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
2023(86)
2022(65)
2021(73)
2020(79)
2019(172)
2018(185)
2017(272)
2016(169)
2015(222)
2014(245)
2013(218)
2012(231)
2011(196)
2010(202)
2009(204)
2008(194)
2007(161)
2006(127)
2005(127)
作者
(377)
(332)
(330)
(320)
(246)
(162)
(140)
(130)
(123)
(114)
(114)
(111)
(107)
(105)
(103)
(98)
(95)
(93)
(91)
(91)
(91)
(87)
(82)
(79)
(77)
(75)
(71)
(67)
(66)
(64)
学科
管理(483)
(417)
经济(416)
中国(396)
教育(344)
人事(295)
人事管理(294)
政治(266)
(238)
(238)
思想(226)
德育(223)
思想政治(223)
政治教育(223)
治教(223)
(186)
(168)
(164)
企业(164)
(162)
审计(152)
(136)
1127(135)
(133)
960(120)
北宋(120)
(118)
工作(110)
农业(108)
各类(108)
机构
大学(2248)
学院(1999)
研究(833)
中国(582)
(525)
(509)
管理(506)
经济(493)
(451)
师范(450)
(438)
科学(436)
理学(424)
理学院(411)
(403)
管理学(402)
管理学院(393)
师范大学(373)
(360)
中心(341)
研究所(338)
北京(336)
教育(310)
(280)
(272)
(270)
(260)
会计(257)
财经(254)
社会(250)
基金
项目(1053)
研究(878)
科学(763)
基金(752)
(590)
国家(579)
社会(534)
社会科(507)
社会科学(507)
教育(496)
成果(444)
科学基金(439)
基金项目(386)
(382)
编号(369)
(330)
(316)
资助(303)
(285)
(284)
阶段(283)
(282)
课题(279)
(268)
大学(266)
项目编号(262)
阶段性(252)
人文(244)
重点(244)
教育部(243)
期刊
中国(1229)
研究(1163)
(960)
经济(960)
教育(758)
学报(461)
(400)
大学(374)
学学(319)
史研究(315)
经济史(315)
图书(305)
(289)
论坛(289)
科学(283)
会计(282)
(281)
书馆(272)
图书馆(272)
管理(254)
中国经济(251)
社会(241)
农业(221)
职业(191)
(187)
(182)
(181)
东北(174)
东北亚(174)
北亚(174)
共检索到4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定都开封以后,开始着手缩减国家公务员的数量,减少国家的财政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赵匡胤曾经对亲近大臣说:"国家公务员的人数多了,既难以管理,人数众多的公务员也未必能努力工作;同时,公务员的人数多了,更会增加财政的支出,所以,缩减公务员的人数势在必行。"赵匡胤开始实行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的政策。北宋王朝建立在五代之后,北宋开国之初,由于刚刚经历了频繁的战乱,当时国家的人口很少,小的县只有200户左右的人家,大的县也只有1000多户。为了减少公务员的数量,赵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金星晔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承担了国际比较项目中的中国北宋太平兴国五年至北宋宣和七年(980—1125)、明代(1402—1626)和清代(1685—1840)的历史GDP(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研究工作。本论文是该项目的一部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钩  
宋仁宗时,有一个叫宋祁的官员到开封城外游赏景色,见到老农耕田,便上前作揖,打趣说道:"老丈辛苦了。看来今年您大丰收啊。您觉得应该感谢老天爷眷顾,还是感谢皇上洪福?"老农"俯而笑",然后将宋祁狠批一顿"何言之鄙也!子未知农事矣!我每日辛勤劳作,今日之获,全是我的汗水换来,为何要感谢老天爷?我按时纳税,官吏也不能强我所难,我为什么要感谢皇上?吾春秋高,阅天下事多矣,没见过像你这么蠢的。"宋祁被老农骂得悻悻然,也不敢生气。官员庄绰在《鸡肋编》中也记录了一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关汉华  
我国是世界上保存图籍最为宏富的国家之一,这与历代重视典籍分不开,自汉、魏以来就设立秘书监进行专职管理。明代对此有所因革,朝廷典藏改由翰林典籍管理。其初由于朝廷重视,典籍发挥了身处翰林的特定优势,进展良好;自明中叶后,随着政局转坏,典藏亦渐趋衰败。其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马力  
治企如治国,放权还是集权其实是治国者亘古不变的难题。唐天宝年间是中国的极盛之世,但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唐玄宗李隆基凭宫廷政变夺取政权,生怕朝中重臣重走他的老路,所以忌内甚于忌外,委重任于边将,以求平衡中央的政治势力。却使军权旁落,变中央集权为内轻外重、授权以柄,当时全国军队三分之二以上在边境,归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林正秋  
宋朝的饮食发展 ,是我国古代饮食发展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 ,尤其是城市饮食的繁荣 ,各地名菜佳肴的出现为后代地方菜系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杭州、开封等地仿宋菜的开发 ,能为今天的餐饮业、旅游业与提高人民饮食生活水平服务。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锦鹏  
宋朝确立了土地私有产权制度,租佃经营成为重要的土地经营形式。宋朝租佃市场属于竞争性市场,地租率由市场决定,对租佃双方都是有利的;在宋朝广大佃农家庭经济条件差,抵御经营风险能力弱的社会条件下,采取分成租佃制是适应宋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有效率的制度安排,“随田佃农”也是有利于保障佃农权益的有效制度选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东旭  
中国古代对以赃致罪的惩罚 ,皆以赃物的多少与价值的高低为定罪依据。但由于赃物种类繁多 ,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各种物价的差别 ,给计赃定罪带来困难。因此 ,统一平赃标准 ,是公平计赃的一个关键问题。唐律中确定的以绢价平赃 ,以绢数计赃定罪之法为宋朝所继承 ,但宋朝亦采取了以钱代绢 ,计钱定罪的原则。宋朝两种计赃标准的出现 ,使计赃论罪更加复杂化。尤其是宋朝市场绢价的不断升高 ,货币的不断贬值 ,直接影响了计赃数量的多少和定罪的轻重。又因各地货币种类不一 ,不同币值之间的差殊 ,更造成了计赃论罪的混乱。因此 ,宋朝随着市场物价的变动不断调整计赃绢价标准和各类货币之间的比值 ,是其保持计赃定罪相对平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无歌  
宋代有一种特殊的早市,被称为"鬼市子"。比如,开封府潘楼东面的十字街,就有个鬼市子。每晚五更时开始点灯交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天一亮,摊贩和顾客即作鸟兽散。开封府东角楼有个潘楼洒店,每晚五更开始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检秋  
明清鼎革之后,民间学者在学术反思中逐渐由王学转重程、朱。清初一些官员在从学、交游中汲取了民间理学,并传衍于清廷内外;魏裔介、熊赐履等人在奏疏、经筵和日讲中引导了康熙帝的儒学走向,使之独尊程、朱,彰明道统,清廷文治遂由泛泛“崇儒”转向明确“重道”;清初理学人物大体都讲求躬行实践和“居敬穷理”,但康熙帝对其诠释仍侧重于“治道”,并凸显了道学的“忠诚”内涵。故清廷的崇儒重道本质上仍是文治策略而非学术信仰,且康熙中期以后治统完全兼并了道统。清廷在转向“重道”及治道合统的过程中体现了对民间学术的认同及二者道统观的歧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燕芳  
在美国,公务员是个吃香的职业,曾被认为是"铁饭碗"。但是,对于美国公务员来说,今年是非常糟糕的一年,日子很不好过。他们的薪水自2010年起就没涨过,屡被公众质疑其工作价值。工作满意度下降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根据对200万名联邦政府工作人员的抽样调查做出的报告,仅60.8%的雇员对于今年的工作感到满意。这是自从2003年开始举行政府排名报告以来的最低值,比去年下降了3.2%。即使公务员恪尽职守,政府工作对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姜华跃  
美国的公务员制度姜华跃美国由于立国较晚,它的宪法吸取了历史较长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规定了其国家结构为中央与州分权的联邦制。联邦政府包括三大部门,其立法部门是国会,行政部门是总统领导下的机构,司法部门是最高法院。这三个部门三足鼎立,各有自己的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济沧  
宫崎市定"宋朝近世论"是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理论,部分学者以其为基础探讨宋代的问题。与此同时,思想史学者批判这一理论是欧洲近代化言说的亚洲版。那么,该理论与欧洲近代之间究竟有何关联?本文从宫崎的时代区分论入手,探讨其理论框架的特点以及"宋朝近世论"提出的意义为何。迄今为止的历史理论,都是预设一个"他者",然后将其相对化,借此强调自身言说的正当性,但这种思路正是欧洲中心观的反映。宫崎的中国史论基于世界史的立场,重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与其他地域的文化交流,而诞生于宋代的中国近世文化就是这种文化交流的结晶。在这里没有相对化的"他者",有的是覆盖地域间文化距离的文化传播和相互影响。在这种重视地域平等和交流的史观之下,中国历史的逻辑把握也就有了新的可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曾瑜  
宋朝财政史有不少复杂的情况,财政收入项目或名目之专款、税目等,常称"窠名"。本文所论述的系省钱物、不系省钱物、封桩钱物、不封桩钱物和无额上供钱物,即属宋朝财政的重要窠名。前人对此类窠名,尚无专门论述。本文从财政收入和专款"窠名"的角度,提供了宋时的苛捐杂税,特别是地区性的苛捐杂税之多,简直不可胜数的一个侧面。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姜锡东  
任何封建国家政权的存在和运行,都必须有足够的物质保证。宋朝政府为了保证其庞大的财政军事需求,除了在赋税,禁榷专卖等方面加强搜刮剥削外,还经常地大规模地从民间购买各种物资,而军需粮草,是购买的大宗。这种现象前代早已出现,但宋代市籴规模之大,数量之巨、时间之长,则是以前任何一个朝代所不能比拟的。我国和日本学者曾对宋朝市籴中的“和籴”、“入中”等问题做过很多研究,创见颇丰,但没有注意区分其中不同的交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