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30)
- 2023(13033)
- 2022(10884)
- 2021(10201)
- 2020(8686)
- 2019(19694)
- 2018(19312)
- 2017(37848)
- 2016(20128)
- 2015(22136)
- 2014(21792)
- 2013(21221)
- 2012(18958)
- 2011(16754)
- 2010(16409)
- 2009(14986)
- 2008(14661)
- 2007(12811)
- 2006(10790)
- 2005(9662)
- 学科
- 济(78757)
- 经济(78630)
- 管理(65178)
- 业(61398)
- 企(52659)
- 企业(52659)
- 方法(39842)
- 数学(35758)
- 数学方法(35327)
- 财(27373)
- 制(20734)
- 农(19726)
- 中国(19527)
- 务(18182)
- 财务(18136)
- 财务管理(18096)
- 业经(17471)
- 企业财务(17378)
- 融(14505)
- 金融(14502)
- 体(14339)
- 银(14338)
- 银行(14324)
- 行(13614)
- 贸(13596)
- 贸易(13589)
- 学(13479)
- 易(13261)
- 技术(12830)
- 农业(12527)
- 机构
- 大学(277377)
- 学院(275091)
- 济(117875)
- 经济(115664)
- 管理(112228)
- 理学(97436)
- 理学院(96517)
- 管理学(94942)
- 管理学院(94405)
- 研究(86233)
- 中国(68247)
- 财(59539)
- 京(55628)
- 科学(48736)
- 财经(47215)
- 经(43194)
- 中心(41992)
- 所(40833)
- 农(40492)
- 江(39436)
- 业大(38405)
- 经济学(37858)
- 研究所(36607)
- 财经大学(35674)
- 经济学院(34265)
- 北京(33957)
- 范(31740)
- 农业(31633)
- 院(31402)
- 师范(31392)
- 基金
- 项目(191005)
- 科学(153631)
- 基金(144258)
- 研究(139082)
- 家(124742)
- 国家(123768)
- 科学基金(108998)
- 社会(92089)
- 社会科(87647)
- 社会科学(87628)
- 基金项目(76148)
- 省(72393)
- 自然(70773)
- 自然科(69269)
- 自然科学(69248)
- 自然科学基金(68039)
- 教育(64484)
- 划(61141)
- 资助(58589)
- 编号(54640)
- 部(43917)
- 成果(43664)
- 重点(42364)
- 创(40752)
- 制(40470)
- 国家社会(39446)
- 发(39029)
- 教育部(38828)
- 创新(38183)
- 人文(37847)
共检索到399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何灿 吴隽豪 杨咸月
资本市场流动性充足是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国内与国际双循环相互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如何利用北向资金提升境内股市流动性以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迫在眉睫。本文采用2017—2021年沪深两市日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北向资金进出整体提高了股票流动性,得益于信息机制与竞争机制:北向资金具有示范效应,通过信息机制吸引境内投资者跟风;通过竞争机制引入内资对手盘,促进价格发现。但同时,北向资金也可能损害流动性:配置型持股通过筹码机制降低活跃交易;激进交易行为通过交易机制造成价格冲击。北向资金在极端行情中逆势交易承接流动性,展现出成熟市场理性投资者行为;在持续大幅进出阶段对流动性又具有割韭菜倾向。进一步提升境内股市流动性质量有待拓宽北向资金进入渠道、提高北向资金进入比例,对沪深两市采取差别化政策;抑制直接传导机制的负效应乃至将其转化为正效应;建立风险预警体系,防范化解北向资金进出过程中的风险;教育内资学习其对流动性逆势操作的成熟经验,提升风险驾驭能力。
关键词:
北向资金 股票市场 流动性 传导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补冯林,张卫国,何伟
本文利用基于超高频数据的三类交易量期间来刻画日内总体以及单边流动性的动态变化。对交易量期间的建模分析采用了Log-ACD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了评估。实证研究的数据来自中国联通(600050)的分笔成交数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冠 田存志
文章基于Roll(1984)提出的序列协方差方法研究了上海股票市场的隐性交易成本。实证结果表明,在沪市,不同股票的隐性交易成本不一样;隐性交易成本在日内大致表现出"L"型变化特征。
关键词:
隐性交易成本 非对称信息 序列协方差方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孝岩 沈中华
本文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高频数据,研究了股指期货推出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股指期货合约交割日,总体上不存在到期日效应;在中长期,股指期货推出则确实增加了现货市场的波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在减小。另外,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起到引导作用,其冲击持续的时间更长、强度更大。本文政策含义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股指期货开始平稳有效运行,对现货市场起到重要引导和价格发现的作用,但由于股指期货的高投机性,加强对其监管仍然十分必要。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票市场 波动性 到期日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志军
对信息冲击和流动性冲击如何影响我国股市资产价格的跳跃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我们基于Corsi et al.(2010)改进的BN-S方法检验了沪深300指数价格的日内跳跃行为,分离出比传统BN-S方法具有更好有限样本性质的价格跳跃行为,包括跳跃发生日期,跳跃性方差和连续性方差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考察了信息冲击和流动性冲击对沪深300指数价格跳跃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信息冲击和流动性冲击都显著提高了资产价格发生跳跃的概率,其偏效应分别约为0.18和0.05;而且流动性冲击显著提高了跳跃性方差和连续性方差,但信息冲击只是显著提高了跳跃性方差。这对我们理解资产价格的跳跃发生机制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辉 孙广宇 夏秋
本文基于2011—2017年沪市分时高频交易数据,构建买卖价差指标以衡量市场流动性与流动性波动水平,探讨市场流动性、流动性波动对股票预期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流动性对股票预期收益存在负向影响,证明上海股市存在非流动性溢价;流动性波动对股票预期收益存在负向影响,分位数分组、剔除离群值后估计结果稳健。研究还发现,相较于上涨与反弹阶段,股市处于震荡与下跌阶段时,市场流动性对股票预期收益的影响更大;相较于上海市场,深圳市场流动性对股票预期收益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改善我国股市流动性、提升股票市场质量具有深刻的政策启示。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丹枫 梁丹
我们借鉴行为方面的模型,即投资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影响股票的未来收益。在卖空限制条件下市场高流动性预示市场充斥着非理性投资者。本文通过中国股市具备卖空限制和2001年2月B股向境内居民开放前后B股投资主体(投资情绪)发生变化这一自然事件,实证分析了B股市场向境内居民开放后,投资者情绪变化引起市场流动性增加,对股票预期收益的流动性溢价影响也由开放前的不显著变化为显著。
关键词:
情绪反应 市场流动性 B股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衡郁
本文归纳了流动性刻画维度和度量指标,选取不同规模和价位股票的高频数据作样本,吸收Amivest流动性比率计算原理,设定价格对交易量变动的敏感性为流动性度量指标,分析股票日内交易特征和流动性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日内模式价格变动呈仰卧"F"形,交易量呈仰卧"E"形,而非传统的"L"或"U"型;日内交易模式、股票规模和股票价位均影响着股票流动性;日内模式异动时间内,股票流动性差;大规模股票流动性强;高价股流动性差。
关键词:
流动性 高频数据 日内交易模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国进 丁杰 赵向琴
不确定性并不是都是"坏"的,"好"的不确定性也同样存在。本文采用BarndorffNielsen et al.(2010)提出的已实现半方差作为股票市场"好"的不确定性和"坏"的不确定性的代理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相对符号变差(RSV),分析RSV对中国股市定价的影响。基于2007-2017年中国A股5分钟高频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与理论解释相一致,RSV与股票收益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无论是基于单变量分组、双变量分组还是公司层面的截面回归,这种影响在经济上和统计上都显著。(2) RSV是独立于已实现偏度的一个重要定价因子,且RSV对股票的定价能力强于已实现偏度的定价能力。(3) RSV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是状态依存的,相对于经济景气程度高的状态,在经济景气程度低的状态下RSV定价影响更大。(4)基于RSV构建的投资组合的表现明显优于市场超额收益率组合、SMB组合和HML组合的表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小龙 姚益龙
文章通过采用构造"无摩擦资产"的新方法,测量和分析了中国股市2000年1月至2016年7月股票个体、市场组合以及基于不同指标构造的投资组合在每一个交易日的流动性水平溢价。研究结果表明:股票个体的流动性虽然具有不同的个体特征,但呈现出共同变化的趋势;市场组合的流动性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且沪市股票构成的市场组合流动性最好,创业板股票构成的市场组合流动性最差;规模大、价值型公司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流动性要优于规模小、成长型公司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回归结果显示本文构建的流动性水平溢价指标是稳健可靠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应展宇
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我们必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综合思考,才能得到对一个市场流动性的全面认识。从比较的视角考察中国股票市场,我们发现其流动性远远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股票市场在提升流动性方面还任重而道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仲常 刘敏 叶嘉
流动性是股票市场的生命力所在。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提出了适于我国市场条件的流动性度量方法,并据此系统的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得出了重要结论。
关键词:
股票市场 流动性 度量指标 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小龙 姚益龙
文章通过采用构造“无摩擦资产”的新方法,测量和分析了中国股市2000年1月至2016年7月股票个体、市场组合以及基于不同指标构造的投资组合在每一个交易日的流动性水平溢价。研究结果表明:股票个体的流动性虽然具有不同的个体特征,但呈现出共同变化的趋势;市场组合的流动性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且沪市股票构成的市场组合流动性最好,创业板股票构成的市场组合流动性最差;规模大、价值型公司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流动性要优于规模小、成长型公司股票构成的投资组合。回归结果显示本文构建的流动性水平溢价指标是稳健可靠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志辉 陈海龙 魏斌 刘英特
本文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日内高频交易数据探究内部控制对股票市场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与股票市场操纵显著负相关,使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变量替换等方法检验后,结论稳健。理论分析和机制分析表明,内部控制可通过提升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对股票市场操纵产生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独立董事占比等公司治理因素、行政审批和法律法规等制度环境因素可对内部控制与市场操纵之间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本文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市场公正层面的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对提高我国股票市场质量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辉 胡心怡 杜阳
市场操纵是一种严重损害资本市场公正的行为。本文基于分时高频交易数据构建了股票市场连续交易操纵识别模型,利用2009—2017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季度数据,探究了专业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操纵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股票发生市场操纵的概率越小;专业机构投资者通过降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路径实现对市场操纵的有效抑制;信息环境好的上市公司,更有助于专业机构投资者发挥作用,并且持股比例高且稳定的稳定型专业机构投资者,发挥抑制作用的效果更好。本文拓展和深化了关于市场操纵的识别研究,并从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的角度对防范市场操纵给出了建设性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