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64)
- 2023(6160)
- 2022(5524)
- 2021(5088)
- 2020(4640)
- 2019(10960)
- 2018(10733)
- 2017(20734)
- 2016(11860)
- 2015(13328)
- 2014(13447)
- 2013(13457)
- 2012(12803)
- 2011(11438)
- 2010(11485)
- 2009(10844)
- 2008(10994)
- 2007(10113)
- 2006(8506)
- 2005(7536)
- 学科
- 济(48175)
- 经济(48136)
- 业(28376)
- 管理(27643)
- 方法(24528)
- 数学(22138)
- 数学方法(21953)
- 企(21804)
- 企业(21804)
- 农(13483)
- 学(13337)
- 财(11627)
- 中国(11361)
- 地方(11022)
- 贸(9260)
- 贸易(9258)
- 易(8882)
- 农业(8788)
- 业经(8504)
- 制(7755)
- 和(7282)
- 务(7246)
- 财务(7228)
- 财务管理(7207)
- 环境(7040)
- 企业财务(6786)
- 银(6404)
- 银行(6359)
- 理论(6320)
- 融(6238)
- 机构
- 大学(173422)
- 学院(171996)
- 济(66651)
- 经济(65110)
- 研究(62888)
- 管理(60527)
- 理学(52160)
- 理学院(51410)
- 管理学(50278)
- 管理学院(49970)
- 中国(45355)
- 科学(43958)
- 京(40673)
- 农(40649)
- 所(34671)
- 业大(33290)
- 农业(32835)
- 研究所(32096)
- 财(29066)
- 中心(28795)
- 江(26245)
- 北京(25863)
- 财经(23523)
- 范(22728)
- 师范(22407)
- 院(22362)
- 农业大学(21519)
- 经(21306)
- 经济学(20850)
- 州(20407)
- 基金
- 项目(118392)
- 科学(90355)
- 基金(84529)
- 研究(78810)
- 家(76817)
- 国家(76265)
- 科学基金(62685)
- 社会(47504)
- 省(46716)
- 基金项目(45919)
- 社会科(44967)
- 社会科学(44950)
- 自然(43507)
- 自然科(42440)
- 自然科学(42418)
- 自然科学基金(41637)
- 划(40942)
- 教育(35868)
- 资助(34907)
- 编号(31160)
- 重点(27800)
- 发(26019)
- 部(25421)
- 计划(25356)
- 成果(25116)
- 创(23985)
- 科研(23778)
- 科技(23282)
- 创新(22619)
- 课题(22220)
共检索到244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玉光 林启美 万敏 沈方科 王克武
本文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北京郊区菜园土壤微生物量碳及一些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做了分析,发现在土壤剖面的垂直方向,土壤微生物量碳明显分为3个层次,有机碳分为两个层次,土壤全氮则逐渐降低,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在水平方向,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有机碳、全氮、pH、物理性粘粒都存在变异,本文给出他们的最大自相关距。
关键词:
生物量 土壤性质 空间变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启美 吴玉光 沈方科 万敏 王克武
10个土壤样品采自北京郊区种植年限不同的菜园地,同时测定了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土壤有机碳、全氮、pH、有效磷、钾和物理性粘粒(
关键词:
生物量碳 生物量氮 土壤性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盖霞普 翟丽梅 王洪媛 刘宏斌 任天志 雷秋良 武淑霞
大量研究表明,生物炭对不同类型土壤中微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特征影响不同,为探讨这种影响差异是来自生物炭类型还是土壤本身特征,选择红壤和黑土两类典型土壤同时开展了生物炭对不同类型土壤微生物量及其群落结构的影响作用研究,为生物炭在不同类型农田土壤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采用玉米秸秆生物炭(炭化温度500℃)作为供试材料,分别按照炭土质量比0、1%、2%和4%施用于红壤和黑土中,通过41d的好气培养试验,研究生物炭对土壤pH、有机碳(SOC)、全氮(TN)、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费超 张士荣 梁斌 李俊良 江丽华 徐钰 丁效东
针对设施菜地磷肥过量施用,以便为设施蔬菜土壤磷肥施用限量标准制定及磷肥增效调控方法建立提供数据支撑,以山东寿光设施蔬菜土壤为研究对象,调查并采集150个设施蔬菜温室,其中种植年限0-4年50个(样本n=50)、4-9年40个(n=40)、9年以上60个(n=60),每个样点共采集土壤剖面(030 cm,3060 cm,6090 cm)3层土壤样品,分别测定土壤全磷、有效磷、水溶性磷及微生物量磷及水溶性碳、微生物量碳、有机质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增加,剖面深度在030 cm,3060 c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岩 沈其荣 史瑞和 黄东迈
综述了土壤微生物量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论述了土壤微生物量C、N、P、S在土壤养分转化循环中的重要性,并就种植、轮作、施肥等农业措施和季节变化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量 碳 氮 磷 硫 有机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启美
微生物量测定方法是土壤微生物生态学重要的研究方法,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一套实验室常规分析方法。本文将对这些方法做综合评述,对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做了讨论。
关键词:
微生物量测定方法 综合评述 相互关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俞益武
分析了杉木林、常绿阔叶林和灌木林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养分含量。结果表明 :3种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养分含量均呈现出灌木林 >常绿阔叶林 >杉木林的排序。灌木林和杉木林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养分含量都有很好的相关性 ,灌木林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 80 2 ,0 6 73 4 ,0 5 891 ,0 7485 和 0 5 4 1 8 ;杉木林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有效磷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4 5 6 ,0 6 0 6 3 ,0 70 47 ...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明君 盛荣 张文钊 侯海军 魏文学 葛体达 王澍
明确红壤稻田不同复种方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和生物量氮(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MBN)含量的变化可为红壤稻田种植结构优化和土壤质量提升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以红壤稻田复种方式长期定位试验(2012年开始)为对象,设早稻-晚稻-冬闲(DR,对照)、中稻-冬闲(MR)、中稻-油菜(MRR)和中稻-白露菜-油菜(MRPR)等4种复种方式,分别在油菜苗期(1月)、油菜成熟期(5月)、中稻成熟期(9月)和晚稻成熟期(11月)采集耕层(0 ~ 15 cm)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化学性质、MBC和MBN含量及微生物量碳氮计量比等指标,探讨不同复种方式对红壤稻田MBC和MBN的影响。结果显示,复种方式和取样时间均显著影响土壤化学性质、MBC和MBN含量及其计量比。与DR相比,中稻复种方式(MR、MRR和MRPR),尤其是MRR和MRPR显著(P < 0.05)降低了土壤MBC和MBN含量,并改变了微生物量碳氮计量比。同时,中稻复种方式还显著(P < 0.05)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和提高了土壤速效磷含量,但对其他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取决于取样时间。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土壤MBC含量与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P < 0.01)正相关,MBN含量与可溶性有机碳和铵态氮呈极显著(P < 0.01)正相关。研究表明,红壤双季稻田转变为中稻-冬闲、中稻-油菜或中稻-白露菜-油菜均可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应适当调整中稻复种方式和优化施肥等农学措施,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维持红壤稻田可持续生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传杰 肖婧 蔡岸冬 张文菊 徐明岗
【目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土壤生物肥力的重要指标,是土壤养分重要的周转库。探讨不同气候和施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生物量碳、氮)的特征及容量,对于深刻认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土壤生物肥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从中国知网、万方和web of Science 3个文献数据库,以"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中国农田"和"长期施肥"为关键词,共收集目标文献42篇,包括458组含土壤有机碳(SOC)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414组含土壤全氮(TN)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的数据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云超 朱文珊 陈文新
多年连续秸秆覆盖免耕,0-2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含量和土壤蔗糖酶、磷酸酶活性明显提高;免耕能提高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0-7.5cm土层比翻耕处理年平均增高51.7%。翻耕能增加土壤活跃微生物生物量,0-30cm土层翻耕土壤活跃微生物生物量比免耕高25.3%。0-30cm土层微生物对养分的固结量多于作物年吸收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在春季和秋季即冬小麦生长苗期增大,固结土壤养分,而在夏玉米生长时期的夏季降低,被矿化释放养分,所以微生物对土壤养分转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彦敏 朱清科 张岩 赵维军 李镇 马欢 王露露 郑学良 王瑜 梁非凡
【目的】研究陕北黄土区封禁小流域中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影响,为该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陕北黄土区吴起县合沟流域为研究区,以藻类地衣苔藓结皮、藻类地衣结皮、藻类苔藓结皮和物理结皮(对照)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生物结皮类型对结皮层及其以下土层(2~5cm和5~10cm)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的影响。【结果】与物理结皮相比,3种生物结皮均能显著提高结皮层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P藻类苔藓结皮>藻类地衣结皮>物理结皮。生物结皮对结皮层以下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影响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减小,其改良效果为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徐晓凤 牛德奎 郭晓敏 邓邦良 周桂香 王书丽 朱丛飞 罗汉东
以武功山山地草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酶活性的影响,旨在为退化草甸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表现为0-20cm土层>20-40cm土层,除20-40cm土层轻牧和中牧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无显著差异外(P>0.05),随放牧强度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均表现为在0-20cm土层轻牧显著大于中牧和重牧(P<0.05);3)碱解氮和易氧化碳含量表现为在不同土层,轻牧和中牧含量均显著高于重牧(P<0.05);4)土壤β-葡萄糖甘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甘酶和脲酶活性表现为在不同土层下,轻度和中牧均显著高于重牧(P<0.05);5)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放牧强度土壤β-葡萄糖甘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甘酶和脲酶活性与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凤玲 张旭博 孙楠 徐明岗 柳开楼
【目的】施用有机肥能促进农田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进而提高土壤肥力。然而,在全国尺度上量化施用有机肥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氮(SMBN)含量的影响研究极其缺乏。因此,探明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有机肥施用后农田SMBC和SMBN的变化规律,可为不同地区合理施用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和微生物活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搜集1990年至2017年已发表的文献共70篇(336和222个相对独立的数据分别涉及SMBC和SMBN),结合整合分析(Meta分析)从不同气候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p H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宝利 韩琳 尹玉玲 武建霞 孙传奇 叶雪凌 白丽萍
研究棕榈酸处理对茄子根际微生物种群结构、微生物生理功能性类群和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棕榈酸降低了茄子根际土壤中真菌的数量及其组成比例,组成比例最低降至0.001%;增加了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及其组成比例,组成比例最高分别增至98%和4.31%;经棕榈酸处理的茄子植株根际微生物几种生理功能性类群显著高于清水对照,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最高分别增至375375.01×105cfu·g-1、2.5×105cfu·g-1、109.2×105cfu·g-1和0.78×105cfu·g-1;极显著地增加了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磷,最高分别增至7.6μg·g-1、1...
关键词:
棕榈酸 茄子 根际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秋芳 姜培坤 邬奇峰 王纪杰 吴家森
在研究区采集不同栽培历史的板栗林土壤样品,用氯仿熏蒸法和Biolog法分析土壤的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多样性,同时与天然灌木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板栗林集约化栽培5、10、20年后,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比天然灌木林下降了15.89%、49.16%和55.13%,差异显著。板栗林集约栽培初期,土壤微生物量碳占总有机碳比率与天然灌木林无显著差异;到集约经营10年时,比率明显下降;但集约经营10年后,比率又趋于稳定。灌木林改为集约栽培板栗林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呈下降趋势,板栗集约经营5、10和20年后,反映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的AWCD值分别只是灌木林的79.26%、63.20%和68.50%,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