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09)
2023(16157)
2022(13807)
2021(12868)
2020(10757)
2019(24595)
2018(24262)
2017(46108)
2016(25162)
2015(28351)
2014(28404)
2013(28113)
2012(26276)
2011(23693)
2010(24064)
2009(22348)
2008(21028)
2007(18732)
2006(16658)
2005(15053)
作者
(75094)
(61926)
(61558)
(58363)
(39353)
(29927)
(28095)
(24446)
(23770)
(22377)
(21307)
(20964)
(19782)
(19699)
(19269)
(19256)
(18434)
(18391)
(17770)
(17686)
(15510)
(15457)
(15051)
(14270)
(14034)
(13890)
(13876)
(13725)
(12744)
(12340)
学科
(102979)
经济(102872)
管理(68724)
(68148)
(56347)
企业(56347)
方法(41949)
中国(35520)
数学(35159)
数学方法(34715)
地方(28485)
(28203)
金融(28201)
(28066)
(26948)
银行(26888)
(26013)
(24854)
业经(24813)
(22870)
(20770)
农业(19557)
理论(18185)
(17527)
贸易(17508)
技术(17279)
(17181)
(16886)
环境(16235)
(15896)
机构
大学(353754)
学院(352469)
(137333)
管理(135541)
经济(134070)
研究(126355)
理学(115721)
理学院(114327)
管理学(112263)
管理学院(111663)
中国(98961)
科学(80197)
(79998)
(65177)
(63029)
(62562)
研究所(59308)
中心(57940)
业大(54729)
(53145)
北京(51838)
财经(49440)
农业(48916)
(48455)
师范(47924)
(46205)
(44834)
(44028)
经济学(40159)
技术(39065)
基金
项目(238309)
科学(185253)
研究(173487)
基金(168911)
(148289)
国家(146962)
科学基金(124436)
社会(106433)
社会科(100721)
社会科学(100693)
(94955)
基金项目(89460)
自然(81324)
(80296)
自然科(79356)
自然科学(79334)
教育(78704)
自然科学基金(77877)
编号(71273)
资助(70295)
成果(58600)
(54723)
重点(54014)
(51082)
课题(50517)
(49638)
创新(46263)
科研(45399)
计划(43880)
项目编号(43698)
期刊
(156733)
经济(156733)
研究(108561)
中国(77028)
学报(59214)
(57207)
科学(54187)
管理(51110)
(46459)
大学(44300)
教育(44258)
(43636)
金融(43636)
学学(41323)
农业(39432)
技术(30977)
业经(26172)
经济研究(24284)
财经(23689)
(20705)
图书(20522)
(20181)
问题(19962)
科技(19107)
理论(17660)
技术经济(17156)
实践(16229)
(16229)
(16187)
现代(16093)
共检索到543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伊彤  王海峰  张国会  江光华  
本文构建北京地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融合基础、融合投入、融合产出、融合环境4个维度,8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对北京地区2014—2018年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北京地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指数达到148.6 (以2014年为100),较上年增长15.1%,增速较上年增加5.2个百分点。分领域看,文化科技融合基础、融合产出和融合环境三大指数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文化科技融合投入指数出现下降。文章最后提出促进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骊  
山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根植于华夏文明,历史底蕴深厚,促使山西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有利于山西文化创意产业产生飞跃式的发展。文章从山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山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山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嫚  王如忠  
论文在对影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驱动力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文旅产业融合的"双循环"动力机制,并在其基础上引入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0—2018年中国省际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借此提出了相应区域发展策略。结果显示:(1)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耦合度处在中度耦合阶段,整体文旅融合水平也较低,处在中度失调阶段,2000—2018年间呈现缓慢上升态势;(2)区域间融合程度差异明显,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的阶梯式差异特点,但年均增长率则为中部>西部>东部>东北部,文旅产业融合水平与融合速度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其中,中部地区上升趋势最明显;(3)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存在空间"集聚效应",西部地区的文旅产业融合呈现明显的中心化特点,融合度发展水平与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本身发展水平具有一致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嫚  王如忠  
论文在对影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驱动力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文旅产业融合的"双循环"动力机制,并在其基础上引入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0—2018年中国省际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借此提出了相应区域发展策略。结果显示:(1)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耦合度处在中度耦合阶段,整体文旅融合水平也较低,处在中度失调阶段,2000—2018年间呈现缓慢上升态势;(2)区域间融合程度差异明显,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的阶梯式差异特点,但年均增长率则为中部>西部>东部>东北部,文旅产业融合水平与融合速度呈现较大的差异性,其中,中部地区上升趋势最明显;(3)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存在空间"集聚效应",西部地区的文旅产业融合呈现明显的中心化特点,融合度发展水平与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本身发展水平具有一致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燕友  
本文从研究产业融合的基本规律出发,分析了北京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促进北京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北京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菲  
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是目前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主流趋势,它强调区内产业性、宜居性和生态性的高度协调,是避免大城市病和新旧城区脱节,以及实现城市组团发展的重要理念。文章提出了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发展评价的理论模型,并基于组合赋权和四格象限法对河南省2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产业集聚区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傅为忠  刘芳芳  
在中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伴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推动,工业互联网正逐渐成为工业发展的新焦点。本文利用改进的CRITIC-GRAP模型对中国29个省市"互联网+工业"的融合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得出中国工业经济对技术集成化、产品智能化、组织集群网络式发展的需求对于促进工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有很大的推进作用;2014年中国各省市工业与互联网融合程度偏低,有待进一步加强融合发展;中国工业绿色化程度较低,亟待绿色转型等结论。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更有针对性地发展"互联网+"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向从武  
[目的]农业作为乡村产业的基本依托,通过分析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指数及空间分异特征,对于新时期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减轻农业生态压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构建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产业融合发展指数模型对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从农业多功能性发挥、农业产业链延伸、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城乡融合5个维度系统评价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结果]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路径指数与融合效益指数在逐年上升,且融合效益指数提升较快,与产业融合路径指数差异逐步缩小;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效益指数增长较为明显,体现出四川省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有效实现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全面脱贫、新型城镇化建设等的有机结合。[结论]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趋势良好,且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阶段从2010年的起步阶段逐渐过渡到2017年的初级融合阶段,但从贡献率来看,加强农业产业链延伸是现阶段促进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集聚态势,且地区差异有减小的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并随产业融合程度逐渐向川南拓展;自然条件基础决定了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格局,加强政策扶持,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村产业融合效率具有必要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颜慧超  李喜英  林洪  
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各地也参照中央的做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文化与科技有机融合。本文主要分析了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为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以及近年各地为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而采取的行动方案,旨在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提出意见与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嘉秀  
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正式出台,提出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明确了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及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格局和目标任务。按照规划,北京中心城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要坚持疏解整治促提升;城市副中心及平原新城(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等城乡结合部区域要承接中心城区适宜功能、服务保障首都功能。本文重点分析北京城市新规实施以来,城乡区域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融合发展趋势和现状,尤其是其功能定位变化过程中金融供给和需求方面发生的新动向,提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相关金融服务的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王松  
本文将人类经济发展归纳为两大思路:一是就经济发展经济,二是跳出经济发展经济。基于此,本文回顾了经济学对文化与经济关系研究由分离论到融合论的发展过程,提出了文化引领经济发展的观点,并从机理分析和具体实践两个层面阐释了产品、企业、产业以及区域层面上的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其机理主要包括:打造产品观念价值;建立利润来自思想的新机制;把文化做成经济,把经济做成文化;把实的做成虚的,把虚的做成实的。作者认为,只有树立大文化观才能形成大经济观,以及由小文化小经济向大文化大经济的转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张俊茹  
亦庄不是庄。这里是北京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也是北京唯一的职业教育园区所在地。在这片位于首都东南部发展带中心位置的40平方公里土地上,历史在不断写下新的篇章。2007年,在亦庄迎来开发区15周年庆典的喜庆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专程祝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岳金凤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北京市首个承担定向培养士官任务的高职院校,为部队定向培养技术复杂、培训周期较长的军地通用士官。2016年学校成立了士官学院,全面加强士官生培养工作的统筹与管理。学校通过高考面向北京、山东、湖南陕西、甘肃、河南等8省市招收定向培养士官生,学制三年,毕业后取得大专学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宋昌耀  殷婷婷  李国平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是北京冬奥会背景下重点打造的经济带,深入研究其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工商注册数据、文本挖掘和调研访谈内容,分析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产业融合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体育、文化和旅游产业布局均呈现点状、面状和带状的空间特征,资源禀赋、交通设施、经济发展是影响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旅游产业的集聚优势和专业化程度在张家口市的10个区县表现突出,北京市文化产业的集聚规模和专业发展优于张家口市的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性显著;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产业融合程度较低的原因包括区域融合障碍、市场融合障碍、部门诉求差异、资源分布差异、思想认识不足以及支撑体系落后,未来应重点提升理念认识、优化产业选择、完善支撑体系、创新融合模式,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弘  昝杨杨  
产业融合是信息化社会中的产业创新,是新常态下我国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为例,采用2008-2015年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