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13)
2023(6277)
2022(5626)
2021(5172)
2020(4690)
2019(11185)
2018(11007)
2017(21704)
2016(12222)
2015(13723)
2014(13848)
2013(13998)
2012(13308)
2011(12059)
2010(12216)
2009(11527)
2008(11633)
2007(10753)
2006(9108)
2005(8151)
作者
(38123)
(32102)
(32030)
(30571)
(19891)
(15473)
(14697)
(12840)
(11857)
(11366)
(11007)
(10675)
(10183)
(10158)
(10132)
(10115)
(10090)
(9550)
(9281)
(9149)
(8147)
(8013)
(7874)
(7404)
(7175)
(7108)
(7041)
(7037)
(6570)
(6489)
学科
(53493)
经济(53451)
(30581)
管理(30269)
方法(26863)
数学(24283)
数学方法(24078)
(23852)
企业(23852)
(14373)
(13706)
(13265)
中国(12808)
地方(12080)
(9730)
贸易(9729)
(9722)
业经(9679)
(9373)
农业(9349)
(8551)
财务(8536)
财务管理(8513)
企业财务(8070)
(7689)
(7271)
银行(7237)
(7170)
金融(7168)
环境(6960)
机构
大学(181164)
学院(178719)
(74029)
经济(72525)
管理(66110)
研究(64396)
理学(56918)
理学院(56185)
管理学(55122)
管理学院(54780)
中国(47445)
科学(42955)
(42526)
(36825)
(34899)
(32553)
业大(32324)
研究所(32150)
中心(29104)
农业(28924)
北京(27713)
(27191)
财经(26220)
(23809)
(23771)
经济学(23377)
(23283)
师范(22999)
经济学院(21380)
(20799)
基金
项目(121048)
科学(93215)
基金(86761)
研究(83831)
(77804)
国家(77216)
科学基金(63863)
社会(51583)
社会科(48894)
社会科学(48874)
(47180)
基金项目(46505)
自然(42711)
自然科(41621)
自然科学(41606)
自然科学基金(40859)
(40529)
教育(38183)
资助(36525)
编号(33208)
重点(28154)
成果(26738)
(26674)
(26634)
科研(24237)
(24057)
计划(23936)
课题(23536)
创新(22691)
教育部(22120)
期刊
(78988)
经济(78988)
研究(49939)
学报(35107)
(31429)
中国(31019)
科学(30933)
大学(25883)
(25802)
学学(24577)
管理(20871)
农业(20544)
教育(15188)
技术(14642)
(13908)
金融(13908)
业经(13456)
财经(13104)
经济研究(12772)
林业(11975)
问题(11950)
(11417)
(11296)
(9729)
技术经济(9593)
业大(8972)
统计(8956)
科技(8724)
商业(8554)
(8463)
共检索到258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快快  武文斌  张子杰  胡现铬  韩方旭  钮世辉  李悦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与阐明北京主要油松人工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与亲缘关系,引种地对种群遗传结构及生长的影响,尝试追溯其可能的种源,为北京地区油松人工林培育与种质遗传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试验采用7对多态性高且扩增稳定的核基因组EST-SSR引物,以北京地区20世纪营造的油松人工林8个种群和皇家园林的古油松3个种群及山西省五大山系的油松种群为试验对象,分析种群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种群间的遗传距离等。【结果】结果表明:3类种群中,北京人工林种群间遗传结构差异最大(F_(ST)=0.066),山西五山系群体间遗传结构差异次之(F_(ST)=0.033),古油松种群遗传结构差异最小(F_(ST)=0.023);北京油松人工林和古油松种群均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且呈现杂合子过剩状态,其中古油松种群杂合子过剩更多;在遗传距离0.020处北京人工林、古油松和山西五山系共16个油松种群聚为3类,各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遗传差异较小,相似程度较高;EST-SSR位点J10、J20、J42和J50在北京人工林、古油松和山西五山系中位点扩增频率差别大可用于未知种源的油松种群种源溯源。【结论】北京油松人工林种群较古油松种群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更大的遗传结构差异;外来种质在引入地胁迫生境下的适合度差异导致部分植株被淘汰,因此保留下来的种群遗传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试验为后续北京地区油松人工林的评价、培育和种质种源管理打下了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新宇  孟景祥  周先清  袁虎威  钮世辉  李悦  
【目的】针叶作为松树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其不同地理种群的形态解剖特征与生理指标的关联尚待阐明,两者间联系可以为认识油松适应性变异提供新的视角。【方法】本研究在对来自油松全分布区不同生境的8个地理种群田间对比试验基础上,分析了4年生苗木次生针叶形态解剖指标、蒸腾与光合生理指标变异及两类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针叶粗细、维管束、气孔和树脂道指标在地理群体间存在显著遗传变异;(2)各生理指标在地理种群间有极显著遗传差异;(3)针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与形态解剖指标均存在不同紧密程度的正相关;(4)种群的胞间CO_2浓度与产地年降水和1月均温与年降水比值呈显著正相关,气孔限制值与年降水量和1月均温/年降水量成显著负相关;(5)种群针叶的气孔线数与经度成显著正相关,而树脂道数与经度显著负相关,但与海拔成显著正相关;树脂道面积和叶肉面积比值与经度和纬度成显著负相关。【结论】遗传相对稳定的针叶形态解剖指标差异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理种群间的光合生理差异,种群间存在针叶气孔量和调节能力随降水量及其维持力减低而提高趋势,树脂道数量及相对截面积随降水量降低而降低的适应性进化趋势。该发现为认识针叶形态解剖特性与光合生理指标关系,松种的适应性进化以及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文娟  张文辉  何景峰  袁小青  
【目的】阐明黄土高原森林区不同坡向对油松人工林建群种种群结构及群落特征的影响,为黄土高原地区油松人工林天然化发育的生境选择及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黄龙山生长于阴坡、阳坡的油松人工林,于造林后10,30(间伐1次)和45年(间伐2次)对其建群种的种群结构、幼苗更新、物种多样性、土壤养分特征进行调查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10年生油松人工林种群在阴坡、阳坡样地上的种群结构、幼苗更新和群落特征没有明显差异;经过1次间伐的30年生油松人工林,阴坡林木的生长量、物种多样性及土壤养分速效P、硝态N、铵态N含量显著高于阳坡;经过2次间伐的45年生油松人工林,其在阴坡、阳坡的平均胸径差异不显著,但阴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庆棠  吕星  
研究表明,33年生人工油松纯林林冠分枝倾角分布于0~30°,弯曲率近于常数0.94.叶面积指数8.2.油松林反射率平均10.7%,透射率11.4%,潜热通量占净辐射59%,显热通量占26%,森林植物贮热量占4%,土壤热通量占11%,日平均波文比为0.48.油松林日蒸散量2.1mm.光能利用率0.14%.北京市现有油松林年固定9.29万tCO2,生产6.97万tO2,生物生产力每年每公顷5.48t.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文斌  贺快快  狄皓  钮世辉  马彦广  张子杰  李悦  
【目的】分析油松种源区的遗传结构能够为油松起源探索和引种地人工林种群溯源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了山西油松5个山脉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和地理系统。试验方法分别用了8对多态性较高引物和4对卡方检测差异显著性引物进行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关帝山遗传变异最丰富,中条山遗传变异最低;8对引物分析显示5个山脉地理种群分化较小(FST=0.032 8),4对引物分析显示5个山脉种群存在中等程度分化(FST=0.051 9);5个山脉种群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存在显著相关性;遗传多样性参数与1月均温有负相关趋势,年均降水与1月均温比值和遗传多样性参数有正相关趋势。【结论】研究发现山西省主要山脉油松地理种群间有相对较小的遗传分化和种群内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SR标记可以有效显示各种群的遗传结构特点,而筛选得到的有限差异显著标记能更有效的用于油松的种群遗传分析;生境气象因子的水热相对水平对种群遗传多样性有主导影响,相对较高的水热比利于种群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赖焕林  王章荣  
利用同工酶标记对广西覃塘林场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及其附近一人工林的亲子代群体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种子园还是附近人工林均表现为:亲代群体处于遗传平衡状态,杂合体相对过量,但子代已偏离遗传平衡,杂合体相对不足,亲子代的基因频率变化不大。种子园亲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子代,而附近人工林的亲代群体遗传多样性略低于子代。本文研究的种子园具有较宽的遗传基础,该种子园附近人工林的遗传多样性与种子园接近,但不论是人工林本身还是它的子代其多样性平均水平都较种子园的亲代和子代略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保国  王香明  
根据对162株19~34年生油松生物量标准木实测资料的分析,表明油松林木的叶量与胸高断面积间存在紧密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个反映林木空间利用效率和生长活力的指标(即干材积生长量与胸高断面积之比),并运用它对油松人工林定位疏伐试区资料进行单木与林分水平的结构分析,进而提出油松人工林疏伐后理想的结构及形成这种结构的合理疏伐方法.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超  裴顺祥  张连金  郭嘉  辛学兵  
为筛选北京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的最适竞争指数,获取油松人工林科学经营管理的依据和理论支撑,以九龙山油松人工林内的1 054株油松对象木及4 216株竞争木为研究对象,通过Hegyi竞争指数、 Bella竞争指数(CIOi)及基于交角的林木竞争指数(d_α_CIi)进行生物量回归分析和k折交叉验证,筛选并分析油松人工林的最适竞争指数。结果显示:油松的径级分布呈略正偏的正态分布,88.24%的个体分布在10~25 cm径级内;油松生物量与d_α_CIi, Hegyi竞争指数服从幂函数关系,CIOi服从指数函数关系。d_α_CIi与油松生物量的决定系数(R2)、10次10折交叉验证R2值均最高,R2损失量最小,量化效果最好;Hegyi竞争指数次之,CIOi最差,说明d_α_CIi是量化北京典型油松人工林竞争强度的最佳指标。林木竞争受数量、大小和物种共同影响。随着油松对象木胸径的增大,竞争指数逐渐减小,其上方遮盖所占竞争指数比例也逐渐降低,甚至没有。当油松胸径不小于20 cm时(约总体前1/4),随径级增大其竞争指数变化不显著;据此对油松胸径小于20 cm的个体进行合理抚育间伐,能改善油松林结构。油松所受竞争主要来自种内,占总竞争强度的93.64%,种内竞争木数量、竞争强度随径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种间竞争木数量、竞争强度随径级总体上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表明种内竞争大于种间及两者间的垂直空间分离是物种共存的重要条件。图5表5参34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宝嘉  南宫自艳  杨君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平泉县5个油松毛虫亚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研究。结果显示:8对SSR引物对5个油松毛虫亚居群的扩增片段长度范围为78~430bp,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1~6个;种群总体水平多态位点比率P=87.50%,平均有效基因数A=3.1250,平均期望杂合度He=0.4747,种群平均遗传距离为0.0703~0.4197;遗传分化度Fst=0.2159,基因流Nm=0.9081。由此可以得出在5个天然油松毛虫亚居群中,天然油松纯林居群内杂合度要比其他居群高;油松毛虫亚居群间已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基因交流较少,遗传漂变已经成为导致该物种种群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油松毛虫亚居群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波  李悦  袁虎威  李伟  富裕华  刘致远  朱松林  
山西是油松种子区的中部区,也是周边省份的主要供种来源,本文在田间试验基础上对主要来自该种子区的23个天然林分21年子代植株的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树木生长在林分子代间差异极显著;山西油松天然分布具有地理区域性和山系区域性特点,区域内林分子代表现相对一致,区域间差异显著;区域林分子代生长量由大到小的地理区排序为中部区、南部区和北部区,按山系排序为关帝山、太岳山、中条山、吕梁山、太行山和管涔山,而与对林分当代调查结果不同;根据林分子代生长表现选出6个优良林分。建议加强对优良天然林分的保护,建设采种基地和用于高改良轮育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小兵  黄志鑫  张天祥  丁建红  高云云  付雅君  胡德夫  刘刚  
【目的】研究林麝饲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及遗传结构,为指导种群遗传管理及其饲养种群种质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遴选陕西省宝鸡市凤县的片仔癀麝场和逢春麝场,汉中市留坝县的太子岭麝场,采用分子粪便学的方法,采集220份新鲜的粪便样品,成功获得112条mtDNA控制区序列,计算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结果】在3个林麝繁育基地共检测到96个变异位点,均为简约信息位点,突变形式为转换和颠换,未出现插入和缺失现象;共获得3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57 8和0.039 5,单倍型多样性以片仔癀麝场最高,为0.953 9,留坝群体最低,为0.842 8;饲养种群间出现显著的遗传分化,其中,太子岭麝场和逢春麝场的遗传分化系数FST(0.137 7)最高,而太子岭麝场和片仔癀麝场的FST(0.077 2)最低。【结论】饲养林麝种群较之众多濒危有蹄类饲养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但林麝饲养种群之间基因交流较少,建议实施基于非损伤取样的粪便mtDNA分析技术对群体内和群体间进行遗传管理,保护饲养林麝种群现有的遗传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平  马履一  贾黎明  王玉涛  王嫣斐  
为了揭示油松人工林正常生长,且能保持高生物多样性所需的立地条件,采用随机取样法,对北京西郊低山区97块油松人工林样地和分布其中的134个灌草样方进行调查,研究北京低山区4种立地条件油松人工林的径阶结构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阴坡厚土立地条件下的油松人工林径阶分布接近正态分布,阴坡薄土、阳坡厚土和阳坡薄土立地条件下的油松人工林径阶分布均呈反"J"型;北京低山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植物63种,其中木本33种,草本30种,阴坡的林下植物种类数量显著高于阳坡,孩儿拳头、荆条为林下木本植物的优势种,荩草、求米草、茜草、益母草为林下草本植物的优势种;油松人工林林下植物从Patrick丰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汝元  范兆飞  范琳科  田奇凡  阎海平  
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距市区近、交通方便、森林类型及人文古迹多.主要人工林类型13种.幼中林多,近成熟林少;高、中、低郁闭度林分都有.不同林分物种多样性差别不明显.树种观赏指数依次为:黄栌、元宝枫(21分)>白皮松(19分)>樟子松、华山松、山杏、桃(18分)>油松(17分)>刺槐、栾树(16分)>侧柏(15分)>栎类(14分)>白蜡(10分).森林类型中,观赏价值高的林分面积小,有的空间分布欠合理;有的下层灌木多不便游憩;景观补救方法是:引入新"斑块",扩大珍贵景观斑块,人工抚育、修枝等,创造适应游憩的环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汝元  范兆飞  范琳科  田奇凡  阎海平  
北京西山森林公园,距市区近、交通方便、森林类型及人文古迹多,主要人工林类型13种。幼中林多,近成熟林少;高、中、低郁闭度林分都有。不同林分物种多样性差别不明显。树种观赏指数依次为:黄护、元宝枫(21分)>白皮松(19分)>樟子松、华山松、山杏、桃(18分)>油松(17分)>刺槐、栾树(16)>侧柏(15分)>栎类(14分)>白蜡(10分).森林类型中,观赏价值高的林分面积小,有的空间分布欠合理;有的下层灌木多不便游憩;景观补救方法是:引入新“斑块”,扩大珍贵景观斑块,人工抚育、修枝等,创造适应游憩的环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桂生  马履一  贾忠奎  吴丹妮  迟明峰  张淑敏  赵贵娟  
【目的】油松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造林树种。通过探讨环境因子与油松更新苗生长的相关关系,阐明了油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形成的林隙对其天然更新影响的内在机制。【方法】在油松人工纯林设置4种林隙等级,即林隙直径和冠层平均树高之比分别为L-I(0.75 H)、L-II(1.00 H)、L-III(1.25 H)(H为冠层均高)和对照(CK,林冠下),每种林隙等级设置3个重复,并根据边界木的平均冠幅将每个林隙分为林隙中心区域(B),林隙边缘区域(C)和林隙周边区域(D)。调查了油松更新状况,同时测量生长旺季的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等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林隙等级下物种组成和生长状况的差异性,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①所有林隙等级中油松更新苗数量均占绝大部分(> 82.6%),油松更新苗数量所占比例并没有显著差异(P> 0.05)。②林隙等级对总的更新苗平均密度、平均高度和平均当年高生长都有显著影响(P <0.05),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只在特定等级林隙中与部分更新特征显著相关。【结论】初步结论:油松人工林内,间伐产生的林隙对天然更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植物物种组成影响不大;林隙的大小主要通过影响光合有效辐射对油松更新状况产生影响;所研究的5个环境因子中,林隙光合有效辐射和土壤温度是影响更新苗更新状况的主要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