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43)
- 2023(16164)
- 2022(13463)
- 2021(12871)
- 2020(10565)
- 2019(24626)
- 2018(24659)
- 2017(45530)
- 2016(26023)
- 2015(29537)
- 2014(30062)
- 2013(28792)
- 2012(26002)
- 2011(23446)
- 2010(23652)
- 2009(21723)
- 2008(21501)
- 2007(19258)
- 2006(17242)
- 2005(15778)
- 学科
- 济(91420)
- 经济(91287)
- 管理(82133)
- 业(72731)
- 企(63145)
- 企业(63145)
- 方法(39856)
- 数学(33243)
- 数学方法(32795)
- 中国(30886)
- 财(28740)
- 农(25381)
- 教育(23504)
- 业经(23061)
- 制(23023)
- 学(22152)
- 理论(20232)
- 务(18657)
- 财务(18569)
- 财务管理(18530)
- 地方(17819)
- 企业财务(17573)
- 农业(16508)
- 银(16247)
- 银行(16207)
- 体(15877)
- 技术(15869)
- 和(15836)
- 划(15340)
- 行(15257)
- 机构
- 大学(362216)
- 学院(355164)
- 管理(138789)
- 济(132198)
- 经济(128814)
- 研究(119412)
- 理学(118079)
- 理学院(116658)
- 管理学(114580)
- 管理学院(113857)
- 中国(87169)
- 京(79488)
- 科学(72859)
- 财(66480)
- 所(59521)
- 江(55075)
- 范(54910)
- 师范(54491)
- 研究所(53792)
- 中心(53711)
- 农(52446)
- 财经(51413)
- 北京(50953)
- 业大(50176)
- 经(46597)
- 师范大学(44459)
- 州(44219)
- 院(43335)
- 教育(41906)
- 农业(40697)
- 基金
- 项目(235473)
- 科学(186039)
- 研究(179095)
- 基金(167985)
- 家(144886)
- 国家(143554)
- 科学基金(123339)
- 社会(110402)
- 社会科(104253)
- 社会科学(104229)
- 省(92398)
- 基金项目(88609)
- 教育(88004)
- 划(79043)
- 自然(78777)
- 自然科(76885)
- 自然科学(76871)
- 编号(75509)
- 自然科学基金(75485)
- 资助(68300)
- 成果(64401)
- 课题(54205)
- 重点(53415)
- 部(52993)
- 发(49714)
- 创(48863)
- 项目编号(46833)
- 教育部(46237)
- 制(45767)
- 创新(45324)
- 期刊
- 济(151508)
- 经济(151508)
- 研究(114773)
- 中国(80461)
- 教育(67853)
- 管理(54631)
- 学报(53965)
- 财(53552)
- 科学(49731)
- 农(48013)
- 大学(42343)
- 学学(38130)
- 技术(34266)
- 农业(32760)
- 融(31313)
- 金融(31313)
- 财经(25503)
- 业经(24075)
- 经济研究(22432)
- 经(21707)
- 图书(20787)
- 问题(19361)
- 业(18276)
- 理论(17338)
- 职业(16936)
- 版(16334)
- 现代(16299)
- 科技(16199)
- 技术经济(15963)
- 实践(15864)
共检索到545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郭建如 阎凤桥
本文将北大教育管理研究30年划分为三个时期,叙述教育管理的学科化在这三个时期的发展情况,分析北大教育管理学科化过程中的制度与文化支撑条件,并探讨了学科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对教育管理学科化过程的回顾,一方面旨在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促进今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旨在与学术同行分享学科发展的体会。
关键词:
教育管理研究 学科制度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永颜
作为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自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没有设置相应学位。呼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是研究者多年来致力于该领域研究的追求和目标。就研究文献内容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研究重在必要性分析、国外学位制度介绍、我国高职学位制度探讨三个方面。这些研究侧重事实陈述,缺乏具体操作层面的对策思考;缺乏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价值探究;研究方法单一,缺乏方法论层面的深度研究。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研究,应重视国家的顶层设计和高职院校的实践探索,以高等职业教育学位体系构建为起点探讨我国学位体系改革,深化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或体系具体化问题的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林 邵晓枫
三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本质进行了多方面探讨,提出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一种考试制度、是一种教育制度或教育形式、具有考试和教育的双重属性、是一种学习制度、是国家对公民学习成就的认可制度等观点。在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我们应从多维视角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本质进行综合的考察。
关键词:
自学考试 本质 考试 教育 学习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袁本涛
"学科"和"研究领域"在本文中是一对并列的概念,"高等教育研究"究竟是一门学科还是一个"研究领域"的争论因其本身的特征而由来已久并将持续。根据对研究领域制度化和学科化的分析,本文认为三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完成的是社会建制和社会运作层面上的范式建构,观念层面的范式建构还远未完成。因此,高等教育研究依旧是一个"制度化"的研究领域,而不是一门"学科"。但"领域"和"学科"并无高低之分,只是在知识的"分化"和"整合"的进程中,各自在不同的层面上建构相应的范式而已。高等教育的基本内涵决定了高等教育研究的专门学者及其可能涉及范围的有限性、理论研究的实践导向性、学科化的有限性等特点,从而决定了高等教育研...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小强
对于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制度,不仅是对学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科专业制度本身进行反思。改革这一制度需要认真反思其价值功能定位、管理重心以及学科专业的分类框架、设置数目和组织设计等问题。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在功能上定位于综合制度、性质上定位于指导参考制度,学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实际应用导向和跨学科导向,组织设计上打破藩篱,加强院系沟通等等。
关键词:
学科专业制度 学科专业设置 改革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旭 王娇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管理学学科历经沉寂和停滞、复苏与重建、成形与发展、繁荣与分化、沉淀与深化五个阶段的学科建制,取得巨大成就。学科研究对象与性质逐渐走向明确,学科体系搭建日趋成熟,研究方法日益多元化与规范化,学科不断繁荣并走向分化。学科今后发展仍需要重新审视学科设置和分类,解决学科的归属问题;确定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夯实教育管理学学科的独立性;确立教育管理学学科性质,使学科兼容并包的同时有所坚守;建构中国本土的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注重教育管理学在我国的本土化建设;持续规范,实现教育管理学学科的研究范式的转型;打破学科壁垒,建立大教育管理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跃华 顾海英 史清华
本文回顾了自1935年以来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研究过程与成果,详细分析了农业保险范围的界定、中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以及农业保险制度模式等,总结了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与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村保险 市场失灵 制度研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雷 李倩
制度工作是指个人和组织为创建、维持或破坏制度而进行的有目的的行动,它的出现为新制度理论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门。本文基于“六何”分析框架,遵循“何谓”“为何”“何人”“何时”“何地”“如何”的脉络,对制度工作的定义、触发机制、行动者、时点、地点、策略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展望。结果表明:第一,现有的制度工作定义缺乏对制度扩散的阐释;第二,合法性机制与效率机制的辩证统一触发了制度工作;第三,个人或组织是制度工作的行动者,不同行动者如何协同开展制度工作的问题尚缺少关注;第四,行动者面对制度压力或制度矛盾时倾向于开展制度工作,但在面对多种制度压力或制度矛盾时如何开展制度工作有待探讨;第五,行动者可以立足六个层次开展制度工作,其中组织子系统、世界系统层次关注不足,组织场域层次最为重要;第六,制度工作策略可归纳为实践工作策略、边界工作策略和情绪工作策略,制度工作策略选择的动因与作用效果尚缺少研究。本文有助于我国学者把握制度工作的研究进展及后续的研究议题,也可以为相关行动者开展制度工作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雷 李倩
制度工作是指个人和组织为创建、维持或破坏制度而进行的有目的的行动,它的出现为新制度理论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门。本文基于“六何”分析框架,遵循“何谓”“为何”“何人”“何时”“何地”“如何”的脉络,对制度工作的定义、触发机制、行动者、时点、地点、策略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展望。结果表明:第一,现有的制度工作定义缺乏对制度扩散的阐释;第二,合法性机制与效率机制的辩证统一触发了制度工作;第三,个人或组织是制度工作的行动者,不同行动者如何协同开展制度工作的问题尚缺少关注;第四,行动者面对制度压力或制度矛盾时倾向于开展制度工作,但在面对多种制度压力或制度矛盾时如何开展制度工作有待探讨;第五,行动者可以立足六个层次开展制度工作,其中组织子系统、世界系统层次关注不足,组织场域层次最为重要;第六,制度工作策略可归纳为实践工作策略、边界工作策略和情绪工作策略,制度工作策略选择的动因与作用效果尚缺少研究。本文有助于我国学者把握制度工作的研究进展及后续的研究议题,也可以为相关行动者开展制度工作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裴尔念
十年前,清华大学图书馆在我国率先实行学科馆员制度,正式把国外的先进管理制度引入国内。近年来,我国多数高校图书馆纷纷设置了学科馆员制度,但在实行中发展不尽如人意。文章分析目前开展学科馆员制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就如何完善该制度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学科馆员 十年回顾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宏超 范先佐
教育供求不仅是一项基础理论研究,同时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简要回顾了教育经济学对教育供求研究的进展和取得的主要成就和经验,并指出未来教育供求研究应更加关注教育供求的特殊性和教育供给方式的多元化,同时教育供求的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教育供求 回顾 反思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晓玉
教育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初形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西德、美国和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我国开展教育法学的学术研究起步较晚,始于80年代初期。目前,就学科发育状况而论,教育法学在我国尚处于发育初期。本文将回顾我国教育法学研究已走过的厉程,简要概述其发展阶段及其各阶段的基本特征,对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观点纷争加以评析,并在此基础上作一些方法论上的反思,旨在加速我国教育法学学科建设的步伐,促使我国教育法学早日“发育成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借鉴新制度主义理论观点,将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基础要素作为校企合作制度化的分析框架。以此框架分析我国区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实践,其呈现三个特征:以规制性权威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建立,以规范性角色建构推动校企合作制度形成,以文化—认知观念对接推动校企合作制度扩散。反思实践,有三方面值得关注:借鉴他域经验时需要进行他域解构与本土重构;政策制定与实施时要关注企业家的情感需求和反应;要关注自下而上的各组织和行动者的制度变迁诉求。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新制度主义 制度要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颜磊 唐天艳 陈明昆
现代学徒制是目前我国职教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研究成果颇丰。文章重点对"中国知网"2014年有关现代学徒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从内涵与特征、国际比较、教学过程等方面分析其研究内容与核心观点,指出实施研究较多而过程研究较少、宏观研究较多而微观研究较少等不足,提出加强教学过程研究、加强一般模式探索等对策,以为我国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实践提供思想支持。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统计分析 研究主题 研究趋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和追求,《高等教育研究》已由当初一本学校办的内部刊物发展成为如今一份全国性的学术期刊,乃至被誉为我国"高教研究的一面旗帜"。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发展、大提高,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期刊也日益走向繁荣,作为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会刊,《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在"三十而立"之后,做到"四十不惑"?值此《高等教育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本刊编辑部邀请了部分国内外知名高等教育学者,共绘期刊未来发展蓝图。我们坚信,在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倾力支持下,《高等教育研究》一定会越办越好,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