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1)
- 2023(1594)
- 2022(1485)
- 2021(1357)
- 2020(1028)
- 2019(2729)
- 2018(2655)
- 2017(5038)
- 2016(2530)
- 2015(2888)
- 2014(2978)
- 2013(2946)
- 2012(3016)
- 2011(2723)
- 2010(2748)
- 2009(2479)
- 2008(2573)
- 2007(2267)
- 2006(2115)
- 2005(1887)
- 学科
- 贸(15715)
- 贸易(15708)
- 易(15225)
- 济(14398)
- 经济(14391)
- 地方(6334)
- 方法(5779)
- 出(5642)
- 口(5290)
- 出口(5286)
- 出口贸易(5286)
- 关系(5241)
- 数学(4736)
- 数学方法(4705)
- 农(4089)
- 国际(3766)
- 业(3676)
- 管理(3612)
- 贸易关系(3546)
- 概况(3440)
- 进出(3323)
- 进出口(3323)
- 进出口贸易(3323)
- 各国(3186)
- 地方经济(3162)
- 国贸(3053)
- 国际贸易(2993)
- 对外(2633)
- 农业(2561)
- 中国(2553)
- 机构
- 学院(40171)
- 大学(39493)
- 济(22564)
- 经济(22288)
- 研究(16421)
- 管理(12224)
- 中国(11098)
- 理学(10519)
- 理学院(10351)
- 管理学(10163)
- 管理学院(10102)
- 贸(8667)
- 科学(8635)
- 所(8591)
- 京(8239)
- 研究所(7755)
- 经济学(7420)
- 财(7407)
- 经济学院(6936)
- 中心(6670)
- 财经(6188)
- 国际(6149)
- 农(6108)
- 院(6052)
- 范(5760)
- 师范(5733)
- 贸易(5599)
- 江(5568)
- 经(5499)
- 科学院(5256)
共检索到64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润森
北欧地区包括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五个国家,其中,丹麦和芬兰还包括享有某种自治和地方自治的地区。格陵兰和法罗群岛是丹麦的一部分,它们享有地方自治:而奥兰群岛则是芬兰的一部分。这五个国家都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丹麦、挪威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安宁
北欧特指北欧理事会的五个主权国家,包括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和冰岛。截至目前,虽然北欧国家还不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直接参与者,但都已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始成员国。在双边经贸合作方面,中国与北欧国家都持十分积极的态度:瑞典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双方成立了瑞典中国商会、中国—瑞典创新创业基地,签订了经贸领域节能环保工作组的谅解备忘录并成功举办了瑞典—中国绿色经
关键词:
北欧国家 经贸合作 改革开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湘永
一、双方贸易额迅速增长,贸易结构有所改善 1990—1994年,德、法、英三国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合计的增长率是21.1%,其中对亚洲出口的增长率为48.5%,特别是对中国和印度的增长率都超过了100%。1993年,欧盟对亚洲国家出口额高达900亿欧洲货币单位,超过其对美国841亿欧洲货币单位的出口额。1994年1—10月欧盟与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中国的贸易总额为1395.42亿欧洲货币单位,约占欧盟同期对外贸易总额的16%。1994年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额达315.2亿美元,较1993年增长20.7%,是1980年的6倍之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深圳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北欧各国经济发达,与之相适应,他们的税务管理水平也相对较高。本文在对北欧五国税务管理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总结了五国税务管理的先进经验,并提出了我国优化税制结构、规范执法程序、完善现行税收征管模式、加速税务管理现代化进程、强化税源管理手段等具体建议。
关键词:
北欧 税制 税务管理 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艳
欧盟既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与我国发生经贸摩擦最多的贸易对象。文章详细分析了中欧经贸摩擦的主要特点以及若干发展趋势,以期对中欧经贸摩擦的防范和化解有所助益。
关键词:
中国 欧盟 经贸摩擦 趋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程
19世纪政治经济学家搜集、整理史料的工作填补了传统贸易史研究的空白,但其在理论分析上的缺陷又招致经济学家批判。古典经济学派继而提出"自然禀赋理论"来解释交易行为的分工基础,新古典经济学派则将贸易模式的持续变革引向"要素积累与成本理论"。晚兴的制度经济学派发现贸易参与者制度建设方面的特殊效用后,试图通过"产权论"、"声誉机制"等理论重新阐释贸易行为。随着新史学兴起,史学家对经济学的建构范式也提出质疑,并提出比较文明及整体史观的研究路径。但是,在当前区域贸易研究中实现各学科路径的有效整合并非易事。或许只有坚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程 刘鹏
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的北欧区域贸易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变革,这与14世纪和17世纪欧洲经济结构的转型有关,也与担任贸易活动的组织者和保护者角色变化以及制度应对的能力紧密相关:大宗转运贸易催生出的汉萨同盟在14世纪末达到鼎盛,但随着英、法等民族国家的兴起,王国时代的区域经济被统一为国内市场并建立起国民经济体系,因而大宗转运贸易走向衰落。17世纪以大西洋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建立后,汉萨同盟最终消亡。
关键词:
北欧 贸易模式 汉萨同盟 国民经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程
19世纪政治经济学家搜集、整理史料的工作填补了传统贸易史研究的空白,但其在理论分析上的缺陷又招致经济学家批判。古典经济学派继而提出"自然禀赋理论"来解释交易行为的分工基础,新古典经济学派则将贸易模式的持续变革引向"要素积累与成本理论"。晚兴的制度经济学派发现贸易参与者制度建设方面的特殊效用后,试图通过"产权论"、"声誉机制"等理论重新阐释贸易行为。随着新史学兴起,史学家对经济学的建构范式也提出质疑,并提出比较文明及整体史观的研究路径。但是,在当前区域贸易研究中实现各学科路径的有效整合并非易事。或许只有坚持历史逻辑为前提,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全面把握研究视角才能更深入理解贸易互动影响下的区域文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程
维京时代(8—11世纪)北欧社会对生存和财富的自然需求主导着各地间的贸易互动。此时依地理区位、贸易整合的地域性和功能特征可将北欧概分为三大经济单元,即低地地区、英格兰和波罗的海地区。特殊的地理架构为低地农商与维京海盗商人的水路往来提供了便利,他们铺设的贸易孔道形塑起北海—波罗的海贸易网络的雏形。海泽比、比尔加和沃林等城镇相互通联后成为这一网络的核心区,北大西洋和亚欧内陆则发展为该网络的边缘区。此时的北欧贸易依旧展现出初级特征:贸易行为呈偶然性和季节性,商品结构和消费对象单一,缺乏职业商人阶层,市场载体脆弱等。但自此开启的区域整合历程逐步建构起现代欧洲的整体观念,历史经验施惠至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程
中世纪盛期欧洲社会的物质积累激发了商品交换活力,引发了"领主-农民"二元结构和庄园经济解体。"黑死病"后社会经济结构再调整,物质积累和消费水平复增,市场交换成为常态,国际市场体系得以优化重组,北欧地区出现了以自然禀赋为基础的地理分工,确立了大宗贸易的内容和运行体系。14、15世纪专职贸易的汉萨商人建构起一个东起俄国、西至葡萄牙,北抵冰岛,南达意大利的贸易帝国,标志北欧贸易区初成。尼德兰和英格兰依靠强大的国民经济体系,又以港口集散贸易取代汉萨同盟的转运贸易,先后主宰北欧贸易区,最终发展成现代贸易强国。经济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国坤 吴贞淑 赵玲
通过对吉林省与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发展的一般特征阐述,分析了区际联系的基础条件和特点,并预示了其发展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罗烈成
1994年中国和拉美的进出口总额为47亿美元,其中,中国从拉美进口22.5亿美元,中国向拉美出口24.5亿美元,中方顺差2亿美元,这是近10年来中方首次由逆差转为顺差。巴西为我主要贸易伙伴,中巴贸易额为14.21亿美元,其次为巴拿马5.73亿美元,阿根廷5.60亿美元,秘鲁4.71亿美元,智利4.68亿美元,墨西哥2.95亿美元,古巴2.68亿美元,乌拉圭1.14亿美元。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屠彦彬
自1972年12月澳大利亚和中国驻法国的大使在巴黎签署公报,两国间建立外交关系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中澳经贸关系表现得特别具有活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回顾中澳经贸合作所走的历程,可以看到双边经贸合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并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展望中澳经贸的未来,可以看出,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立人
中澳两国经济由于双方的经贸结构不同而存在着相当大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是双边投资的最佳基础。目前,两国除了在已确定的范围内进行贸易活动和投资活动外,还有许多潜力有待于挖掘。同时,在中国对澳贸易和投资中应重视研究如何扩大出口品种及投资分析、定位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