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0)
- 2023(11502)
- 2022(10004)
- 2021(9486)
- 2020(7623)
- 2019(17740)
- 2018(17454)
- 2017(33551)
- 2016(18382)
- 2015(20517)
- 2014(20414)
- 2013(19986)
- 2012(18067)
- 2011(16090)
- 2010(15899)
- 2009(14314)
- 2008(13546)
- 2007(11600)
- 2006(9954)
- 2005(8447)
- 学科
- 济(72968)
- 经济(72899)
- 管理(50112)
- 业(46477)
- 企(38516)
- 企业(38516)
- 方法(32617)
- 数学(28283)
- 数学方法(27969)
- 地方(19389)
- 农(19155)
- 中国(18674)
- 业经(16316)
- 学(15912)
- 财(15627)
- 农业(13170)
- 环境(12185)
- 和(12080)
- 理论(11927)
- 贸(11739)
- 贸易(11734)
- 易(11287)
- 技术(10991)
- 地方经济(10910)
- 制(10901)
- 教育(10420)
- 务(10035)
- 划(9985)
- 财务(9975)
- 财务管理(9959)
- 机构
- 大学(251233)
- 学院(250797)
- 管理(102207)
- 济(94238)
- 经济(92050)
- 理学(89460)
- 理学院(88400)
- 管理学(86871)
- 管理学院(86420)
- 研究(82646)
- 中国(59222)
- 京(56089)
- 科学(53951)
- 所(40835)
- 财(40540)
- 业大(38659)
- 农(38135)
- 研究所(37735)
- 中心(37045)
- 北京(35840)
- 范(34877)
- 师范(34602)
- 江(34550)
- 财经(33420)
- 院(30916)
- 经(30416)
- 农业(29826)
- 州(28844)
- 师范大学(28167)
- 技术(26980)
- 基金
- 项目(182115)
- 科学(143065)
- 研究(134677)
- 基金(130464)
- 家(113354)
- 国家(112400)
- 科学基金(96702)
- 社会(83141)
- 社会科(78663)
- 社会科学(78642)
- 省(71724)
- 基金项目(70460)
- 自然(63145)
- 自然科(61587)
- 自然科学(61576)
- 教育(61202)
- 划(60895)
- 自然科学基金(60411)
- 编号(56238)
- 资助(52577)
- 成果(44807)
- 重点(40766)
- 发(39833)
- 部(38976)
- 课题(38599)
- 创(37940)
- 创新(35247)
- 科研(34574)
- 项目编号(34571)
- 大学(33557)
- 期刊
- 济(100755)
- 经济(100755)
- 研究(71490)
- 中国(43827)
- 学报(40019)
- 科学(37325)
- 管理(35341)
- 农(34503)
- 教育(30922)
- 大学(30181)
- 学学(28101)
- 财(28074)
- 农业(24736)
- 技术(21665)
- 业经(17649)
- 融(17544)
- 金融(17544)
- 经济研究(15565)
- 财经(14733)
- 图书(14541)
- 科技(13214)
- 问题(13091)
- 理论(12828)
- 资源(12448)
- 经(12386)
- 实践(12066)
- 践(12066)
- 业(11844)
- 技术经济(11523)
- 现代(11404)
共检索到349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立文 石清峰 李昌哲 张理宏
利用北京西山次生灌木林地上6个小流域的实测降雨径流数据,采用IUH法,分析影响径流的主要因子,并对降雨径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IUH法在小流域上应用效果较好,对径流过程的拟合较为一致;天然次生灌木林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在森林植被覆盖率超过40%时,每增加10%,IUH洪峰可降低4.6%,洪峰滞时可延长9.3%。
关键词:
北京西山,灌木林,小流域,产流量,汇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毕华兴 朱金兆 张学培
该文研究黄土区以小流域为尺度的暴雨径流泥沙规律,为该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提供理论依据.该文以森林水文的较大研究尺度流域综合试验为出发点,在晋西黄土区小流域分类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小流域11个,对这些小流域进行了3~8a的定位观测,获得了131场暴雨产流和产沙资料.在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降雨、土壤入渗、流域产流、汇流及输沙的理论与方法,获得精度较高、适用性较强的流域径流、泥沙统计模型和数理模型.
关键词:
黄土高原,小流域,降雨-径流-泥沙,模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瀛莉 张守红 陈明秀 阿娜尔 姜宇晨 曹书凝 谢朝帅
【目的】定量评估雨水断接系统的径流调控效应,探寻影响其径流调控效应的主要因素,为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雨水断接系统水文设计和效益评估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参考。【方法】于2017年4—10月,取北京西山砂质壤土填充土槽(4 m长×0.6 m宽×0.25 m高),构建雨水断接试验系统并开展人工降雨试验,采用产流和峰现延迟时间及径流和洪峰削减率4个指标,定量分析绿地面积比例(25%、50%和75%)、绿地建设方式(平式绿地和深5 cm下凹式绿地)及绿地土壤前期含水量(26%~30%和35%~38%)对雨水断接系统径流调控效应的影响。【结果】本试验9组雨水断接系统的平均产流和峰现延迟时间分别为18和8 min,平均径流和洪峰削减率分别为38.9%和28.3%;雨水断接系统的径流调控效应随绿地面积比例增大而增强,绿地面积比例为25%、50%和75%的雨水断接系统的平均产流延迟时间分别为15、23和24 min,峰现延迟时间分别为5、5和15 min,径流削减率分别为29.4%、35.1%和52.2%;绿地下凹可增强雨水断接系统的径流调控效应,绿地下凹深度为0 cm和5 cm雨水断接系统的平均径流削减率分别为20.3%和52.3%,平均洪峰削减率分别为12.8%和35.4%;绿地土壤前期含水量越低(26%~30%),雨水断接系统的产流延迟时间越长(17 min),径流和洪峰削减率越高(分别为44.1%和39.1%)。【结论】雨水断接系统具有较好的径流调控效应,能有效滞蓄地表径流,降低流速,延迟产流时间和峰现时间,削减径流总量和洪峰流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龙花楼 蒙吉军 张献忠
在我国广大半干旱区,一方面降水量少,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降水又集中在7、8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探讨暴雨径流资源的合理调控,有助于变灾害性的暴雨径流为宝贵的水资源,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以吉林省西部为例,在分析水资源概况及其在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和暴雨的地域分异,及划分暴雨径流资源调控区的基础上,对如何实施吉林省西部暴雨径流资源的调控进行了探讨。文中的调控措施可为其它半干旱区暴雨径流资源的调控提供借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匡武 芮明 张彦辉 严云志 吴添天
从湖滨带区域环境条件及氮磷输出强度差异出发,探讨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对暴雨径流氮磷削减的特征及效果,选取巢湖西北岸湖滨带生态恢复区与原生灌草区内4个典型断面开展暴雨径流氮磷削减的对比试验,研究暴雨期及暴雨间期4个断面氮磷削减效果的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暴雨期,断面2和断面3对暴雨径流中氮磷去除效果明显,断面2对暴雨径流中氮、磷去除率分别为69%和60%,断面3对暴雨径流中氮、磷去除率分别为60%和58%;暴雨间期,断面2区域内水体氮磷浓度平均下降67%和63%,断面3则为59%和51%;生态恢复工程去除暴雨径流中氮、磷的效果,与暴雨径流中氮、磷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断面2对暴雨径流氮磷削减效果最佳。
关键词:
巢湖 生态恢复工程 暴雨径流 氮磷削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查同刚 孙向阳 王登芝 阎海平
在 2 0 0 0年 9月至 11月 ,对北京西山地区人工侧柏林种子雨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种子雨历时 4 6d ,总雨量 2 13粒 /m2 ,输入种子库雨量 18粒 /m2 ,最大雨强每天 15~ 2 0粒 /m2 .根据种子雨雨量、雨强及影响因素的差异 ,种子雨过程可分为起始、高峰和末期三个时期 .林内种子雨分布比较均匀 ,林缘种子雨随距离增大迅速降低 ,重力和风力是影响种子雨散布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北京西山 人工林 种子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景保 王克林 朱宁 梁成军 刘杰威
通过对湖南省1950~2002年水旱灾情、1954~1998年降水量的统计,结合流域自然条件和水利现状综合分析表明:湖南省山丘区水旱灾害交替演进日趋明显,洞庭湖区外洪内涝交织频繁,农村饮水困难人口数量不断增多。7~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20%,而4~9月降水量占69%,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这一降水特点是导致水安全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山区有利地形修筑拦蓄小型工程,全方位建设生态环境,挖掘水库群的防洪兴利潜力和提高大型水库的调度水平等措施,调控4~8月的暴雨径流,以减轻水旱灾害,满足供水、发电、航运等方面的需水要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霍竹 张斌亮
本文通过野外定位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典型区域陕西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沙柳、柠条林地土壤水分状况。该区域主要灌木林地土壤水分亏缺严重,在沙柳林地,天然降水的补给深度约为0-100cm土层,土壤干层范围为0-480cm,在柠条林地,天然降水的补给深度约为0-200 cm土层,土壤干层超过600 cm,土壤质地、坡位等也影响灌木林地土壤干化层分布。
关键词:
小流域 灌木 土壤水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登星 余新晓 岳永杰 朱建刚 王雄宾 刘彦 李金海 武军
该文对北京西山4种不同林分林下枯落物层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元宝枫枯落物储量最大(14.07t/hm2),其次为栓皮栎(11.80t/hm2)、油松(10.66t/hm2),侧柏储量最小(6.90t/hm2)。②枯落物持水量的排序为元宝枫>栓皮栎>油松>侧柏;各林分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元宝枫3.77mm、栓皮栎3.03mm、油松2.20mm、侧柏1.27mm。③枯落物最大持水率在184.74%~267.57%之间,排序为元宝枫>栓皮栎>油松>侧柏,其中元宝枫的持水能力最强而侧柏的持水能力最弱。④4种林分不同层次枯落物持水量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按照对数方程W=aln...
关键词:
枯落物 持水量 持水率 吸水速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玉清 向师庆
通过对卧佛寺地区上层中红色粘土进行形态特征、微形态特征、粘粒含量、一般化学性质和粘土矿物x衍射曲线等研究结果,证实该地区土层中的红色粘土系湿热气候条件下的强烈风化产物,属古土壤,不是现代土壤发生过程的产物。
关键词:
古土壤 红色粘土 土壤发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阎海平 谭笑 孙向阳 耿玉清 任云卯 董俊岚 王铁柱
应用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标 ,研究了北京西山地区 10种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结果表明 :①大多数群落的Shannon Wiener指数H在 1 5~ 3 0之间 ,且与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一致 ,使用效果比较理想 ;②不同人工林群落中 ,乔木第一亚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 Wiener指数均低于乔木第二亚层 ,而Simpson指数则相反 ;③不同人工林群落中 ,槲树和华山松林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 Wiener指数较高 ;④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 Wiener指数高于灌木层和乔木层 ,而乔木层和灌木层没有明显的差异 ;⑤各多样性指数在不同群落间的变化幅度...
关键词:
北京西山 人工林群落 物种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奇凡 阎海平 关玲
本文从生态环境的化学因素出发,对西山森林公园的化学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石中Fe,K含量高,Cd含量低;土壤与岩石化学组成相近;植物中生命必需元素K,Ca,Mg含量高.植物对化学元素的吸收系数差异明显.该项研究可为深入研究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森林公园 生态环境 化学元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文强 李吉跃 张志明 孙向阳 翟洪波
通过实测得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土壤水分常数 ,并对北京西山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土壤水分特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在中、低吸力段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奇凡 阎海平 刘燕 李新彬 范兆飞 何利群
近40年来,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斑块密度增加了5倍,斑块类型增加了近一倍.50年代初占优势的灌草丛斑块逐渐被以油松、侧柏和刺槐等为主的林分斑块所取代。林分斑块构成了整个景观的主体。大规模的造林活动是造成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关键词:
森林公园,景观格局,斑块,景观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笑 孙向阳 阎海平 王铁柱 任云卯 董俊岚
该文研究了北京西山地区针叶林林窗的形成方式及其特征 .结果表明 :在西山人工针叶林中 ,林窗形成最主要的方式为人为砍伐 ,占 76 7% ;其次是由病虫害和干旱形成的 .林窗以 10~ 2 0m2 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 ,为2 7 93 % ,而以
关键词:
人工针叶林 林窗 扩展林窗 人为干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