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65)
- 2023(2578)
- 2022(2189)
- 2021(2054)
- 2020(1737)
- 2019(4122)
- 2018(3894)
- 2017(7589)
- 2016(4121)
- 2015(4316)
- 2014(4138)
- 2013(4098)
- 2012(3977)
- 2011(3580)
- 2010(3722)
- 2009(3378)
- 2008(3225)
- 2007(2791)
- 2006(2485)
- 2005(2316)
- 学科
- 济(18703)
- 经济(18691)
- 管理(10066)
- 业(8426)
- 地方(7587)
- 企(6348)
- 企业(6348)
- 方法(6272)
- 数学(5602)
- 数学方法(5562)
- 学(5367)
- 结构(4877)
- 农(4643)
- 中国(4515)
- 地方经济(4140)
- 财(4131)
- 环境(4078)
- 产业(4072)
- 制(3673)
- 贸(3608)
- 贸易(3604)
- 易(3421)
- 业经(3392)
- 农业(3100)
- 资源(3087)
- 体(3050)
- 产业结构(2920)
- 生态(2768)
- 体制(2647)
- 和(2636)
- 机构
- 学院(57395)
- 大学(57340)
- 济(24007)
- 经济(23570)
- 研究(23482)
- 管理(19508)
- 中国(17083)
- 理学(16650)
- 理学院(16344)
- 京(16310)
- 科学(16082)
- 管理学(15990)
- 管理学院(15883)
- 所(12416)
- 农(11933)
- 研究所(11502)
- 北京(11172)
- 业大(10552)
- 中心(9891)
- 财(9886)
- 院(9211)
- 农业(9158)
- 江(8140)
- 财经(7994)
- 科学院(7819)
- 范(7692)
- 经济学(7611)
- 师范(7587)
- 经(7263)
- 省(7091)
- 基金
- 项目(41923)
- 科学(32388)
- 基金(30403)
- 研究(27801)
- 家(27771)
- 国家(27590)
- 科学基金(22973)
- 社会(17903)
- 社会科(17056)
- 社会科学(17052)
- 基金项目(16444)
- 自然(15772)
- 省(15229)
- 自然科(15101)
- 自然科学(15090)
- 自然科学基金(14807)
- 划(14050)
- 资助(12483)
- 教育(11279)
- 发(10041)
- 重点(10028)
- 编号(9986)
- 计划(8637)
- 部(8589)
- 创(8205)
- 科技(7989)
- 科研(7974)
- 创新(7877)
- 成果(7677)
- 发展(7627)
共检索到84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邢韶华 袁秀 林大影 肖雁青 雷霆 张文林 崔国发
采用典型性样方法对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群落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胡桃楸群落内维管束植物达156种,隶属于55科111属;植物区系以北温带类型的种类为主,其属数占群落内植物总属数的35.14%,东亚、泛热带等成分明显较少。乔木层物种数较少,只有13种;群落内植物的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最多,为53种,其次是1年生草本,地上芽植物最少。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最低,草本层最高;群落内物种多样性与胡桃楸的重要值呈负相关,但不显著;只有群落内穿山龙Dioscorea nipponica与披针叶薹草Carex lanceolata...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大影 鲜冬娅 邢韶华 崔国发 张文林
为了解北京山区核桃楸种群的自然生长状况,于2007年8月对分布于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核桃楸群落及其自然生境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共设置面积为20 m×20 m的样地6块,并把每块样地划分为16个5 m×5 m的小样方,在小样方尺度上,调查了核桃楸种群及其群落中占有一定优势地位的紫椴、黄檗、北京丁香和鹅耳枥的分布情况;用2×2列联表和χ2检验研究了核桃楸与紫椴、黄檗等在主林层、演替层和更新层的种内、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①主林层中核桃楸与演替层中的核桃楸呈显著正联结;与更新层中的北京丁香呈极显著负联结,且联结系数值较大;与其他物种在不同演替层间正联结种对数小于负联结。②演替层中核桃楸与不...
关键词:
雾灵山 核桃楸 种间联结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郑昌龙 王健铭 李景文
以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抽样法研究林下植物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结果表明:胡桃楸林灌木层植物种类随林龄增加而逐渐增加,草本层植物种类则逐渐减少,存在明显的时空动态;幼龄林和中龄林草本层以披针叶薹草Carex lancifolia,大油芒Spodiopogon sibiricus,草乌Aconitum carmichaeli和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等为优势种,近熟林和成熟林则以蓝萼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和白屈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齐磊 胡德夫 丁长青 隋金玲 张东 杨亮 吴记贵 蒋万杰
啮齿动物是哺乳动物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在自然界中啮齿动物是一些食肉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是陆地上许多类型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国内外对啮齿类群落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张知彬等,2001;武晓东等,1999;2000;杨扬等,2008;周旭东等,2004;Aragon et al.,2009;Courtalon et al.,2010;Tibault etal.,2010)。组成群落的各个物种随气候、小生境和食物的变化,它们种群数量和生活史性状等各因子便会变化。由此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多样性和种间关系等,也随时间而变化(曾宗永,1994)。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 吴东亮 吴乾隆 彭平平 郭晓贝
植物资源是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各科物种数排序,筛选出居前30位科作为优势科,分析其物种数分布、分布型、单属科植物种数量分布特征;对优势科所属物种数从大到小排序,将前50位的属作为优势属,分析优势属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基于重点植物解说原则,筛选出雾灵山植物重点解说对象。
关键词:
植物区系 优势科 优势属 解说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斌 张远 渠晓东 刘思思 孟伟 丁森
2010年9月、2011年5月和8月对辽河干流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鱼类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共有鱼类28种,以杂食性耐污小型鱼类为主,其中鲤科鱼类占65.52%。与历史资料相比,鱼类种类大幅减少,且表现出营养结构简单化、鱼类资源小型化的特征。保护区鱼类群落组成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化,可分为石佛寺水库上游、石佛寺水库下游和感潮河段3个区段。保护区上游鱼类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指数高于下游;鱼类物种数秋季高于春季,而鱼类个体数均匀程度春季高于秋季。典范对应分析发现秋季TN(F=3.25,P=0.012)和水温(F=2.86,P=0.016)为显著影响鱼类群落的环境因子。
关键词:
辽河保护区 鱼类 物种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皓 姜景民 邵文豪 刘军
在对浙江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粉叶柿群落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粉叶柿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以及粉叶柿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等特征。结果表明: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79种,隶属37科66属,单属种植物较多。植物区系具有热带起源性,是从热带向温带过渡的阶段。群落垂直层次分明,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和均匀度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粉叶柿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苗严重不足,种群有衰退的趋势。种群分布格局整体上呈集群分布,在不同发育阶段,种群分布格局有所差异:幼树为集群分布,中树和大树为随机分布,种群呈扩散趋势。这种差异与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与物种的竞争排斥作用有密切联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凯 汪正祥 雷耘 李中强 潘磊 李亭亭
为了解鄂西北地区的鱼类多样性和鱼类群落结构,于2007~2012年先后对鄂西的八卦山自然保护区、堵河源自然保护区、五道峡自然保护区、南河自然保护区、野人谷自然保护区及漳河源自然保护区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个自然保护区共有鱼类79种,隶属4目15科51属。鲤形目鱼类为6个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类群,共56种,占总数的70.89%。6个自然保护区的鱼类食性和生态类群相似,鱼类食性均以肉食性和杂食性为主,草食性鱼类较少;定居性鱼类占主体,河湖洄游性和喜流水性鱼类较少。渔获物分析表明,堵河源自然保护区鱼类丰富度指数(D)最大,为2.60,八卦山自然保护区鱼类丰富度指数最小,为0.91。多样性分析表明,同一水系的保护区之间的β_c值和β_R值均比处于不同水系的保护区之间的β_c值和β_R值小;处于同一水系的保护区相似性系数(C_j)较高,处于不同水系的保护区之间的相似性系数较低(C_j),这很好的诠释了处于同一水系的自然保护区在地理环境上的连续性,而处于不同水系的自然保护区之间出现了地理环境的分化隔离。目前水电开发和过度捕捞是该地区鱼类最大的威胁因子,建议强化渔政管理,并建立鱼类人工繁育基地,以减缓水电工程带来的不利影响,恢复天然渔业资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国发 李俊清 牛树奎 胡德夫 路端正 王建中 孟昭霞 喻宝金 李栋 徐占明 彭光强 彭明本
喇叭沟门林区是北京市最大的天然林区 ,在此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有效保护原生性蒙古栎林和胡桃楸林 ,保护 99种濒危植物 ,保护密云水库的水源涵养林和森林旅游资源 .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设计总面积 1 6 6 82 .4hm2 ,其中核心区面积 5 2 0 0 .8hm2 ,缓冲区面积 5 1 1 3.3hm2 ,试验区面积 6 36 8.3hm2 .保护区内森林面积 96 2 3.4hm2 .行政范围包括孙栅子、胡营子、北辛店、四道穴、下河北和帽山村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天然林 濒危植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玉钧 邹国辉
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国有林场体系自然保护区的来历,具体介绍了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概况及设置过程,分析了其经营目标,并对其旅游的开展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国有林场体系的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是必要的,即以生态旅游为中介,由经营者、当地居民、旅游者及相关行政部门等利益主体来共同参与保护区的管理,最终实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哀建国 丁炳扬 于明坚
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的福建柏Fokieniahodginsii种群分布于福建柏-猴头杜鹃Rhododendronsimiarum林,福建柏-甜槠Castanopsiseyrei林和褐叶青冈Cyclobalanopsisstewardiana-甜槠林中。这3种群落类型中,高位芽植物分别占80.6%,83.1%和87.8%,地面芽植物分别占11.6%,10.1%和8.5%,地下芽植物分别占5.3%,2.2%和1.2%,1年生植物分别占1.9%,3.4%和2.4%。叶级以小型叶为主,分别占52.9%,66.3%和48.8%。叶型以单叶比例最大,分别占89.7%,91.0%和91.5%。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利顶 傅伯杰 刘雪华
以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保护为实例,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中景观结构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认为在进行景观要素设计之前,应先进行景观适宜性评价,之后进行核心斑块、缓冲区和廊道的设计。①核心斑块 :不仅要考虑斑块的景观适宜性,而且斑块的面积应能维持一定物种数量 ;②缓冲区 :在考虑距离对目标物种影响的同时,还应考虑缓冲区的范围应该覆盖所有的核心斑块 ;③廊道 :需要辨识两种情况,其一是对现存生境廊道的保护,为了避免不同核心斑块被隔离,必须严格保护现存的生境廊道。其二是对潜在生境廊道的建设,在条件允许时,通过植被重建,建立适宜的生境廊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传玖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有各类自然保护区926处,占国土面积的7.64%(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7%)。按理说,既然是自然保护区,就该得到很好的保护。但实际情况并不能让人满意,很多自然保护区已不是一方净土。报载,当初九寨沟在开发时,曾准备“沟内游,沟外住...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长城 赵卫红 蔡义勇 王祖炉 陈胜伟
本文利用2003年在福建九仙山收集的云雾水和雨水酸度监测资料,对云雾水和雨水酸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化学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福建九仙山云雾水和雨水严重酸化,云雾水出现强酸的机会比雨水高出近一倍;云雾水、雨水的酸度和酸雨出现率随季节而变化;西风影响时云雾水的酸度最大,北风时雨水为酸性,东南风时出现强酸雨的机会最多;云雾水和雨水受海洋因素影响明显,阴离子以C l-、阳离子以NH+4为主,云雾水的致酸离子与碱性离子比值明显大于雨水.
关键词:
高山 云雾水 雨水 酸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沐先运 刘晓 林秦文 陈伯毅 汪远 张钢民 赵良成 张志翔
在以北京市兰科资源整体调查为背景、以对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3年来多次植物调查的基础上,发现保护区内有兰科植物14属16种,为北京兰科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通过物种和生境多样性、生活型和区系的分析讨论,指出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地形复杂多样,多种环境均适合兰科植物生长;保护区内兰科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多为北温带性质,兼有一定的旧世界温带性质;生活型有陆生型和腐生型两种。针对目前兰科植物的生存状况,提出保护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