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06)
2023(10960)
2022(9268)
2021(8546)
2020(6954)
2019(15958)
2018(15962)
2017(30587)
2016(16501)
2015(18805)
2014(18970)
2013(19136)
2012(18647)
2011(17463)
2010(18274)
2009(17321)
2008(17168)
2007(15793)
2006(14774)
2005(13926)
作者
(51429)
(42756)
(42541)
(40735)
(27591)
(20191)
(19291)
(16390)
(16383)
(15586)
(14899)
(14201)
(14151)
(13970)
(13552)
(13117)
(12602)
(12496)
(12411)
(12135)
(11294)
(10539)
(10460)
(9899)
(9885)
(9829)
(9629)
(9465)
(8707)
(8479)
学科
(95144)
经济(95066)
管理(44665)
(43316)
(33436)
企业(33436)
方法(29645)
中国(28066)
地方(26264)
数学(25387)
数学方法(25143)
(22237)
业经(19582)
(17555)
(16672)
地方经济(16202)
(15628)
(15606)
银行(15605)
贸易(15588)
(15347)
(15253)
农业(15056)
(15020)
(14962)
金融(14961)
(13748)
环境(13037)
(12273)
(12149)
机构
学院(258315)
大学(258190)
(117753)
经济(115350)
研究(98688)
管理(92324)
理学(77126)
中国(76356)
理学院(76116)
管理学(74828)
管理学院(74323)
科学(57351)
(56762)
(54146)
(51593)
研究所(46145)
中心(42110)
财经(41850)
(41195)
(40374)
(37632)
北京(37476)
经济学(37070)
(36728)
师范(36411)
(35129)
(32970)
经济学院(32968)
业大(32808)
农业(31132)
基金
项目(153060)
科学(119771)
研究(114528)
基金(109148)
(94468)
国家(93665)
科学基金(78231)
社会(73356)
社会科(69583)
社会科学(69567)
(59171)
基金项目(56116)
教育(51625)
(50309)
自然(47266)
编号(46192)
自然科(46064)
自然科学(46048)
资助(45861)
自然科学基金(45201)
成果(39811)
(39623)
重点(35276)
课题(34109)
(33974)
发展(32446)
(31918)
(30860)
国家社会(30198)
教育部(29056)
期刊
(148308)
经济(148308)
研究(88812)
中国(56066)
管理(38641)
(38482)
(38238)
学报(36183)
科学(35889)
(29949)
金融(29949)
教育(29196)
大学(27669)
农业(26075)
学学(25779)
经济研究(24578)
业经(23376)
技术(23091)
财经(21666)
问题(19703)
(18846)
(16577)
国际(15166)
技术经济(14836)
世界(13726)
统计(13685)
商业(13581)
(13427)
现代(12727)
理论(12366)
共检索到423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侠  屠景芳  郭培清  孙凯  凌晓良  
近30年来,北极地区发生了快速增暖现象,北冰洋海冰正在加速融化。最新预测,北冰洋10年内将出现夏季无冰年,打通连接欧洲、北美东部和东亚地区的新的海上航运通道。本文计算了我国未来北极远洋航线的海运里程和成本,并分析了该航线对于我国国际贸易和沿海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1)利用北极航线,中国沿海诸港到北美东岸的航程相差不大,约比走巴拿马运河的传统航线节省2000~3500海里;到欧洲各港口的航程差别比较大,上海以北港口到欧洲西部、北海、波罗的海等港口比传统航线航程短25%~55%。(2)到2020年,如果北极航线完全打开,用北极航线替代传统航线,每年可节省533亿~1274亿美元的国际贸易海运成本。(3)北极航线将使拥有丰富能源资源储藏量的北极地区有可能成为我国海外资源采购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从而促进我国与北极国家的贸易。(4)北极航线的开通,将大大拉近欧、北美和东亚等大市场的距离,导致国际分工和产业布局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分工和经济发展战略布局。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振福  丁超君  
本文基于引力模型,分别计算了中国与北极航线沿线区域各国的经济联系强度,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北极航线沿线区域国家与中国联系不断加强,总体上呈现"双中心"格局,美国是中国与北极航线沿线区域国家经济合作的核心,俄罗斯则是"次中心"。然后,在分析中国与北极航线沿线区域国家贸易是其间经济联系的主要体现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中国与北极航线沿线区域国家经济联系的贸易额与经济联系强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线性回归,验证了中国与北极航线沿线区域国家的贸易和经济联系强度的正相关关系。最后,引入北极航线,对北极航线沿线区域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潜力进行了重新评估,发现中国与俄罗斯经济联系程度不变,美国与加拿大分别提升28%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望林  
我国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上海三直辖市,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诸省区。总面积约133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14%;人口49200万左右,占全国总人口46%,平均每平方公里360人,相当于全国总人口平均密度的3.35倍。搞活本带经济,对促进我国四化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东部地带的优势具有四方面的明显优势: (一)背靠亚欧大陆,面向太平洋,居海陆交接位置。东部沿海地带海岸线长18000公里,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海岛屿5,000多个,以台湾岛面积最大,次为海南岛。为太平洋沿岸各国海陆交接最优越的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丛晓男  王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丛晓男  王谋  
在气候变暖作用下,北极航线开发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北极航线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对中国及全球经济均具有重要潜在影响,各国家或地区的受益程度构成了其应对战略的经济基础。作者改进了GTAP模型并自主开发了可计算一般均衡模拟系统,对北极东北航线的经济影响开展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东北航线的使用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受益程度有所不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欧盟等成为最大受益方。根据东北航线的地理特征及其对各经济体的经济影响差异,辨识了东北航线开发中存在的主要利益集团及其所持观点,并据此提出了中国与各集团的合作思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树海  
1 我国自然资源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点,既有优势,又有劣势。我国资源总量大,是世界资源大国,但因人口多,成为世界人口占有量较低的资源小国。我国资源品种类型齐全,但分布不均衡,众多的资源分布于人口稀少,经济技术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的中西部地区,开发、利用和运输都很困难,生产成本高。本世纪末到下个世纪中叶,随着我国人口持续增长,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人均资源消费量迅速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将进一步下降,潜伏着后备资源不足的矛盾。我同的产业结构仍然是以传统产业为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振福  朱静  王文雅  
北极航线是一条因全球气候变暖再次走进世界视野的"新兴航线",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周边大国因素引致世界各国的持续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自2013年由习近平主席以国家战略角度提出以来,便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已逐渐从一个战略构想演变成一个有战略内涵、战略定位以及战略实现路径的具体战略规划。我国既是北极航线延长线国家,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国和起始国,两带(线)虽然并不相交,但实则存有许多共通之处,具备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的基础。目前,在我国继续深化对外开放的关键时期,从多元角度考虑两带(线)协调发展,对于加深我国与北极航线沿线国家合作、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和保障能源通道安全都大有裨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春林  
随着全球变暖,北冰洋上的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适航期会逐步延长直至最后有望终年全线贯通,这将对中国社会经济和贸易发展产生重要作用。中国开辟和利用北冰洋航线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对此应做出科学分析,扬长避短,采取相应对策,使中国货船尽早实现在北冰洋航线上的商业运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振福   李杭蔚   齐芯莉  
全球性气候问题攸关世界经济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全球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积极探索新的碳减排路径至关重要。全球性气候变暖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已有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对低温地区具有一定积极作用,经济发展最适宜区域正逐渐向高纬度地区转移。同时,低温地区特别是北极地区的碳减排潜力越发凸显,这一新形势也为碳中和目标实现和缓解气候变暖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在阐释低温经济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聚焦北极航运、建筑能耗、全球能源与信息互联网络、数据中心等在北极地区具有碳减排潜力的产业,分析北极低温经济发展的潜力和挑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爱兰  
本文在探讨低碳经济关联性因素基础上,对我国和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形成较大压力,节能减排任重道远;我国在城市化率、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碳汇林业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空间;应通过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实现国家和地区节能减排目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明  
研究探讨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对于制定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的概念出发,以海洋资源分类为基础,综合考虑产业发展潜力和海洋环境生态损害造成的损失,以较为合理的方法评估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潜力。结果表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潜力为199737.16亿~320335.57亿元,平均值为214150.1亿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辜秋琴  
循环经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加深的结果。然而,企业并未普遍、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循环经济至今还没有成为企业行为的自觉选择。企业循环经济行为要由被迫走向自觉,有赖于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的正确认识。本文写作目的在于解释循环经济对于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供企业决策层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振福  
北极问题的焦点是北极航线权益的竞争。北极航线因为北冰洋的融化预期和随之而来的巨大利益,而变得愈来愈重要。北极航线问题属于很难获得定量信息,真正需要咨询专家解决的问题。针对在处理北极航线问题中遇到的复杂和异常的现象,提出利用管理技术中进行定性和定量转化分析的SWOT方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在进行实际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面对北极航线问题应采取的战略。研究结果可以帮助了解北极航线问题现状,发现新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帮助实施。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建平  李振福  邓昭  
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促使北极航线开通成为了可能,北极的航运价值愈发凸显,并对沿线国家经济联系产生重要影响.利用引力模型和可达性理论分析北极航线经济圈经济联系网络的空间结构及网络特征,结果发现:北极航线开通促使部分节点中心度上升,北极航线经济圈经济联系网络存在显著的核心—边缘结构;北极航线开通促进了北极航线经济圈经济联系网络密度的提升,国家间联系逐渐密切;同时北极航线开通后绝大部分西欧国家可达性水平较高,而东北亚国家的可达性水平较低,但东北亚国家可达性水平提升幅度较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文富德  
印度经济发展潜力与阻力文富德一、印度具有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潜力。1.自然环境。印度幅员辽阔,居世界第七位。盛产稻谷、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棉花、黄麻、甘庶、茶叶、烟草、油菜籽、香料及热带水果,其产量居世界前列。矿产品种齐全。2.人力资源。印度人口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