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4)
- 2023(8433)
- 2022(7037)
- 2021(6504)
- 2020(5130)
- 2019(11863)
- 2018(11527)
- 2017(21440)
- 2016(11364)
- 2015(13015)
- 2014(12771)
- 2013(12953)
- 2012(12706)
- 2011(12018)
- 2010(12003)
- 2009(10911)
- 2008(10759)
- 2007(9379)
- 2006(8628)
- 2005(8212)
- 学科
- 济(60317)
- 经济(60266)
- 管理(25424)
- 业(25334)
- 中国(22798)
- 方法(18774)
- 地方(18125)
- 数学(16857)
- 数学方法(16790)
- 企(16707)
- 企业(16707)
- 农(16683)
- 贸(14430)
- 贸易(14416)
- 易(14033)
- 业经(12529)
- 发(11382)
- 农业(11333)
- 银(10774)
- 银行(10756)
- 融(10748)
- 金融(10748)
- 行(10640)
- 学(10504)
- 地方经济(10486)
- 环境(10213)
- 制(10025)
- 财(9156)
- 发展(8529)
- 展(8508)
- 机构
- 学院(168092)
- 大学(167947)
- 济(81304)
- 经济(80020)
- 研究(72426)
- 管理(57674)
- 中国(57156)
- 理学(48069)
- 理学院(47328)
- 管理学(46747)
- 管理学院(46418)
- 科学(41888)
- 京(38899)
- 所(37766)
- 财(34340)
- 研究所(34288)
- 中心(30763)
- 农(28946)
- 财经(26648)
- 经济学(26559)
- 北京(26144)
- 院(26093)
- 江(24864)
- 范(24527)
- 经(24423)
- 师范(24319)
- 经济学院(23847)
- 科学院(23260)
- 农业(22440)
- 业大(21891)
- 基金
- 项目(107625)
- 科学(85525)
- 研究(79897)
- 基金(78987)
- 家(69956)
- 国家(69412)
- 科学基金(57869)
- 社会(52997)
- 社会科(50389)
- 社会科学(50381)
- 基金项目(40716)
- 省(39094)
- 教育(34922)
- 自然(34757)
- 划(34410)
- 自然科(33930)
- 自然科学(33922)
- 自然科学基金(33322)
- 资助(32658)
- 编号(30509)
- 发(30379)
- 重点(25438)
- 发展(25150)
- 成果(25042)
- 部(24884)
- 展(24729)
- 中国(24143)
- 国家社会(23299)
- 课题(22627)
- 创(22022)
共检索到277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振福 汤晓雯 姚丽丽 史砚磊 黄蕴青
稳定的能源供应是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中国对石油需求量的大幅提升,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也在持续上升,石油进口通道的安全及格局问题便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现阶段有关新的北极石油战略通道对现有中国石油进口通道格局影响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在分析总结中国石油进口通道格局现状和北极通道开发趋势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结合适当的定性分析,对北极通道的吸引力进行探讨,得到北极通道影响下中国石油进口通道格局的变化趋势,即北极通道将成为中国石油进口通道之一,并分担7.06%的石油进口运输量。由此提出的面向北极通道中国应采取的相关战略措施,有利于中国尽早适应石油进口通道格局的发展变化,确保未来石油的安全供...
关键词:
北极 北极通道 中国 石油 格局 进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中海 南楠 张亚如
石油贸易的地缘政治与经济博弈从未间断,直接影响中国能源安全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文章根据1996—2016年中国石油进口贸易的数据,分析了中国石油供需状况及进口贸易的动态特征,刻画了中国石油进口贸易的空间格局图景,指出了当前中国石油进口贸易的困境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从中国石油进口贸易动态特征看,进口贸易规模大且进口比重逐年上升,进口依存度不断提升,进口价格频繁波动。从其空间格局演化看,进口的地理方向不断扩展,由局部地缘供给依赖转变为"多元并存"的"碎片化关联"模式。从发展趋势看,高依存度下的中国石油进口贸易仍面临着价格波动剧烈、进口结算方式单一、进口成本居高不下、地缘政治因素复杂多变等困境。因此,新时期完善中国石油期货市场,争取国际石油定价的话语权,推进能源大通道建设,构建石油运输的立体布局,加强石油贸易国之间的政治互信和政策沟通是推进中国石油进口贸易发展的重点。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陶海东
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石油市场自2008年以来陷入跌宕起伏的不稳定局面。特别是近期俄美、俄欧矛盾激化,国际油价大起大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大国间的政治意志和外交博弈。北极地区作为世界石油资源最后一块处女地,其丰富的石油资源蕴藏量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能够改变当前世界石油供给、消费两大集团的内部利益格局,也会对石油交易方式和运输路线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我国对北极理事会内部纷争要有充分准备,并尽快制定具有纲领性的北极战略,明确我国在北极地区的权利和义务。
关键词:
北极石油 国际石油 市场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金生,杨维梁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着日益显著的石油消费缺口的瓶颈约束,通过对当前全球石油输出来源与石油消费竞争的分析,作者从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同美国、日本、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的双边石油博弈现状,指出中外石油博弈应基于理性的全球发展观念,避免产生不良政治博弈带来的恶性石油竞争。
关键词:
石油 进口 博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易久 苏宁 吴金娜
原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其储量变化倍受关注。本文收集有关历史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方法,预测2047年后世界原油产量将大于新增储量,原油储量将逐渐减少,2145年后面临枯竭。由此得出中国应将石油进口比例提高到50%-60%的一系列结论。
关键词:
原油储量 原油产量 进口 战略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建良 冯连勇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研究世界石油出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以往石油产量研究方法的不足,建立多循环模型对石油产量进行预测;同时,结合对石油消费量的预测分析了世界石油出口能力。结果显示世界石油出口能力的峰值平台期出现在2006~2016年,高峰出口能力可达27.52亿吨。针对世界石油出口能力未来走势,重点分析了世界石油出口能力下降对我国可进口石油量和进口石油价格的影响,指出未来我国石油进口量将不断减小,进口石油价格将不断上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运成 陈志斌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石油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油价也一路攀高。高油价的背后,反映的是国际石油地缘政治格局以及世界石油市场格局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当前国际石油地缘政治格局是美国主导、供给方(OPEC、俄罗斯为代表的Non-OPEC、非洲)三分天下的局面。其特点是:除政治、军事手段外,各国还通过争夺石油定价权、进口多元化、石油民族主义、建立战略储备、石油期货等方式来保证石油安全。目前中国每年进口石油的数量与金额不断增加,屡创新高。2005年原油进口达到1.27×108t,对外依存度达到45%,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并且进口数量与对外依存度在未来还将进一步增加,到2030年有可能达到60%。如何保...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中心简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勘探与开发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7年。中心坚持"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实践"的人才培养方针,注重夯实专业基础、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品德素养,形成了"三层次、三类型"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体系。目前中心下辖32个教学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达2900m~2,共有设备1400余台套,总价值3171万元。
关键词:
中国石油大学 实验教学 油气勘探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优树 周超 唐吉
中国经济自1970年代末以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最近的32年中,GDP年均增长率达9.9%,堪称奇迹。中国经济腾飞的背后伴随着巨大的物质能源消耗,而石油在中国能源供给方面占有极大的份额。但中国国内石油产量始终跟不上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中国石油需求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而石油供给则面临严峻考验。由于中国石油的巨大供需缺口、石油储备体系不健全、石油进口渠道单一、石油定价机制不完善、国际政治局势不稳定等突出问题,中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石油安全危机。当前,在中国经济无法摆脱对石油资源依赖的情况下,石油安全战略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
中国石油安全 战略储备系统 定价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岩 王礼茂
稳定的能源供应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石油进口中存在的过分依赖海路、航线单一等问题是能源运输安全的薄弱环节,是威胁国内能源稳定供应的潜在隐患。本文根据1993年以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和进口来源数据,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进口石油线路周边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石油地缘政治态势,并对东南亚、东北亚、南亚和中亚等重点区域运输线路的地缘政治格局及其对中国石油运输安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石油进口运输安全方面的确存在过度依赖海运和马六甲海峡航道的风险,但目前情势是可控的;作为新兴的石油消费市场,中国对既有的国际石油产销格局的影响并不必然构成冲击,可以通过协调国家关系,以良好的参与...
关键词:
地缘政治 石油进口 运输安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申 刘辰 杨超
本文对近年来中国石油进口量和价格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即使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对石油需求的影响,依然存在着“买涨不买落”的问题。显然,仅仅依靠需求规律,很难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本文进而从博弈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正是进口商的最佳进口战略选择,导致了中国石油进口的“买涨不买落”。
关键词:
石油进口 买涨不买落 博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中强
中亚是仅次于中东和西伯利亚的世界第三大石油储积区,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能源库之一。中国探明石油储量有限,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量却愈来愈大。因此,中亚石油将是中国除中东以外的主要外来油源。为了确保中国石油安全,供应来源的多元化将是我国不得不面临的重大战略决策,与中国相邻的中亚应成为我国参与海外经营活动的重点地区。
关键词:
中亚 石油 中国 石油安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宗帅 穆献中
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石油消费快速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与日俱增。在页岩气、页岩油等新兴能源尚未大规模勘探开发的背景下,海外石油进口与项目投资是保障我国能源供应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我国石油进口来源中,伊朗占有重要的地位,2012年中国从伊朗进口石油2192.24万吨,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安哥拉和俄罗斯,约占全国石油进口的8.1%。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潇
图们江国际大通道建设对于长吉图先导区的发展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们江国际大通道不仅贯穿长吉图先导区,将东北亚地区6国联系在一起,也是长吉图先导区向东连接日、韩、朝,向西连接俄蒙,并延伸至欧洲和北美的重要通道。因此,建设长吉图先导区的首先任务是加快建立图们江国际大通道,为先导区探索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新模式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称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