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98)
- 2023(9513)
- 2022(8335)
- 2021(8084)
- 2020(6681)
- 2019(15859)
- 2018(15241)
- 2017(28238)
- 2016(15127)
- 2015(16604)
- 2014(16081)
- 2013(15403)
- 2012(13873)
- 2011(12278)
- 2010(11853)
- 2009(10630)
- 2008(9962)
- 2007(7787)
- 2006(6516)
- 2005(5285)
- 学科
- 济(58280)
- 经济(58224)
- 管理(38980)
- 业(34549)
- 方法(29484)
- 企(27529)
- 企业(27529)
- 数学(25403)
- 数学方法(25013)
- 农(15480)
- 中国(14698)
- 财(13365)
- 环境(12819)
- 业经(12736)
- 学(12219)
- 地方(11981)
- 农业(10797)
- 贸(9743)
- 贸易(9741)
- 易(9463)
- 和(9300)
- 理论(8912)
- 划(8613)
- 务(8445)
- 财务(8411)
- 财务管理(8393)
- 技术(8214)
- 企业财务(7981)
- 融(7908)
- 金融(7907)
- 机构
- 学院(193492)
- 大学(193128)
- 管理(79336)
- 济(78306)
- 经济(76949)
- 理学(69195)
- 理学院(68390)
- 管理学(67084)
- 管理学院(66696)
- 研究(64112)
- 中国(49103)
- 京(43158)
- 科学(40109)
- 财(34158)
- 中心(31582)
- 所(29756)
- 业大(29161)
- 农(28465)
- 财经(28091)
- 研究所(27589)
- 北京(27485)
- 范(27274)
- 师范(27044)
- 江(26201)
- 经(25822)
- 院(24807)
- 经济学(23687)
- 师范大学(22369)
- 农业(21606)
- 经济学院(21471)
- 基金
- 项目(144199)
- 科学(115219)
- 基金(106725)
- 研究(104954)
- 家(93483)
- 国家(92769)
- 科学基金(80903)
- 社会(68139)
- 社会科(64776)
- 社会科学(64763)
- 基金项目(57622)
- 省(54832)
- 自然(52718)
- 自然科(51379)
- 自然科学(51370)
- 自然科学基金(50420)
- 划(47213)
- 教育(47185)
- 资助(43047)
- 编号(41450)
- 重点(32652)
- 发(31607)
- 部(31275)
- 成果(31005)
- 创(30142)
- 国家社会(29084)
- 科研(28420)
- 创新(28186)
- 教育部(27176)
- 课题(27156)
共检索到273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珂 张颖
基于森林公园及其旅游业相关统计数据,从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指数和生态压力指数等多个维度刻画了1999—2011年北京市森林旅游生态足迹的嬗变轨迹:人均生态足迹逐年递减,人均生态承载力逐年递增,人均生态赤字逐步递减;生态足迹指数和生态压力指数分别为-0.73和1.73。生态赤字的实质是森林旅游需求与供给不平衡,为改善供需现状,确保北京市森林旅游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对森林公园的开发管控,提高森林公园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森林生态保护产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颖 潘静 陈珂
依据生态足迹成分法的理论、方法,计算了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2013年,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总旅游生态足迹为183.08 hm2,总生态承载力为225.16 hm2,总旅游生态盈余为42.07 hm2,人均旅游生态盈余为0.000 4 hm2/人。反映了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处于生态盈余和生态安全的状态。但同北京森林公园整体生态赤字状态相比,研究建议应将生态赤字较大的森林公园客流量调节到处于生态盈余的森林公园去,并加强对森林公园开发的管理,提高森林游憩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旅游者的环保意识,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尚会娟 那守海
生态足迹综合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了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研究中,是研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方法,对于研究森林公园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黑龙江省森林公园为例,基于2008-2019年黑龙江省森林公园及旅游产业相关统计年鉴数据,采用生态足迹(模型)综合法对黑龙江省森林公园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生态赤字/盈余等进行定量分析,探讨黑龙江省森林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状况,提出黑龙江省森林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启示,突破个体森林公园研究的片面性。研究结果显示:2008-2019年黑龙江省森林公园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均值为0.0441hm~2/人次,相较与2008年减少幅度达到70.44%,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均值为0.3069hm~2/人次,人均旅游生态盈余均值为0.2628hm~2/人次,三项指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2012年开始下降速度明显减缓并逐渐趋于稳定;旅游生态足迹波动较大,但始终在50万hm~2以下波动;旅游生态承载力总量整体上逐年上升,12年间增加值为56.7905万hm~2,2015年以后出现大幅提升,2018年达到310.8942万hm~2;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与旅游生态压力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8546和0.1454。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森林公园旅游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森林公园处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的理想状态,但有效开发仍然不足。因此,基于上述结果,提出要加大政府支持发展森林公园旅游业力度、优化森林公园管理与保护制度、强化发展森林公园旅游新业态制度、着力提升森林公园资源利用率能力等政策启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辉 陈秋华
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从旅游者消费结构特征出发,将城市森林公园的游客生态足迹划分为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娱乐等6个方面,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计算出2006年公园的人均均衡旅游生态足迹0.010896hm2,其中旅游餐饮的生态占用比重最大,达45%;林地的土地类型占用最多,为44.72%,旅游生态效率为240美元/hm2,反映出城市森林公园的旅游是一种生态占用较低,旅游生态足迹效率也较低的旅游方式。
关键词:
城市 森林公园 旅游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航 白景峰
旅游生态足迹指的是旅游地区内,可以容纳的一定数量旅游者的活动所需要的土地面积,其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分析旅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以净月潭森林公园为例,分析了2011年的旅游生态足迹,得出了其总旅游生态足迹为429783.23hm2,说明了旅游活动是一种对自然资源高需求、高消耗的活动,它对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程度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我国森林公园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旅游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兴国 王建军
森林公园与生态旅游□王兴国王建军在众多的旅游活动中,生态旅游蒸蒸日上,已成为发展较快、最有生命力的旅游形式。什么是生态旅游?关于这一概念的界定是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依据。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赞同以简炼的文字界定,即:生态旅游是在自然环境中,对生...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兰思仁 戴永务 沈必胜
在全面回顾中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三十年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总结归纳出中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三十年发展的五条基本经验:思想观念是"总开关",政府主导、加强领导是森林旅游发展的关键,市场需求是森林旅游发展的原动力,广筹资金、创新机制是森林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资源保护是森林旅游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森林旅游 三十年 基本经验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宇佳 刘笑冰
文章以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森林公园——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基于SWOT-AHP模型分析其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通过分析发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优势和机遇是巨大的,但是也面临一定的问题和挑战,因此,采取实力型战略,立足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优化开发模式、建设生态文明理念是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策略要求,以期实现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及效益综合性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世东 陈鑫峰
本文通过对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游客量、旅游收入等指标变化的研究,以及对不同省(区、市)、规划分区、全国4大地区各指标的变化与所占份额等方面的分析,系统地展现了中国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轨迹。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公园发展分为4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急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快速成长阶段,具有时间分布上的加速现象、空间分布上的位移现象、游客量与旅游收入上的耦合现象、在全国旅游业地位上的提升现象。预测分析表明,“十一五”期间中国森林公园事业还将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到2010年,全国森林公园总数将由目前的1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哲根 刘安兴 许祖福 陈学堂 陈安统
森林公园是基于自然保护前提下的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的生态旅游地 .森林公园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适宜开发多种多样的生态旅游产品 ,可归为 9大类 .森林公园旅游产品总体上表现为融自然美、运动美、健康美、成就美于一体的旅游产品风格 ,给游客形成生态回归的意境流 .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成功开发决策应重视产品市场定位、产品创意与创新 ,并作出可持续的森林公园旅游产品规划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冉东亚
森林旅游是我国新兴的一项事业。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污染的加剧,造成城市生态系统的失调。因而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回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一种安祥、舒适、清新的森林环境,形成一股森林旅游的趋势。森林旅游的主要内容,包括在林区内野餐、宿营、狩猎、垂钓、划船、漂流、乘车、骑马、疗养、森林浴、登山、滑雪、探险、摄影、观光、科学考察、宣传教育等,将会使人们直接享受到"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包战雄
通过分析森林风景美学局限性及综合有关森林生态美学的研究和论述,提出森林生态美学理论的内涵特征,认为森林生态美在起源、审美对象、表现形式、关注尺度、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与风景美学都存在差异。根据生态系统范围大小的不同,将森林生态美划分为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的生态美和人—森林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美2大层次,并指出森林生态美学理论在森林景观经营、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森林旅游者引导等方面对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蕾芝 周淑红 钱新标
对杭州小和山森林公园内不同下垫面性质的旅游设施点 (如木屋、蒙古包、湖边沙滩和跑马场等 )和林地进行多次温度、湿度、风和日照等生态气候要素的实际观测 ,分析这些要素在改变了原林地下垫面性质后的变化特点 ,并用方差分析法检验变化的显著性程度以及对旅游者舒适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在初夏季节 ,各旅游设施点与林地相比 ,地温和气温都有明显提高 ,其中地温提高最为显著 ;空气湿度降低 ,日照增加 ,风速接近林地。林地和旅游设施点的舒适度指数相差 1级 ,林地为 6级 ,人们普遍感觉舒适 ;各旅游设施点为 7级 ,暖 ,大部分感觉舒适。进入盛夏 ,天气转热 ,温度、湿度和舒适度的变化更加显著。表6参...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旅游设施 生态气候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昌辉
阐述了对生态旅游的几点认识和森林公园在开展生态旅游中的重要作用,并就此对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进行了实践探讨,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森林公园 生态旅游 公园管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洪,谢庭生,何俊阳
“回归大自然 ,走进大森林”是当今世界旅游业的新时尚 ,也预示了湖南省未来森林旅游的良好前景。本文阐述了湖南省开展森林旅游的资源条件和森林公园的发展概况 ,探讨了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重点和对策 ,并针对森林公园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保护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森林旅游 森林公园 旅游开发 湖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