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56)
- 2023(19673)
- 2022(16980)
- 2021(15551)
- 2020(13250)
- 2019(30283)
- 2018(29888)
- 2017(57175)
- 2016(31201)
- 2015(35069)
- 2014(34951)
- 2013(34567)
- 2012(31810)
- 2011(28773)
- 2010(28744)
- 2009(26568)
- 2008(26184)
- 2007(23456)
- 2006(20152)
- 2005(17059)
- 学科
- 济(127759)
- 经济(127617)
- 管理(87854)
- 业(87846)
- 企(70258)
- 企业(70258)
- 方法(61058)
- 数学(53693)
- 数学方法(53048)
- 农(41740)
- 财(32289)
- 中国(31693)
- 业经(29927)
- 学(28345)
- 农业(27512)
- 地方(26240)
- 贸(23448)
- 贸易(23443)
- 易(22708)
- 制(22369)
- 技术(20927)
- 务(20829)
- 财务(20749)
- 财务管理(20703)
- 企业财务(19612)
- 理论(19312)
- 环境(19233)
- 和(18773)
- 银(18333)
- 银行(18249)
- 机构
- 学院(451964)
- 大学(451498)
- 济(177764)
- 管理(176615)
- 经济(173986)
- 理学(154502)
- 理学院(152756)
- 研究(150204)
- 管理学(149850)
- 管理学院(149055)
- 中国(109417)
- 科学(98087)
- 京(96233)
- 农(87039)
- 财(78520)
- 所(76605)
- 业大(75619)
- 研究所(70500)
- 中心(69412)
- 农业(68253)
- 江(64979)
- 财经(64343)
- 北京(60101)
- 经(58600)
- 范(57812)
- 师范(57084)
- 院(54099)
- 经济学(53732)
- 州(52576)
- 经济学院(48973)
- 基金
- 项目(317859)
- 科学(247839)
- 基金(229937)
- 研究(223430)
- 家(203563)
- 国家(201888)
- 科学基金(171953)
- 社会(140182)
- 社会科(132829)
- 社会科学(132794)
- 省(125653)
- 基金项目(122636)
- 自然(115066)
- 自然科(112398)
- 自然科学(112362)
- 自然科学基金(110341)
- 划(106031)
- 教育(102062)
- 资助(94880)
- 编号(89637)
- 重点(71482)
- 成果(70978)
- 部(68840)
- 发(67916)
- 创(65938)
- 课题(61761)
- 科研(61686)
- 创新(61631)
- 计划(60501)
- 教育部(58099)
- 期刊
- 济(187116)
- 经济(187116)
- 研究(121639)
- 学报(82136)
- 农(81437)
- 中国(79847)
- 科学(71686)
- 大学(60856)
- 管理(60232)
- 财(59490)
- 学学(57943)
- 农业(55142)
- 教育(42172)
- 技术(37741)
- 融(35934)
- 金融(35934)
- 业经(33970)
- 财经(30678)
- 经济研究(29545)
- 业(26985)
- 经(26277)
- 问题(25269)
- 科技(24280)
- 版(24181)
- 业大(22078)
- 技术经济(21802)
- 统计(21188)
- 图书(20976)
- 理论(20451)
- 商业(20348)
共检索到6345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雪莲
以北京高科技产业集群衍生效应的分析为核心,将衍生效应分为两大类:企业衍生效应和技术衍生效应。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出衍生效应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以此为基础设定分析标准,用以反映北京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特点。研究发现:衍生效应能够提升竞争优势和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对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同时,衍生效应能够强化集群专业化分工,促进技术扩散;技术衍生效应能促进企业规模化和专业化,而企业衍生效应强化了集群内部的竞争,能促进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雪莲
以北京高科技产业集群衍生效应的分析为核心,将衍生效应分为两大类:企业衍生效应和技术衍生效应。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出衍生效应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以此为基础设定分析标准,用以反映北京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特点。研究发现:衍生效应能够提升竞争优势和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对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同时,衍生效应能够强化集群专业化分工,促进技术扩散;技术衍生效应能促进企业规模化和专业化,而企业衍生效应强化了集群内部的竞争,能促进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芹 王盼 何彬斌
高科技产业集群中技术的快速扩散能够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其竞争力的提升,文章在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的特点,选取5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高科技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绩效进行了评价,并对张江高科技园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认为张江高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绩效不断增加,其中工业总产值和知识产权授予数权重的贡献最大,同时技术交易数量和经认定研发机构数变化不大,知识产权的授予和集群总产值的增加已经成为影响张江集群技术扩散绩效的主要驱动因素。
关键词:
高科技 产业集群 技术扩散 绩效 AHP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戴业炼 扬拉克
从增强软实力的视角,提出科技进步是形成软实力亲和效应的关键,必须重视文化高科技产业集群的构建,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恩 白军强
本文通过分析1991年至2008年间台湾高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影响因素,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检验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台湾高科技产业对大陆的投资主要受到市场环境、基础设施、劳动力成本、劳动力质量等影响;而传统的开放度水平和税负水平等因素则不是台湾高科技产业投资大陆的格兰杰原因,并依此提出了进一步吸引台湾高科技产业投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台湾 高科技产业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秀梅 李琪
本文建立了一个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评价体系,从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两个方面对我国各地区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水平不高,并且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我国竞争实力是在不断提升的,但是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东部地区的竞争实力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我国大量地区的高科技产业都不具备竞争潜力,而且引起竞争潜力变化的因素在各个地区是不尽相同的,要求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战略。
关键词:
高科技产业 竞争实力 竞争潜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玲 杨锐
本文利用"网络—资源—能力"分析框架,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分析了集群创新的功能效应,认为其主要取决于创新活动发生的条件和过程,并提出了联结能力、技术能力以及政府推动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有助于集群创新产生的假设,且通过实证分析比较了苏州IT产业集群和宁波传统产业集群的创新差异,得出了创新条件和创新过程对于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动具有不同效应的结论。
关键词:
集群创新 创新差异 社会网络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田利军 刘梁
本文以2010-2013年沪深两市高科技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企业对研发支出的会计政策选择是否受到盈余管理动机的影响。通过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企业为了平缓报告期收益、扭亏为盈、避免被ST、PT以及获得再融资机会而资本化研发支出。笔者认为,有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加强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建设;此外,公司应合理安排其内部财务控制权,充分发挥会计的审核、监督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晓卫
文章构建了高科技产业园区知识创新循环模型,提出知识创新是高科技产业园区演化发展的根本动力,系统分析了知识学习、技术能力是如何动态促进知识创新的过程,指出知识势差是促进高科技企业知识学习的主要动因,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高科技园区企业知识势差促进技术能力增长的机理,最后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了企业知识创新的经济学动因和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开忠,甘颖进
本文从剖析风险投资的运行机制出发 ,对我国特别是中关村地区风险投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进一步对风险投资的主体建设、其运作的融资阶段、投资阶段和退出阶段所必需的制度、组织和政策环境的营造与创建给出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
风险投资 中关村 高科技产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常健聪
该文采用外文文献和西方研究机构的数据,以美国学术界的视角解读中国对美国高科技产业的投资,挖掘此类投资的内在动机,分析中国投资美国高科技产业对美国社会产生影响的正反两方面争议,探索出美国社会和学术界对于中国高科技投资的各种担忧的来源和依据,研究这些争议和担忧对于中国海外高科技投资的冲击,并从美国各界对于中国高科技投资的反馈上总结我国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推动中国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双边投资关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蒋铁柱 汤静波
中关村是中国最有希望的高科技产业基地。中关村的兴起在于其人才的优势、政府的市场需求、产业群体和现代文化 ,中关村走的是一条创新推进型的发展道路。而上海的高科技产业可能需要通过传统产业的改造来拉动 ,是需求推进型发展。
关键词:
中关村 高科技产业 上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芹 陈继祥
本文定义了集群文化,揭示出集群文化的内涵是集群内形成了企业网络,阐述了集群文化对培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从而进一步提出培育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文化的启示。
关键词:
高科技产业 产业集群文化 企业网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素萍
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生成机制由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构成,宏观生成机制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环境和社会信用体系;中观生成机制包括较长的价值链、柔性化的市场、信用机制、集群的自组织能力、资源禀赋、集群学习能力和集群文化;微观生成机制包括企业家、技术创新和知识型员工。文章以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生成机制为理论基础,对中关村科技园区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德金 刘小婧
在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时代,各地都在抢占新一轮科技竞争制高点,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对促进区域经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技术预见的视角,构建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德尔菲方法选择了福建高科技产业的六大发展方向;并利用有关数据进一步进行检验技术预见的结果,研究发现:基于技术预见的发展方向选择与福建有关高科技产业发展规划具有高度一致性,凸显了技术预见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关键词:
技术预见 高科技产业 发展方向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