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08)
- 2023(12872)
- 2022(11571)
- 2021(11024)
- 2020(9287)
- 2019(21819)
- 2018(21812)
- 2017(41444)
- 2016(22773)
- 2015(25611)
- 2014(25872)
- 2013(25415)
- 2012(23165)
- 2011(20702)
- 2010(20981)
- 2009(18774)
- 2008(18346)
- 2007(16146)
- 2006(14225)
- 2005(12574)
- 学科
- 济(84998)
- 经济(84902)
- 管理(60927)
- 业(56552)
- 企(46620)
- 企业(46620)
- 方法(38009)
- 数学(31695)
- 数学方法(31269)
- 农(23938)
- 中国(23033)
- 财(21777)
- 贸(20294)
- 贸易(20283)
- 易(19742)
- 学(19394)
- 地方(19208)
- 业经(19117)
- 理论(16833)
- 农业(15869)
- 制(15242)
- 和(13974)
- 教育(13488)
- 务(13072)
- 技术(13008)
- 财务(12995)
- 财务管理(12956)
- 出(12939)
- 环境(12914)
- 企业财务(12154)
- 机构
- 学院(310632)
- 大学(310225)
- 管理(121618)
- 济(115959)
- 经济(113061)
- 理学(104356)
- 理学院(103107)
- 研究(102638)
- 管理学(101152)
- 管理学院(100580)
- 中国(76567)
- 京(69338)
- 科学(65412)
- 财(54091)
- 所(52098)
- 农(49312)
- 研究所(47154)
- 江(47100)
- 中心(46943)
- 业大(46307)
- 北京(44706)
- 范(44369)
- 师范(43980)
- 财经(42789)
- 经(38727)
- 州(38643)
- 农业(38343)
- 院(37570)
- 师范大学(35339)
- 技术(34870)
- 基金
- 项目(210024)
- 科学(162813)
- 研究(157004)
- 基金(148457)
- 家(128732)
- 国家(127579)
- 科学基金(108628)
- 社会(95140)
- 社会科(89802)
- 社会科学(89779)
- 省(82965)
- 基金项目(79558)
- 教育(72592)
- 自然(70470)
- 划(69677)
- 自然科(68743)
- 自然科学(68729)
- 自然科学基金(67462)
- 编号(66570)
- 资助(61676)
- 成果(54683)
- 重点(46558)
- 课题(46236)
- 部(45346)
- 发(45179)
- 创(43091)
- 项目编号(40825)
- 科研(40006)
- 创新(40003)
- 大学(39682)
共检索到465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瑛 陈卓 李建明
本文以北京胡同旅游为研究对象,从政府、胡同旅游开发商、社区居民三个视角,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北京胡同进行了社区参与的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北京胡同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文化选择、旅游承载度、管理力度、社区居民参与利益分配等诸多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以北京胡同旅游个案为视角,以民族旅游为视野,探讨了我国目前的民族旅游发展。文章提出,民族旅游要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比较优势,以政府、开发商、社区居民、游客为一体,在强调政府的宏观指导的同时推进社区居民的参与度,鼓励开发商和社区居民的双
关键词:
胡同 社区参与 比较优势 景区社区一体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冯捷蕴
北京城市和旅游发展中出现了过于强调全球化和现代性焦虑的倾向。本文试图超越全球化和本土化两极思维的局限性,采用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的视角,对北京旅游推广话语进行多维度的研究。本研究发现,北京旅游推广话语在语言、图像和音乐3个维度都呈现出全球本土化的特征,并且,不同行业的旅游推广话语显示出不同的趋势,即旅游基础设施的推广话语呈现出"全球化强而本土化弱的倾向";相反,景点及餐饮文化推广则体现出"全球化弱而本土化强的倾向"。本研究旨在强调全球本土化及其不均衡性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亦希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振鹏 宁泽群
可持续旅游已成为旅游界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特别是以遗产地(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等)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旅游,更是众多国际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北京故宫的旅游服务调查为切入点,从旅游服务的角度分析了游客对景点服务的态度和需求,同时也探讨了服务与可持续旅游的关系,并给出了一个解决此问题的工具———服务质量。同时对故宫的旅游管理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其目的是从社会、环境和经济等方面的均衡发展来达到故宫的可持续旅游。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家德
参与是高校治理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内在要求。现有研究通常认为赋予并保证教师更多参与治理的权利,是解决高校治理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对A大学的个案研究发现,教师参与高校治理的动机主要是出于维护自身的利益,且其实际参与率较低,参与方式也不够合理。这种状况是教师的学科逻辑、治理制度的设计缺陷与教师参与的能力困境共同形塑的结果。为此,应进一步增强教师对高校的认同感,保障教师参与治理的有效制度供给,提高教师参与治理的能力。
关键词:
高校治理 教师参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锁利铭 马捷 经戈
社区旅游(CBT)是以社区的全面参与为基础,集合多部门共同协作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论文以CBT的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关系的分析为基础,提出网络治理的行政型网络治理(NAO)模式是改善CBT绩效的一种制度创新。文章构建了CBT的网络治理框架,并以江苏常熟的CBT发展为案例,提出了网络治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要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连玉銮
四川平武白马地区旅游开发的实践表明,大众旅游的开发模式会给自然和文化生态相对脆弱的民族地区带来较大的冲击。进行小规模的生态旅游实践,在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和社会文化协调发展之间建立起良性的互动机制,是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适宜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河有
民族旅游社区化和民族社区旅游化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呈现的客观现象与趋势。从民族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视角分析,民族旅游社区化和民族社区旅游化都具有特定的发生机理。根据民族旅游活动与民族社区的相互影响程度,民族旅游社区化可以分为零星社区化、半社区化和完全社区化三个发展阶段,民族社区旅游化可以分为零星旅游化、部分旅游化、完全旅游化和创新旅游化四个发展阶段。从民族旅游实践分析,民族旅游社区化与民族社区旅游化呈现出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共同推动着民族旅游业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民族旅游 民族社区 社区化 旅游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郭凌 王志章
本文运用新经济社会学所创立的"制度嵌入性"分析框架,对泸沽湖民族旅游社区两个典型的社区参与制度——即"家屋制度"与"人头制度"是如何嵌入具体的社会情境中从而发挥预期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影响社区参与制度的构建;行动主体通过社会网络开展社会交往,构建并维系社区参与制度;行动主体在制度构建中体现出较强的能动性;社会网络受制于制度背景,两个社区构建出的社区参与制度有所差异。鉴于上述发现,本文提出了从借用社区的非正式制度、重视既有的社会网络、推动民族旅游社区的精英治理、发挥行动主体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梅 汪德根
在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李金早局长指出,旅游业是建设生态文明最有优势、最富潜力的美丽产业,其万元产值能耗约为全国单位GDP能耗的1/6;随着旅游者文明水平的提升及旅游方式的不断改进,旅游生态效率将不断提高,这在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无疑具有示范和引领效应。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政策法规层面上,旅游生态效率优化中的旅游者参与都有积极意义。一方面,作为直接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郝俊英
社区教育在我国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立学习型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社区教育目前还面临着运行机制、资源利用、活动形式、经费投入以及人才建设等方面的困境,需要我们积极探索,逐步完善。
关键词:
社区教育 教育运行机制 教育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龙梅 张扬
本文通过对四川桃坪羌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扶贫效应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创新性地提出用收入贫困和权力贫困双重标准来评判扶贫效应。研究认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对于民族村寨的扶贫工作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但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弓永钦
北京市旅游服务贸易是北京市服务贸易中的主要创汇项目,在全国居于前列,但是近年来,龙头位置已经有所动摇;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与巴黎、悉尼等国际旅游城市还有较大差距。本文分析了北京市旅游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企业、人员素质三个层面上提出了促进北京市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丽华 张宏胜
旅游本就是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文化的交融和情感的沟通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始终。为了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旅游供给者们曾经考虑了太多的有形产品。本文则是从旅游的非物质化开发层面入手,探讨社区参与型旅游产品的开发问题。在对这一产品进行基本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其开发意义,着重对其开发模式的研究,提出了旅游开发要"形神兼备",借助旅游的社会属性来丰富旅游地的旅游供给。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Geoffrey Wall 孟凯
一、前言评价或检验一个论断是否准确,通常是通过检验或驳斥该论断的理论或事实依据来进行。但由于我不懂普通话,我并不能得到评判中国旅游研究的证据。虽然我读了很多中文论文的英文摘要,但这些摘要的翻译技巧还尚不成熟,并没有让我真正增进更多的了解。我曾和许多经验丰富且胸怀大志的中国研究者一起工作过,并阅读了许多在中国旅游学领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荆艳峰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游客对北京文化旅游的深度需求,探讨整合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完善北京旅游品牌形象、丰富旅游地品牌定位,增加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和发展深度旅游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北京旅游 品牌创新 深度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