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1)
2023(12531)
2022(10841)
2021(10262)
2020(8194)
2019(18987)
2018(18758)
2017(35827)
2016(19462)
2015(21811)
2014(21818)
2013(21538)
2012(19705)
2011(17794)
2010(17532)
2009(15758)
2008(15256)
2007(13188)
2006(11368)
2005(9969)
作者
(55155)
(45927)
(45558)
(43178)
(29154)
(21961)
(20879)
(18252)
(17339)
(16194)
(15733)
(15213)
(14389)
(14352)
(14099)
(13826)
(13784)
(13612)
(13006)
(12963)
(11405)
(11075)
(10950)
(10331)
(10263)
(10113)
(10081)
(9973)
(9129)
(9054)
学科
(79024)
经济(78946)
管理(52572)
(47825)
(39863)
企业(39863)
方法(35815)
数学(30342)
数学方法(30007)
(22584)
贸易(22573)
(21873)
(20133)
中国(19859)
地方(19832)
(17468)
业经(17463)
(16732)
理论(14047)
农业(13498)
(12972)
环境(12756)
(11722)
技术(11486)
教育(11251)
地方经济(10835)
(10687)
财务(10626)
财务管理(10611)
(10537)
机构
大学(274298)
学院(272897)
管理(108218)
(107441)
经济(105089)
理学(94620)
理学院(93546)
管理学(91978)
研究(91783)
管理学院(91500)
中国(64997)
(58018)
科学(57798)
(45651)
(45612)
研究所(41899)
(40779)
中心(40359)
业大(40327)
(38093)
(38084)
师范(37777)
财经(37541)
北京(36524)
(34106)
(34095)
农业(32066)
(31550)
经济学(31324)
师范大学(30716)
基金
项目(191866)
科学(150295)
研究(142949)
基金(137438)
(119273)
国家(118293)
科学基金(101029)
社会(88250)
社会科(83599)
社会科学(83579)
(75446)
基金项目(73640)
自然(65195)
教育(65167)
自然科(63589)
自然科学(63577)
(63544)
自然科学基金(62379)
编号(59884)
资助(55757)
成果(48401)
重点(43051)
(41958)
(41832)
课题(40860)
(39967)
创新(37177)
项目编号(36932)
科研(36511)
教育部(35761)
期刊
(115015)
经济(115015)
研究(80806)
中国(46676)
学报(42524)
科学(38901)
管理(37927)
(37045)
教育(33724)
大学(31992)
(31566)
学学(29789)
农业(26781)
技术(22774)
业经(19684)
(19326)
金融(19326)
经济研究(18997)
财经(16755)
(16240)
图书(16190)
问题(15830)
(14187)
国际(13852)
科技(13768)
理论(13605)
(13155)
商业(12730)
实践(12546)
(12546)
共检索到388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程  
19世纪政治经济学家搜集、整理史料的工作填补了传统贸易史研究的空白,但其在理论分析上的缺陷又招致经济学家批判。古典经济学派继而提出"自然禀赋理论"来解释交易行为的分工基础,新古典经济学派则将贸易模式的持续变革引向"要素积累与成本理论"。晚兴的制度经济学派发现贸易参与者制度建设方面的特殊效用后,试图通过"产权论"、"声誉机制"等理论重新阐释贸易行为。随着新史学兴起,史学家对经济学的建构范式也提出质疑,并提出比较文明及整体史观的研究路径。但是,在当前区域贸易研究中实现各学科路径的有效整合并非易事。或许只有坚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程  
19世纪政治经济学家搜集、整理史料的工作填补了传统贸易史研究的空白,但其在理论分析上的缺陷又招致经济学家批判。古典经济学派继而提出"自然禀赋理论"来解释交易行为的分工基础,新古典经济学派则将贸易模式的持续变革引向"要素积累与成本理论"。晚兴的制度经济学派发现贸易参与者制度建设方面的特殊效用后,试图通过"产权论"、"声誉机制"等理论重新阐释贸易行为。随着新史学兴起,史学家对经济学的建构范式也提出质疑,并提出比较文明及整体史观的研究路径。但是,在当前区域贸易研究中实现各学科路径的有效整合并非易事。或许只有坚持历史逻辑为前提,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全面把握研究视角才能更深入理解贸易互动影响下的区域文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程  
维京时代(8—11世纪)北欧社会对生存和财富的自然需求主导着各地间的贸易互动。此时依地理区位、贸易整合的地域性和功能特征可将北欧概分为三大经济单元,即低地地区、英格兰和波罗的海地区。特殊的地理架构为低地农商与维京海盗商人的水路往来提供了便利,他们铺设的贸易孔道形塑起北海—波罗的海贸易网络的雏形。海泽比、比尔加和沃林等城镇相互通联后成为这一网络的核心区,北大西洋和亚欧内陆则发展为该网络的边缘区。此时的北欧贸易依旧展现出初级特征:贸易行为呈偶然性和季节性,商品结构和消费对象单一,缺乏职业商人阶层,市场载体脆弱等。但自此开启的区域整合历程逐步建构起现代欧洲的整体观念,历史经验施惠至今。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学者们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研究丰富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实践。通过对既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实证研究进行综述,探讨该领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小红  周茂荣  
对贸易开放度的评估和比较最早是从贸易依存度指标开始的,这一指标因其简便易行而被广泛运用。但因为贸易依存度指标存在局限性,国外对贸易开放度的测度研究出现了新的趋势:其一是对贸易依存度指标进行修正,其二是在指标体系中引入与贸易政策有关的指标,其三是采用新的计算方法来度量贸易政策和体制、汇率政策乃至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模式、贸易强度、交易效率等因素对贸易开放度的影响程度。国内关于贸易开放度的测度研究,主要是围绕贸易依存度展开的,同时还包括借鉴国外新方法所做的努力。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对贸易开放度测度模型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对有关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俞灵燕  
本文在有关国外研究基础上讨论了服务贸易壁垒及其削减或消除,也即服 务贸易自由化经济效应的量度工具与适用方法,特别是对量度服务贸易壁垒的几种 工具和两类服务贸易自由化一般均衡分析作了比较与分析,以期对未来有关研究工 作有所裨益。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苏庆义  
产业组织领域对多产品企业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在国际贸易领域才刚刚开始。最近几年,国际贸易学者开始借鉴新新贸易理论的成果研究全球经济中的多产品企业,本文旨在介绍这一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回顾国际贸易中关于多产品企业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并评述现有的研究成果。最后指出这一分支有待研究的问题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玉梅  
欧盟区域政策的有效运行是保证欧盟国家实现整体国际竞争力的基石。欧盟区域政策的制度基础及运行机理是比较成熟的,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对欧盟区域政策作出深入的分析,并从中总结出适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有益经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敏  刘阳  
目前我国经济已逐步参与到全球化分工体系中,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为深入探寻产业和贸易协同发展的规律,验证现有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是否适应时代要求,发掘未来调整的必要性及可能性,综合分析我国产业贸易政策的具体实施路径,对贸易政策产生的相关效应进行阶段性、系统性的总结十分必要。为此,本文从产业和贸易政策的发展路径入手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同发展提供思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景江  
最近十几年,美国与欧共体在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中不断发生摩擦与冲突。1986年以来,美国与欧共体等13个农产品出口国为寻求解决这一冲突的办法,进行了长达6年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1992年10月,谈判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胡传海  
欧盟推出原材料贸易战略的背景是,欧盟原材料需求对外依存度高,国际范围内原材料获取竞争加剧,原材料贸易限制措施日益盛行。主要目标是确保欧盟在世界市场可持续地、可预见地获取原材料。实施途径包括:借力双边和多边协定,确立贸易规则;利用争端解决机制,应对贸易限制措施;开展对话协商,与相关利益方建立良好关系,推动形成原材料自由贸易的氛围。欧盟原材料战略体现综合应对的特点。欧盟原材料战略对中国有重大影响,需认真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景江  
最近十几年,美国与欧共体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不断发生磨擦与冲突。从1986年开始,美国与欧共体等13个农产品出口国为寻求解决农产品国际贸易冲突的办法,共进行了10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的谈判。本文拟就美国与欧共体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冲突的原因、手段、后果和发展趋势作一述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卫平  韩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内贸易(IIT)指标从标准G-L指数不断发展为新的分类指标、动态指标和一些扩展指标。这些指标使我们对IIT的经验研究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系数估计,而是可以依据研究目标来检验IIT理论的适用性,预测具体的IIT模式,以及估计贸易扩张的动态调整效果等。本文尝试将这些IIT指标及其适用范围进行综述,以期对人们进行有关研究有所裨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聂文星  
数十年来中美技术贸易的发展总体趋势是在矛盾中前进。两国之间技术贸易的三大特点是美国对华技术贸易优势巨大、美国在我国技术进口对象国中稳居前列、美国对华技术出口比重与其技术大国的地位不相称,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为推动中美技术贸易应采取的一些策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小军  
一、新贸易理论的特点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产物,其理论的假设前提很多,最主要有以下几点:(1)规模收益是不变的;(2)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变;(3)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4)两个国家、两种要素、两种商品,即通常所称的2×2×2模型。这些假设前提与自由市场经济学的前提是一致的,在当时也是符合社会经济生活主流的。然而,时过境迁,面对客观现实,新贸易理论者意识到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已与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相去甚远。他们认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