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0)
- 2023(9546)
- 2022(8267)
- 2021(7622)
- 2020(6797)
- 2019(15707)
- 2018(15480)
- 2017(29494)
- 2016(16766)
- 2015(18921)
- 2014(19298)
- 2013(19209)
- 2012(18375)
- 2011(16739)
- 2010(16923)
- 2009(15533)
- 2008(15998)
- 2007(14476)
- 2006(12400)
- 2005(11133)
- 学科
- 济(69002)
- 经济(68930)
- 业(42076)
- 管理(42070)
- 方法(34470)
- 企(32889)
- 企业(32889)
- 数学(30558)
- 数学方法(30195)
- 农(18887)
- 学(18698)
- 财(17138)
- 中国(15977)
- 地方(14530)
- 贸(14037)
- 贸易(14033)
- 易(13598)
- 业经(13177)
- 农业(12607)
- 制(12027)
- 务(10872)
- 财务(10844)
- 财务管理(10813)
- 理论(10536)
- 和(10478)
- 银(10341)
- 企业财务(10287)
- 融(10284)
- 金融(10281)
- 银行(10277)
- 机构
- 大学(253729)
- 学院(251181)
- 济(97012)
- 经济(94857)
- 研究(92556)
- 管理(88861)
- 理学(77095)
- 理学院(76014)
- 管理学(74203)
- 管理学院(73727)
- 中国(66218)
- 科学(63357)
- 农(57687)
- 京(54762)
- 所(50795)
- 研究所(47014)
- 农业(46328)
- 业大(46281)
- 财(43719)
- 中心(41400)
- 江(38349)
- 财经(35444)
- 范(34221)
- 北京(34056)
- 师范(33769)
- 院(32567)
- 经(32116)
- 州(30306)
- 农业大学(30292)
- 经济学(30150)
- 基金
- 项目(172705)
- 科学(133134)
- 基金(124955)
- 研究(115916)
- 家(114102)
- 国家(113242)
- 科学基金(92888)
- 社会(71219)
- 省(67705)
- 社会科(67436)
- 社会科学(67408)
- 基金项目(66414)
- 自然(63935)
- 自然科(62394)
- 自然科学(62366)
- 自然科学基金(61273)
- 划(58947)
- 教育(53694)
- 资助(51877)
- 编号(44992)
- 重点(40541)
- 部(37949)
- 成果(37365)
- 发(37168)
- 计划(35863)
- 创(34977)
- 科研(34275)
- 创新(32949)
- 课题(32272)
- 科技(32063)
- 期刊
- 济(102034)
- 经济(102034)
- 研究(67656)
- 学报(54178)
- 农(51577)
- 中国(46343)
- 科学(45120)
- 大学(38112)
- 学学(36400)
- 农业(34650)
- 财(34050)
- 管理(28987)
- 教育(23761)
- 融(19866)
- 金融(19866)
- 业(19372)
- 技术(19070)
- 财经(17538)
- 经济研究(16470)
- 业经(15790)
- 版(15198)
- 经(15038)
- 业大(14877)
- 问题(14249)
- 资源(12751)
- 科技(12311)
- 农业大学(12279)
- 贸(12244)
- 统计(12231)
- 技术经济(12053)
共检索到361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勇 王德森 张艳 何中虎
【目的】小麦品种籽粒铁和锌等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研究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来自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等6省区240个小麦品种和高代品系于1997~1998年度种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场试验田,收获后分析籽粒中包括铁、锌、锰、铜等微量元素和钙、镁、钾、磷、硫等常量元素在内的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品种间各微量和常量矿物质元素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微量元素中,铁平均含量最高,为41.9mg·kg-1;铜含量最低,为5.54mg·kg-1。常量元素中,钾平均含量最高,达4747mg·kg-1;钙含量最低,为465mg·kg-1。除镁和硫元素外,其它各元素含量变幅均较大...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籽粒 矿物质元素 生物强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杰 刘洪泉 赵芸 杨锴 傅永斌 顾玉章 孙丽静 胡梦芸 李辉 张颖君
为探究北方冬麦区小麦品种春化基因组成与冬春性的关系,以北方冬麦区271份小麦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分子标记对4个主效春化基因Vrn-A1、Vrn-B1、Vrn-D1和Vrn-B3的组成和分布进行检测,并在海南省三亚市观察田间抽穗情况,同时结合资料记载调查其冬春性特性。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显示,4个显性等位基因中Vrn-D1(占27.7%)在供试品种中分布频率最高,且呈现由南向北逐渐降低趋势;显性等位基因Vrn-B1在该麦区小麦材料中分布频率较低(占3.0%);所检测材料中均不含显性等位基因Vrn-A1和Vrn-B3;该麦区小麦春化基因组合主要为vrn-A1/vrn-B1/vrn-D1/vrn-B3。通过对供试小麦材料进行冬春性分析,发现部分含有显性等位基因Vrn-D1的材料需要春化才能开花结实,而包含显性等位基因Vrn-B1的小麦材料对春化的需求明显较弱。4个显性春化基因中,只有显性等位基因Vrn-D1和Vrn-B1在所检测的北方冬麦区小麦品种中有分布,且显性等位基因Vrn-B1对小麦春化发育特性的作用强于Vrn-D1。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春化基因 冬春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宗斌 何建国 王小纯 马新明
【目的】探讨氮素形态对强筋小麦豫麦34和弱筋小麦豫麦50籽粒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在盆栽条件下,设酰胺态氮、铵态氮和硝态氮3种氮素形态处理并加入硝化抑制剂双氰铵(DCD),在小麦开花后定期取样,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籽粒中IAA、GA3、ABA和ZR含量。【结果】酰胺态氮处理下,豫麦34籽粒形成初期,ZR含量较高;籽粒灌浆盛期前,IAA,ABA,GA3含量较高,灌浆速率较早达到高峰,与铵态氮和硝态氮处理相比,粒重分别增加9.16%和5.74%。铵态氮处理下,豫麦50籽粒形成初期,ZR含量较高;籽粒灌浆盛期前,IAA,GA3含量高;籽粒灌浆后期,IAA含量仍较高,籽粒灌浆速率较快且下降较为平缓,...
关键词:
氮素形态 小麦 品种 籽粒 内源激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武云 胡晓蓉
分析了484份普通小麦型和16份圆锥小麦型四川地方小麦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①普通小麦地方种籽粒蛋白含量平均值(11.23%)高于圆锥小麦地方种籽粒蛋白含量平均值(10.68%);②普通小麦地方种籽粒蛋白含量具有3种类型:第Ⅰ类型≥14.0%,第Ⅱ类型介于10.0~14.0%之间,第Ⅲ类型≤10.0%;圆锥小麦地方种只有第Ⅱ、Ⅲ类型;③56份普通小麦地方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圆锥小麦地方种的相近或更低,为珍贵的饼干小麦种质资源。四川地方小麦中高蛋白质普通小麦的存在与分布,从根本上否定了“四川气候不能生产优质小麦”的观点。
关键词:
小麦地方种 籽粒蛋白质 资源 小麦育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建敏 王振林 尹燕枰 高荣岐 李圣福 闫素辉 于安玲
【目的】通过对不同蛋白质含量小麦品种籽粒形成期旗叶、籽粒氮代谢主要物质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分析,阐明其源、库氮形态以及相关酶活性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高、中、低蛋白质含量的小麦品种各2个,研究籽粒形成期硝态氮、氨态氮与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变化特征。【结果】不同类型小麦籽粒形成期蛋白质含量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蛋白质积累量呈现为高蛋白含量品种>中蛋白含量品种>低蛋白含量品种。随籽粒发育,3种类型品种籽粒硝态氮含量逐渐下降,成熟时高蛋白含量品种>中蛋白含量品种>低蛋白含量品种。籽粒、旗叶氨态氮含量与籽粒硝态氮含量呈类似变化趋势,成熟时氨态氮含量因品种而异。...
关键词:
小麦 蛋白质含量 氮代谢 酶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东清 王振林 倪英丽 尹燕枰 蔡铁 杨卫兵 彭佃亮 崔正勇 江文文
【目的】探讨花后高温和外源脱落酸(ABA)对不同持绿型小麦籽粒胚乳细胞增殖、籽粒灌浆和内源激素的影响,为高温逆境下采用激素调控措施提高粒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持绿型汶农6号和非持绿型济麦20,花后1—5 d,用透明聚乙烯塑料膜搭设增温棚进行高温处理,同时花后1—3 d喷施10 mg·L-1的ABA于穗部,用量100 mL·m-2,3次重复。定期取籽粒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内源激素,用简易胚乳细胞计数法测定胚乳细胞数目,Richard方程对籽粒增重及胚乳细胞增殖动态模拟并计算相关参数。【结果】高温处理显著降低了两品种强弱势籽粒的胚乳细胞数目,降低胚乳细胞增殖速率,但延长了籽粒胚乳细胞...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小华 段晓亮 侯春雨 张婷 许兰杰 吕延华 梁荣奇 尤明山
为了解小麦品种(系)籽粒植酸和无机磷含量的变异及其与千粒重、容重的相关性,进而为小麦营养品质分析、小麦种质资源筛选和品质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三氯化铁比色法和钼蓝比色法分别测定92份小麦品种(系)全麦粉的植酸和无机磷含量,并考察了其与千粒重和容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籽粒无机磷含量为0.42~1.60μg/mg,平均值为0.84μg/mg,变异系数是0.24,变异范围较大;2)籽粒植酸含量为17.54~28.71μg/mg,平均值为23.27μg/mg,变异系数是0.09,变异范围较小;3)小麦籽粒植酸含量与其容重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209 2),与其千粒重的相关系数较小、没有达...
关键词:
小麦 植酸含量 无机磷含量 相关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乔玉梅 谢甫绨 刘永志 Saiga Suguru
用能量分散型荧光X射线元素分析仪测定了意大利黑麦草和高羊茅两草种各4个品种不同年度、不同器官、不同刈割时期的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每个草种的高镁品种都具有较高的Mg含量和低的K/(Ca+Mg)当量比,而且与其他品种之间差异显著;不同刈割时期,5月份Mg含量低而K/(Ca+Mg)当量比高,而且与其他刈割时期差异显著;2003年与2004年相比,K含量、K/(Ca+Mg)当量比高而且差异显著;两草种茎叶干物质中矿物质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常量元素K>Si>Ca>Mg>Na;叶中微量元素Fe>Mn>Zn>Cu,茎中微量元素Mn>Fe>Zn>Cu。不同器官之间,意大利黑麦草除Zn的含量茎显著高于叶而...
关键词:
意大利黑麦草 高羊茅 矿物质 X射线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锦桂 卢翠香 颜振兰 王义祥 肖淑霞 翁伯琦 江枝和
【目的】研究猪垫料栽培大杯香菇子实体中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与铅含量的关系,为大面积栽培铅含量更低的大杯香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在对照培养料(A0,10%)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0%(A1)、20%(A2)、30%(A3)、40%(A4)、50%(A5)、60%(A6)、70%(A7)的猪垫料,进行大杯香菇栽培试验,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分析各处理大杯香菇子实体中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铜、锰、铁、锌、钾、钙)与铅含量的关系。【结果】7个处理中,猪垫料用量对铅与各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关联系数影响顺序从大到小为:A2>A3>A7>A0>A6>A4>A1>A5,其中A2处理关联系数最大,为0.811 3,A5处...
关键词:
大杯香菇 灰色关联 矿物质元素 猪垫料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关二旗 魏益民 张波 郭进考 张国权 刘彦军 罗勤贵 班进福
【目的】通过定点农户调查和田间采样分析,了解黄淮麦区主产区小麦生产的品种构成及小麦品质性状,为小麦品种选育和食品加工业的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8年夏收时在陕西、河南、河北3省所属9个地市、27个县区、81个乡镇抽取农户田间小麦主栽品种样品243份;2009年夏收时在同一区域抽取农户田间小麦主栽品种样品242份。统计小麦品种构成,分析小麦样品的籽粒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黄淮麦区调查区域小麦主栽品种数量较多(86个小麦品种),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种植比例较低(19.8%)。小麦籽粒千粒重(39.5g)、容重(787 g.L-1)、蛋白质含量(14.0%)较高,籽粒硬度大(56%)...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隽峰 张学美 杨珺 郭子糠 黄翠 丁玉兰 黄宁 孙蕊卿 田汇 王朝辉 石美
【目的】明确高产小麦品种间籽粒氮含量差异及其与产量形成和氮磷钾养分吸收、转移及分配的关系,为旱地高产高氮含量的优质小麦品种选育和小麦丰产优质绿色生产的养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2022年,以14个产量相近、籽粒氮含量差异显著的高产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在陕西黄土高原旱地连续5年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小麦籽粒氮含量差异及其与产量、产量三要素和各器官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关系,并分析高产高籽粒氮含量小麦品种的生物量累积、产量构成和氮磷钾吸收、转移及分配对施肥的响应。【结果】小麦品种的籽粒氮含量与千粒重显著正相关,籽粒千粒重每增加1.0 g,籽粒氮含量增加0.3 g·kg~(-1)。高产小麦品种间籽粒氮含量差异显著,高氮品种籽粒含氮量平均为24.9 g·kg~(-1),比低氮品种(21.5g·kg~(-1))高16%。高产高氮品种产量、生物量和穗数在施氮和施磷后增加幅度均高于低氮品种。高产高氮小麦品种籽粒含磷量和茎叶含钾量在不同施肥条件下均高于低氮品种,籽粒和地上部氮磷钾吸收量在施氮和施磷后增幅均高于低氮品种。高产高氮品种颖壳向籽粒转移氮的能力高于低氮品种,茎叶向籽粒和颖壳转移钾的能力却低于低氮品种,施氮后茎叶向籽粒和颖壳转移钾的能力大幅下降。施氮、磷和钾均有利于提高高产高氮小麦品种地上部向茎叶的钾素分配。【结论】高产小麦品种间籽粒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籽粒氮含量品种的千粒重、籽粒含磷量和茎叶含钾量较高,茎叶向籽粒和颖壳转移钾的能力低,籽粒和地上部氮磷钾吸收量对施氮和施磷响应更敏感。因此,在高产的基础上,选育高籽粒氮含量的优质小麦品种,应关注高千粒重、磷向籽粒和钾素向茎叶转移分配能力强的材料,在生产中应注意磷钾与氮的协同供应,以提高小麦籽粒氮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倩朝 孔治有 环秀菊 张平 刘俊娜 刘永江 李莉 覃鹏
【目的】揭示藜麦农艺性状及其籽粒矿物质元素含量并评价藜麦种质资源品质状况。【方法】以筛选出的89个藜麦高代品系为材料进行农艺性状测定及其籽粒矿物质元素含量检测。【结果】农艺性状及其籽粒矿物质元素含量平均变异系数为27.01%,其中镁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0.61%,相对变幅较小;千粒重、单株产量及铁、锌、钙含量的变异系数均高于14%,钙的遗传变异最大,变异系数高达64.11%,铁的变异系数为43.40%仅次于钙;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千粒重、单株产量之间相关性较强,千粒重与单株产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显示5个主成分代表了89个藜麦品系农艺性状及其籽粒矿物质元素遗传信息的83.34%;聚类分析将89个藜麦品系分为5类,说明其遗传特性与材料分离后代来源和籽粒颜色相关性不大。【结论】经分析筛选出4个具有较高综合利用价值的高代品系:滇藜-3、滇藜-4、滇藜-21、滇藜-25。研究结果可为加快藜麦育种进程以及中国藜麦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玉贤 田霄鸿 杨习文 陆欣春 南雄雄
【目的】研究小麦和小黑麦籽粒中的矿质元素、蛋白质和植酸含量及其相关性,为提高小麦籽粒中微量元素的有效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不同小麦主产区的31种面包型小麦(Triticumaestivum L.)和6种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品种,分析了籽粒中全磷、全钾、微量元素、蛋白质及抗营养因子植酸的含量及其相关性。【结果】不同小麦品种间籽粒矿质元素、蛋白质和植酸含量均存在差异,其中锌、铁、植酸含量的变异较大,全磷、全钾以及蛋白质含量相对较稳定。小黑麦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不高,而植酸含量相对小麦品种而言较高。不同地区间各小麦和小黑麦品种籽粒中主要矿质元素含量较低且变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慧 杨月娥 王朝辉 李富翠 李可懿 杨宁 王森 王慧 何刚 戴健
【目的】通过取样调查和田间叶喷硒肥试验,研究中国不同麦区小麦籽粒硒含量状况、硒含量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硒含量的农艺措施。【方法】分别于2008—2009、2009—2010、2010—2011年小麦季收集中国不同麦区73份春小麦和582份冬小麦共计655份田间小麦样品,调查籽粒产量并测定籽粒硒含量。于2010—2011年在14个省(市)的30个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开展叶面喷施硒肥试验,设叶面喷施清水或0.017%亚硒酸钠2个处理,于拔节中、末期各喷施1次,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测定拔节前植株样品的硒含量和收获后籽粒产量和硒含量。【结果】655份小麦籽粒样品平均硒含量为64.6μg...
关键词:
小麦 硒 籽粒 土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玉兰 黄翠 王星舒 张学美 徐隽峰 黄宁 党海燕 郭子糠 孙蕊卿 王朝辉
【目的】明确施锌肥引起的土壤有效锌、小麦产量和籽粒锌含量的变化,为优化小麦锌营养强化技术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基于2017年在黄土高原旱地石灰性土壤上开始的定位试验,于2020—2021年和2021—2022年两个小麦生长期取样,研究锌肥用量对土壤有效锌、小麦产量、产量构成、籽粒及其不同部位锌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施用锌肥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无显著影响,但籽粒锌含量提高28.8%—46.0%,在施锌24.9 kg·hm~(-2)时,籽粒锌含量最高达31.1 mg·kg~(-1);麸皮和面粉锌含量分别提高31.8%—58.8%、26.3%—41.3%,施锌27.3 kg·hm~(-2)时,麸皮锌含量最高,达87.6 mg·kg~(-1);施锌24.0 kg·hm~(-2)时,面粉锌含量最高,达11.3 mg·kg~(-1)。在籽粒中,锌主要分配在麸皮,占77.7%—80.0%,平均锌含量78.9 mg·kg~(-1);面粉占20.0%—22.3%,平均锌含量10.8 mg·kg~(-1)。施锌提高了麸皮和面粉的锌含量,麸皮锌含量增幅高于面粉。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有效锌含量分别提高235.2%—1233.8%和207.4%—825.9%,在最高施锌量27.3 kg·hm~(-2)时,土壤有效锌含量分别达9.47和2.50 mg·kg~(-1)。0—100 cm不同土层有效锌对小麦锌吸收的贡献存在差异,表层土壤对籽粒锌含量提高的作用显著高于深层土壤。【结论】在黄土高原旱地石灰性土壤上,施锌肥显著提高土壤有效锌含量和小麦籽粒锌含量;进一步改善小麦籽粒锌营养,应将锌肥用量、施锌方式和多种农艺措施,如水分和氮磷肥供应、绿肥种植等综合优化,充分挖掘旱地小麦籽粒锌含量提升的潜力。
关键词:
旱地 小麦 籽粒 面粉 锌含量 有效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