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95)
2023(4322)
2022(3680)
2021(3475)
2020(2738)
2019(6222)
2018(6086)
2017(11166)
2016(6267)
2015(7110)
2014(7528)
2013(7137)
2012(6606)
2011(6038)
2010(6207)
2009(5423)
2008(5437)
2007(5151)
2006(4511)
2005(4141)
作者
(18079)
(15097)
(14934)
(14194)
(9343)
(7343)
(7036)
(5882)
(5603)
(5553)
(5203)
(5039)
(5033)
(4698)
(4693)
(4598)
(4588)
(4547)
(4483)
(4289)
(3816)
(3760)
(3562)
(3514)
(3513)
(3361)
(3353)
(3230)
(3036)
(3024)
学科
(28849)
经济(28826)
管理(15619)
(12314)
地方(11151)
(9625)
企业(9625)
中国(7327)
地方经济(7291)
(7006)
方法(6771)
数学(5507)
数学方法(5406)
业经(5387)
(5290)
(4972)
农业(4891)
理论(4883)
(4525)
关系(4399)
(4331)
教育(4218)
环境(4214)
(4199)
教学(4181)
(4081)
贸易(4075)
(4041)
金融(4038)
(3846)
机构
学院(87109)
大学(84350)
(31346)
研究(30566)
经济(30371)
管理(29300)
理学(24127)
理学院(23749)
管理学(23257)
中国(23213)
管理学院(23088)
科学(19465)
(18270)
(15965)
(15440)
中心(14313)
(14275)
研究所(14195)
(14145)
师范(14029)
(13740)
(12716)
技术(11955)
业大(11632)
(11578)
北京(11537)
师范大学(11097)
财经(10787)
(10567)
职业(10524)
基金
项目(54710)
研究(43208)
科学(42264)
基金(36394)
(31507)
国家(31214)
科学基金(26111)
社会(25206)
社会科(23721)
社会科学(23717)
(23183)
教育(20491)
编号(19977)
基金项目(19241)
(19078)
成果(16707)
自然(15844)
自然科(15407)
自然科学(15404)
自然科学基金(15084)
课题(14332)
资助(14302)
(13294)
重点(12864)
(12253)
项目编号(11302)
(11254)
(11189)
(11021)
规划(10876)
期刊
(42037)
经济(42037)
研究(25891)
中国(21341)
教育(16421)
(12976)
学报(12227)
(11487)
科学(11157)
管理(10615)
技术(9552)
大学(8937)
农业(8726)
学学(7890)
(7847)
金融(7847)
业经(7546)
图书(7066)
(6032)
论坛(6032)
职业(5997)
经济研究(5483)
书馆(5178)
图书馆(5178)
问题(5135)
资源(4824)
财经(4585)
(4466)
国际(4449)
(4285)
共检索到141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慧智  汪力鼎  
随着北冰洋地区的气候逐渐变暖,海冰逐步融化,北极航线的开辟已经从远景预期变成了可实现的现实,北极航线战略地位突出,经济价值巨大。对北极航线开发最感兴趣的是中日韩三国,其运营将对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航线的开发需要东北亚地区各国的通力合作,但是北极国家代表俄罗斯与非北极国家代表中日韩之间的战略利益不一致给合作带来了重重困难。各国需要抛弃狭隘的地理观念,深化合作,共同利用好这条黄金水道,推动东北亚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期刊] 征信  [作者] 何珊   崔冬   金兵兵  
东北亚地区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圈之一,区域间经贸、金融合作需要征信业助力。分析当前东北亚征信合作存在的问题,通过静态与动态博弈模型证明中国与东北亚国家开展跨境征信合作能够有效降低贸易违约概率、促进东北亚经济发展。针对东北亚区域跨境征信合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东北亚征信联盟、借助“辽信通”搭建东北亚征信合作通道,以及搭建东北亚征信合作平台框架、统一东北亚征信合作机制等措施,为东北亚区域征信合作提供参考,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动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全家霖  
亚洲金融危机后 ,东北亚区域合作更具现实意义。但目前东北亚合作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 ,主要表现在该地区的“结构性矛盾”及其“特殊性” ,因而东北亚地区难以建立国家范畴的合作体系。根据韩、中、日各国学者的研究 ,笔者认为 ,东北亚的合作格局应该依照时代要求逐步地实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尹竹  全益  
东亚区域合作的基本特征是以东盟为轴心构建的轮轴—辐条体系,呈现"南热北冷"的局面,使得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潜力远没有充分发挥。而中国东北的振兴有赖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深化。为此,推动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加快中国东北地区市场制度与基础设施的深度对接,有利于中国东北的加速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衣保中  王浩  
区域能源合作系统是个复杂系统,其演化过程符合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律。对国际典型区域合作系统的演化轨迹及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对东北亚能源合作的启示:经济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合作系统的演化轨迹要经历从企业合作到产业合作进而到国家合作的过程,应选择技术合作作为切入点,围绕能源产业链的相关问题进行合作,并设计出东北亚能源合作的运行机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朝翰  韩丹  
目前,全球经济虽企稳向好,但博弈竞争日益激烈。在全球化进程放缓,全球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加的大变局下,东北亚区域发展合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东北亚论坛》继续搭建东北亚高端学术交流和沟通协调的平台,期待与各国学者通过交流对话加深了解、凝聚共识,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在世界变局中把握发展大势,为东北亚和平发展大计提供智库支持。为此,《东北亚论坛》在2018年第1期特别组织三位外国优秀的智库学者撰文,就“一带一路”框架下东北亚区域合作中面临的大国协调与东北亚地区安全架构、东盟共同体对东北亚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启
关键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洪魁  李霞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共同的文化底蕴和互信、认同的区域文化平台的支撑。东北亚区域合作步履蹒跚,也反应出深层次上对地区文化认同的差异。东北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不可能整体突破,首先在中、日、韩三国间进行经济整合最可能成为现实,但也要经过艰苦的区域文化的构建过程。各国应共同努力打造区域合作的文化基础,以文化认同促进区域合作,不求一时之功,但求长远发展。中国也需建立自己面对东北亚的文化发展战略,以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本地区的合作与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范丽君  
俄罗斯和蒙古国双边关系的真正改善是在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之后。普京总统意识到蒙古国战略地位是俄罗斯远东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后开始加强与蒙古国的关系。梅德韦杰夫进一步升级两国关系。俄罗斯和蒙古国良好关系的现状和优势有助于东北亚在各领域的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中树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不断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虽然还受到地缘政治、机制不健全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但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日俄关系的改善、中国政府的加大投入,将为东北亚地区在21世纪开展更广泛的合作提供机遇。21世纪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应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合作。为此,建立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机制和协商机制,形成区域经济模式和地区安全机制将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胜今  
产业互补性是东北亚区域经济互补性的重要方面之一,劳动力结构不仅是产业结构的重要衡量指标,同时,也是开展产业合作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许维新  
随着亚太经济的崛起和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浪潮的冲击,东北亚地区国家也开始探讨本地区的经济合作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各种观点的交流,现在已进入了各国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讨论实施方案的阶段。尽管各家观点存在差别,甚至在有些问题上分歧很大,但从中仍可找到许多共同点。例如,关于东北亚的地域范围有“环日本海经济圈”、“黄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剑  姜周  
在影响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诸多原因之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来自于美国的影响。本文从探讨美国东亚战略的演进着手,归纳出在后冷战时期多变的东亚战略中所坚持的主线。然后分析了美国因素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基于美国因素考量的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铭辉  张中元  
作为一个整体,东北亚地区至今仍未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合作区域。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出现缓和,东北亚区域合作有望迎来新机遇,但区域内各国仍需要进一步打造合作氛围和条件。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共同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中国、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的交通线,并打通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建设中的北冰洋航线间的连接,实现东北亚互联互通和经贸投资的高水平发展。同时,东北亚区域合作也面临着投资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制约,中国作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倡导者和参与者,需要进一步规划合作路径和打造合作重点,推动东北亚地区加速融入全球价值链,共建产业合作走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邱彤  
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使东北亚区域合作势在必行,这一地区生产要素的强互补性是区域合作的基础。东北亚区域化应以次区域合作带动整体区域合作,并以科技与环境方面的合作为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应贯穿于区域合作的始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昊  
东北亚地区既是中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地区,也是难点地区。鉴于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和经济实力,中国应该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发挥关键性推动者的作用。以地区多边安全机制建设合作促进经济合作、以深化双边合作促进多边区域合作、以次区域开发合作促进整体性的区域经济合作、以具体领域的合作促进全面的经济合作等,是当前中国推动该地区经济合作的最佳政策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