寻找发展道路、继承文化精神、完善评价指标和构建话语体系,持续开辟农业强国的新境界。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戴一峰  
论北洋政府时期的海关与内债戴一峰北洋政府时期,由于各省军阀拥兵自重,割据称雄,为争权夺利而混战不已,政府财政陷入严重危机。历届北洋政府不得不靠滥放内债以度以、这些内债的担保和偿还,又大多依赖关税。海关与内债由此建立一种异乎寻常的关系、这种关系,为侵华...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冬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经历了从确立、稳定到发展的变迁过程,从以“两权分离”为核心的农地制度,演变为新时代以“三权分置”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土地权利分置思想,其政策沿革的历史脉络遵循了马克思土地产权思想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我国农地政策改革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沿着土地产权保护与明晰的方向不断赋予农民土地权能,以此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土地制度。虽然我国不同阶段土地政策的价值导向有所差别,但是均围绕着解放土地生产力、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主线,表明农地政策改革遵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反映了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体现了党和国家依靠人民、实事求是、坚持政策效果由人民检验的政治立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昕  
本文系统总结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中国城市土地制度建设,分析中国城市土地制度建设的历史作用,并挖掘中国城市土地制度建设中的内在逻辑。百年来,中国城市土地制度历经了多次开创性实践,在市场建设、资源利用、用地保障、资金支持、民生改善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其中,一直遵循着以国家和人民的大局利益为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完善的内在逻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巧霞  贺怀锴  
北洋政府时期,军阀为维护统治,满足其军费开支,过度剥削农民,田赋杂税猛如虎。由于军阀的割据战争和泛滥的匪患,中国农村俨如一个兵匪的王国。加之该时期天灾不断,而预防、救济皆不到位,农村遍地灾荒、连年灾荒。天灾人祸相交,致使北洋政府时期农村经济普遍衰落,农民命悬一线。知识分子、国民党等尝试提出了各自振兴农村的方案和策略,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提出土地革命政策,才寻找到了一条真正能解放农村的新道路,农村社会才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郝冰  
随着科技发展、国际形势变化和经济理论深化,美国政府不断修正农业支持政策,始终以矫正市场扭曲、促进农业发展和保障农民收入为指导思想,符合政府管制理论揭示的规律。从美国政府实施农业支持政策的实践来看,即使信息偏在、政策滞后和政府俘获会导致一定的效率损失,但是由于农业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政府仍然必须实施适当的农业支持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波  朱一鸿  郑龙龙  
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缺失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巨灾风险基金作为农业巨灾保险的核心制度,是农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备受重视并已试点实践的农业巨灾补偿方式之一。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应有的理论属性和制度特征,从制度演变角度探讨了我国推行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制度的基本逻辑,并提出了设立我国农业巨灾基金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云  赵明仁  
本文将2007年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置放到师范教育付费主体变更的发展脉络中加以解释。研究发现,本次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与7年前的师范生收费并轨一样,都指向以师资质量提高为中心的教育发展与公平,市场调控的逻辑亦贯穿其中,当然具体实施策略不同。正因为此,本次免费政策实际上完全区别于建国之后的师范教育公费制,它是国家改行政主导为市场调控以实现其宏观管理的又一尝试。本次免费政策既然坚持市场调控的思路,相关政策设计就应遵守市场的逻辑规范,更多倾听作为消费者的免费师范生的声音,将教育发展与公平落到实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琳  
中央银行的建立是一国金融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912年北洋政府以清末大清银行为基础筹建中国银行,并试图以此作为政府的中央银行。但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与一般中央银行发展的进程相反,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却逐渐走上了商业化经营的道路。本文将上述历史过程看作为该时期民间资本与政府利益互动的过程,并且特别关注内生变量(参与人策略)的力量对比和变化在制度演进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红曼  
北洋政府时期,是指从1912年袁世凯任总统起,到1927年国民党建立南京政府止,前后不过15年。在此期间,作为经济发展助推器的银行业,理所当然地成为企业发展浪潮中的热点,特别是私人创办经营的华资商业银行大规模兴起,出现一批经营有实效、不断创新、信誉日增的银行,如"南三行""北四行"等;而具有国家银行性质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阶段,中国银行业在继续履行为国家"收回利权"责任的同时,还在服务社会、培养人才、职工福利、捐助慈善等方面承担其对社会应尽的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