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2)
- 2023(10970)
- 2022(9232)
- 2021(8528)
- 2020(6968)
- 2019(15538)
- 2018(15094)
- 2017(28407)
- 2016(15344)
- 2015(16389)
- 2014(15444)
- 2013(14714)
- 2012(13501)
- 2011(12108)
- 2010(12337)
- 2009(11278)
- 2008(10969)
- 2007(9859)
- 2006(8682)
- 2005(7427)
- 学科
- 济(53861)
- 经济(53801)
- 业(50289)
- 管理(48984)
- 企(40922)
- 企业(40922)
- 方法(21030)
- 中国(18639)
- 技术(18283)
- 数学(18240)
- 农(18041)
- 数学方法(18021)
- 财(15794)
- 业经(13905)
- 技术管理(12760)
- 贸(12492)
- 贸易(12485)
- 农业(12439)
- 易(12136)
- 地方(11722)
- 制(11254)
- 策(11175)
- 银(10262)
- 银行(10226)
- 学(10197)
- 行(9787)
- 务(9265)
- 财务(9249)
- 财务管理(9236)
- 融(9153)
- 机构
- 学院(206027)
- 大学(203343)
- 济(87106)
- 经济(85512)
- 管理(83017)
- 理学(72137)
- 理学院(71361)
- 管理学(70306)
- 研究(70276)
- 管理学院(69912)
- 中国(53173)
- 京(44690)
- 科学(43201)
- 财(39226)
- 农(37991)
- 所(34753)
- 业大(33258)
- 中心(32329)
- 研究所(31687)
- 江(31099)
- 财经(30568)
- 农业(29884)
- 北京(28405)
- 经(27932)
- 经济学(25812)
- 院(25631)
- 范(24949)
- 师范(24616)
- 州(24139)
- 经济学院(23322)
- 基金
- 项目(143023)
- 科学(114086)
- 基金(103809)
- 研究(103210)
- 家(91738)
- 国家(90906)
- 科学基金(78554)
- 社会(67174)
- 社会科(63846)
- 社会科学(63833)
- 省(57058)
- 基金项目(55191)
- 自然(51209)
- 自然科(50138)
- 自然科学(50120)
- 自然科学基金(49289)
- 划(48464)
- 教育(46420)
- 资助(40525)
- 编号(40141)
- 创(36289)
- 创新(32880)
- 重点(32019)
- 发(31662)
- 成果(31378)
- 部(30578)
- 课题(28558)
- 业(28212)
- 国家社会(27738)
- 科研(26916)
共检索到306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茂峰 林玳玳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从保增长向转方式、调结构转变,这就要求各地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同时,要使就业结构与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相适应。明确科技创新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明磊 陈宝明 周密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增加就业、创造高质量就业以及推动大众创业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对就业形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社会就业出现的新态势与新特点,进一步提出以科技创新开启就业新空间的指导思想和战略路径,从健全技术、资本、劳动力要素市场、加强劳动力吸纳型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推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园区建设、完善普惠性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宫丽华
人们的传统观念一般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减少就业机会。而科学技术又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因此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如何解决科技进步与创新和就业之间的矛盾就显得愈加重要。本文在分析科技进步与创新和就业的相关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就业的对策。
关键词:
科技进步与创新 就业 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童爱香 张红 孙艳艳 徐铭鸿
试图通过比较北京、上海、深圳、广州4个城市在科技资源投入(人力资源投入、R&D经费投入)和科技成果产出(专利、科技论文、技术交易、规模以上企业R&D产出、高技术产业发展等)两大方面的基本情况,对北京的科技创新能力在综合比较中进行较为客观、全面、可靠的定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书钦
为更好发挥北京高校在基础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区域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依据2012—2017年北京高校在R&D人员、R&D经费投入、科技产出及成果、专利所有权转让及技术合同成交等方面的数据,找出北京高校参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问题与短板,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北京高校 科技创新中心 作用与机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清
北京拥有较强的科研基础与实力,以及大量的后续科技人才等有利条件。加强高校科技创新管理,应立足国内国际科技前沿,以"创新"、"知识"和"智慧财产"管理为主线,以科技人力资本为中心,加快信息化建设,创建科技管理新模式。围绕学科发展、创新平台和知识创新三大主题开展各项管理工作。
关键词:
高校科技 科技管理 内容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金国 张经强 王娇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北京市属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属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性,由于办学定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设置不同,普通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明显高于高职院校,工科类高校科技创新能力高于经管类高校。因此,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应制定科学的科技创新政策,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充分发挥首都区域创新优势,提升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加大科技创新成果产出,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伊彤 王涵
本文围绕北京重大科技专项的内涵、特点和项目分类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实施北京重大科技专项面临的形势和需求,在借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北京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重大科技专项 管理创新 北京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菲 李军凯 方力
全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是世界各研究机构的研究热点。分析比较全球城市创新评价指数可深化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形成与演化逻辑的认识,以及量化刻度全球城市创新发展格局。以8套知名全球城市创新评价指数为对象,重点分析其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等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动态跟踪北京与纽约、波士顿、伦敦、东京等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排名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全球城市创新格局较为稳定,北京在科学论文和创业生态等指标上的得分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人才和大学等指标仍是其得分短板,需要进一步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打造高效率开放创新生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危怀安 罗智敏
近几年 ,在政府、企业、下岗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的再就业工程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但由于破产企业的不断出现 ,下岗职工也就在不断增加 ,仅靠过去的办法 ,一时还难以从整体上解决就业问题。因此 ,必须对再就业进行对策创新 :(1)抑制人口和劳动力的自然增长率 ,实行农村劳动力“有序化”转移和降低劳动力参与率 ;(2 )拓新转岗培训内容 ,创造转岗培训新形式 ;(3)开拓经济新增长点和创新经济结构 ;(4 )建立再就业管理“新网络”、劳动力市场“新模式”和社会保障“新格局”;(5 )实行弹性就业制和灵活工作制。
关键词:
再就业 困境 对策 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士恩,雷家骕,刘文艳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为了促进本市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配合国家相应政策部署,制定和实施了多项科技创新政策,这些政策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有必要对其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和分析。本文不仅分析了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的优势,同时分析了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政策评价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光栋 郑志敏
基于1990~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扩展型C-D生产函数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对扩大我国就业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特别是科技创新对就业的积极影响尤为明显。同时,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在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存在差别。论文在最后阐述了上述结论背后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就业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建红
组稿人按:科技创新如何影响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如何实现高效治理,面向2035如何强化科技创新社会影响的应对,从而推进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协调,这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科技创新的必然选择。为此,本组论文从宏观层面对科技创新社会风险治理进行总体探讨,从微观层面针对新兴增强技术的风险规避进行探索,并就科技创新对政治、文化与社会等诸多领域的影响展开分析,包括就业变化、
关键词:
影响及对策 科技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丹妮 任晓怡
文章采用1991-2012年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首先介绍北京市和上海市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的现状,其次构建模型进行协整分析检验,并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来说明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的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并不能反过来促进金融发展,两者之间是单向因果关系;上海市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之间是双向因果关系,金融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也能反过来促进金融发展。最后提出优化发展环境,促进金融发展,营造金融生态环境,加快金融改革创新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科技创新 科技信贷 风险补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