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30)
- 2023(5875)
- 2022(4946)
- 2021(4353)
- 2020(3451)
- 2019(7386)
- 2018(7073)
- 2017(12290)
- 2016(7036)
- 2015(7361)
- 2014(6899)
- 2013(6422)
- 2012(5581)
- 2011(5007)
- 2010(4881)
- 2009(4714)
- 2008(4261)
- 2007(3620)
- 2006(3040)
- 2005(2570)
- 学科
- 济(19832)
- 经济(19815)
- 管理(18445)
- 业(15681)
- 企(12754)
- 企业(12754)
- 方法(7520)
- 学(7035)
- 农(7019)
- 中国(6591)
- 数学(6308)
- 数学方法(6172)
- 财(6104)
- 业经(5395)
- 贸(4788)
- 贸易(4780)
- 农业(4694)
- 易(4650)
- 务(4367)
- 财务(4351)
- 财务管理(4346)
- 环境(4245)
- 地方(4180)
- 企业财务(4077)
- 和(3962)
- 理论(3929)
- 制(3781)
- 划(3451)
- 教育(3204)
- 发(3093)
- 机构
- 学院(90301)
- 大学(86904)
- 研究(33131)
- 管理(29910)
- 济(29121)
- 经济(28388)
- 理学(25904)
- 理学院(25566)
- 管理学(24866)
- 管理学院(24722)
- 科学(24423)
- 中国(23819)
- 农(20492)
- 京(18591)
- 所(18251)
- 研究所(17081)
- 业大(16534)
- 农业(16534)
- 中心(14491)
- 江(13669)
- 财(13540)
- 院(13038)
- 技术(12961)
- 范(12284)
- 师范(12029)
- 省(11356)
- 北京(11267)
- 州(11170)
- 室(10994)
- 财经(10826)
- 基金
- 项目(66293)
- 科学(50148)
- 研究(45454)
- 基金(45182)
- 家(42244)
- 国家(41919)
- 科学基金(34103)
- 省(27479)
- 社会(26474)
- 社会科(25034)
- 社会科学(25029)
- 划(23732)
- 自然(23535)
- 基金项目(23436)
- 自然科(22974)
- 自然科学(22966)
- 自然科学基金(22491)
- 教育(20923)
- 编号(19107)
- 资助(18497)
- 重点(16249)
- 发(15185)
- 成果(14638)
- 计划(14331)
- 课题(13883)
- 创(13842)
- 科研(13378)
- 科技(13142)
- 创新(12988)
- 部(12975)
共检索到129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庆祝 Kristin Anna Thorarinsdottir Guerun Olafsdottir
采用感官评估、物理、化学、微生物分析方法,对贮藏在不同冷藏条件下的北极虾的质量变化与质量指标进行了研究。保藏方法分别为传统冰块冷却法、液态冰冷却法、盐水-冰混合冷却剂法,贮藏环境温度为-1.5℃或1.5℃。研究结果表明,液态冰冷藏法对延缓虾腐败变质的效果比传统冰块冷藏法、盐水-冰混合冷却剂冷藏法好。经过1d的贮藏后发现,无论在-1.5℃还是1.5℃的环境温度下,保藏在液态冰中虾的挥发性总氮(TVB N)都有所下降,并且在-1.5℃的环境温度下,其TVB N值在3d后才回升到刚开始贮藏时的水平,而在其它保藏方法中,虾的TVB N值始终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除保藏在液态冰-1.5℃环境中虾的三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红锦 李艳亮 李建军 刘芳 徐为民 诸永志 王道营
本研究的目的是运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鉴定技术,研究盐水鸭在冷藏期间的菌相消长规律,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对盐水鸭冷藏期间的理化、感官和微生物指标进行了检测,发现冷藏条件下(4±1℃)盐水鸭的pH值在6.47±0.16和6.69±0.10之间波动,挥发性盐基氮分别从5.90±0.93和13.42±2.46之间波动。主要腐败菌为乳酸菌和热死环丝菌。
关键词:
盐水鸭 菌相 理化指标 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忠云 罗永康 卢涵 包玉龙 沈慧星
将经过前处理的松浦镜鲤分别于0℃条件下冰藏和冷藏,通过感官评定、菌落总数和理化指标的分析,评价2种贮藏条件对松浦镜鲤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到第18天时,冷藏(0℃)条件下松浦镜鲤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的质量分数w(TVB-N)、鲜度指标K、电导率、汁液流失率分别为5.89×106 cfu/g、27.93mg/100g、88.85%、1 374.00μS/cm和8.91%,而此时冰藏条件下分别为3.80×104 cfu/g、19.51mg/100g、77.62%、1 197.30μS/cm和7.19%。0℃冷藏到第15天时感官品质已不可接受,此时的感官评分为8.33;冰藏到第21天时,感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包玉龙 汪之颖 李凯风 罗永康
研究鲫鱼在冷藏(4℃)和冰藏(0℃)条件下的品质变化规律。将鲜活鲫鱼击毙后去鳞、去鳃、去内脏并洗净沥干,分别贮藏在4℃和0℃冰箱中,测定其感官分值、鲜度指标K、挥发性盐基氮的质量分数w(TVB-N)、细菌总数、生物胺等指标,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K值、w(TVB-N)、细菌总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并且冰藏时各指标的变化速率小于冷藏。冷藏第6天K值达到61.77%,超出了可供一般食用和加工的范围,而冰藏第6天的K值仅为34.21%;在贮藏的前6天内冷藏与冰藏的w(TVB-N)无明显差别(P>0.05),在整个贮藏过程中,w(TVB-N)始终未超过20mg/100g;冷藏第1...
关键词:
鲫鱼 生物胺 冷藏 冰藏 理化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贤聪 欧若涵 范艳萍 练华山 李燕红 王迅
以恒温25℃保存为对照(CK),分析4种短期冷藏贮运方法(T1,4℃冷藏24 h后转入冰盒,在恒温25℃下保存;T2,12℃预冷12 h后转入4℃冷藏12 h,再转入冰盒,在恒温25℃下保存;T3,4℃冷藏;T4,12℃预冷12 h后转入4℃冷藏)对蓝莓鲜果72 h内果实失重率、硬度、总糖含量、总酸含量、单宁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72 h内采用冰盒模拟贮运或冷藏处理均能使果实保鲜,且冰盒模拟贮运的保鲜效果在短期内能达到与冷藏的效果基本一致;在采后72 h时冰盒模拟贮运(无预冷)的果实失重率为0.61%,低于对照(3.05%);果实硬度为5.57Pa,高出对照1.64 Pa;总酸含量0.55 g/(100 m L),比对照低0.01 g/(100 m L);每100 g鲜果实的单宁含量为16.58 mg,比对照低2.08 mg。冰盒模拟贮运或冷藏配合预冷均能达到较好的保鲜效果,且果实在采后72 h内各项指标均优于无预冷组。
关键词:
蓝莓 预冷 冷藏贮运 果实品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申松 刘晓畅 蒋妍 罗永康 周颖
通过测定长丰鲢(Changfeng silver carp)鱼片在冷藏(4℃)和微冻(-3℃)条件下的感官品质、菌落总数(TAC)、汁液流失率、pH、电导率(EC)、挥发性盐基氮(TVB-N)以及K值等指标的变化,评价两种贮藏条件对长丰鲢鱼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丰鲢鱼片分别在4℃贮藏至第8天和-3℃贮藏至第25天时失去感官食用价值。4℃贮藏第6天菌落总数为6.75 lg cfu/g,-3℃贮藏第20天为5.89 lg cfu/g。TVB-N值在4℃贮藏至第8天为29.1 mg/100 g,-3℃贮藏至第25天为21.1 mg/100 g。与冷藏相比,微冻贮藏下长丰鲢有较高的汁液流失率。综合...
关键词:
长丰鲢 冷藏 微冻 鱼片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思潮 洪惠 罗永康 沈慧星 余健
研究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在冷藏(3℃)条件下鱼体阻抗特性及鱼片鲜度指标的变化。对鱼体相对阻抗变化率Q和鱼片鲜度指标(K值、w(TVB-N)、细菌总数及感官评分)进行测定,分析Q与K、w(TVB-N)、细菌总数和感官评分的相关性,建立其相关性模型。结果表明:鳙鱼鱼片在3℃贮藏至第12天感官评分为14,K值为74.1%;w(TVB-N)为16.1mg/100g;细菌总数1.30×105 CFU/g;鱼体Q降至12.7%,失去感官食用价值。Q与K、w(TVB-N)、细菌总数和感官评分的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0.993、0.971、0.977和0.981,达极显著水平,表明Q与...
关键词:
鳙鱼 冷藏 鲜度 阻抗变化率 相关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岳盈肖 何近刚 赵江丽 闫子茹 程玉豆 武肖琦 王永霞 关军锋
【目的】比较窖藏和冷藏过程中,鸭梨果实品质、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电子鼻特征、挥发性物质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进一步解析两种贮藏方式对鸭梨香气物质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鸭梨采收后以窖藏和冷藏两种方式贮藏,测定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可滴定酸(TA)含量、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使用电子鼻检测挥发性物质变化,利用气质联用色谱(GC-MS)测定挥发性物质成分及含量,利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分析乙烯生成(PbACS1、PbACO2)及其信号转导(PbETR1、PbETR2、PbERS1a、PbERS1b、PbEIN3、PbERF)、挥发性物质合成(PbAAT1、PbADH2、PbADH3、PbADH5、PbHPL、PbLOX1、PbLOX8)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情况。【结果】冷藏期间,鸭梨果实硬度变化较小,SSC上升,TA含量下降。窖藏时,果实硬度下降比较明显,但对SSC的影响较小,而TA含量增加。与冷藏相比,窖藏下果实呼吸速率较高,乙烯释放高峰提前1个月出现,且其峰值较高。电子鼻可有效区分两种贮藏方式下的挥发性物质,其中W1W、W5S、W2W、W1S这4种传感器对挥发性物质区分起主要作用;窖藏期间果实挥发性物质较多。鸭梨果皮和果肉的挥发性物质包含醛类、酯类、醇类、萜类、烷烃类等,且果皮中含量较高;窖藏果皮和果肉、冷藏果皮和果肉中分别检出36种和33种、28种和24种挥发性物质,窖藏鸭梨较冷藏时生成更多的乙酯类化合物,其中己酸乙酯、辛酸乙酯、丁酸乙酯、(E,Z)2,4-癸二烯酸乙酯等为果皮主要香味物质,己酸乙酯、丁酸乙酯为果肉主要香味物质。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表明,与冷藏相比,窖藏明显上调鸭梨果皮和果肉ACC氧化酶(PbACO2)、脂氧合酶(PbLOX1)和醇酰基转移酶(PbAAT1)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乙烯不敏感转录因子(PbEIN3)的表达。【结论】在贮藏3个月内,与冷藏鸭梨相比,窖藏条件明显促进乙烯生成(PbACO2)和香气合成(PbLOX1、PbAAT1)等基因的表达,此时果实具有较多的香气物质种类和较高含量,表现出香味浓郁的特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顾晓岩
文章对从图书文本中提取出来的在书目中揭示出来的二次信息的质量要求及其评价指标进行论述,指出:目前图书检索使用的书目的信息质量在完整性和准确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书目 信息 信息质量 一次信息 二次信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宪时 郭全友 许钟
对养殖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0~10℃贮藏过程中感官、化学、微生物品质和细菌种群消长研究表明,初始样品挥发性盐基氮为(8.08±0.29)mg/(100g),菌落总数(CFU/g)的对数值为4.79±0.60;细菌种群复杂,种类繁多,分离到570株菌,其中80.5%为革兰氏阴性菌,13.6%为革兰氏阳性菌,优势菌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36.5%)、肠杆菌科细菌(Enterobacteriaceae)(14.2%)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15.3%),同时检出了一定比例的不动杆菌和其他细菌。冷藏过程中肠杆菌科细菌、气...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雷
实验模拟了杨桃从采摘、贮藏、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研究不同温度变化对采后杨桃品质的影响。通过杨桃问卷调查,结合消费者的购买意向,确定实验检测的关键指标。实验表明,温度变化对杨桃PH值影响不大;干耗率则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1℃、5℃和15℃冷藏条件下,杨桃干耗率变化程度不明显,而在常温30℃条件下,杨桃干耗率明显升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亚婕 谭松 陈愉平 牛阿娟 柳雨欣 王光宇 徐幸莲 邱伟芬
【目的】研究nuoB对莓实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和细胞代谢的影响,进一步揭示nuoB对莓实假单胞菌介导的冷鲜肉腐败的调控机制,为优化冷鲜肉保鲜体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莓实假单胞菌NMC25野生株和nuoB突变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生物被膜空间结构的差异;通过菌落细胞计数、胞外聚合物的表征解析生物被膜组分变化;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联合质谱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探寻与nuoB相关的代谢产物水平变化。【结果】CLSM显示,原位条件下野生株生物被膜细胞呈现密集排列、垂直化定殖的状态,而ΔnuoB生物被膜显示为相对无序、松散的结构。菌落中细胞计数结果显示,不同生长环境下的野生型菌株和突变型菌株的生物被膜细胞数量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突变株在TSA或肉表面上以生物被膜形式生长的能力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与野生株相比,原位培养时突变株的蛋白质(P<0.01)和总糖(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庆竖 郭巨先 杨运英 谭卫萍
定期测定了储良龙眼(Longan chinensis Sonn.cv.chuliang)果实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纤维素酶活性,并探索其与果肉自溶的关系。结果表明:常温和丙烯处理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肉纤维素酶的活性逐渐增强,最大值分别出现在第4天和第5天,果肉自溶指数也随之增高,二者的变化趋势一致。4℃下贮藏1个月时,纤维素酶活性变化较小,始终保持在100μg/(mL.h)左右,此条件下贮藏的果实只在贮藏后期开始自溶,但在之后的货架期纤维素酶活性迅速升高,24 h就达150μg/(mL.h),自溶指数也迅速提高。
关键词:
龙眼 纤维素酶活性 果肉自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诸永志 王静 王道营 徐为民 曹建民
本文研究了甜玉米在25、15和4℃条件下贮藏的相关酶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较低贮藏温度下甜玉米丙二醛(MDA)含量较低轻,活性氧清除酶系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较高,有利于延缓甜玉米的衰老,保持较高的商品品质。
关键词:
甜玉米 温度 酶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