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8)
2023(10024)
2022(8882)
2021(8335)
2020(6769)
2019(15980)
2018(16037)
2017(31119)
2016(16950)
2015(18906)
2014(19078)
2013(18946)
2012(17417)
2011(15544)
2010(15231)
2009(13455)
2008(12869)
2007(11093)
2006(9543)
2005(7995)
作者
(48709)
(40271)
(39974)
(37990)
(25507)
(19282)
(18157)
(15963)
(15273)
(14355)
(13923)
(13373)
(12579)
(12557)
(12382)
(12108)
(12081)
(12045)
(11482)
(11291)
(10084)
(9728)
(9596)
(9100)
(8998)
(8919)
(8908)
(8793)
(8011)
(8005)
学科
(66648)
经济(66578)
管理(50282)
(45477)
(37379)
企业(37379)
方法(31749)
数学(27603)
数学方法(27293)
(17993)
中国(16077)
(15995)
(15759)
地方(15627)
环境(15128)
业经(14458)
农业(12524)
(11947)
(11245)
贸易(11240)
理论(10896)
(10872)
(10869)
(10451)
财务(10390)
财务管理(10374)
技术(10329)
(10011)
企业财务(9834)
教育(9023)
机构
大学(236740)
学院(235171)
管理(98208)
(89533)
经济(87455)
理学(85941)
理学院(84986)
管理学(83566)
管理学院(83165)
研究(76605)
中国(54941)
(50566)
科学(49567)
(39247)
(37985)
业大(36814)
(36666)
研究所(34983)
中心(34712)
(32355)
财经(32285)
北京(31876)
(31635)
师范(31366)
(29347)
农业(28721)
(28200)
(27020)
经济学(25545)
师范大学(25515)
基金
项目(170083)
科学(133315)
研究(124530)
基金(123037)
(107279)
国家(106417)
科学基金(91442)
社会(76518)
社会科(72426)
社会科学(72407)
基金项目(66767)
(66321)
自然(60880)
自然科(59385)
自然科学(59373)
自然科学基金(58279)
教育(56293)
(56267)
编号(51301)
资助(50033)
成果(40638)
重点(37650)
(37089)
(36277)
(35195)
课题(34534)
科研(32809)
创新(32792)
项目编号(31640)
教育部(31608)
期刊
(94801)
经济(94801)
研究(66719)
中国(39526)
学报(37762)
科学(35226)
管理(33740)
(32745)
(28264)
大学(28197)
学学(26472)
教育(25979)
农业(23451)
技术(19967)
(16166)
金融(16166)
业经(15572)
财经(14479)
经济研究(14057)
图书(13932)
科技(12370)
问题(12264)
理论(12193)
(12146)
(11691)
资源(11551)
实践(11501)
(11501)
技术经济(11220)
现代(10616)
共检索到327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洪波  储诚山  王新春  袁路  
建筑与工业和交通并列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三大重点领域,同时,建筑也是碳减排成本相对较低的领域,控制建筑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和优先领域。设计和建造低碳建筑是控制建筑领域碳排放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国际建筑发展的新趋势。欧洲各国正研究制定低碳或零碳建筑的法定标准,美国也在推行建筑零能源账单计划。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6年又推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但目前尚没有低碳建筑标准。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大量绿色建筑标准、节能建筑标准的基础上,首先界定了低碳建筑的含义,然后基于一个三星级绿色建筑实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和案例分析法,从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可再生能源利用等10个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莉  方修琦  李帅  张海东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气候变暖,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的气候显著变暖带给社会经济发展的利与弊,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气候变暖对于建筑耗能,尤其是对采暖和降温总耗能的影响很值得研究。论文以主要使用电能进行空间调节的中国夏热冬冷地区为对象,以《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134-2001》中所规定的采暖、降温耗电量限值为依据,研究了气候变暖对该区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年耗电量、降温年耗电量及采暖降温年耗电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86年以来的气候变暖,尤其是1996年以来的气候显著变暖,理论上使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年耗电量降低;同时增加了相当一部分地区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降温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文婷  于静  曹珊  
本文从北方采暖地区的建筑节能工作现状出发,分析了建筑节能监管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引入遥感技术,提出了利用遥感手段实现冬季采暖期建筑节能监管的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苏舰  黎晓东  李辉  
持续城市化进程对北京能源供应与消费提出了严峻挑战,建筑面积的急速增长必然伴随着冬季采暖能耗的大幅增加,在鼓励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倡导低碳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减少北京冬季采暖能耗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对北京冬季以燃煤为主的采暖结构的具体分析,提出发展地源热泵等清洁技术、促进低碳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纪博雅  毛晓峰  曹勇  刘益民  崔治国  
为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需要全面提升并完善我国建筑节能低碳技术标准体系,以指导相关节能低碳技术发展。以技术标准更替为阶段划分标志,梳理我国建筑节能内涵深化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按照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从建筑节能和建筑绿色低碳两个方面,解析我国建筑节能低碳技术标准体系发展现状。最后结合我国双碳发展目标需求,提出完善建筑节能低碳技术标准体系的发展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李剑  
低碳经济对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发展低碳型城市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沿海开放城市应以创建国家型创业城市为契机,采取积极的措施,通过创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等把发展低碳城市与构建创业城市有机结合,从而提升城市自身发展实力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申立银  朱梦成  吴雅  张羽  孟聪会  魏小璇  
基于超效率SBM方法,将居住建筑能源消耗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非期望产出)作为投入变量,居住人口、居住面积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作为产出变量,对中国30个省份的居住建筑碳排放效率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建筑碳排放效率有效省份数量较少;中国南北地区的居住建筑碳排放效率差异较大,南方地区居住建筑碳排放效率普遍高于北方地区;气候条件、能源结构、城镇化率和节能技术对居住建筑碳排放效率有较大影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纪颖波  周瑞辰  刘心男  
开展城镇居住建筑碳交易,对降低我国建筑碳排放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参考现行公共建筑碳交易机制,开展城镇居住建筑碳交易或将面临交易成本高、手续复杂等困难,需要政府、物业服务企业和城镇居住建筑业主三方进行协同合作予以克服。系统分析了开展城镇居住建筑碳交易面临的阻碍因素,分析了政府、物业服务企业和城镇居住建筑业主的碳交易协作关系及行为特征,设计了三方协同合作下的城镇居住建筑碳交易机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韩青苗  张文超  傅小里  
对夏热冬暖地区某居住建筑的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进行计算,并分析建筑生命周期内碳排放指标的特征。对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各阶段占比和碳排放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筑运营阶段碳排放占居住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建材生产阶段;加强运营阶段碳排放的管理监督,以及增加建筑使用年限是降低建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笑萍  任思新  谢家平  
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而建筑业推进低碳的有效模式是实践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国外建筑评估体系及其立法、经济政策的归纳研究,并从欧洲低碳建筑和亚洲生态建筑的相关实践着手,梳理分析了有关促进建筑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建筑的实践经验,从而为推动我国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何晨琛  王晓鸣  赵国超  吴晶霞  
当前低碳建筑的市场推广速度比较缓慢,涉及到的核心主体是消费者和开发商。就此分析消费者和开发商进入低碳建筑市场的障碍因素,构建以政府为主要政策引导,结合金融机构、媒体、低碳技术开发企业、运营企业等多主体相互配合的低碳建筑市场推广模式,减少消费者和开发商的低碳建筑市场进入障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小龙  刘小兵  武涌  
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对低碳居住建筑进行价值评价,一方面考虑建筑低碳、节能性能等成本方面,另一方面也考虑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等功能方面。并建立居住建筑功能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建筑的功能系数,将建筑碳排量作为成本系数,根据价值工程的原理得出建筑的价值系数,以价值系数的高低来评价居住建筑的低碳性,并给出应用案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沈满洪  王隆祥  
对低碳建筑的内涵、评价体系、排放状况、影响因素、财税政策等文献进行归纳和述评,提出低碳建筑发展模式创新、评价体系构建、转型机制探索以及政策框架设计等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金熙  沈守云  秦彦  高波  
随着对居住建筑节能的日益重视,人们对于绿化遮阳的重视愈发突出。特别是在夏热冬冷地区,采用植被与绿化遮阳来减少室内太阳辐射热,降低空调能耗,从而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已达成共识。通过介绍目前夏热冬冷地区常见的绿化遮阳技术与形式,系统的归纳了不同绿化遮阳形式的节能效果,旨在进一步完善绿化遮阳体系。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利瑞  陈沅  高欣  
将《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与德国DIN建筑规划标准进行比较,阐述中德高校建筑规划管理的现状,从房屋面积分类标准、标准内容及标准制订模式等方面对中国高校建筑规划标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借鉴德国经验,提出细化高校房屋面积分类标准及调整高校建筑规划指标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