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32)
2023(11451)
2022(10176)
2021(9607)
2020(7980)
2019(18792)
2018(18813)
2017(36500)
2016(19979)
2015(22652)
2014(22542)
2013(22148)
2012(20368)
2011(18235)
2010(18441)
2009(16608)
2008(16046)
2007(14025)
2006(12270)
2005(10547)
作者
(56037)
(46280)
(45960)
(43756)
(29655)
(22147)
(21074)
(18298)
(17532)
(16503)
(15934)
(15396)
(14539)
(14525)
(14250)
(14022)
(13917)
(13846)
(13100)
(13086)
(11400)
(11263)
(11101)
(10518)
(10407)
(10312)
(10255)
(10160)
(9262)
(9058)
学科
(77640)
经济(77552)
管理(56693)
(52844)
(44943)
企业(44943)
方法(34979)
数学(29448)
数学方法(29097)
中国(22784)
(18929)
地方(18546)
(17722)
业经(17083)
(16308)
(14838)
贸易(14832)
理论(14497)
(14354)
(13536)
(12780)
环境(12770)
农业(12587)
技术(12240)
(11869)
(11574)
金融(11572)
(11234)
(11219)
银行(11187)
机构
大学(276906)
学院(275973)
管理(112635)
(106216)
经济(103619)
理学(97645)
理学院(96500)
管理学(94948)
管理学院(94431)
研究(91252)
中国(66368)
(61966)
科学(56993)
(46732)
(44723)
研究所(40958)
中心(40814)
业大(40118)
北京(39680)
(39460)
(38505)
(37983)
财经(37950)
师范(37711)
(34451)
(33826)
(32429)
农业(30856)
师范大学(30612)
经济学(30255)
基金
项目(191654)
科学(150298)
研究(142128)
基金(137510)
(118466)
国家(117465)
科学基金(101581)
社会(87668)
社会科(83034)
社会科学(83009)
(74251)
基金项目(74121)
自然(66243)
教育(65133)
自然科(64661)
自然科学(64650)
自然科学基金(63436)
(63212)
编号(59537)
资助(56085)
成果(48397)
重点(42204)
(41456)
课题(41006)
(40774)
(39559)
项目编号(36816)
创新(36707)
科研(35935)
教育部(35669)
期刊
(115327)
经济(115327)
研究(81569)
中国(49659)
管理(40687)
学报(40657)
科学(38583)
(35036)
教育(33392)
(33318)
大学(30775)
学学(28566)
农业(24916)
技术(24094)
(21218)
金融(21218)
业经(18990)
经济研究(17535)
财经(16951)
问题(16786)
图书(16710)
(14355)
理论(14151)
科技(13507)
现代(13464)
实践(13218)
(13218)
(12893)
技术经济(12599)
(12459)
共检索到397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春才  
北京作为我国会展业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城市,尽管会展业已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就会展业的整体规模和会展城市的国际影响力而言,与国际知名会展城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北京应当抓住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产业、资源及区位优势,重点实施品牌化、多元化、国际化战略,尽快实现构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春才  周彦  
近年来,北京会展业出现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特别是在"十二五"规划中,北京市更是将会展业从旅游业中单列出来,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纳入新的五年规划中,提出了打造"亚洲会展之都"、向国际会展中心城市迈进的宏伟目标。然而,在构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方面,与国际知名会展中心城市相比,北京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通过分析和对比,总结了国际知名会展中心城市的特点和构成要素,明确了北京在构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北京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构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永树理  
本文以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为例,阐述了会展行业的财务核算模式和管控模式,分析了会展行业财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阿米巴核算模式的对策措施,对我国会展行业的财务管理由传统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转变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荆林波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将加快我国消费市场提质升级,提升城市消费能级和国际化水平,对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北京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应当从科学定位入手,立足首都挖潜增效,对标国际领先城市,突出北京的城市特色,着力练好内功,提升社区商业服务能力,加大连锁经营力度,提升人均消费能力,打造新型消费商圈与商业街。归根结底,要发展首都经济,提高人均收入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守贵  高汝熹  陈枫  荀婧  
在重构相似评价环境的基础上,采用《有线》杂志的国际技术创新中心评价指标对上海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上海与国外城市之间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差距主要不在技术研究人员与技术创造能力方面,而在于技术的市场实现环境,即技术的转化方面。因此,上海要创建国际技术创新中心城市,技术本身的发展固然重要,但促使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制度环境更为重要。从市场实现的客观需要出发,不仅要对科研人员进行产权激励,更重要的是要培育激励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的环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晓磊  
中国制造业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际采购业在我国的兴起。北京构建国际采购中心,符合北京在国际区域合作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符合北京市外贸工作的整体思路,能够带动北京及周边地区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北京市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旭路  
本文围绕北京市构建国际金融中心问题,针对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将北京与其他国际金融城市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分析认为北京凭借其丰沛信息资源以及储备大量高层次研究人员及其他方面的优势,已经具备了成为金融中心的潜质;同时为了避免金融中心的重复建设问题,文章从国际、国内以及市内金融功能区三个角度,对北京市未来金融中心的功能进行了定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蔡国峻  
结合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项目建设的实际,通过对会展建筑规划原则的初步分析,提出会展建筑在规模选址、交通组织、功能配置、建筑节能等方面的目标需求,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了会展建筑的规划与建设方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耘  
科技创新能力是世界城市影响力、控制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本质上是不断提升北京国际影响力与控制力的过程。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的核心是强化枢纽功能,是对北京科技体系在国际、国家科技体系中的功能定位的概括。因此,强化北京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功能是推进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战略突破口和着力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成荣  
正在向"世界城市"目标迈进的北京,提出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战略构想。本文在比较研究基础上,论证了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以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等典型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为标杆与参照系,阐明了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典型特征。文章指出,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动态工程,北京应充分借鉴世界城市商旅结合、商展结合、商文结合、商娱结合等重要经验,做好规划,完善体制与机制,推进产业结构与城市功能优化,打造具有京商特色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莉莉  袁家冬  韩刚  陆璐  
通过对比传统方法与"空间关联度—腹地"法,结合黑龙江省城市空间分布情况,以2006、2010和2015年为时间节点,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界定黑龙江省地方中心城市,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研究表明:传统方法界定出的黑龙江省地方中心城市多集中在西南和东部地区,北部地区缺少地方中心城市。而"空间关联度—腹地"法充分考虑了地方中心城市空间分布的均衡性,更适合黑龙江省中心城市的界定。最后选出黑龙江省地方中心城市为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黑河、绥芬河和北安。通过比较各市(县)的综合实力排名,得出以上黑龙江省八个地方中心城市中,黑河和北安的综合实力相对较弱。虽然八个地方中心城市在其腹地内综合实力最强,但除了哈尔滨、大庆和齐齐哈尔以外,其他地方中心城市在其腹地内的核心地位不突出。从整体来看,黑龙江省地方中心城市腹地内,城市类型多,存在的问题复杂多样,因此发展战略要因地制宜。黑龙江省地方中心城市应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的服务职能,促进黑龙江省各市(县)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馨梅  于海琳  
本文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对北京消费需求具有正向的影响;人口规模则分阶段影响。据此提出大力发展中高端商品和服务;建立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优化城市消费软硬环境,提升消费体验;高水平扩大开放,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等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国雄  宋丕丞  
国际商贸中心城市是城市交易功能广域化、国际化的集中体现,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形成与国家经济发展及城市的区域竞争力密不可分。我国近年经济发展迅速,国家与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以北京为代表的大型城市具备了发展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的条件。通过对北京经济与商贸发展在国内及国际上的纵向与横向比较分析可知,北京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商贸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同时北京的经济总量、商业资源供给、地区影响力方面在国内具有优势;在国际城市比较中,北京既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也存在诸多不足,包括经济总量与人均量、商业特色、服务业水平等方面。基于比较分析,北京向国际商贸中心城市迈进过程中,应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不断完善商贸...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乔小燕  胡平  
随着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上海的会展业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上海的目标是要打造世界著名会展中心城市,深入而全面地分析城市会展业的发展状况,有助于上海早日实现这一目标。本文运用专家咨询和AHP方法形成一套会展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包括会展核心体系、会展支撑系统以及城市宏观环境。本文以德国的两个著名会展中心城市慕尼黑、法兰克福作为比较对象,重点分析上海与国际著名会展城市在会展业现状、配套设施以及城市环境等方面的差距及其原因,最后结合上海自身特点总结两个城市对上海的启迪并提出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伟  汪四新  何联涛  吕志军  
钢结构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是"绿色建筑"与"工业化建筑"的交集。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的核心建筑单体——低碳技术展示交易馆、低碳国际会议馆、低碳城展厅均为钢结构建筑。介绍该工程的整体设计思路,并就相关设计理念与实践作简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