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4)
- 2023(1969)
- 2022(1695)
- 2021(1514)
- 2020(1257)
- 2019(2831)
- 2018(2737)
- 2017(4913)
- 2016(2836)
- 2015(3060)
- 2014(2952)
- 2013(2966)
- 2012(2879)
- 2011(2637)
- 2010(2604)
- 2009(2307)
- 2008(2306)
- 2007(2026)
- 2006(1793)
- 2005(1619)
- 学科
- 济(11972)
- 经济(11963)
- 地方(5418)
- 业(5169)
- 学(4541)
- 管理(4403)
- 农(4173)
- 方法(3838)
- 数学(3474)
- 数学方法(3424)
- 农业(3176)
- 地方经济(3128)
- 企(2871)
- 企业(2871)
- 中国(2767)
- 税(2707)
- 税收(2521)
- 收(2489)
- 业经(2133)
- 财(1971)
- 环境(1919)
- 贸(1629)
- 贸易(1628)
- 制(1600)
- 和(1505)
- 易(1504)
- 土地(1450)
- 生态(1445)
- 发(1421)
- 资源(1407)
- 机构
- 大学(40494)
- 学院(40352)
- 研究(18852)
- 科学(14344)
- 济(14015)
- 经济(13669)
- 中国(13489)
- 管理(12064)
- 所(10959)
- 农(10716)
- 理学(10400)
- 研究所(10354)
- 理学院(10120)
- 管理学(9777)
- 管理学院(9705)
- 京(9483)
- 中心(8566)
- 农业(8561)
- 业大(8122)
- 院(7199)
- 范(6992)
- 师范(6891)
- 省(6715)
- 江(6478)
- 室(6471)
- 科学院(6342)
- 实验(6086)
- 财(6064)
- 北京(5973)
- 实验室(5866)
共检索到59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兰彦平 顾万春
对我国皂荚北方自然分布区7个产地采集的皂荚种子及部分荚果进行取样测定,分别测定荚果及种子10项形态指标,结果发现:各指标在同一群体不同家系间差异显著;不同群体间,除荚果宽、种子长、荚果长宽比外,其余指标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荚果质量、荚果长度、荚果宽度及荚果长宽比表现为同地理经度上的南北变异;荚果宽厚比及种子长宽比,表现为同地理纬度的东西变异;荚果厚度、种子长度与种子长宽比表现为西南—东北向变异;种子千粒质量无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主要与分布地点的海拔高度、水分、太阳辐射及炎热状况的综合作用有关。
关键词:
皂荚 种子 荚果 形态特征 地理变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平 刘晶岚 王九龄 刘春江
对白皮松种子及球果16项形态特征指标的研究发现,各指标在同一种源不同单株间差异不大,而不同种源之间除种子长度外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球果高和单个球果重量表现出同经度下的南北变异;种子厚度、球果高径比和每球果种子数则表现为同纬度下的东西变异;球果宽度和种皮所占比例则又表现为西南东北向变异;种子及球果的颜色、每球果种鳞数、千粒重等则无明显的地理变异趋势.它们似与太阳辐射量、生长期的长短、1月平均温度及海拔高度等多因子有关.
关键词:
种源,种子,球果,形态特征,地理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鹤松 贾根锁 张劲松 李岩泉
【目的】通过验证和比较来选定适合于中国北方地区的蒸散反演方法,旨在为改进蒸散的算法提供支持并初步认识中国北方地区蒸散的时空分布规律。【方法】使用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遥感影像、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干旱-半干旱区协同观测的地表蒸散通量数据,对JIang等(1999)、Wang等(2006)和ROeRInk等(2000)这3种特征空间方法进行验证与比较,在选定适合试验区的方法后,计算和分析中国北方地区蒸散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特征。【结果】在中国北方地区,由Wang等(2006)方法反演得到的蒸发比相关性最高,误差最小(R~2=0.65,RMSe=0.17);受地表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朝阳 杨晓光 杨婕 解文娟 叶清 赵锦 李克南
【目的】研究北方地区春玉米各生育阶段干旱年代际演变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方法】基于研究区域1961—2010年291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以及春玉米生育期资料,利用农业干旱指标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明确了研究区域春玉米干旱的年代际演变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西北地区春玉米水分亏缺指数年际间波动平稳,华北和东北地区在20世纪80和90年代波动较为剧烈;华北地区春玉米水分亏缺指数在抽雄—成熟阶段明显低于其余两个阶段,东北、西北地区各生育阶段变化不明显;华北中部地区干旱等级的年代间波动明显。北方地区春玉米干旱等级和干旱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均呈现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形势,西北地区最高、华北...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瑞剑 王金霞
中国地下水市场发展迅速,然而关于市场特征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的研究并不多见。论文利用河北和河南两省的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北方地区地下水市场特征的地区差异,及其与当地水资源禀赋的关系。研究发现,地下水市场发展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不同步性,因而表现出显著不同的运作特征和方式。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市场特征差异和当地的水资源禀赋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在地下水市场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地的水资源禀赋状况,并深刻理解其对于地下水市场发展和运行的含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贾艳青 张勃
基于中国北方地区424个气象站点1960-2016年的日气象数据础,应用FAO 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潜在蒸散(ET0),基于降水量和潜在蒸散计算湿润指数,对湿润指数进行标准化后统计极端干湿事件频率,分析极端干湿事件频率的空间变化趋势、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以及ENSO事件对极端干湿事件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北方极端干旱和极端湿润事件频率分别呈显著下降和显著上升趋势,年际倾向率分别为-0.10次/10年和0.13次/10年。空间上,极端干旱频率整体呈减少趋势,包括青藏高原、西北和东北地区。西北极端干旱频率减少速率较大,青藏高原中部、新疆北部和东北北部部分站点极端湿润频率增加幅度较大。各年代中,华北极端干旱多发,东北和青藏高原极端湿润多发。季节上,分区极端干旱发生概率均大于极端湿润发生概率,华北极端干旱发生概率最高,青藏高原极端湿润发生概率最高。ENSO与湿润指数存在滞后性的关系。El Ni?o翌年,气候偏湿润的年份较多;La Nina翌年,气候偏干旱的年份较多。SSTA与翌年湿润指数在年际和夏季两个时间尺度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岳华峰 邵文豪 井振华 卢萍 黄琳 姜景民
The Castanopsis sclerophylla seed length,seed diameter,seed length? seed diameter,seed length/seed diameter and hundred grain weight from nine area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ere found in seed characters of C.sclerophylla from different areas.The most coe...
关键词:
苦槠 种子性状 地理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鹏珍 孙冰 陈勇 廖绍波
对引自澳大利亚的班克木属5个种18个种源进行种子形态、质量以及发芽特征测定,结果表明:班克木属种子形态、质量和发芽特征在种间和种内均有不同的差异表现;香花班克木种子千粒质量最大,约106.5 g,为其他种的4 9倍;种子千粒质量与发芽率无显著相关;除红花班克木在试验期间未发芽外,其余4个种的发芽率皆高于60%,强力班克木发芽率最高,约80%;长圆叶班克木和强力班克木种子发芽速度最快,而香花班克木发芽速度最慢;发芽始期、发芽速度、发芽率、胚轴长、胚根长都和经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即自西澳的珀斯至东澳的塔斯马尼亚地区,种子的发芽始期越晚,发芽速度慢,发芽率越高,胚轴和胚根的生长量越大。...
关键词:
班克木 种源 种子形态 种子萌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益泰 王树凤 陈雨春 袁杰 王涛 陈炳 钱亚南
通过对弗吉尼亚栎引种人工林的调查观察,探讨其种子产量、脱落过程与种子形态特征的变异规律。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滨海盐土上栽种的树龄9~11年生、栽植密度1 200株·hm-2的弗栎林分中,2012—2014年间随机标定35~42株母树定期观测脱落种子质量和年产量,并分析相同母树的种子产量、脱落期和种子大小与形状的个体差异及年度稳定性。连续3 a内弗栎平均单株种子产量分别为2.32 kg(变幅0.00~8.51 kg)、1.38 kg(0.03~5.61 kg)和2.92 kg(0.40~6.58 kg)。整个林分种子脱落过程历时长达80~100 d,落籽量的累计分布十分吻合Logistic模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梁珑腾 马龙 刘廷玺 孙柏林 周莹 柳杨
利用中国北方357个气象站1951—2014年的季(月)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数据,应用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北方地区三类气温季节突变与变暖停滞年份时空变异性。结果表明: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各季节整体随纬度降低突变和变暖停滞年份变晚,突变至变暖停滞周期缩短。东北春、冬季突变和变暖停滞整体最早(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1993—2002年),华北次之,西北最晚(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前10 a、1996—2010年);夏、秋季突变华北最早(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东北次之,西北最晚(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前10 a),变暖停滞年份地区差异较小。平均最高气温未突变和平均最低气温未停滞站点较多,均主要分布在山地、高纬度地区和华北平原南部,其周边区域突变及停滞年份相对偏晚。同类气温突变和变暖停滞年份整体上分别按冬(1981—1990年)、春、秋、夏季(1994—2008年)和冬(1995—2008年)、秋、夏、春季(1998—2010年)顺序依次变晚,冬→春→秋→夏季突变至变暖停滞周期依次缩短。春、夏和冬季均为平均最低气温整体突变最早(1972—1999、1987—1999、1971—2000年),平均气温次之,平均最高气温最晚(1975—2008、1994—2008、1972—2006年),秋季与之不同。春、夏季整体按平均最低气温(1994—2008、1997—2008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均为1997—2010年)停滞依次变晚,秋、冬季与之相反。各季节突变至变暖停滞周期整体按平均最低气温(9~18 a)、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5~12 a)依次缩短。夏季三类气温均在华北南部(低纬度)突变最早,与研究区整体规律相悖,该地区大部分站点未停滞,亦与突变早停滞也早的整体规律不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克南 杨晓光 刘志娟 王文峰 陈阜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分析中国北方地区的热量和降水资源变化特征,以及北方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和种植制度界限变动情况。【方法】基于中国北方地区14个省(市、自治区)308个气象台站地面观测资料,综合分析热量和降水资源的年际和空间变化趋势。结合中国种植制度气候区划指标,分析从1950s—1980年和1981—2007年种植北界的空间位移情况。在种植制度北界变化敏感地带选择典型站点,运用作物生产潜力逐级订正法计算由一年一熟春玉米、春小麦及冬小麦种植模式改变为一年两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导致的作物生产潜力变化。【结果】(1)中国北方地区气温普遍升高,≥0℃积温带北移西扩,温度上升的累积效应十分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淑明 孙丙寅 贺安乾 刘杜玲 张刚 魏典典
通过野外实际调查和测定,对我国西部地区8个文冠果天然群体的种子特征及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个文冠果种群的种子横径为1.05~1.51cm,纵径为0.86~1.38cm,种形指数为1.07~1.32,种群间存在显著差异;陕西延安种群种子的千粒质量和出仁率均最大,分别为1108.4g和48.28%,显著高于甘肃和青海种群;8个种群的种仁含油率均在53%以上,且不同种群间差异显著;文冠果种仁油含有12种脂肪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亚油酸(40.90%~46.12%),其次是油酸(29.21%~31.25%);含有17种氨基酸(22.53%~27.58%),包括7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27...
关键词:
文冠果 种子特征 含油率 脂肪酸 氨基酸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梁晓静 韦晓娟 李开祥 梁文汇 李建林
对肉桂7个居群的果实、种子形态进行研究,测定果实、种子的长度、直径、长/直径以及单重等8项生态学指标。结果表明:果实、种子形态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范围0.185(果实单重,kFW)~0.054(种子整体形态,kSL/SD),相比较下种子整体形态最为稳定;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肉桂果实和种子形态在不同居群间差异极显著;果实的直径受经度和海拔高度的共同影响,种子形态(kSL/SD)与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表明,居群间的形态分化与彼此间的距离无明显关联。
关键词:
肉桂 果实 种子 形态特征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兴连 刘志兰 管薇 苏荣驹 高宏伟 王中乾 张兴福
通过在沿黄流域的大荔、合阳两县开展低洼盐碱地池塘养鱼的研究,1991-1994年试验和辐射面积7066亩,其中试验区平均亩净产自达到539kg,亩效益1407元,辐射区平均亩净产493kg,亩效益1062元,分别较试验前亩净增产343kg和243kg。试验总结出盐碱地池塘水质管理指标及科学调节水质技术,摸索出三种适合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模式。
关键词:
低洼盐碱地 渔业规划 生产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