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1)
2023(11782)
2022(10421)
2021(10203)
2020(8301)
2019(19576)
2018(19962)
2017(36515)
2016(20957)
2015(23740)
2014(23964)
2013(22761)
2012(20965)
2011(18775)
2010(18623)
2009(16479)
2008(15692)
2007(13355)
2006(11621)
2005(10018)
作者
(56986)
(47057)
(46793)
(44538)
(30018)
(22738)
(21501)
(18480)
(18036)
(16961)
(16338)
(15488)
(14851)
(14657)
(14651)
(14470)
(14307)
(13881)
(13432)
(13385)
(11763)
(11514)
(11211)
(10765)
(10598)
(10487)
(10464)
(10380)
(9473)
(9361)
学科
(70424)
经济(70344)
管理(51309)
(48094)
(39724)
企业(39724)
方法(32777)
数学(28295)
数学方法(27889)
中国(22974)
教育(22787)
(20144)
(19551)
地方(17246)
(16376)
理论(16175)
业经(15881)
农业(13466)
技术(12371)
(12235)
(11729)
贸易(11721)
环境(11457)
(11309)
(11226)
教学(10727)
(10284)
财务(10218)
财务管理(10196)
(10037)
机构
大学(280871)
学院(275661)
管理(105482)
(95184)
研究(93644)
经济(92667)
理学(92210)
理学院(90993)
管理学(89213)
管理学院(88700)
中国(62425)
(61690)
科学(61255)
(47639)
师范(47300)
(46749)
研究所(43195)
(43184)
(42115)
业大(42029)
中心(41707)
(40520)
北京(39344)
师范大学(38826)
教育(38334)
财经(34421)
(34169)
农业(33973)
技术(33859)
(33230)
基金
项目(194429)
科学(153031)
研究(147185)
基金(137005)
(118745)
国家(117566)
科学基金(100310)
社会(87788)
社会科(82649)
社会科学(82627)
(77593)
教育(73820)
基金项目(73805)
(67386)
自然(65985)
自然科(64390)
自然科学(64378)
编号(63178)
自然科学基金(63172)
资助(55083)
成果(53143)
课题(45588)
重点(44438)
(43328)
(41959)
(40557)
项目编号(38600)
创新(37473)
教育部(37414)
(37413)
期刊
(102054)
经济(102054)
研究(86078)
教育(61981)
中国(57592)
学报(44791)
科学(40702)
(38743)
管理(36612)
大学(33994)
(30423)
学学(30407)
农业(27355)
技术(27155)
(17274)
金融(17274)
业经(17034)
图书(16975)
财经(15407)
经济研究(15065)
职业(14959)
(14203)
科技(13469)
问题(13357)
(13232)
(13055)
理论(12882)
(12864)
资源(12763)
(12515)
共检索到398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贞爱  俞春喜  
本文分析了我国北方地区的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师生对于三种语言教育认同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较之西部其他少数民族,上述4个北方少数民族对三语教育的认同度较高,能够客观认识三语教育,认为三种语言间存在内在联系,并希望少数民族外语教师能够具备三语能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若愚  
根据篇章语言学理论并通过对大量语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汉语叙述体篇章中,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是维吾尔、哈萨克族学生)对连接成分的使用容易出现以下几种偏误:连接成分的误用、冗余和缺失等。以上偏误主要是由于学生母话的干扰、目的语的负迁移、缺乏汉语语感、教材和教师教学指导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石桥  王建军  
新疆地区的多民族和多宗教可能会形成不同的管理控制偏好,但是,多民族之间的融合又会形成管理控制偏好的相互渗透。本文以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和回族为对象,研究这四个民族的管理控制偏好的内部一致性和外部差异性。根据1347份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各民族内部的管理控制偏好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各民族之间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个发现告诉我们,在管理实践中要重视这种差异的存在,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应对差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胡英  
形别字,是预科新疆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书写汉字时频发的一种偏误现象。本文着重分析了形别字的主要偏误和偏误生成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教学中的难点提出若干应对的策略,以期引起广大汉语教师对汉字教学的高度重视,帮助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学生有效地规避和防范形别字。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静  
文章问卷考察了144名维吾尔、哈萨克族大学生汉语声母习得情况,提出要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声母习得偏误:差异型和错误型。前者十分接近正确形式,不影响交际;后者误导交际,是声母习得的真正难点所在。依据教学经验把声母的习得难度等级分为低、中、高三级,然后依据统计数据对属于高难度等级的8个声母进行难度排序:难度最大的是■,其次是t■和tsh,再次是■、s和t■h;难度最低的是■h和■。主张在汉语高级阶段坚持开展语音教学,教学内容应抓住重点和难点,以4组声母■—t■、■h—t■h、■—■、s—tsh为主,重视声、韵的音节配合,发音和知觉听辨训练同时并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廷海  薄其燕  
少数民族的汉语学习,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掌握另一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为个体提供了对另一种语言和文化认同的机会,与此同时,对另一种语言和文化的熟悉也可能为个体带来与自己文化认同的冲突,甚至是母语及其文化的散失。对此,持过于保守的语言学习态度,会阻碍融入现代化的步伐,制约整个民族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以朝鲜族和维吾尔族双语教育为背景,比较分析二者的语言态度差异和文化认同差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海波  苗东霞  
面向农牧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该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面临诸多现实困难。本研究以哈萨克族农牧民的通用语学习为例,分析了农牧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过程中的现实困难,认为学校集中授课模式不完全适合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基于手机APP的移动语言学习是对农牧民现有学习方式的最佳补充。在此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方式,从需求调研、语言使用偏误分析、教学内容及软件功能设计方面,探讨如何将移动学习方式更好地应用于农牧民群体的国家通用语学习中。目前已经完成面向哈萨克族农牧民的国家通用语基础口语学习APP的开发,在伊犁州哈萨克族聚居村进行软件试用取得良好的使用反馈,充分证明以手机APP为代表的移动学习方式在农牧民群体国家通用语学习及语言干预中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瑞芬  
我国哈萨克族谚语在传承族群历史记忆及价值观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对哈萨克族谚语进行逐一归类、分析之后,借助田野研究和生活体验研究等方法深入挖掘了谚语所揭示的基于三重关系的共生观——人与自然共生、人与人共生、人与自我共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以生活情境为教育空间、以爱的情感为主要内容、以言语交谈为重要方法、以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教育为重要价值理念的哈萨克族共生观教育理路。哈萨克族共生观及其教育有助于克服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个人中心主义等价值偏见;在教育理论方面有助于当代教育认识论的生活转向,以及教育方法论的提升和教育生态理论的形成;在教育实践中有助于现代学校教育不断完善其文化品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光明  邓杰  孙明霞  
依据新疆605份维族农民工样本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文章从经济立足、社会接纳、文化交汇三个方面对影响维族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融入对于维族农民工并不乐观,表现在经济立足上虽然找工作不难但收入盈余不乐观,并且无稳定住所保障;社会接纳上又因民族身份而受到排斥,存在工资低或被拖欠现象;尽管外出务工就业弱化了宗教的影响,但是汉语水平低、饮食不便仍然不利于维族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为突破"城乡隔阂"和"民族差异"带来的城市融入障碍,输入地政府应以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为基础从社会管理角度向维吾尔族农民工提供务工机会;将少数民族农民工按工作区纳入社区管理,就地解决维族农民工稳定就...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飞  
哈萨克族系谱是丝绸之路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哈萨克族系谱数字化平台建设对于保护和弘扬哈萨克族系谱文化遗产意义重大。本文在介绍哈萨克族系谱发展和研究概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哈萨克族系谱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原则和内容,阐述平台建设的具体流程。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杜亮  王伟剑  
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存在比较严重的文理科选择失衡现象,然而目前国内学界基本没有相关的深入研究。通过选择维吾尔、哈萨克、藏三个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个案进行质性研究,本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文理科选择上,受到个人特征、社会结构、制度与机构环境以及相邻人群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进行文理和专业选择过程中,既表现出一定的个体能动和理性,又同时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制约,另外,制度与机构环境也同样在其选择中发挥作用。少数民族学生文理和专业选择具有"多重制约"的特征。研究建议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的分科选择,尤其强调增进师生关系与发展有特色的中小学校。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佳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少数民族地区对多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渐迫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成为民族院校教学研究的重点关注问题。本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维吾尔族"基础班"大学生为例,借助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的数据收集方法,对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发现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存在个体水平差异大、缺乏内在动机、教学重点与难点不统一、教学内容与形式过于单一等问题。本研究结合教学反思提出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尊重差异、激发兴趣、调整结构、丰富内容"为宗旨,积极探索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英语教学新模式,以期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有效提升其英语学习质量。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朴今海  范妍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少数民族的人口流动越来越趋于活跃,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的数量也与日剧增。在我国少数民族流动儿童中朝鲜族的跨国流动儿童颇为典型。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多为劳务人员,其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短缺以及所在国的各种结构性排斥,致使跨国流动儿童的教育越趋边缘化,不仅直接影响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而且也对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带来潜在的隐患。流动儿童教育与留守儿童教育一样,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一个不容忽略的社会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志忠  游千金  
本文是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哈萨克族人群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情况的调研结果,从"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国家通用语言在不同场合的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程度"以及"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和态度"四个方面,了解被调查者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数据分析表明:近年来巴里坤县的推普工作卓有成效,双语格局已经形成,但普通话水平城乡差距较大,质量有待提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张海  李子建  尹弘飚  张忠华  
对西北地区部分汉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师生课堂互动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同民族文化影响下的师生互动行为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师生课堂互动各有特点。学生视角中的师生互动、课堂环境、学习动机方面,各民族均有明显差异,表明课堂教学中确实存在民族心理与行为特点方面的影响因素;教师视角中的师生互动、教师效能、专业承诺、专业发展方面,各民族均有明显差异,表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课堂互动的理念与方法各不相同。民族地区课堂教学中强调现代教学的共性较多,关注文化差异性较少,这是导致民族地区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民族地区课堂教学的改革要充分考虑各民族文化的特点、师生的心理与行为方式特点,并以此作为提升其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