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9)
- 2023(12023)
- 2022(10166)
- 2021(9055)
- 2020(7860)
- 2019(17771)
- 2018(17367)
- 2017(33729)
- 2016(18440)
- 2015(20803)
- 2014(20553)
- 2013(20636)
- 2012(19455)
- 2011(17535)
- 2010(17448)
- 2009(16270)
- 2008(16226)
- 2007(14758)
- 2006(12543)
- 2005(11004)
- 学科
- 济(85330)
- 经济(85246)
- 业(56617)
- 管理(55152)
- 企(45745)
- 企业(45745)
- 方法(42623)
- 数学(38000)
- 数学方法(37768)
- 农(22271)
- 财(20675)
- 中国(19433)
- 业经(18280)
- 技术(17567)
- 地方(17055)
- 贸(17003)
- 贸易(16999)
- 学(16656)
- 易(16468)
- 农业(15185)
- 制(13464)
- 务(13338)
- 财务(13316)
- 财务管理(13284)
- 产业(13144)
- 企业财务(12652)
- 环境(12002)
- 和(11406)
- 融(11145)
- 金融(11143)
- 机构
- 大学(277926)
- 学院(277605)
- 济(118191)
- 经济(116081)
- 管理(108242)
- 理学(94807)
- 理学院(93748)
- 研究(93494)
- 管理学(92322)
- 管理学院(91824)
- 中国(67872)
- 京(60040)
- 科学(59889)
- 农(55638)
- 财(50159)
- 所(48631)
- 业大(47694)
- 研究所(44726)
- 农业(44644)
- 中心(43255)
- 财经(41394)
- 江(40370)
- 经(37767)
- 北京(37591)
- 经济学(37117)
- 经济学院(34143)
- 范(33347)
- 院(33010)
- 师范(32846)
- 州(31618)
- 基金
- 项目(193178)
- 科学(151314)
- 基金(141335)
- 研究(133132)
- 家(125995)
- 国家(124990)
- 科学基金(106090)
- 社会(86329)
- 社会科(82239)
- 社会科学(82213)
- 省(75879)
- 基金项目(75863)
- 自然(70500)
- 自然科(68924)
- 自然科学(68901)
- 自然科学基金(67729)
- 划(64677)
- 教育(60490)
- 资助(57410)
- 编号(51077)
- 重点(44062)
- 部(42717)
- 发(42432)
- 创(41258)
- 成果(39180)
- 创新(38639)
- 计划(37816)
- 科研(37809)
- 国家社会(36219)
- 教育部(36079)
共检索到388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永林 方慧姝
本文从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等三个方面建立了产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优选综合评价模型对北京高技术产业的影响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北京高技术产业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影响力 发展 实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永林
本文将技术进步分为新产品和生产手段改进两种作用方式,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和回归分析,测算了1998-2008年北京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对该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并给出了各个作用效率值。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高技术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明显;不同行业新产品和生产手段改进的技术进步对高技术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效率有所差别;就高技术产业整体而言,新产品的技术进步对高技术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最为显著,但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中,生产手段改进的作用更为突出。因此,高技术产业作为首都经济的主导产业,应特别重视技术进步,尤其是加强新产品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 生产手段 技术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佳宁 范哲远
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1997-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科技活动经费中政府投入部分对于当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有负面作用,但企业投入的部分却可以促进当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金融机构贷款对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没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发现,当地科研机构数量和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对于当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科技活动经费 政府投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永林 陈钰
构建了一个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溢出研究框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方程组对北京市样本数据进行了对比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产业的技术效率主要受市场竞争和部门间创新产品贸易等方式的影响,而技术进步主要受高技术产业的技术研发投入的影响;从高技术产业与传统行业的具体对应关系角度来看,高技术产业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与行业间的投入产出关联程度密切相关。在生产技术、产品供求等方面关联较大的行业受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影响较为显著,并且偏向技术密集型行业受高技术产业的影响较大。基于本文所得结论,最后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志迎 叶蓁 孟令杰
本文根据生产率与效率理论,运用中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效率和总量增长模式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造成我国高技术产业 TFP 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不是技术效率,且随着时间的变化 TFP 和技术进步的变化率有下降的趋势;同时各个行业的技术效率、TFP 及其构成的增长率也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技术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倩男 赵玉林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也越来越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高,高技术产业利用内外部资源的效率就越高,竞争实力就越强。本文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高技术产业各部门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最后针对这些差异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仕鸿 李良胜 徐姝妤
文章运用相关数据,对广东省高技术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进行协整分析、相关分析和OLS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同时,高技术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存在明显的线性正相关,且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生产总值的带动效用明显,高技术服务业总产值每增加1元,带动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6.814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金荷
本文利用产业分工指数和产业的区位熵,实证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以及11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的结构差异性与产业的地方专业化问题。分析结果表明,从1995~2002年总体上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同构性是减弱的,产业的地方专业化更加明显,显然这两种结论是互为印证的,并与当前有关高技术产业同构性趋强的观点是不一致的。本文还提出了未来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同构性 产业分工指数 区位熵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玉林 汪芳
本文主要运用投入产出方法从高技术产业之间的关联和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间的关联两个层面对高技术产业关联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部门中电子通信产业关联度大,应予以优先发展和重点扶持。在发挥高技术产业关联作用的基础上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力度,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华平
随着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互动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199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检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勇 史忠良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从其各行业与GDP的灰色关联度来看,高技术产业各行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确实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但在高技术产业高增长的同时,各行业运行效率不一。其中,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没有实现DEA有效。从动态效率来看,这两个行业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分别为11.5%和20.3%,说明它们的运行效率在逐步改善。尽管高技术产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在不断提升,但行业整体运行效率的增幅(9.50%)远远小于同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22.81%)。由此可见,高技术产业发展仍然以粗放式发展为主,产业运行效率有待提升。为此,需要针对不同行业,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亚莉 宋慧
根据改进过的GP指标测算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结果显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逐年增强。以RCA指数衡量的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基本呈上升趋势。对知识产权保护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政府的支持力度、R&D经费强度和专利密度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也呈正向关系,而R&D人力强度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呈负向关系。文章最后提出了以知识产权保护提升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高技术产业 竞争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永林 李立委
在分析技术进步对产业增长作用的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将技术进步导致的规模效应置于技术进步效应中,并把技术进步效应分解为技术进步的纯产出效应和规模效应。构建了修正的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基于1998—2008年全国22个地区高技术产业五大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北京高技术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北京高技术产业及五大行业的技术进步效应值及其分解值,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合理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珑瑛 叶元煦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玉林 程萍
客观、科学地评价中国省级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区域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并带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支撑环境三个方面构建省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全国省级区域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分别从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四个时段进行动态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严重的区域差异,且具有差距拉大趋势;加大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是加快提升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性举措;地方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是影响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