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8)
- 2023(9186)
- 2022(7780)
- 2021(7338)
- 2020(6252)
- 2019(14476)
- 2018(14417)
- 2017(27760)
- 2016(15116)
- 2015(16937)
- 2014(16307)
- 2013(16353)
- 2012(15629)
- 2011(14410)
- 2010(14469)
- 2009(13240)
- 2008(13138)
- 2007(11909)
- 2006(10943)
- 2005(9644)
- 学科
- 济(64782)
- 经济(64710)
- 农(47332)
- 业(43005)
- 农业(31498)
- 管理(31425)
- 方法(21746)
- 企(21432)
- 企业(21432)
- 数学(19085)
- 数学方法(18837)
- 地方(18153)
- 业经(17206)
- 学(16174)
- 中国(15250)
- 制(12804)
- 财(12101)
- 发(10947)
- 农业经济(10827)
- 贸(10500)
- 贸易(10496)
- 易(10067)
- 体(9351)
- 土地(9351)
- 村(9347)
- 农村(9326)
- 环境(9276)
- 策(9023)
- 发展(8649)
- 展(8631)
- 机构
- 学院(214564)
- 大学(212028)
- 济(83278)
- 研究(83050)
- 经济(81403)
- 管理(75522)
- 农(67141)
- 理学(65377)
- 理学院(64425)
- 中国(63282)
- 管理学(62887)
- 管理学院(62532)
- 科学(56606)
- 农业(52160)
- 京(46837)
- 所(45126)
- 业大(44482)
- 研究所(41451)
- 中心(38496)
- 江(35483)
- 财(35463)
- 农业大学(32347)
- 省(31199)
- 范(30901)
- 师范(30512)
- 院(29544)
- 北京(28986)
- 财经(27555)
- 州(27484)
- 科学院(27437)
- 基金
- 项目(149192)
- 科学(115482)
- 基金(106968)
- 研究(104169)
- 家(97417)
- 国家(96514)
- 科学基金(79444)
- 社会(63999)
- 社会科(59856)
- 社会科学(59832)
- 省(59689)
- 基金项目(57888)
- 自然(53926)
- 自然科(52566)
- 自然科学(52546)
- 自然科学基金(51617)
- 划(51000)
- 教育(45367)
- 资助(42419)
- 编号(42372)
- 农(36141)
- 重点(34634)
- 发(34377)
- 成果(33797)
- 部(32179)
- 创(30253)
- 计划(30049)
- 课题(29535)
- 科研(29233)
- 创新(28350)
- 期刊
- 济(102786)
- 经济(102786)
- 农(70173)
- 研究(60011)
- 中国(48804)
- 农业(47663)
- 学报(44590)
- 科学(40279)
- 大学(32900)
- 学学(31459)
- 财(24573)
- 业(23297)
- 业经(22766)
- 管理(22654)
- 融(21368)
- 金融(21368)
- 教育(20197)
- 技术(15908)
- 问题(14827)
- 版(14800)
- 资源(14712)
- 农村(14392)
- 村(14392)
- 业大(14102)
- 农业经济(14028)
- 经济研究(12883)
- 世界(12480)
- 财经(12437)
- 农业大学(12083)
- 经(10683)
共检索到331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凌玉 潘志华 安萍莉 潘学标 赵沛义
当前干暖化的气候变化趋势对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农作物耗水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对指导当地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方农牧交错带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为例,基于1960年-2007年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和1983年-2007年的土壤水分数据,分析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划分降水年型,研究小麦、莜麦和马铃薯三种当地典型作物的生育期耗水特征,探讨气温、降水对作物耗水的影响。研究表明:近50年来,武川气候呈现干暖化趋势,生长季平均温度每年升高0.03℃,生长季降水每年减少0.9mm;近25年来,干暖化趋势更加明显,生长季平均温度每年升高0.08℃,生长季降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存栋 王雪 陈田
文章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选取呼和浩特市为案例区进行实证研究,该市的农村发展中面临这一区域共同面临的生态、环保等问题,迫切需要整合农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分析该区域农业资源特点,探讨观光农业发展的可行性,揭示了北方农牧交错带观光农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在分析了呼和浩特市观光农业的资源条件的基础上,找到资源特色、组合优势等观光农业发展的因素,提出合理布局、农旅结合等发展思路,为同类地区发展观光农业提供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承霖
随着中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一些生产经营基础较好的农户已具备家庭农场雏形。本文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奶牛养殖专业户为样本,研究了中国家庭农场的规模收益、农场规模、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对当地小型、中型和大型3类家庭农场开展了组间和组内分析。研究发现,小型家庭农场存在不稳定性,且中小型农场在发展中可能出现产出和人力的同步流失。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适度规模经营背景下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适度规模经营 家庭农场 效率 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琰玮 甄江红 峰一 陶云 马晨阳 韩帅
以呼和浩特市区为研究区,构建耦合模型对研究区UGB进行划定。一方面,从城市扩展外部约束的角度,划分不同等级"源",构建生态阻力综合评价体系,结合生态禁建区的分布,通过UEER模型构建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取城市用地刚性增长边界;另一方面,从城市扩展内生机制的角度,选取适当驱动因子,通过CA-Markov模型对研究区2025年城市用地扩展进行模拟,提取城市用地增长边界;通过耦合阻力与驱动力对城市用地扩展的模拟结果,并参照研究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最终划定研究区2025年城市用地增长边界。结果表明,2025年城市增长边界内的面积共514.65 km~2,剩余可建设用地面积57.38 km~2。该耦合模型既可以体现出城市用地克服种种生态阻力进行扩展的结果,又可以反映出城市自身发展运动的趋势。此方法可为同类生态环境脆弱的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亦可为其他城市UGB的划定提供借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成立于1946年,是内蒙古第一所以回族为主体的民族中学,是呼和浩特市地区历史悠久的名校之一。建校6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合格毕业生数万名,为呼和浩特市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学校占地5.3万平方米,拥有2座办公教学楼、1座多功能科学楼,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设有足球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安萍莉 潘志华 郑大玮
由于长时间的过度开垦 ,农牧用地不协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牧交错带的环境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文章分析得出 ,牧草地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利用结构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退耕还草是重建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根本途径。文章从区域实际出发 ,以武川县为例 ,研究提出了土地利用结构重建———退耕还草的具体方案。研究表明 ,武川县大约需要用 30a的时间进行退耕还草 ,目前须退还 1 1°以上全部坡耕地 ,2 0 1 0年前须退还 7°以上的坡耕地 ,2 0 2 0年前须退还 5 0 %的 6°以下坡耕地 ,2 0 30年前须退还另外 5 0 %的 6°以下坡耕地。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土地利用结构 重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章文波 刘宝元
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带,以109个气象站1971~1998年间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农牧交错带年降水量、侵蚀性降水及暴雨等方面降水极值的时间变化及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农牧交错带平均每年发生侵蚀性降水的日数在3.5~17.6d之间,暴雨日数在0~2.6d之间;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侵蚀性降水量及暴雨量等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但暴雨量以及侵蚀性降水量等降水极值指标增加趋势更明显,反映出多数地区降水强度增加、降水侵蚀的潜在能力增强的特征;局部地区的降水极值呈减少趋势。
关键词:
降水极值 变化趋势 空间分布 农牧交错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齐永兴 韩英 任存霞
通过对该市39家卫生机构的典型性调查,从基本状况和人员状况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卫生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针对我市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卫生行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贺贺 祁晓慧 乔光华 蔡祺
[目的]在宏观政策、行业动向、发展路径和市场环境等均发生全新转变的情境下,分析农牧交错带农牧业生产的演替规律,合理规划农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成为关乎农牧交错地带实施乡村振兴成败的重要环节。[方法]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化德县为研究对象,利用SWOT分析方法,梳理农牧业资源配比优劣,外部政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农牧产业发展提供分析思路。[结果]突出绿色和健康的产业发展理念,以生态化、集约化、链条化、智慧化、品牌化和融合化为原则,打造现代种植业产业链和现代养殖业产业链,创新发展现代农牧业服务产业链,形成现代健康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结合本地资源环境基础和“三区三线”约束,打造“两轴”“五区”和“多极”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结论]通过对化德县农牧产业的发展规划研究,明确农牧交错地区农牧业发展应走现代产业要素集聚、产业融合与循环农牧业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采取以城关镇为中心,现代农牧业融合区为外围圈层,农牧业专业化增长极点状相间分布,产业发展要素集聚程度向外围递减的“类杜能圈”空间结构,为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县域农牧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夏哲超 潘志华 张璐阳 周蒙蒙 潘学标 妥德宝 赵沛义
水是北方农牧交错带最关键的生态环境因子,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环境状况与环境动态。文章从生态缺水的角度,以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为例,探讨了生态系统退化机理,为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缺水是造成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2006年武川县天然草地、灌木、乔木、农作物生长季平均耗水量分别为150.3mm、193.4mm、213.3mm、158.6mm,最小生态缺水量分别为93.1mm、38.2mm、251.5mm、96.6mm,植被生态系统继续向退化方向演替。合理调整植物品种结构,配置有限的水资源是...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国兰 杨丽桃 王宇宸
为探究典型农牧交错区大气负氧离子浓度特征,利用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几个气象要素及O_3、SO_2等空气污染物要素,揭示其中影响负氧离子浓度大小的有利及不利因子,并对比研究区内不同下垫面及环境中大气负氧离子浓度差异,以期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共同发展提供决策思路。以内蒙古多伦县为例,重点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予以研究,结果表明:1)大气负氧离子浓度全天06:00最高,14:00-15:00最低;负氧离子浓度夜间明显高于白天;不同下垫面及环境下负氧离子浓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裕凤 杜国明 宋戈
分析城市内部基准地价的时空格局,有助于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区为研究区,在城市居住用地土地价格调查和动态监测的基础上,对2001 ̄2007年居住用地分布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城市主城区居住用地的级别和基准地价由内向外顺次降低,但级别边界受到城市道路的直接影响;基准地价与级别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城市的发展,高低级别间基准地价的差距进一步扩大;研究期内,基准地价变化在时间上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在空间上城市中心区和城乡结合部基准地价增幅最快,城市腹地稍慢,近郊区最慢。
关键词:
基准地价 时空格局 呼和浩特 地价指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志华 安萍莉 刘亚玲 郑大玮 妥德宝
随着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结构的退化 ,生态系统的功能相应退化。以内蒙古武川县为例研究表明 :194 9— 1995年间 ,粮食单产与农作物光能利用率一直维持在 730kg·hm-2 和 0 0 8%的较低水平 ,天然牧草产量及其光能利用率则不断下降 ,分别由 82 5kg·hm-2 和 0 0 5 %下降到 375kg·hm-2 和 0 0 2 % ,农田养分输出大于输入 ,生态系统趋于退化。 1996年后这种状况有所缓解 ,粮食产量、农作物光能利用率转向上升 ,农田养分输入转向大于输出 ,农田生态系统开始得到恢复 ,但天然牧草的情况仍不容乐观。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生态系统功能 生态退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乌云花 苏日娜 许黎莉 杨志坚 王明利
针对牧民生计的研究多数关注的是如何提高牧民的收入,而对于收入来源的生计策略以及牧民拥有的生计资本之间的关系研究报道很少。不同的生计策略没有好与坏的区分,在不同的区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和西乌珠穆沁旗为例,根据随机抽样的第一手调研资料,运用熵值法评估牧民的五大生计资本,并利用Logit模型研究牧民的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揭示牧民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牧民的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均值相对其他资本较高,社会资本对牧民的生计策略选择有极显著影响。另外,人力资本也对牧民的生计策
关键词: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牧民 锡林郭勒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乌云花 苏日娜 许黎莉 杨志坚 王明利
针对牧民生计的研究多数关注的是如何提高牧民的收入,而对于收入来源的生计策略以及牧民拥有的生计资本之间的关系研究报道很少。不同的生计策略没有好与坏的区分,在不同的区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以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和西乌珠穆沁旗为例,根据随机抽样的第一手调研资料,运用熵值法评估牧民的五大生计资本,并利用Logit模型研究牧民的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揭示牧民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牧民的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均值相对其他资本较高,社会资本对牧民的生计策略选择有极显著影响。另外,人力资本也对牧民的生计策略选择有显著影响,但牧民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本却对牧民的生计策略选择没有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本文讨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牧民 锡林郭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液态奶产业链利润分配研究——以内蒙古呼和浩特为例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畜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以内蒙古准格尔旗为例
中国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小区域人地关系演变模式初探——以内蒙古奈曼旗尧勒甸子村为例
关于高职生思政教育载体的运用情况调研——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六所高职院校为例
基于区域资源共享的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实训教学模式研究——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为例
农牧交错区农户作物选择机制研究——以内蒙古太仆寺旗为例
北方农牧交错区乡村农牧户适应性演化机制——以内蒙古达茂旗农牧户为例
城市蒙古族儿童双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个案
农牧交错带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其成因——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农村贫困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