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4)
2023(1613)
2022(1385)
2021(1348)
2020(1160)
2019(2647)
2018(2639)
2017(4682)
2016(2692)
2015(3027)
2014(3044)
2013(3043)
2012(3069)
2011(2992)
2010(3098)
2009(2805)
2008(2995)
2007(2655)
2006(2492)
2005(2241)
作者
(9375)
(8053)
(7850)
(7350)
(5108)
(3696)
(3457)
(3101)
(2986)
(2941)
(2914)
(2835)
(2716)
(2627)
(2553)
(2402)
(2371)
(2370)
(2362)
(2267)
(2201)
(2072)
(1946)
(1941)
(1902)
(1792)
(1756)
(1720)
(1687)
(1641)
学科
(10279)
经济(10260)
管理(5732)
(5545)
(4853)
方法(4434)
(4299)
企业(4299)
数学(3520)
数学方法(3432)
(3250)
中国(3009)
(2917)
理论(2344)
业经(2109)
(2051)
农业(2040)
地方(1856)
(1777)
金融(1776)
(1705)
贸易(1705)
(1692)
研究(1664)
(1627)
(1623)
银行(1609)
环境(1578)
(1567)
教育(1490)
机构
大学(46862)
学院(43545)
研究(17923)
(14966)
经济(14638)
管理(14367)
科学(12870)
中国(12570)
理学(12328)
理学院(12090)
管理学(11697)
管理学院(11613)
(10512)
(10082)
(9903)
研究所(9441)
农业(7906)
(7831)
师范(7742)
业大(7595)
中心(7366)
(7350)
(7158)
北京(6487)
师范大学(6419)
(6128)
财经(5817)
科学院(5763)
(5621)
(5296)
基金
项目(29319)
科学(22827)
基金(21709)
(20032)
研究(19934)
国家(19875)
科学基金(16002)
社会(12058)
基金项目(11531)
社会科(11369)
社会科学(11364)
自然(10966)
自然科(10719)
自然科学(10711)
(10708)
自然科学基金(10530)
(9930)
教育(9106)
资助(8753)
编号(7815)
成果(7539)
重点(6979)
(6542)
(6173)
计划(6096)
科研(5836)
(5789)
创新(5481)
课题(5474)
科技(5360)
期刊
(17137)
经济(17137)
研究(12263)
学报(11198)
科学(9033)
(8841)
中国(8439)
大学(7813)
学学(6747)
图书(6683)
农业(6059)
书馆(5221)
图书馆(5221)
教育(5158)
(4808)
管理(4627)
(3278)
(3111)
(3106)
金融(3106)
业大(2965)
情报(2767)
财经(2753)
技术(2709)
(2536)
论坛(2536)
资源(2499)
农业大学(2449)
(2368)
经济研究(2352)
共检索到67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于兆军  
汴梁是北宋的绘画中心,同时也是北宋的刻书中心,汴梁绘画和汴梁雕版印刷事业的兴盛共同促进汴梁版画的繁荣。在汴梁,版画的雕印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生活中,佛经版画的刊印也较前代有很大的提高,版画作为书籍插图被成功运用,木版年画也因此得以发明。无论在题材开拓上,还是在应用形式的创新上汴梁版画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于兆军  
汴梁是北宋最大的刻书中心之一,对雕版印刷的发展、普及、创新以及外传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汴梁作为刻书中心仅存于北宋一代,然而它的成就和光辉仍然可以使其立于宋代四大刻书中心之列。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华蕾  
清嘉庆间松江沈氏古倪园刊《梅花喜神谱》,是传世孤本南宋景定间刻《梅花喜神谱》已知最早的翻刻本。本文以所见七部古倪园本为依据,在区分前后印本的基础上,细述该本面貌及与宋本的异同,辨析其底本异说,并推考了其刊刻因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卓越  
朱绪曾的《开有益斋读书志》是清代读书志的典型著作,具有目录学著作的性质。以往学者对其著录体裁及学术价值很是认可,但就该志的撰写流播情况较少留意。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研究缺撼,本文着力考察《开有益斋读书志》撰写、流散、整理及刊印的过程,以期对该志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麒  
宗文堂本《艺文类聚》刊印年代问题,学界历来存在争议。由于此本之传世印本多被书贾割去跋文及落款以冒充早期刻本,故清代藏书家多视其为元刻;近代傅增湘先生据字体及雕工风格,认定其为明刻;建国后发现该本有完整跋文,落款为"明嘉靖九年"。本文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根据宗文堂本《艺文类聚》与现存最早之南宋本、与其关系最近之胡缵宗本比勘结果,发现不能仅据跋文落款,即断定宗文堂本《艺文类聚》刊于嘉靖九年,其具体刊印年代仍待进一步研究。研究中亦发现宗文堂本《艺文类聚》所据之底本别有来历,或为一未知宋元旧刻。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庄源  
清末民初,常州地区宝卷的刊印与传抄活动十分活跃,为后世留存了一批珍贵的宝卷坊本与抄本。文章使用文献梳理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题材对常州宝卷中的典型作品进行文本分析,重点关注宝卷背后的善书局与抄卷人,认为常州出版宝卷最多的乐善堂与培本堂善书局存在明显的关联性,而宝卷抄手吴云清与《古今宝卷汇编》的作者“鹅湖散人”也颇有渊源。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司斌  
对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梁启超先生,人们往往侧重研究他的思想、政治活动及影响,其实他学术上的成就暨对我国学术、文化事业,尤其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并不亚于甚至超过他政治上的影响。从实践上讲,梁启超先生是"近代藏书楼运动"和"新图书馆运动"(1917~1927)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最积极的实践者;在理论方面他写了许多有关图书馆事业的文章,并提出了建立中国图书馆学的新思想。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万健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和学者,也是位著名的目录学家。他的目录学研究,开我国近现代目录学研究之一代新风;他编撰的《西学书目表》,是我国第1部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图书分类目录,创科学书目分类体系之先。他的目录学成就对我国近现代目录学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郭英  
梁启超先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学者和藏书家,戊戌维新运动的中坚分子,是最早介绍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教育,并提出改革近代中国文化教育的实践者之一,也是近代中国图书馆界一代先导其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彪炳千秋。文章重点论述了梁先生1903年访美过程中对美国近代图书馆的认知以及安德鲁.卡耐基兴建图书馆的善举对梁启超先生的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夏燕  王小鸽  
中国园林与文学关系密切。自魏晋山水审美文化及文学的发展,使文人在可居、可游、可观的山水园林中,寻求惬意而逍遥“画境文心”境界,肇始园林景题萌芽;唐宋文人原创性地借园居和诗文抒发自由而赋予理性的心灵,富有文采韵致的景观题名,以文学家高人雅事所置景观,促使中国写意园林的成熟。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永昊  徐吉军  
宋茶文化在中华茶文化发展长河中承上启下、创新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宋代“点茶法”在中华茶饮文化中独树一帜;宋代茶制利于军备并刺激了经济的发展;茶道文化促成了中华茶文化重教崇德传统;宋代全面开启了中国茶文化研究的新局面,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茶文学艺术珍宝,成就了中国茶器具文化的美学高峰,创造了宋茶文化促进中华民族融合的奇迹。当今,我们应吸收宋茶文化中的精华,传承其优秀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为当代发展所用,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和”韵,以茶和天下的胸襟,助推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扩大对外开放;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德”韵,弘扬中华茶道文化和传统美德;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雅”韵,共筑文化供给侧精品化和大众化共同繁荣的新格局;挖掘和创新宋茶文化“新”韵,鼓励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创新创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许光建  秦永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牛征  张彤  
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已占我国高中阶段、普通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一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仍是国家促进公平的基本教育政策。文章从国际视野分析研究西方国家教育经济理论学者对"人力资本"等理论的研究及其贡献,以期对中国职业教育经费保障研究与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建军  吴建功  
对北宋本《姓解》的雕版印刷的工艺、刊刻字体、书籍装帧形式和功能性结构的表征进行剖析,展现出北宋时期书籍刊刻字体仿欧体的风格以及手写体转化为印刷字体的初期特征,进而揭示唐、宋时期文化的传承关系,及北宋时期刊刻书籍演变发展的规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东峰  
宋代私家藏书业大盛,其中不少人属于博学多才的学者型藏书家。他们藏书的目的,不仅仅是停留在保存和鉴赏的阶段,而是为了研究学问和进行著述。他们对家藏图书进行校勘、编目、辑佚、注释等一系列整理工作,提高了图书质量及其学术价值,促进了图书的流传及其文献价值的充分利用,为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化典籍。他们总结和丰富了中国传统图书馆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理论,对后世学术产生重大影响。此外,他们开始大规模地收藏和研究金石文献,开辟了图书收藏的新途径,形成了专科之学——"金石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