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13)
2023(6984)
2022(5923)
2021(5422)
2020(4513)
2019(10121)
2018(9916)
2017(18912)
2016(10458)
2015(11799)
2014(11732)
2013(11307)
2012(10495)
2011(9485)
2010(9822)
2009(9355)
2008(9428)
2007(8514)
2006(7626)
2005(7144)
作者
(28644)
(23816)
(23780)
(22667)
(15166)
(11255)
(10893)
(9137)
(8992)
(8538)
(8022)
(8006)
(7740)
(7713)
(7674)
(7272)
(7032)
(6993)
(6904)
(6816)
(6034)
(5753)
(5671)
(5529)
(5485)
(5356)
(5335)
(5254)
(4865)
(4611)
学科
管理(38018)
(37781)
经济(37702)
(33071)
(30416)
企业(30416)
方法(14963)
(14756)
(14568)
数学(11552)
数学方法(11403)
中国(10698)
业经(10629)
(10589)
(9480)
体制(9157)
(9060)
贸易(9057)
(8941)
金融(8938)
(8892)
(8864)
财务(8845)
财务管理(8821)
(8544)
银行(8537)
企业财务(8378)
(8174)
(7848)
理论(7536)
机构
大学(149146)
学院(148565)
(62619)
经济(61315)
管理(57461)
研究(49669)
理学(48828)
理学院(48334)
管理学(47732)
管理学院(47440)
中国(38978)
(33998)
(30769)
科学(26400)
财经(25828)
(23802)
(23291)
(22777)
中心(22585)
研究所(21033)
经济学(19517)
(19299)
北京(19176)
财经大学(19166)
(18404)
(18169)
业大(18095)
师范(18019)
(18018)
经济学院(17452)
基金
项目(95336)
科学(76063)
研究(73231)
基金(69837)
(59670)
国家(59199)
科学基金(51457)
社会(48129)
社会科(45696)
社会科学(45683)
(36391)
基金项目(36353)
教育(34269)
自然(30948)
(30648)
自然科(30210)
自然科学(30202)
编号(29760)
自然科学基金(29663)
资助(27785)
成果(26035)
(24464)
(22017)
重点(21800)
课题(21176)
国家社会(20409)
(20266)
教育部(19600)
(19586)
(19502)
期刊
(72545)
经济(72545)
研究(46834)
中国(32338)
(28329)
管理(23250)
学报(19878)
科学(19141)
(18277)
教育(17193)
(16593)
金融(16593)
大学(16252)
学学(15303)
财经(13316)
技术(12280)
农业(11811)
(11448)
经济研究(11212)
业经(10857)
国际(10030)
(9766)
问题(9722)
世界(7519)
财会(7497)
理论(7236)
会计(7092)
(6941)
现代(6780)
实践(6392)
共检索到2327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肖洋  
国际制度能够推动国家围绕某一北极治理议题进行合作与协调,从而规范国家行为。随着北极治理的实践理念从自助式的“丛林法则”向合作式的“制度法则”演变,国家面临遵循何种国际制度的选择困境,而对国家行为的约束力则是国际制度权威性的基础,这促使北极治理国际制度的主导国和参与国,都致力于提升国际制度的权威性,以维护本国的北极利益。“国际合法性”“国际认可度”与“制度刚性”是判断国际制度权威性的重要指标,而权威性差异造成北极治理国际制度体系呈现出层级结构。北极治理国际制度竞争分为国际规则竞争、国际组织竞争、国际秩序竞争三个阶段,当前北极治理国际制度竞争主要处于国际规则竞争阶段。由于北极治理具有议题局限性,国际规则供给呈现出相对过剩状态,这必然导致国际规则之间、倡导国际规则的国际行为体之间进行竞争,这亦是北极治理国际制度体系变迁的核心动力。未来权威型北极治理国际制度体系构建包括域内自理模式、公约治理模式和协商治理模式。北极利益攸关方之所以围绕国际规则设置权和国际组织主导权展开竞争,既是源于捍卫本国北极权益的考量,更是为了构建符合本国长远战略利益的国际秩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鸣霞  
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制度的竞争。宏观层次的政府间的竞争即制度竞争和微观层次的物质技术竞争构成了国际竞争的内容。本文指出国际制度竞争的三方面内涵:规则体系的竞争;通过制度竞争形成制度优势;国际经济交易规则或共同规范建立的博弈过程中的竞争。并用实证分析了我国在制度竞争中形成的竞争力情况。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昌明  杨慧  
近年来,竞争性多边主义作为一种国际制度现象和国家在国际制度框架中的优势竞争行为呈现兴起之势。从国际制度合法性流变的视角来看,竞争性多边主义是特定领域国际制度"去合法化"及相关行为体对制度"再合法化"分歧而导致制度参与行为分化的结果,是制度改革失效后制度体系演进的必经阶段。在全球层次,国际经贸和金融领域的竞争性多边主义兴起均与各自领域制度体系的合法化困境有关。在地区层次,亚太地区小多边机制的涌现也是地区制度合法性长期缺失的结果。将对特定领域和地区制度合法性的探讨延伸到关于国际制度体系合法性的观察可知,制度体系合法性下降是秩序转型的主要诱因。竞争性多边主义不断解构着现行国际制度体系,因而成为推动国际秩序演进的重要动力。当前美国主导下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因美国制度霸权与制度合法性的动态演进规律之间的根本性矛盾而面临"再合法化"难题,未来秩序转型的结果将取决于新兴国家的广泛崛起之势能否保持以及秩序主导国美国的霸权护持态度是否出现转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金大卫  许悦  
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带来的人道灾难频繁发生,使得人道主义救援供应链(HRSC)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本文从HRSC自身的特点出发,结合前人对供应链绩效的研究成果,以伙伴合作为中介变量,连接市场竞争和权威治理对HRSC绩效的影响关系,构建了HRSC的组织绩效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SEM)的统和模型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伙伴合作在市场竞争和权威治理的影响下,可以较好的解释HRSC绩效。在此基础上,本文还结合我国国情,从伙伴合作的角度对我国人道主义救援工作提出了参考意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岳圣淞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际局势总体稳定、区域性冲突频发的大背景下,不同国家在致力于提升自身物质性权力水平的同时,也更加注重非物质性权力,特别是制度性权力的获取和提升。通过借鉴话语制度主义理论,以全球经济治理领域的制度变迁为例进行分析,可以为国际制度话语权格局演变的动因及趋势提供一以贯之的解释逻辑。国际关系领域中的制度演进遵循着系统性的话语逻辑,在制度创设、制度运行和制度竞争的不同阶段,国家行为体凭借对话语资源的掌控与调试,将自身参与特定领域制度互动的意图通过相应话语策略的实施导入制度框架中,使之成为维护制度运作的原则遵循。通过上述机制的实践,不同行为体得以在参与制度互动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障利益、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力。对制度话语权理论的再探索有助于弥补现有理论认知的不足,在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深刻洞悉国际话语权理论进展,准确把握国际话语权,特别是制度话语权的演进规律,可为中国探索构建全面系统的国际话语权提升战略以营造有利的国际制度环境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小力  
牢牢把握人才工作的政治方向和战略定位,创新人才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拓宽用人视野、破除体制障碍、增强机制活力、加快人才流动。高校必须从政治、战略、发展等不同维度,认识树立强烈人才意识的重要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廉水  
公平竞争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制度。中国的高等教育当前正处在转型期,公平竞争理应成为高等教育制度的核心选择。为此,在高等教育制度构建上需要保证高等教育竞争中不同制度主体都有起点上的平等性,并且规范竞争过程规则的正当性,以及在结果上的"对称性",即保证贡献与收益的对等并且补偿弱势群体。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义  
企业制度作为一种管理制度 ,是市场制度与权威制度的结合。企业的发展过程是企业内部权威制度管理逐步替代市场制度管理的过程。企业的管理手段是权威制度工具和市场制度工具的有机结合。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 ,管理者可以根据情况合理搭配使用市场制度和权威制度的管理方法。现代企业管理需要更多地使用市场制度的管理方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税科所课题组  靳东升  龚辉文  罗秦  梁强  刘馨颖  赵晋琳  
一、财税制度国际竞争力的含义我们认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财税制度竞争力的含义。从广义上讲,政府运用财税手段参与国际竞争的根本目的是发展本国经济,改善国民福利,提升本国的整体竞争力。因此,财税制度竞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程雪军  
区块链技术与货币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激活了数字货币的非国家化与国家化竞争。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作为国家化数字货币的重要组成,因其具有不预设技术路线、实现可控匿名、具备完整货币职能的本质特征,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推崇。然而,从机器权力到数字制度的发展背景下,央行数字货币面临法律、金融与技术等发展制度困境。基于现代中央银行体制的不同类型,通过采用比较研究方法,深度剖析现代中央银行选择的数字货币发展矩阵与经验,从法律政策、金融监管与技术制度角度构建国际竞争格局下中国现代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制度:加强法律制度供给,构建现代中央银行的法律政策框架;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夯实技术制度基础,促进央行数字货币的国际竞争与技术安全建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明国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中长期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本身包含了国际制度的合理诉求,如能把"一带一路"倡议落实为具体的国际制度与组织,不仅有助于减轻"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阻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打破美国施加的制度羁绊,进而推进全球治理结构的完善。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大国,中国尚未形成自己明确系统的地区制度观和全球制度观。为此,从国际制度的特征和行为逻辑出发,提出国际制度战略的一般框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带一路"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能性,并以现有"一带一路"倡议为指导,推动现有制度改革和新制度建立。总之,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理念指导,系统构建新时期中国的国际制度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门洪华  
本文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维度剖析国际制度的战略价值,指出国际制度的“刚性”发展进一步凸现了其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作者评析国际制度与霸权、霸权战略的关系,指出制度安排是霸权结构的核心,制度手段是霸权护持的主要途径,利用和改造国际制度是霸权延展的主要方式。本文重点剖析国际制度与美国霸权的关系,强调国际制度战略为“美国霸权之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建坤  
在可持续发展和扶贫框架下发展绿色经济与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建设及改革是当前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也是"里约+20"峰会的两个主题。首先,绿色经济是体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绿色经济的核心是以低的自然资源消费、低排放、低污染,达到高的自然资源利用效益,实现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供高的生活水平和优良的生活环境。全球绿色经济的发展潮流,将引发社会形态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虽然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当前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但也必须探索新型的绿色低碳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在实现工业文明的过程中,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积极应对全球绿色...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肖晞  于素秋  
在国际关系领域,国际制度创新的基本目标是使制度更加体现国际社会的基本政治认同与价值观念,更加促进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文化作为一种共有观念,对于国际制度创新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一作用通过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形成全球集体认同,或在地区层面建构制度创新的共识等方式表现出来。通过文化与权力的结合、文化与利益的结合,并通过国际社会的长期实践,在一定的危机或者偶然因素的促动下,文化就有可能实现制度化,推动国际和地区的合作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