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73)
- 2023(5079)
- 2022(4619)
- 2021(4226)
- 2020(3866)
- 2019(9167)
- 2018(9112)
- 2017(17969)
- 2016(10175)
- 2015(11791)
- 2014(12134)
- 2013(12283)
- 2012(11759)
- 2011(10737)
- 2010(11035)
- 2009(10170)
- 2008(10441)
- 2007(9499)
- 2006(8062)
- 2005(7190)
- 学科
- 济(45144)
- 经济(45105)
- 业(26757)
- 管理(26107)
- 方法(23580)
- 数学(21248)
- 数学方法(21084)
- 企(20339)
- 企业(20339)
- 农(13023)
- 财(11265)
- 中国(10690)
- 学(9933)
- 地方(9711)
- 贸(8888)
- 贸易(8887)
- 易(8577)
- 农业(8542)
- 业经(8154)
- 制(7838)
- 务(6875)
- 财务(6855)
- 财务管理(6834)
- 和(6833)
- 银(6612)
- 银行(6587)
- 企业财务(6414)
- 融(6407)
- 金融(6404)
- 行(6226)
- 机构
- 大学(154270)
- 学院(152868)
- 济(63322)
- 经济(61979)
- 管理(57058)
- 研究(52554)
- 理学(49165)
- 理学院(48530)
- 管理学(47633)
- 管理学院(47310)
- 中国(38872)
- 科学(33892)
- 京(32586)
- 农(30667)
- 财(28409)
- 所(28199)
- 研究所(25696)
- 业大(25426)
- 中心(24488)
- 农业(24475)
- 江(23390)
- 财经(22763)
- 经(20541)
- 北京(20425)
- 范(20223)
- 师范(20018)
- 经济学(19923)
- 州(18329)
- 院(18284)
- 经济学院(18277)
- 基金
- 项目(99933)
- 科学(76911)
- 基金(71266)
- 研究(70901)
- 家(62563)
- 国家(62074)
- 科学基金(51695)
- 社会(43533)
- 社会科(41210)
- 社会科学(41192)
- 省(39846)
- 基金项目(38202)
- 自然(33916)
- 划(33694)
- 自然科(33069)
- 自然科学(33056)
- 教育(32849)
- 自然科学基金(32446)
- 资助(29694)
- 编号(29268)
- 成果(24211)
- 重点(22947)
- 部(22470)
- 发(21952)
- 创(20163)
- 课题(20130)
- 科研(19737)
- 计划(19282)
- 创新(18917)
- 教育部(18813)
共检索到221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雅茜 汤家法 胥忞旻 杜春苗
北川羌族自治县是2008年"5·12"地震的极重灾区,地震给其境内的各类城乡建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经过3a多的灾后重建,该县聚落空间得到快速的重构。2013年的7·9洪灾之后,北川境内的地质灾害事件全面爆发,给重构聚落空间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以2013年7·9洪灾之后的灾情普查数据和北川的土地利用图为基础数据,利用GIS技术,使用最邻近法及主成份分析法分析评价了北川境内聚落空间的地质灾害灾情特征,并根据各个聚落斑块的灾情指数值的大小将其划分为灾情轻微、较重、严重和极严重的4个等级。评价的结果表明:北川县境内共有1 016个聚落斑块受到地质灾害点的威胁,占聚落斑块总数的5.702%;其中,灾...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崔艳红 史常青 孙丽文 彭贤锋 张艳 赵廷宁
北川羌族自治县是5·12大地震的重灾区,次生灾害种类多样,植被受损严重。为了解5·12大地震后不同次生灾害迹地植物群落自然恢复情况,在北川羌族自治县选取落石、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5种次生灾害迹地和1种未受损林地,通过设180个大小样方来进行野外调查和数量分析,研究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及物种相似性。结果表明:(1)次生灾害迹地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多以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草本植物为主,群落物种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落石自然恢复地(B4)>桤木Alnus cr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清娟 胡圣武 郝亚东 杜广峰
运用事件树分析方法并结合GIS技术对动态地质灾害进行研究,并以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镇的地质灾害为实例进行动态地质灾害评价。结果表明:充分考虑到地质灾害的动态因素才可以更加科学地、及时地预测地质灾害,对地质灾害的防护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因此,在进行地质灾害评价时应考虑其动态性,应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的动态评价研究。
关键词:
事件树分析 地质灾害 GIS 动态评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慧 张锦高 陈彪
本文通过构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决策模型,利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分析了中央投入和地方使用行为的博弈关系,探讨其控制因素和控制方法。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申请不到资金的机会损失、地方滥用专项资金的机会成本、中央的投入和收益的大小都会影响地质灾害的效果,文章对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防治 专向资金 博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珂珊
文章在大量调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发展中城市快速发展面临的一系列地质灾害,采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方法,分析了城市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根据中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和2000年国民经济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整治城市地质灾害的基本对策与管理措施,为国家在制定城市发展远景规划和奋斗目标提供基本思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兰恒星 周成虎 高星 程维明 王治华 杨志华 李郎平 伍宇明
2013年4月20日08点02分,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了7.0级强震。此次地震发生的区域地形条件复杂,地震烈度大,使得震区地质条件进一步恶化,在强降雨等叠加等条件下,次生地质灾害风险显著加剧。本文收集了震区地形、地质、构造断层分布、地震烈度分布、历史灾害、降雨以及卫星影像等资料,对震区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了评估:①地震力触发下震区次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②不同降雨触发下震区次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及趋势分析;③地震与降雨共同作用下震区次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圈定了震区次生地质灾害高危和需要重点监测防范区域,为灾害救援与重建过程中次生地质灾害的防范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瑛 刘文婷 张志 毛伟 彭丹
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区位于地质条件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四川省龙门山地区,此次地震是建国以来中国大陆发生的破坏性最严重的地震,造成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堰塞湖等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分析和掌握次生地质灾害的分布与活动特征,可为灾区工程整治方案和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为灾后重建选址提供参考,为其它地区灾害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项目综合利用不同时相、不同传感器的光学影像和雷达影像以及其它地质地理资料,在相关遥感和地理信息软件的支持下,进行遥感图像专题信息解译和分析,获取了地震中四川省的10个极重灾县市的次生地质灾害解译数据,以此为基础探讨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发育特点与相关地质地理因...
关键词:
汶川 遥感 次生灾害分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文楷 张继红
本文在对河南省自然灾害灾情综合分析的前提下,研究制定了减灾战略的几点重要依据,提出了如何建立防灾、抗灾和救灾体系。作者认为,搞好减灾,必须要建立和完善领导机构;开展农业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制定区域性防灾预案;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重视大环境综合治理,恢复生态平衡;建立储备制度,增强经济补偿机制等。
关键词:
农业自然灾害 灾害综合研究 减灾战略体系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国权
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到了破坏,将导致多种地质灾害发生。本文着重分析了山东人为地质灾害的种类、危害性,指出这些人为地质灾害大部分是地下水过量开采造成的。指出今后应加强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区划研究,以切实保护好自然环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彪 张锦高 吕军 张慧
地方政府在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的投入与使用上存在着异化倾向,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隐患。信息的不完全、目标的不一致以及中央与地方在经济上的分权与博弈是导致地方政府行为异化的原因,因此要制定有利政策,加强法规建设、完善考核机制,并加大审计力度。
关键词:
地质灾害防治 地方政府 经济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军 李铭泽 侯俊东
文章将超效率DEA与三阶段DEA模型相结合,在克服原始DEA模型不足的基础上,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对我国各地区地质灾害易损性做模拟评价,并试图从中找出对我国地质灾害易损性影响较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损性 三阶段 超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景倜 顾雨佳 张译云
大面积地震发生后,决策部门需要快速地获取各个应急点的震后灾害评价排名,以便及时分发和提供应急救援物资,这是应急决策支持与管理的重要问题。文章根据地震中主震及其余震的详细记录,使用就近度、频繁度、能量度提出了RFE评价体系,完成对震后的灾害评价,并对RFE的扩展使用进行了探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勇建 王循庆 乔晓娇
针对震后次生灾害的演化问题,本文采用多案例分析方法提取地震及其次生灾害事件的属性,从属性层次按照"事件类型、关键属性、从属属性、环境属性和危害评估属性"对其进行结构化描述,分析震后次生灾害事件的属性特征,绘出了震后次生灾害演化Petri网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渐变型次生灾害事件——震后瘟疫为例,根据随机Petri网与马尔科夫链的同构关系,构建了震后瘟疫事件演化系统随机Petri网模型。最后,通过马尔科夫链及相关数学方法对震后瘟疫事件演化系统进行了评估,分析其中的均衡状态及其变动规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应对地震次生灾害事件提供科学的应急决策支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洪江 兰恒星
"5.12"震后,崩塌成为灾区严重的次生灾害类型之一,本文探讨其成灾模型、灾害模拟及危险性评价方法。通过研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①通过崩塌动力-运动学分析,建立其成灾过程模型,并基于GIS环境开发了崩塌模拟扩展模块RA(RockfallAnalyst),可获取山地复杂地形区崩塌运动路径、频率、速度、能量、跃高等致灾关键信息,实现区域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②将RA应用于"5.12"汶川极震区都-汶公路的崩塌灾害模拟中,利用震后第10天即2008-05-22日2.5m分辨率的SPOT5遥感影像提取了崩塌信息源,采用1∶5万DLG地形图生成DEM及下垫面信息,进而模拟分析汶川地震灾区都汶公路灾后重建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