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81)
- 2023(6318)
- 2022(5671)
- 2021(5364)
- 2020(4898)
- 2019(11796)
- 2018(11730)
- 2017(23006)
- 2016(12957)
- 2015(14869)
- 2014(15297)
- 2013(15258)
- 2012(14453)
- 2011(13254)
- 2010(13400)
- 2009(12694)
- 2008(12737)
- 2007(11645)
- 2006(10009)
- 2005(9191)
- 学科
- 济(57889)
- 经济(57811)
- 管理(34054)
- 业(31740)
- 方法(28042)
- 数学(25386)
- 数学方法(25141)
- 企(24571)
- 企业(24571)
- 农(16392)
- 财(13990)
- 学(13766)
- 中国(13193)
- 制(11555)
- 地方(11131)
- 贸(10439)
- 贸易(10438)
- 易(10073)
- 农业(9771)
- 业经(9599)
- 土地(9518)
- 务(7935)
- 财务(7911)
- 和(7908)
- 银(7899)
- 财务管理(7884)
- 银行(7876)
- 融(7750)
- 金融(7748)
- 体(7506)
- 机构
- 大学(191721)
- 学院(188241)
- 济(78845)
- 经济(77124)
- 管理(71384)
- 研究(65631)
- 理学(61126)
- 理学院(60350)
- 管理学(59173)
- 管理学院(58815)
- 中国(50463)
- 京(44262)
- 科学(41204)
- 财(36512)
- 农(36221)
- 所(34474)
- 研究所(31258)
- 中心(31122)
- 业大(30956)
- 财经(28933)
- 江(28913)
- 农业(28800)
- 北京(28619)
- 经(26143)
- 经济学(24827)
- 范(24715)
- 师范(24477)
- 院(23608)
- 经济学院(22605)
- 州(22099)
- 基金
- 项目(123080)
- 科学(95269)
- 基金(88977)
- 研究(87630)
- 家(78051)
- 国家(77445)
- 科学基金(64825)
- 社会(54553)
- 社会科(51570)
- 社会科学(51552)
- 基金项目(47293)
- 省(46431)
- 自然(42480)
- 自然科(41377)
- 自然科学(41361)
- 划(40890)
- 自然科学基金(40604)
- 教育(39966)
- 资助(37423)
- 编号(35874)
- 成果(29537)
- 重点(28003)
- 部(27997)
- 发(26193)
- 课题(24741)
- 创(24476)
- 科研(24288)
- 教育部(23329)
- 计划(23269)
- 创新(23068)
共检索到279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于伟 饶烨 胡志丁 李传松 宋金平
文章简要梳理了国内外地产价格梯度案例研究的脉络,采用特征价格模型、非参数估计方法研究了北京都市区住宅、商业土地出让价格梯度与土地开发强度的变化,解析了新时期城市空间发展的特征。研究表明:住宅和商业土地出让价格梯度随时间呈现扁平化倾向,从土地价格视角说明了北京城市空间持续的郊区化扩展趋势。2009年以来住宅土地价格梯度为正,表明北京住宅空间结构特征不完全符合单中心城市假设,商业地块则较好地体现出市场机制下价格梯度的变化规律。线性模型在刻画住宅土地开发强度的空间变化方面不典型,但却较好地揭示了商业土地随到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开发强度逐步降低的特征,2005年以来这种特征有所缓和。非参数估计方法由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苑韶峰
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集约利用城市土地,是我国土地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术理论界和土地管理相关部门都给予了高度关注。通常在成熟的土地市场中,土地资源的配置直接受到价格的影响,理论上表现为土地价格与集约度呈现正相关关系。本文选取全国10个主要大城市2000-2008年的数据,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土地价格的关系。
关键词:
土地价格 集约利用 评价指标 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洁 吕永强 沈体雁
基于北京都市区的POI(Points of Interest)数据,应用点模式分析法识别城市主次中心,通过对比去除就业中心前后的集聚度,探讨就业中心对不同产业的集聚作用。研究发现,在北京市多中心的空间结构下,所有产业均表现为集聚分布,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在主中心内呈现明显集聚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内部产业间倾向于邻近分布,主中心内产业邻近度更高;从主次中心来看,主中心对金融及商务服务行业具有较强吸引力,而郊区次中心产业分布相对分散,需进一步强化集聚能力。
关键词:
多中心 点模式 空间联系 北京都市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铁山 齐云蕾 刘霄泉
城市的空间发展与经济重构有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直接动力。本研究分析了随就业结构变动,北京都市区不同部门就业空间分布的变化及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业结构变动显示出北京都市区产业结构在升级,就业正脱离第二产业和传统服务业,转向生产性服务业。同时,就业结构变动剧烈的行业,尤其是在就业结构中比重迅速增加的生产性服务业,其就业空间分布的变动也十分突出,表现出就业分布的空间转移和新的空间集聚,从而带来城市经济空间格局的重组。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增长的地区总体就业增长也比较迅速,形成了新的就业集聚区,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空间转移和集聚具有特定的区位指向,形成了专业化的地域分工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卢明华 杨洁
北京作为我国首都,近年来服务业发展迅速、地位显著增强。尤其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服务业日益成为城市经济的主体,其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城市内部服务业空间布局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服务业空间分布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然后基于1996年北京市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和2008年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采用地区专业化指数和区位商以及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北京都市区服务业地区专业化和分工的现状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服务业在北京都市区内部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明显差别;北京都市区服务业空间分布呈现出地域分工的特征,区县层次要比区域层次突出些;整体上,北京都市区服务业地区专业化呈现弱化趋势,各区域服务业地区专业化有升有降,区域之间地域分工有所弱化,各区县服务业地区专业化也有升有降,区县之间地域分工变化规律不明显。
关键词:
地域分工 专业化 服务业 北京都市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敏 饶烨 于伟 宋金平
采用统计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在第四、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乡镇街道数据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北京都市区2000年以来人口空间发展的新特征。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北京旧城区人口整体实现了正增长,改变了绝对数量不断下降的趋势,增加了人口疏解的难度。远郊区人口增速超过近郊,逐步演化为郊区化的主要承载空间,显示出远郊新城在集聚人口方面的吸引力。全局Moran指数显著为正且逐年减小,揭示人口的郊区化扩展,但2000以来这种趋势有所减弱。局部Moran指数揭示高-高类型集聚区以旧城区为中心逐步向外围扩展,新增的高-高类型区主要位于西北部和北部,减少的区域主要分布于二环以内。低-低类型区分布于都市...
关键词:
人口密度 空间分布 空间自相关 郊区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春圆
元代地价资料并非是有意识地系统记录的结果,因此首先应对相关文本作历史学的解读。元代徽州地契比较充分地反映了祁门县南部阊江流域中下游的土地交易情况,通过把地契中土地转换为标准"上田",可以初步实现价格的"序列化"。主要由石刻文献记载的江浙地价相对丰富,但存在真实交易与"投献"的区别。其他中原地区也有可供参考的地价资料。松江、大都等城内地价显著高于农地,且受城市经济影响。云南昆明、通海等地石刻记载的地价体现出元后期这一地区土地交易活跃,且价格能够有效反映土地价值。
关键词:
元代 地价 文本解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国强 靳香玲
论土地价格的形成机理马国强靳香玲土地作为财富和财富之母,已被视为生产力要素之一,土地具有价格是毋容置疑的。那么土地的价格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一些学者认为:土地的价格是凝结在土地之上的人类劳动产品的价值和土地权属关系所决定的;一些学者则认为:土地的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爱国
城市土地是城市经济活动的基础,为了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和规划城市土地,我们必须研究城市土地价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洪峰 许月卿 吴艳芳
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借助DEM提取高程、坡度信息,采用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系统分析平谷区1993—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探讨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及空间格局的影响,以期为该区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资源优化布局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①1993—2008年,平谷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大幅度增加;②坡度、高程及地形位对平谷区土地利用格局及其时空变化有着重要影响。③耕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分布的优势区间集中于低地形位区间,草地分布的优势区间集中于中地形位区间,林地、未利用地分布的优势区间集中于中高地形位区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随着地形位的增加而不断下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滔 陈晓荣 李志华
由于影响地价的外部作用力在空间分布上明显不均衡,造成城市土地价格空间分异的性状,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价格的空间性状表现出一定的演化规律。本文以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为例,系统分析了商业、住宅、工业用地的价格空间性状及其演化规律。
关键词:
土地价格 空间性状 演化 城市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金龙 陈江龙 杨叠涵
城市土地供给是城市扩张的重要支撑,分析城市不同类型的土地价格空间分布特征对于城市土地的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并已成为学者们研究城市扩张过程的重要视角。采用传统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以住宅、工业、商服三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出让价格为样本,分析了南京市2001-2010年土地交易价格的统计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地用途不同,其出让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也不同。商服用地对商服繁华度要求较高,价格高值区集聚在市中心,以新街口、夫子庙等商贸商务区为中心,向外围价格逐渐降低,为典型的单中心布局模式;住宅用地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价格高值区相对商服用地集聚度有所下降,并呈现出由市中心向外迁移的趋势,圈层布局态势明显;工业用地由于有较高的对外交通条件要求,以及环境成本约束和政策导向,除部分对研发及基础设施等条件要求较高的高新技术等工业外,大多布局在远离市中心,区位条件良好的沿江产业园区及工业区内,呈现多中心发展格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宫作民 高红
土地价格评估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宫作民,高红土地价格评估是土地市场管理持基础性工作,是有效控制土地市场的核心,是有关土地税收确定的基础,是国家资源核算的重要手段。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土地价格评估工作又是土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齐云蕾 孙铁山
本文以北京都市区为例,利用各街道就业数据和人口数据,通过计算18个行业门类的空间错位指数及各行业人口居住与就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不同行业间职住分离的差异,并探讨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不同行业间职住分离状况存在明显不同,其中第二产业要明显比第三产业严重,同时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间也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不同行业就业的郊区化进程及其集聚状况,成为行业间职住分离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