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4)
- 2023(11711)
- 2022(10018)
- 2021(9160)
- 2020(7868)
- 2019(17765)
- 2018(17750)
- 2017(33958)
- 2016(18967)
- 2015(21503)
- 2014(21917)
- 2013(21826)
- 2012(20760)
- 2011(19181)
- 2010(19715)
- 2009(18621)
- 2008(18351)
- 2007(17071)
- 2006(15307)
- 2005(13831)
- 学科
- 济(100105)
- 经济(100006)
- 业(51841)
- 管理(47497)
- 农(47490)
- 方法(34465)
- 农业(31324)
- 企(30679)
- 企业(30679)
- 数学(30501)
- 数学方法(30272)
- 地方(24380)
- 中国(22695)
- 业经(21932)
- 学(20936)
- 财(18490)
- 制(17642)
- 环境(15830)
- 贸(14083)
- 贸易(14079)
- 发(14077)
- 地方经济(13925)
- 体(13902)
- 易(13582)
- 银(13191)
- 银行(13156)
- 融(13037)
- 金融(13028)
- 行(12668)
- 和(12610)
- 机构
- 学院(285137)
- 大学(279873)
- 济(125748)
- 经济(123153)
- 研究(104382)
- 管理(102950)
- 理学(87631)
- 理学院(86640)
- 管理学(85099)
- 管理学院(84610)
- 中国(79206)
- 农(71778)
- 科学(64978)
- 京(59586)
- 农业(55865)
- 所(55833)
- 财(53809)
- 研究所(50590)
- 业大(50497)
- 中心(48167)
- 江(45952)
- 财经(42064)
- 经济学(38448)
- 经(37843)
- 北京(37190)
- 范(36921)
- 师范(36547)
- 省(35584)
- 院(35465)
- 州(35259)
- 基金
- 项目(182948)
- 科学(141402)
- 研究(133511)
- 基金(129565)
- 家(113949)
- 国家(112937)
- 科学基金(93982)
- 社会(84376)
- 社会科(79454)
- 社会科学(79428)
- 省(74447)
- 基金项目(68830)
- 划(61016)
- 教育(59414)
- 自然(58677)
- 自然科(57121)
- 自然科学(57100)
- 自然科学基金(56040)
- 编号(55640)
- 资助(52491)
- 成果(45140)
- 发(42383)
- 重点(41744)
- 部(40255)
- 课题(38553)
- 农(38031)
- 创(36982)
- 国家社会(34739)
- 创新(34702)
- 科研(34478)
- 期刊
- 济(154187)
- 经济(154187)
- 研究(83760)
- 农(73335)
- 中国(59925)
- 学报(49815)
- 农业(49785)
- 科学(43545)
- 财(41181)
- 大学(37079)
- 学学(35632)
- 管理(33466)
- 业经(28637)
- 融(28604)
- 金融(28604)
- 教育(25985)
- 技术(24703)
- 业(24637)
- 经济研究(22931)
- 财经(21251)
- 问题(21128)
- 经(18355)
- 版(16550)
- 世界(16346)
- 技术经济(15755)
- 农村(15224)
- 村(15224)
- 经济问题(14803)
- 农业经济(14614)
- 资源(14325)
共检索到439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伟
稻田养鱼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在南方水田地区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生态农业之兴起,这项技术自南向北迅速推广开来。辽宁省南部丹东地区和大连地区已有稻田养鱼或养蟹的实践,但规模都不是很大,尚未形成产业,经济效益不甚显著。19...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俊辉 曾祖俊 庞良玉
应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对成都平原现有的主要几种稻田多熟种植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其生产弹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1)稻田新三熟种植的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生态效益指标均高于稻田两熟种植;(2)适当调整现有稻田多熟种植的劳力及氮肥要素的分配比例,农业生产的整体生产力就会提高。
关键词:
稻田 多熟种植 经济生态效益 弹性分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嘉尧 常东 李柏年 吴旭干 朱泽闻 成永旭
为获知和分析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在中国的发展现况及存在问题,根据2013年中国4个省份两种主要稻田种养模式的调查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不同稻田种养模式在生产投入、经济效益上的差异以及在化肥、农药减量等方面的效应。结果显示,稻田综合种养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稻蟹、稻鱼两种种养模式的平均利润为水稻单作的2.43~3.92倍,化肥成本减少2.8%~49.2%,农药成本减少3.2%~83.6%,但技术成熟度及产业化程度的差异使种养户在最终经济收益及生态效益上的极差较大。研究表明,中国稻田综合种养规模化程度不够、成本投入偏高、综合种养生态、社会效益提升有限是目前面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洁 徐建欣 范武波 安东升 张晓明
本文从蜜蜂—草莓复合农田的病虫害方面分析生态效益,以危害较为普遍的灰霉病为分析对象,调查了在整个生育期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在发病高峰期前,蜜蜂—草莓复合农田的灰霉病发病率一直低于对照田,而且发病高峰以后发病率下降速度较对照田缓慢。蜜蜂—草莓复合农田比对照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相对复杂,多样性较高,优势度较低,稳定性较优。根据实验实际投入、产出核算出经济效益,蜜蜂—草莓复合农田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对照田。
关键词:
蜜蜂授粉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生态农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万发 裴光富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稻-蟹-泥鳅田生态系统的效益。结果表明:稻-蟹-泥鳅田饵料转化率在16.57%~18.34%之间,比稻-蟹田13.61%提高2.96%~4.73%。1hm2稻-蟹-泥鳅田产出无公害水稻9111kg、无公害河蟹474kg,分别与稻-蟹田水稻9200kg和河蟹489.6kg相近。增收无公害泥鳅145.8kg,经济效益比稻-蟹田14458元增加1015.6元。其中养泥鳅利润为1191.11元。
关键词:
水稻 河蟹 泥鳅 无公害食品 生态效益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鹏飞 赵平 赵吉祥 杨东玉 郑媛媛 贾亮 王贵彦
随着种植业和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种养一体规模化、集约化将成为今后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种植业和养殖业之间缺乏协调互补的"种养分离"模式造成种养系统间物质循环割裂,大量资源浪费、能量高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以华北平原河北省某种养一体化生态循环农业园区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了该循环模式种植、养殖、沼气和有机肥发酵、饲料加工和秸秆青贮模块组成、相关接口技术体系以及对农业种植-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和农业种植(饲草、秸秆)-肉牛、奶牛养殖以及养殖废弃物-沼气发酵-沼渣沼液-有机肥-蔬菜种植等多条循环链构成的物质资源循环再生模式进行了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秸秆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浩 淡亚彬 王吕 秦宇航 任琼芝 郝兴顺 吴玉红 廖兴茂 李小刚 黄重 蒙天竣 陈永刚
【目的】为探究不同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与氮肥施用量的稻田生态经济效应,借助汉中盆地稻区施肥和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比较分析秸秆还田和不同氮肥施量对稻田杂草密度、数量、群落结构特征、土壤养分、水稻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在2种不同轮作模式下各设4个处理:常规施肥NPK+秸秆不还田(CNS/CK)、常规施肥NPK+秸秆还田(CSM)、常规施肥PK,N减量15%+秸秆还田(CSM_(1))、常规施肥PK,N减量30%(CSM_(2))。在水稻成熟期统计稻田杂草种类、数量和密度。水稻收获后,测定0~20 cm土壤养分含量、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氮肥施用量与秸秆还田对杂草种类和数量影响较大,数量和种类均不同程度减少,各处理间杂草密度差异显著。稻油轮作模式下,RCSM、RCSM_(1)和RCSM_(2)处理的杂草总密度较RCNS(CK)分别降低27.79%、34.5%和8.06%;稻麦轮作模式下,WCSM、WCSM_(1)和WCSM_(2)处理的杂草总密度较RCNS(CK)分别降低14.59%、36.51%和11.7%。与CK相比,其他3个处理的稗草密度无显著差异,但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均有不同程度减少,柳叶菜科和玄参科杂草显著增加。2种轮作模式下,与CK相比,CSM、CSM_(1)、CSM_(2)处理土壤pH有不同程度的降低,CSM_(1)差异显著。稻油轮作模式下,与对照相比,RCSM和RCSM_(1)、RCSM_(2)处理土壤速效钾分别提高14.46%、8.72%、9.41%,土壤速效磷分别提高44.05%、31.1%、32.75%。除RCSM_(1)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显著提高(增加20.35%)外,其他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无显著差异。稻麦轮作模式下,与对照相比,土壤速效钾、速效磷、土壤有机碳均显著提高,WCSM、WCSM_(1)、WCSM_(2)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分别提高41.01%、20.6%、12.63%,土壤速效钾分别提高45.89%、24.24%、19.14%,土壤有机碳提高16.18%、14.23%、10.86%,其中WCSM处理的增幅最大。稻油轮作模式下,与CK相比,RCSM、RCSM_(1)处理水稻产量差异显著,水稻产量分别增长了5.97%和7.68%,稻麦轮作模式下,与CK相比,WCSM_(1)处理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增幅为4.92%。稻油轮作模式下,除有效穗增幅低于RCSM处理外,RCSM_(1)处理水稻的穗长、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高于其他处理,与CK相比,RCSM_(1)处理的增幅分别8.13%、1.51%、26.3%、2.09%和4.24%。稻麦轮作下,WCSM处理水稻的穗长、有效穗和结实率高于其他处理,WCSM_(1)处理水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高于其他处理。【结论】2种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利于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等土壤养分含量的积累,降低农田杂草的数量和种类,改善杂草群落组成结构,降低草害风险。在氮肥减量15%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水稻产量构成要素,达到水稻稳产增产的效果。因此,可以通过秸秆还田来抑制优势杂草生长和改善农田杂草群落结构,并合理减少氮肥的施入量,在保持土壤肥力的同时,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减少药害带来潜在的农田环境污染,达到稳产、增产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载松
水稻田在我国南方各省,约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水稻的产量在粮食的总产中占的比重亦很大,高的省、市、区占到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提高水稻田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无疑对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总产量的稳步增长和农民生活的富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南方对水稻田的利用,由于“左”的路线的影响,对过去“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方针的片面理解,常是单从增产粮食上下功夫,结果总是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卢碧林 洪秀明 张毅 史方春
三杂配套连作是在油—稻—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近年来,通过江汉平原四湖地区涝渍地稻田三杂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总结了三杂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并在生产上应用,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淑豪 刘青 张清勇
关注以稻虾共作为代表的稻田综合种养土地利用新型模式,基于在湖北省潜江市和荆州市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投入导向DEA方法,测算和比较了稻虾共作户和水稻单作户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效果。研究发现:与水稻单作相比,稻虾共作能够改善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效果;但调研区一半以上的共作农户仍然延续着传统粗放的生产模式,生产中存在严重的过量投入,阻碍了其土地利用生态—经济效果的进一步优化。此外,若忽略环境污染,只考虑经济效果,将导致稻虾共作的土地利用效率被高估45.28%。目前,稻虾共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亟需把环境影响纳入土地利用效率评估中,贯彻"双水双绿"的发展理念,引导农户合理安排各项生产投入,切实优化稻虾共作的生态—经济效果,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淑豪 刘青 张清勇
关注以稻虾共作为代表的稻田综合种养土地利用新型模式,基于在湖北省潜江市和荆州市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投入导向DEA方法,测算和比较了稻虾共作户和水稻单作户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效果。研究发现:与水稻单作相比,稻虾共作能够改善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效果;但调研区一半以上的共作农户仍然延续着传统粗放的生产模式,生产中存在严重的过量投入,阻碍了其土地利用生态—经济效果的进一步优化。此外,若忽略环境污染,只考虑经济效果,将导致稻虾共作的土地利用效率被高估45.28%。目前,稻虾共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亟需把环境影响纳入土地利用效率评估中,贯彻"双水双绿"的发展理念,引导农户合理安排各项生产投入,切实优化稻虾共作的生态—经济效果,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谭金石 魏月明
莲田直播晚稻两熟制的技术经济效益江西省广昌县农牧渔业局谭金石广昌县甘竹镇农技站魏月明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莲乡──广昌县白莲生产稳定发展,年种植面积8万亩左右,约占总耕地面积的37%。但是,莲稻争地的矛盾比较突出,为了探讨莲稻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