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03)
2023(13657)
2022(11171)
2021(9962)
2020(8468)
2019(18933)
2018(18420)
2017(35489)
2016(18722)
2015(20367)
2014(19565)
2013(19534)
2012(17603)
2011(15547)
2010(15930)
2009(15144)
2008(14339)
2007(12739)
2006(11333)
2005(10268)
作者
(55253)
(45883)
(45720)
(42785)
(28805)
(21908)
(20695)
(17923)
(17347)
(16205)
(15736)
(15329)
(14506)
(14429)
(14068)
(14043)
(13896)
(13603)
(13322)
(13180)
(11490)
(11177)
(11148)
(10372)
(10297)
(10271)
(10092)
(10044)
(9079)
(9007)
学科
(82374)
(77339)
经济(77249)
(74169)
企业(74169)
管理(65529)
方法(33891)
业经(29603)
(26790)
(26098)
(26005)
金融(26004)
数学(25641)
数学方法(25465)
中国(24087)
(23855)
银行(23809)
(23113)
农业(20051)
(19979)
财务(19959)
财务管理(19945)
(19466)
企业财务(18946)
技术(17406)
(16217)
贸易(16204)
(15784)
地方(15565)
理论(15017)
机构
学院(265426)
大学(260626)
(111750)
经济(109648)
管理(107776)
理学(92933)
理学院(92013)
管理学(90753)
管理学院(90292)
研究(84106)
中国(72496)
(56447)
(53181)
科学(52606)
(51310)
业大(43461)
(42590)
农业(42245)
中心(41183)
财经(41162)
(40143)
研究所(38899)
(37545)
北京(35169)
经济学(33789)
(31990)
经济学院(30907)
财经大学(30597)
商学(30536)
商学院(30272)
基金
项目(181272)
科学(143960)
基金(134079)
研究(127520)
(118492)
国家(117415)
科学基金(102182)
社会(84209)
社会科(80060)
社会科学(80036)
基金项目(71928)
(71558)
自然(67437)
自然科(66006)
自然科学(65989)
自然科学基金(64927)
(59455)
教育(55455)
资助(53043)
编号(49965)
(41688)
(41564)
重点(40735)
(39610)
(38370)
创新(38170)
成果(38127)
国家社会(35397)
科研(35322)
计划(33982)
期刊
(120925)
经济(120925)
研究(71761)
中国(49947)
(48505)
学报(44298)
管理(42010)
(41481)
科学(40229)
(36378)
金融(36378)
大学(33283)
农业(32479)
学学(31819)
业经(22720)
技术(21544)
财经(20518)
(19626)
经济研究(19326)
(17705)
教育(16873)
问题(15660)
技术经济(14713)
商业(13771)
现代(13345)
图书(13283)
科技(12784)
(12584)
(12545)
理论(12193)
共检索到394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辉  申玉铭  王伟  邓秀丽  
在全球金融服务业呈现集群组织背景下,金融机构在城市之间及城市内部相互作用影响,形成了复杂的网络关系。以北京市金融街为例,利用社会复杂网络研究方法,通过网络节点中心度、网络密度和网络集中度定量测度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业网络特征,结果发现:①金融服务业网络存在明显的等级性,"一行三会"处于金融网络关系的中心位置,在相关金融服务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和作用;②不同类型金融服务业机构间存在紧密联系性,网络密度较高;③整个金融服务业网络中银行服务业及金融管理机构在网络中发挥着主要作用;④最后,借助Porter菱形理论从区位、历史文化、信息、金融资源、政策等不同角度探讨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基础、引力和推力等因素,为北京金融中心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彦明  
产业集群的本质是具有多重属性的复杂网络组织。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产业集群具有不同的内部网络结构,而不同的网络结构是造成产业集群模式差异的重要原因。本文在对产业集群相关文献进行简要梳理和范畴界定的基础上,对金融服务业集群独特性进行了分析。进而对上海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金融服务业集群网络运行特点进行了剖析,并从构建与完善上海金融服务业集群网络体系的角度,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惠中  赵景峰  
文章运用修正引力模型构建了2011—2020年中国省际数字金融空间关联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整体、个体和聚类三个层面分别刻画其关联网络结构特征,采用非线性二次指派程序分析其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数字金融空间关联网络具有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区域间梯度差异明显;网络整体关联较为紧密,未出现孤立的节点,但关联关系的紧密性还有待提高,各省份间存在明显的关联与溢出关系;北京、天津、江苏、浙江、上海位于网络的中心位置,对整体网络具有一定的支配和控制能力,并呈现显著的“虹吸效应”,其相邻省份发挥着“桥梁”中介传输作用;西北、西南、东北等偏远地区与其他省份的关联关系较弱,但自身“溢出效应”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红霞  
基于第二次和第三次经济普查的数据,以邮区为基本空间单元,从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微观视角实证分析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演变及这一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在市域范围内,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分布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以城市中心为原点,随距离增加集聚程度先升后降;两次经济普查期间呈现向心集聚的发展趋势,但总体集聚度有所减弱。进一步地,距离最近地铁站的距离、距离机场的距离、到中轴线中心距离等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具有重要的负向影响,路网密度以及距离制造中心的距离的作用较弱;政策新区和发展区规划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集聚水平对当期的集聚影响较大,以上因素共同决定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圈层+极化"的空间布局。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影响因素着手,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集聚区位、集聚过程等进行科学引导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京京  
本文运用区位熵分析方法,对服务业就业在北京各区县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描述与分析,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在就业区位熵所表征的总体专业化水平、各区县之间区位熵水平差异方面均存在较大区别。生活性服务业具有分布的普遍性特征与总体上较高的专业化水平;相反,生产性服务业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各区县的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复合性中心—专业性外围空间结构,并对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不同的的空间变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地租水平与集聚因子、行业特性、资源稀缺型以及政策引导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及迁移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永波  甄圆圆  
本文利用北京市2004~2013年现代服务业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服务消费需求水平,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区域开放度以及政府投资支出与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均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工业与现代服务业之间还未实现"无缝对接",第二产业的发展并没有真正发挥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卢明华  惠国琴  
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正日益成为支配城市经济的主要因素,并对城市经济布局和城市空间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北京市服务业发展变化历程,目前服务业在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70%,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业的比重也超过60%,北京市已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现代国际大都市经济形态的服务型城市。文章重点分析了北京都市区服务业及各行业空间分布特征:北京都市区服务业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及周边地区,总体上呈"多中心集聚"分布;服务业各行业空间分布区县差异明显,地域分工已经形成;服务业各行业空间布局形态呈现多样化特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化平  魏旭光  康凯  
以京津唐产业集群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网络特征、网络能力和企业成长性之间关系进行拟合,结果显示:网络特征、网络能力对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具有显著影响,实现集群企业网络化成长应加强网络能力,增进信任,从而为集群企业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平  邵鹏  温春龙  
基于企业社会网络和创新企业成长相关理论,构建了信息服务业的"企业背景—网络特征—创新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选取珠三角地区信息服务业集群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背景与网络特征对创新企业成长影响显著。将深圳信息服务业集群发展划分为三阶段,发现企业背景、网络特征对企业成长影响具有时序差异。成长期三城市的研究,发现福州市信息服务业集群发展相对滞后于广州和深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颖慧  游星  陈红  
[目的]探索加快我国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促进我国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方法]基于2005-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构建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出我国31省(市)区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并借助Tobit模型对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最后运用Dagum基尼系数对二者融合水平进行区域差异分析。[结果](1)我国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但还处于失调阶段,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2)城镇化水平、公路区域密度、技术创新水平、财政支农力度、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均能促进两者的融合,公路区域密度对融合水平促进作用最大。(3)从基尼系数绝对值看,31省(市)区融合水平总体差异不大,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间的差异最大。[结论]各地应加强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升科技创新和应用力度、培育高素质人才和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区域差异,以此促进我国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帅  席强敏  李国平  
运用空间计量回归方法,实证刻画北京制造业企业在河北发生的实际完成投资的空间格局,揭示在首都功能转移的战略背景下,北京制造业企业投资的空间规律。研究发现,制造业投资以北京为中心,呈现随距离衰减的特点,整体投资呈圈层状布局;企业投资重视当地劳动力平均工资,资本密集型企业偏好工资高、劳动力素质好的地区,技术密集型企业偏好接近机场、交通通达度高的临近北京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偏好经济社会环境优越,教育、医疗条件良好的地区;开发区特别是国家开发区的政策优势将提高地区对制造业企业的吸引力。揭示和验证了具有明显发展差距的大都市区域内部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投资的空间布局规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越  李仰光  
本文以京津冀物流供应链网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国际货代公司的数据,运用复杂网络等方法分析京津冀物流供应链网络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冀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特征比较突出,功能较为完善;京津的物流供应链协作程度强于京冀;京津冀物流供应链网络演化分为持续上升、持续下降、先升后降、先降后升四种类型,其发展过程比较稳定、网络效率不断提高,对物流信息具有较好的掌握能力;京津冀物流供应链空间演化过程受到经济发展、宏观政策、资源配置、生产与配送等因素影响。最后,文章提出相关京津冀物流供应链网络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闫彦明  
京、沪、深是我国东部三大经济圈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和我国金融实力最强的三个城市。长期以来,依托各自的资源禀赋条件、国家战略规划、人文历史基础等,京、沪、深形成了各有特色的金融服务业集群模式,也呈现出不同的优劣势特征。在我国区域金融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对京、沪、深金融发展经验进行比较研究,能够为国内其他城市金融发展带来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宇凡  林文盛  冯长春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正在不断重塑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利用网络爬虫工具从外卖平台"饿了么"抓取北京主城区网络外卖餐馆的空间属性并现场调研中关村片区餐饮业,对比完全网络化餐馆、混合型餐馆和传统餐馆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信息技术促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交通区位和原有餐馆集聚区的依赖,趋向于在租金低廉区域分布,进而在空间上扩散;市场导向特征决定了网络外卖餐馆仍受传统区位决策因素限制而在一定空间内集聚。在信息技术的扩散力量和传统区位决策因素的集聚力量共同作用下,网络外卖餐馆最终呈"分散的集中"特征,直到下一次技术革命出现,新的均衡重新形成。信息技术影响下,不同城市功能空间相互渗透,未来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城市空间结构将更加多元化、混合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卢明华  周悦颜  刘汉初  许欣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转移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论文基于2010—2015年北京企业对河北亿元以上项目的投资数据,分析历年投资规模、行业特征和区位特征及变化,进一步利用条件Logit回归模型,分别探究北京全行业、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对河北投资区位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2010—2015年,北京企业对河北的投资规模大幅提升,制造业投资占比有所下降,服务业投资占比显著提高,且投资行业类型多样化,呈现升级趋势,对一般性产业的疏解已初步取得成效。②北京企业对河北各地级市投资额分布的层级分化明显,且在各地级市的市区、县域均有分布,呈现广域散布的特征。③2010—2015年,北京企业对河北各地级市的投资区位较为集中,但略趋分散,投资份额有从唐山、承德、廊坊向保定、邯郸转移的趋势,基本形成以唐山、石家庄、保定、张家口为核心承载地的投资格局。④产业基础、时间距离、政策环境、创新能力是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特征。制造业受时间距离、劳动力成本、政策环境的影响,容易形成企业投资的"区位锁定"和"行业锁定";服务业较高的企业经济效益克服了劳动力成本的影响,高素质人才更能吸引服务业企业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