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13)
- 2023(14718)
- 2022(12461)
- 2021(11572)
- 2020(10005)
- 2019(23116)
- 2018(22869)
- 2017(43731)
- 2016(23841)
- 2015(26757)
- 2014(26412)
- 2013(25967)
- 2012(23975)
- 2011(21581)
- 2010(21319)
- 2009(19904)
- 2008(19632)
- 2007(17487)
- 2006(15208)
- 2005(13566)
- 学科
- 济(94744)
- 经济(94610)
- 管理(69913)
- 业(64750)
- 企(53707)
- 企业(53707)
- 方法(44805)
- 数学(39600)
- 数学方法(39090)
- 财(27742)
- 中国(25814)
- 农(25185)
- 制(21400)
- 业经(20910)
- 学(20492)
- 地方(18714)
- 务(17143)
- 财务(17087)
- 财务管理(17041)
- 贸(16686)
- 贸易(16679)
- 农业(16609)
- 企业财务(16169)
- 易(16145)
- 银(15417)
- 银行(15370)
- 融(14940)
- 金融(14935)
- 行(14591)
- 体(14388)
- 机构
- 大学(337494)
- 学院(333736)
- 济(135715)
- 经济(132877)
- 管理(127958)
- 研究(114212)
- 理学(110359)
- 理学院(109066)
- 管理学(106968)
- 管理学院(106362)
- 中国(85638)
- 京(73434)
- 科学(71328)
- 财(64355)
- 农(59439)
- 所(58234)
- 中心(53646)
- 研究所(52805)
- 业大(52742)
- 江(50710)
- 财经(50706)
- 农业(46971)
- 北京(46019)
- 经(46010)
- 范(42778)
- 师范(42240)
- 经济学(42149)
- 院(41430)
- 州(39306)
- 经济学院(38081)
- 基金
- 项目(229438)
- 科学(180650)
- 基金(168216)
- 研究(162581)
- 家(148409)
- 国家(147243)
- 科学基金(126059)
- 社会(103395)
- 社会科(98092)
- 社会科学(98065)
- 基金项目(89256)
- 省(89181)
- 自然(83700)
- 自然科(81797)
- 自然科学(81766)
- 自然科学基金(80288)
- 划(76398)
- 教育(75204)
- 资助(68822)
- 编号(64804)
- 成果(52600)
- 重点(52421)
- 部(50806)
- 发(48585)
- 创(47703)
- 科研(45065)
- 课题(44860)
- 创新(44777)
- 制(43640)
- 教育部(43350)
共检索到492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元 邓夕也 刘潇潇 张杰
北京旧城是中国古都风貌和传统文化的承载地,也是人口矛盾的集中区。北京旧城人口结构在19902010年间发生了重大转变,本地人口不断过滤、向外疏解,外来人口不断增多,分析北京旧城人口过滤对于旧城保护与更新发展有重要意义。以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人口比例结构、人口集聚度、人口密度等,在北京旧城、分区、分街道层面探讨了总人口、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空间格局的变化,总结出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人口过滤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旧城就业结构变化、外来人口受教育程度、重点学校与学
关键词:
北京旧城 人口过滤 人口普查 城市社会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韶 朱志胜
文章利用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1990~2010年中国城镇化格局变化及趋势演变,并就城镇化格局的合理性及变动成因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大城市主导的快速推进阶段,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会持续;但城镇化的速度会由于中国农村可流动人口减少而有所减缓。1990~2010年中国城镇化格局由分散趋向集中。城镇人口集中趋向东部沿海省区、典型城市群以及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齐普夫指数测算结果证实了以2000年为时间节点的中国城镇化格局由分散化向集中化的转变,目前中国城镇化格局正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但七大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人口流动尤其是跨省跨地区的人口流动是引致中国城镇化格局变动的主...
关键词:
城镇化格局 人口流动 齐普夫指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媛
使用北京市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分乡镇、街道年龄数据,基于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方法,研究了2000201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分布及老龄化程度的空间聚集特征及其演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正处于重塑的关键时期,这主要表现在,北京市老年人口分布及老龄化程度的中心保持不变,仍然向功能核心区和部分拓展区集中化聚集,向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扩散则比较缓慢,逐渐向西南方向的王佐、西红门、南苑等街道延伸。老年人口分布范围有扁平化的南—北收缩趋势,形成"中心高、外围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
关键词:
老年人口 空间聚集 标准差椭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邓智团 廖邦固
过去十多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变化和城市扩张最为快速的时期,城市中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问题成为城市研究的重要命题。文章基于"五普"和"六普"数据,以上海为实证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和空间计量模型,揭示外来人口分布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演变,对上海外来人口社会空间分异中的空间粘性和空间剥夺效应进行量化研究。实证分析表明,转型期上海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从2000年集中于中心城区已逐步扩散到整个城区,从2000年到2010年,外来人口仍然是上海最基本的社会空间分异因子。在其社会空间变化过程中,存在空间粘性和空间剥夺两种相互作用的推动力,前者是外来人口空间集聚存在的自我强化效应,后者则是推动外来人口的空间调整的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玉福 伍淑花
基于"六普"和"五普"人口普查资料,对我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受教育状况转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助推下,与"五普"相比,"六普"人口较少民族的受教育水平有较大提高,文盲人口普遍减少,义务教育普及率得到了较快提升,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数量显著增加。但是,人口较少民族受教育状况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明显差距,各民族间受教育状况不平衡性比较明显,男女受教育程度差异较大,女性受教育人数远低于男性。加快教育发展,改善受教育状况,提高人口素质,是人口较少民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宁波 张扬
本文基于改进熵值法,从文盲率、大专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及平均受教育年限三方面构建综合指标,对我国五普和六普数据中国民受教育程度的县域空间分布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国民受教育程度综合评价中,大专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的权重最大,平均受教育年限和文盲率次之;空间四分位图表明国民受教育程度县域空间格局具有集聚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全局空间自相关表明国民受教育程度空间集聚现象显著,呈减弱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表明国民受教育程度呈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演变形态。
关键词:
国民受教育程度 县域差异 空间集聚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谦 李祎晨 张帅
本文对第五次、六次、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开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围绕“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口受教育程度水平分布”两大核心指标,通过绝对差异、相对差异、次序和分类等不同维度的数据分析,细致呈现自2000年至2020年二十年间各民族人口在三次人口普查时间节点上的受教育状况及其总体变动趋势。研究发现,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各民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显著提升,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比例关系所构成的教育层次结构不断优化。当前各民族之间的受教育水平和教育层次结构仍存在差异,但从纵向发展上看,差异正不断缩小。在促进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历史进程中,需要根据各民族教育发展现状,强调因地制宜推进教育政策与实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万庆 吴传清 罗翔 曾菊新
根据"五普"和"六普"城镇常住人口统计数据,按照国际上常用的城市人口规模阈值标准筛选城市样本,采用统计分布检验、空间基尼系数、马尔科夫转移矩阵等方法,从全国、区域和省域三个层面考察中国城市规模的统计分布模式、空间分布特征和结构演化态势。结果表明:(1)2000—2010年,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均符合位序—规模法则,但并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帕累托分布和齐普夫分布;城市规模结构呈"金字塔"格局,城市规模差距过小;受行政区划变动的影响,城市规模分布呈现集中化趋势;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增长趋势差异明显。(2)2010年,仅东北地区城市规模服从帕累托分布,其他区域城市规模既不服从帕累托分布也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四大板块内部城市规模差距均过小,且并不存在梯度或反梯度分异规律;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首位城市规模相对优势不突出;2000—2010年,中部地区的城市规模差距在缩小,而其他区域城市规模差距则在扩大。(3)绝大部分省份内部城市规模发展过于均衡,但也有部分省份城市体系"一城独大"特征明显;省域城市规模差距的地域差异显著,但未表现出梯度或反梯度分异特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鹃娟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为了解我国老年人的居住方式提供了最新数据来源。文章在"六普"数据基础上分析我国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现状和特点,结合"五普"数据对其变动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同一队列老年人居住方式的纵向变化。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空巢化趋势明显,但空巢家庭中的独居户和夫妻户老人呈现两极化倾向;受老年人口生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三代同堂的扩展家庭依然是老年人的主要居住方式,但地区差异很大;随着"50后"、"60后"出生队列进入老年期,会率先使得以核心家庭为主的二代户比例降低,空巢化和独居化趋势将更加显著。尽快发展社会化养老机构、完善老年照料服务已成为老年人居住方式变化提出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
居住方式 老年人 家庭 六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皓 梁在
本文利用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估计返迁人口的规模并描述返迁人口的人口社会特征及其与现在的迁移人口与非迁移常住人口的差异,从个人因素、居住地类型以及家庭户特征三个方面分别讨论了返迁的决定因素。并讨论了本文的一些缺陷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省际人口迁移 返迁人口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刚
文章通过对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生育数据的分析发现,近年来二孩和多孩的总和生育率比过去略有提高,而六普数据显示的极低生育水平的主要原因在于一孩总和生育率显著下降,其中居住于农村的育龄妇女的一孩生育率下降明显,其原因是近年来农村婚育年龄推迟,导致农村育龄妇女的未婚比例显著提高。在排除了六普育龄妇女孩次结构的影响后,六普的递进生育率水平实际上与2005年的水平相当。所以,从总和生育率降低的孩次特征及其影响原因来看,六普数据显示的低生育水平并不能简单归结为生育漏报。另外,六普数据反映出中国妇女终身生育水平已接近1.5,基本达到了现行生育政策的要求。
关键词:
六普 生育水平 婚育推迟 终身生育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伟
为了深入开发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抽样数据带,推广有关普查数据分析软件,P04项目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课题委托北京大学人口所主办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与分析研讨班”于1月6日~1月16日在北京大学举行。 1月6日的开幕式由课题负责人之一曾毅教授主持,国家统计局人口司孙怀阳司长、国家教委P04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斌 吕斌 胡垚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梳理了文化创意产业对旧城空间再生的作用机制,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能有效驱动旧城再生,是因为在资本生产新商业空间的同时,旧城文化可以融入新的文化创意并资本化、商品化,进而能够提升新空间收益的附加值,加大反馈力度,从而更好地协调新空间权利的分配。并以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为例分析了资本和文化在旧城空间生产过程中对商户和消费者、原住民、政府这三者空间权利的影响,认为南锣鼓巷的旧城再生模式具有文化创意产业驱动旧城更新的样本意义,较好地处理了新空间的权利分配,但也开始面临文化创意乏力、资本结构分化、各方权力边界再平衡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跟踪研究以更好地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对旧城空间生产的作用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国霞
基于第五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中部六省10年的人口迁移进行格局分析研究,探讨人口迁移格局变化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中部地区在全国人口迁移格局中的迁出地地位并无较大变动,迁移人口仍集中流向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但集聚地由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中部地区内部远距离省际迁移人口规模增长快速,六大城市群对迁移人口的集聚作用非常显著并有增强态势,尤以皖江城市带人口集聚变化最为突出。10年间中部地区迁移人口在3个主要集聚地的分布变化与集聚地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就业弹性有一致性,与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三产业产值等经济总量变化指标不相一致;中部六大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变动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导致迁移人口高度集聚。
关键词:
人口迁移 格局变化 区域经济 中部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国霞
基于第五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中部六省10年的人口迁移进行格局分析研究,探讨人口迁移格局变化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中部地区在全国人口迁移格局中的迁出地地位并无较大变动,迁移人口仍集中流向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但集聚地由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中部地区内部远距离省际迁移人口规模增长快速,六大城市群对迁移人口的集聚作用非常显著并有增强态势,尤以皖江城市带人口集聚变化最为突出。10年间中部地区迁移人口在3个主要集聚地的分布变化与集聚地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就业弹性有一致性,与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三产业产值等经济总量
关键词:
人口迁移 格局变化 区域经济 中部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