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36)
2023(5855)
2022(5202)
2021(4803)
2020(4416)
2019(10224)
2018(10082)
2017(19450)
2016(10970)
2015(12573)
2014(12780)
2013(12935)
2012(12316)
2011(11251)
2010(11376)
2009(10728)
2008(10968)
2007(10109)
2006(8538)
2005(7710)
作者
(34838)
(29418)
(29219)
(28172)
(18624)
(14283)
(13412)
(11602)
(10969)
(10258)
(10010)
(9930)
(9414)
(9389)
(9345)
(9326)
(9315)
(8730)
(8615)
(8581)
(7502)
(7428)
(7312)
(6751)
(6729)
(6594)
(6521)
(6515)
(6062)
(5982)
学科
(47478)
经济(47438)
(26793)
管理(26628)
方法(23820)
数学(21208)
数学方法(21028)
(20795)
企业(20795)
(16692)
(12742)
(11607)
中国(10848)
地方(8854)
(8768)
贸易(8766)
(8468)
农业(8337)
业经(8149)
(7810)
(7517)
理论(7175)
(7116)
财务(7102)
财务管理(7081)
企业财务(6669)
(6551)
银行(6518)
环境(6297)
(6189)
机构
大学(167997)
学院(164837)
(65716)
经济(64239)
管理(59419)
研究(59347)
理学(50911)
理学院(50254)
管理学(49231)
管理学院(48918)
中国(43613)
科学(40082)
(35527)
(34513)
(32162)
研究所(29702)
(29621)
业大(28054)
农业(27796)
中心(27567)
(25756)
财经(23836)
(22847)
师范(22533)
北京(22263)
(21519)
经济学(21024)
(20874)
(19906)
经济学院(19047)
基金
项目(108840)
科学(83441)
基金(77651)
研究(75475)
(69576)
国家(69047)
科学基金(56592)
社会(45561)
社会科(42982)
社会科学(42965)
(42740)
基金项目(41313)
自然(38006)
(37066)
自然科(37012)
自然科学(36996)
自然科学基金(36334)
教育(35113)
资助(32152)
编号(30918)
成果(25912)
重点(25734)
(24246)
(23865)
计划(21962)
(21921)
科研(21885)
课题(21357)
创新(20631)
大学(20143)
期刊
(70220)
经济(70220)
研究(45409)
学报(32305)
(29841)
中国(29276)
科学(27232)
(23658)
大学(22763)
学学(21471)
农业(19986)
管理(18259)
教育(16054)
技术(13289)
(12256)
金融(12256)
财经(11873)
(11360)
经济研究(11260)
业经(10798)
(10160)
问题(9819)
(9108)
图书(8780)
技术经济(8409)
统计(8107)
资源(8056)
理论(8030)
业大(7700)
(7568)
共检索到238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黄洪亮  郑元甲  
本文根据1997年6~11月北太平洋柔鱼生物学特征分析:中部海区渔获胴体组成明显大于西部海区且主要由雌性柔鱼组成;不同月份钓获的雌、雄性柔鱼群体组成有较大的差异;两海区随着生产月份的延续,所渔获的柔鱼胴体范围有扩大的趋势;平均纯体重,雌性柔鱼占平均体重的82.51~84.79%,而雄性柔鱼占平均体重的83.88~85.60%;柔鱼的性腺发育程度随着生产月份的推迟,发育程度也越高,而在相同的月份雄性柔鱼发育程度较雌性柔鱼为高;柔鱼的摄食等级不论是雌鱼还是雄鱼,基本以1、2级为主,较高摄食等级的比例似有逐月下降的趋势;柔鱼的胃含物以鱼的鳞片等鱼的残余物出现率较高,头足类次之,尤其是摄食等级高的胃含...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峰  陈新军  陆化杰  刘必林  钱卫国  
根据2010年4-7月北太平洋中东部海域采集的854尾柔鱼样本,分东经海域(170°E~180°E)和西经海域(170°W~180°W)分析其胴长组成、性别比、性成熟度和性成熟指数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西经海域雌性个体的优势胴长组为25~29 cm和35~43 cm,平均胴长为32.9 cm;雄性个体优势胴长组为23~27 cm,平均胴长为24.5 cm。而东经海域雌性个体优势胴长组为35~43 cm,平均胴长为36.9 cm,雄性个体仅1尾。体重-胴长关系表明,雌性个体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雄性,尤其是西经海域。渔获物中性别组成均不符合1∶1。西经海域雌性个体以性成熟度Ⅰ、Ⅱ期为主,占总数的97...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天蛟   张闪闪   袁红春   余为  
柔鱼是一种短生命周期的重要经济头足类,其生物学特征极易受到海表温度变化的影响,本实验旨在提出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挖掘海表时空分布模式对不同月份雌、雄柔鱼生长发育变化的影响。本实验基于2016年7—10月西北太平洋柔鱼的生物学测定数据,分析其胴长、体重和性腺成熟度的组成,并采用幂指数方程分月拟合雌、雄柔鱼胴长和体重的关系;采用深度卷积嵌入式聚类(DCEC)模型,基于MODIS-Aqua 和 MODIS-Terra 海表面温度三级反演图像数据提取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的分布模式,用于反映各月调查站点对应的SST时空分布特征与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月份SST时空分布模式对雌、雄柔鱼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1)2016年7—10月期间,西北太平洋雌、雄柔鱼的生长与发育不完全同步,雌性生长速度较快,雄性性腺发育速度较快;(2)基于DCEC模型提取得到了4类SST图像特征,能够较好地反映各月调查站点对应的SST时空分布模式,体现了厄尔尼诺现象、黑潮和亲潮等对海表温度的影响;(3)7—8月,柔鱼平均体重、胴长和性腺成熟度偏低,雌、雄个体差别不大,与SST时空分布模式的关系不显著;(4)9—10月,在SST变化较均匀但整体温度较低时,柔鱼平均体重、胴长和性腺成熟度均偏低;在SST变化较均匀但整体温度升高时,柔鱼的平均体重、胴长和性成熟个体数量明显上升,雌鱼生长速度较雄鱼快,但雄性成熟速率较雌性更快;冷暖水相遇后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界限时,雌、雄柔鱼的胴长和体重达到最大值,但性腺发育有所延缓。本研究基于深度学习DCEC模型挖掘了SST时空分布模式对不同月份雌、雄柔鱼生长发育变化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西北太平洋柔鱼生物学特征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叶旭昌  刘瑜  朱清澄  许巍  
根据2004年7月-11月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探捕调查的生物学数据,通过统计回归方法分析了秋刀鱼的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性比,叉长分布,叉长和体重、净重关系。结果为:性成熟度为Ⅱ期的占52.96%;摄食等级主要为2级和3级,占72.91%;性比接近1∶1;体长范围为186-340 mm,优势体长组为220-280 mm;雌性的叉长略大于雄性;群体可能属于两个不同群体,生长参数大于3。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马金  陈新军  刘必林  田思泉  李思亮  曹杰  
柔鱼是重要的大洋性经济头足类,是我国远洋鱿钓渔船的主要捕捞对象。对北太平洋柔鱼的种群结构、洄游、年龄与生长、繁殖、摄食等生物学研究进展做了初步总结和归纳,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供今后研究参考。柔鱼可分为4个季节性地理种群,即秋生东部群体、秋生中部群体、冬春生西部群体和冬春生中东部群体,但还需要在分子生物学角度得到进一步的确认;柔鱼随季节做南北洄游,其中向北索饵洄游模式研究较为深入,而向南产卵洄游模式尚不清楚,其产卵场空间分布及产卵期需要进一步调查;对柔鱼繁殖习性研究相对不足,尤其是产卵至孵化以及孵化后至仔鱼的生活史过程;柔鱼分布的东西海洋环境差异很大,不同海域柔鱼的昼夜垂直移动规律还...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新军  李建华  刘必林  李纲  钱卫国  
根据我国鱿钓船多年在秘鲁、智利和哥斯达黎加外海生产调查所采集的茎柔鱼样本,对3个不同作业海区茎柔鱼渔业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秘鲁、智利和哥斯达黎加外海茎柔鱼胴长范围分别为209~1 149 mm、166~837 mm和204~429 mm,优势胴长分别为250~400 mm、300~450 mm和250~350 mm,对应的渔获物中雌雄性比平均值分别为3.87∶1、2.50∶1、3.75∶1。根据胴长组成以及性成熟,认为秘鲁外海存在大型、中型和小型3个群体,智利外海以中型群体为主体并存在少量的大型群体,哥斯达黎加外海以小型群体为主体并存在少量的中型群体。秘鲁和智利外海茎柔鱼体重与胴...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超  赵国庆  韩海斌  张衡  商宸  苏冰  刘思源  蒋佩雯  相德龙  罗民波  
为了解西北太平洋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sagax)的渔业生物学特征,基于2020年4—12月、2021年4—11月在西北太平洋公海采集的样品(共2664尾),对其群体结构、性腺成熟度、初次性成熟叉长、摄食等级和肥满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远东拟沙丁鱼叉长范围为85~240mm,优势叉长组为160~200mm,不同性别的个体叉长差异不显著(P>0.05);体质量范围为5.6~144.6g;优势体质量组为35~75g;不同性别个体的体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年龄组成为0~(+)~6~(+);优势年龄组为1~(+)~3~(+)。叉长与体质量关系符合幂函数指数方程,生长参数b=3.1538,符合正向异速生长。性成熟度以Ⅱ期为主(占比90%以上),叉长组95~104mm与105~114mm的鱼体性腺成熟度差异极显著(P<0.01),叉长组205~224mm与225~245mm的性成熟差异显著(P<0.05);初次性成熟叉长(L_(50))为178.1mm。摄食强度以0~2级为主,不同叉长组的摄食强度差异显著(P<0.05)。鱼体肥满度系数范围为0.82~1.42,肥满度随着叉长增加先升高再降低,在叉长组135~164mm时肥满度系数最高,不同月份之间肥满度系数有所不同,10月其个体肥满度系数达到最高值1.25。研究丰富了西北太平洋远东拟沙丁鱼生物学特征资料,可为其种群鉴定、生活史研究、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等提供基础和重要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程家骅  黄洪亮  
采用棋盘式定点大面调查和中心渔场专项调查2种方式,于2001年5~8月对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sbartrami)渔场进行了渔业资源与渔场环境特征调查。调查范围为北太平洋152°00′E~171°00′W、39°00′N~43°00′N海域,渔场环境特征要素主要为各站点的温度、盐度、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叶绿素a含量。调查海域的柔鱼资源密度采用渔场海域每个经纬度的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表示。结果显示,北太平洋柔鱼中心渔场中部与西经渔场表温为18℃左右,100m水温为9℃左右;西部渔场表温为16~20℃,100m水温为7~8℃;在有温跃层海域的跃层面下易形成高产渔场。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华  陈新军  刘必林  陆化杰  
根据2007年7-10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北太平洋传统鱿钓作业渔场(150°~165°E,39°~45°N)渔汛期间所采集的柔鱼样本,对夏秋季柔鱼渔业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研究得知,渔获物胴长范围为200~436 mm,平均胴长为282 mm,优势胴长为230~320 mm,占总数的81.60%。各月渔获物中雄性个体的平均胴长小于雌性个体。胴长与体重关系的生长指数接近3。渔获物中的性比符合1∶1(P>0.05),但成熟个体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明显比雌性高(P<0.05)。渔获物的性腺成熟度以Ⅰ、Ⅱ期为主,雌性个体性腺成熟晚于雄性个体。缠卵腺长和缠卵腺重随着性腺的成熟而逐步增大。渔获物中胴长组成呈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解明阳  陈新军  
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是大洋性经济头足类,是我国远洋鱿钓渔船重要的捕捞对象之一。分析柔鱼渔汛特征并预测旺汛期有助于柔鱼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根据2013~2017年北太平洋柔鱼渔业生产统计数据,以每日平均渔获量(CPUE_(day))作为资源丰度,利用分位数的方法划分旺汛期;结合灰色波形预测方法,对旺汛期日期序列建立灰色预测模型群[GM(1,1)模型],对旺汛期出现的时间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北太平洋柔鱼渔汛时间最早为5月12日,一直持续到年终;旺汛期为每年的8~11月,第1旺汛期基本在8月出现。研究认为,灰色波形预测GM(1,1)模型群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83%,旺汛期日期序列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8.19%,验证数据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5.82%,表明此模型可于预测北太平洋柔鱼的旺汛期。研究结果可为远洋渔业企业的高效率、合理化的科学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林林  姜亚洲  严利平  刘尊雷  程家骅  
依据1997~1999年东海区春、夏、秋3个季节的底拖网资料,分析了东海区太平洋褶柔鱼生殖群体的性别组成、性腺成熟度和初次性成熟胴长等群体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东海区春、夏、秋三季均存在太平洋褶柔鱼的生殖群体。各季节生殖群体的雌雄比例均不符合1∶1的关系(P<0.05),雌性比例小于雄性。生殖群体中性成熟个体胴长的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雌、雄平均胴长均以秋季最大,夏季最小。雌性个体的平均胴长均显著大于雄性。各季节太平洋褶柔鱼生殖群体中胴长与体重关系的性别差异极显著(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余为  陈新军  易倩  
柔鱼冬春生群体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其种群分布与大小受气候变化和环境因子调控。本实验根据中国鱿钓组提供的1995—2011年渔业捕捞数据和海洋环境数据包括海表温度(SSTA)、海表面高度(SSHA)和混合层深度(MLDA)的距平值,分析不同气候模态下(PDO暖期和PDO冷期)柔鱼渔场环境的变化。结果显示,PDO暖期时,柔鱼CPUE高;PDO冷期时,CPUE变低。柔鱼渔场SSTA、SSHA和MLDA年间变化显著,各环境变量的时间变化与PDO冷暖相位对应。SSTA和SSHA与PDO指数负相关,滞后时间分别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浩展  戴小杰  高春霞  王坤  
拟锥齿鲨(Pseudocarcharias kamoharai)是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较常见的兼捕物种。它处于海洋生态结构的顶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多样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金枪鱼渔业国家观察员20112015年在热带大西洋海域(6.38°S15.17°N、42.02°W18.53°W)调查时采集的1 426 ind拟锥齿鲨和20062015年在热带太平洋海域(16.88°S10.85°N、148.71°E96.80°W)调查时采集的1 037 ind拟锥齿鲨,按不同性别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研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金岳  方舟  李云凯  陈新军  胡慧凌  
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信息。本文根据2010年5~6月和2012年5~7月我国鱿钓船在北太平洋海域(170°E~172°W、38°N~41°N)采集的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样本,对柔鱼东部群体的角质颚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利用耳石推测的柔鱼日龄建立其生长方程。主成分分析认为,上头盖长(UHL)、上脊突长(UCL)和上侧壁长(ULWL)为柔鱼上颚的主要形态参数,下喙长(LRL)、下喙宽(LRW)和下侧壁长(LLWL)为柔鱼下颚的主要形态参数。AIC(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准则认为,6项角质颚主要参数与日...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新军  许柳雄  田思泉  
利用相关系数和灰色关联评价方法对1995-2001年北太平洋各海域鱿钓产量及其作业渔场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主要作业渔场分布在145°E~148°E、153°E~161°E海域,其产量约占各年总渔获量的70%~85%。从作业纬度来看,1999年以前主要产量集中在40°N~43°N海域,而2000和2001年则分布在39°N~41°N和43°N~45°N海域。相关系数分析表明,2000和2001年作业渔场和各海域产量比重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在160°E以西和170°E以东海域,而在1999年以前未发生较大变化。灰色关联评价表明,1998年北太平洋柔鱼资源状况为最好,而2000、2001和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