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86)
2023(10425)
2022(9479)
2021(9047)
2020(7646)
2019(18156)
2018(18077)
2017(34949)
2016(19358)
2015(21614)
2014(21458)
2013(21067)
2012(19293)
2011(17211)
2010(17128)
2009(15529)
2008(14726)
2007(12527)
2006(10815)
2005(9182)
作者
(55952)
(46441)
(46331)
(43811)
(29526)
(22441)
(21001)
(18440)
(17675)
(16568)
(16019)
(15511)
(14727)
(14718)
(14314)
(14141)
(14034)
(13923)
(13291)
(13062)
(11712)
(11391)
(11346)
(10540)
(10381)
(10269)
(10244)
(10191)
(9393)
(9307)
学科
(77827)
经济(77754)
管理(52756)
(50169)
(41938)
企业(41938)
方法(40348)
数学(35877)
数学方法(35326)
(18859)
中国(17822)
地方(17599)
(17484)
(17134)
业经(15785)
农业(12909)
理论(12739)
(12247)
贸易(12241)
(12033)
环境(11958)
技术(11803)
(11795)
(11222)
(11108)
财务(11040)
财务管理(11021)
企业财务(10457)
(10321)
教育(9455)
机构
大学(267746)
学院(266084)
管理(108763)
(100534)
经济(98364)
理学(95888)
理学院(94763)
管理学(92706)
管理学院(92238)
研究(87745)
中国(62112)
(59431)
科学(58836)
(45992)
(44894)
业大(44412)
(42505)
研究所(41604)
中心(39194)
北京(37701)
农业(36457)
(36402)
财经(35305)
(34864)
师范(34458)
(32187)
(31990)
(30254)
经济学(29027)
技术(28741)
基金
项目(194133)
科学(151285)
基金(140190)
研究(137301)
(123801)
国家(122831)
科学基金(104836)
社会(84187)
社会科(79736)
社会科学(79715)
(76078)
基金项目(75288)
自然(71340)
自然科(69692)
自然科学(69673)
自然科学基金(68335)
(65081)
教育(63209)
资助(59066)
编号(55696)
成果(43974)
重点(43526)
(41944)
(41014)
(40184)
课题(38114)
科研(37772)
创新(37389)
计划(36865)
大学(35612)
期刊
(102371)
经济(102371)
研究(72924)
学报(47295)
中国(44867)
科学(42068)
(40577)
管理(38073)
大学(34851)
学学(32906)
(30221)
农业(28842)
教育(28548)
技术(23313)
(17161)
金融(17161)
业经(16739)
经济研究(16133)
财经(16067)
(14777)
图书(14606)
科技(14132)
问题(13685)
(13507)
技术经济(13141)
理论(13037)
业大(12858)
(12495)
资源(12490)
实践(12228)
共检索到367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刚  周金池  孙福  王晓军  
通过在北京市怀柔县沙峪乡红军庄低产坡地做板栗专用肥试验,将新型板栗复混专用肥(“钉型”肥)分9种配方肥料与等量养分的粉态肥及当地传统施肥为对照,在产量、百果重、叶绿素含量、百叶鲜重、干重和空蓬率等几个指标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钉型”肥中以5,6,7配方与粉态肥相同配方及当地传统施肥相比,在以上几个指标上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水平.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优选出适合北京地区板栗生长的专用肥奠定了基础.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陆梅  
为了科学经营耐寒桉树Eucalyptus短周期工业原料林,解决桉树速生和林地退化及冻害的矛盾,于2004年在福建省建瓯市徐墩镇建立了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速生丰产林基地,开展了腐殖酸桉树系列有机专用肥对邓恩桉抗寒促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各有机专用肥的林分受冻率、冻害等级和冻害指数比常规化肥处理分别下降了23.9%~43.5%,25.0%~50.5%和32.4%~49.7%;林分树高、胸径、冠幅和材积等生长量指标比常规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6.3%~26.6%,14.7%~37.2%,6.5%~18.8%和42.9%~136.7%。其中以基肥为腐殖酸桉树专用肥500 g.株-...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碧英  冯学渊  张运东  胡立波  冯峰  李经才  
根据板栗需肥特性与优质高产要求,以配方施肥与平衡施肥技术为基础,在适合的N、P、K三要素配方的基础上,加入有机肥料、无机肥料添加剂(含中、微量元素),研制出板栗有机多元专用肥。其N、P、K、有机质与腐植酸养分总含量超过40% 。施用后比对照增产77.8% ,板栗中氨基酸、蛋白质、脂肪、总糖等营养成分明显增加。并且具有增强抗性、减少落果、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促进土壤改良等多种功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玲  尹伟伦  王华芳  
以板栗胚珠为外植体,筛选了板栗胚珠培养适宜的外植体采摘时期、生长调节剂组合、培养基中碳源种类、培养基中糖浓度等指标,并深入探讨了板栗胚珠培养中存在的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板栗体细胞胚胎高频发生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①在板栗胚珠离体培养中,适宜的外植体采摘时间为板栗第1次盛花期后的30~44 d;②单独使用0.5或1.0 mg/L的2,4-D、6-BA、TDZ均不能诱导板栗胚珠的体细胞胚胎发生;③不同种类的细胞分裂素与2,4-D配合使用时,其种类和浓度直接影响出胚率,6-BA与2,4-D配合使用的效果明显优于KT、TDZ、ZT分别与2,4-D的组合,6.0 mg/L的2,4-D和0.5...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曾燕如  仲山民  林海萍  郑钢  喻卫武  
对5个无性系板栗栗实采后生理的研究表明,板栗属具呼吸跃变的干果。栗实脱蒲1周后呼吸速率及淀粉酶活性都逐渐增加,酶活性峰值的出现要比呼吸跃变的峰值晚。无论是呼吸速率还是酶活性,各无性系间均有差异。对栗实进行保鲜处理宜在脱蒲后1周内完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伟  沈瑞祥  王晓军  
北京地区板栗实腐病的病原菌有 5种 .在板栗怀黄品种处于不同活力状态的种子上接种 ,表明这些病原菌的致病性有差异 .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致病性最强 ,受种子活力状态的影响较小 ;Dothiorellagregaria致病性较强 ,潜育期的长短受种子活力的影响较明显 ;Fusariumsolani,Phomopsissp .和Rhizopusstolonifer致病性较弱 ,仅在种子活力水平较低时致病 ,且发病率也低 .在栗果不同发育阶段和种子贮藏时期分离检查花器和栗果组织带菌状况 ,病原菌在板栗雌花受粉期以后开始侵入花柱和栗苞外壳 ,8月中旬花柱和果皮上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景建元  袁亮  张水勤  李燕婷  赵秉强  
【目的】比较腐殖酸磷肥中的腐殖酸(PHA)与常规腐殖酸(HA)对肥料磷迁移、Ca~(2+)及磷酸盐吸附特征的差异,明晰腐殖酸在磷肥增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实验室分别制备腐殖酸、腐殖酸磷肥及普通磷肥,利用腐殖酸"碱溶酸析"的原理,通过调节腐殖酸磷肥溶液pH分离得到PHA。研究磷肥配施两种添加量的HA和PHA对肥料磷迁移状况的影响,HA和PHA的配施量分别为施磷量的0.5%与5%,代号分别为0.5HA+P、0.5PHA+P、5HA+P及5PHA+P,同时设置单施磷肥(P)及不施肥(CK)两个处理。并通过HA和PHA对Ca~(2+)及磷酸盐的吸附特征解释二者对肥料磷迁移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HA和PHA配施磷肥,肥料磷的迁移距离与迁移量均高于P处理:P处理肥料磷可以迁移到距施肥层垂直距离42 mm处,而配施HA和PHA处理可以分别到达距施肥层46与50 mm处,这与HA和PHA对土壤Ca~(2+)存在较高的吸附容量,进而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有关。距施肥层42 mm以后,土壤速效磷总量占总施磷量的累积百分数基本趋于不变,且0.5HA+P≈5PHA+P>5HA+P>0.5PHA+P>P处理。PHA对肥料磷迁移的促进作用会随其添加量的提高而增强,而提高HA用量反而会减弱其对肥料磷迁移的促进作用,这与PHA移动性强于HA,对磷酸盐的吸附弱于HA有关。HA与PHA对Ca~(2+)的吸附均是膜扩散与颗粒内扩散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与HA相比,Ca~(2+)向PHA颗粒表面扩散的难度降低,在PHA颗粒内部扩散的难度变大。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HA或PHA和Ca~(2+)的等温吸附曲线,HA对Ca~(2+)理论最大吸附量高于PHA,然而PHA对Ca~(2+)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结论】腐殖酸磷肥中的腐殖酸与普通腐殖酸均对Ca~(2+)存在一定的吸附能力,因此均可以促进肥料磷的迁移,但是磷肥配施腐殖酸磷肥中的腐殖酸,肥料磷的迁移距离大于常规腐殖酸,这可能是腐殖酸磷肥中腐殖酸增效磷肥的一个原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均  陈俊  王乐乐  曹庆昌  
对北京市板栗产业的生产、布局、加工、销售、废弃物利用、科技水平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板栗种植规模较大,优势区域布局明显,但经营分散,管理粗放,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废弃物利用率及优良品种采用率不高等问题制约产业发展。为充分发挥板栗对北京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基于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应采取措施实现栗林的适度集中经营,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加强板栗产业开发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莉莉  武海斌  宫庆涛  刘庆莲  孙瑞红  
为探明板栗贮藏期真菌群落结构的种质间差异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手段对6种板栗的栗壳和栗仁进行真菌ITS扩增子测序。分析发现不同种质板栗的主要病原菌差异较大,祝阳镇麻塔村古栗病原菌未大量检出,祝阳镇桐花沟村古栗为赤霉菌,黄前镇大峪村古栗为镰孢菌和葡萄座腔菌,下港镇砖瓦窑古栗为青霉菌,角峪镇洪河村古栗为木霉,燕山早丰板栗为青霉菌和炭疽菌。α-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祝阳镇麻塔村古栗的真菌多样性、优势度、菌群丰度和系统发育多样性均较高。种质内比较发现,祝阳镇麻塔村古栗栗壳的镰孢菌丰度显著低于栗仁;桐花沟古栗栗壳的赤霉菌丰度显著低于栗仁;角峪镇洪河村古栗栗壳的青霉菌丰度显著高于栗仁;燕山早丰品种栗壳的青霉菌丰度显著高于栗仁,炭疽菌属真菌丰度显著低于栗仁。同时,祝阳镇麻塔村古栗、黄前镇大峪村古栗、桐花沟古栗和燕山早丰板栗的栗壳和栗仁的真菌群落结构相似度高;角峪镇洪河村古栗和下港镇砖瓦窑古栗栗壳和栗仁的真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兰彦平  陈晶晶  黄荣凤  郭飞  
以北京地区板栗为材料,建立板栗年轮宽度、早材宽度和晚材宽度3项年轮结构指标的标准化年表和差值年表,分析板栗径向生长与气候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和响应,并对可重建的气候因子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板栗年轮宽度和晚材宽度的年表质量明显好于早材宽度年表,其中差值年表优于标准化年表,其样本总体代表性达到93%,第1主成分方差解释量达到40%。差值年表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和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年轮宽度、早材宽度和晚材宽度与各项气候因子间响应关系不同,在将来重建过去气候时,可利用年轮宽度和晚材宽度重建当年6月的温度,晚材宽度还可以重建当年7月的降水,早材宽度重建当年3月和4月的温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道友  何煜波  张帆  徐秋炎  曾西平  陈焱国  
论述了以碳铵和腐殖酸矿物为主要原料(≥60%)、碳铵为氮源生产配方肥的二次加工关键技术,探明了产品的肥料特性与效应,分析了推广应用产品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浩龙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使腐植酸、淀粉与丙烯酸钾多元共聚交联,制备了一种高吸水缓释肥包膜材料并应用于尿素缓释肥的制备。结果表明,淀粉和丙烯酸、丙烯酸和氢氧化钾配比分别为20∶80(质量分数)、15∶100(摩尔比)时,添加质量分数6%的腐植酸,材料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水率为551 g/g,尿素缓释肥的缓释周期为65 d(以N释放率>90%计),符合GB/T23348-2009规定的缓释要求。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鄢丰霞  陈俊红  孙明德  黎东升  
本研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北京板栗产业融合5种发展路径及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显示,北京板栗融合存在着科技推广普及率不高、加工技术落后、物流业发展滞后、市场体系不健全和产业融合度不高等问题,今后应强化板栗科技推广、提高板栗深加工技术、完善板栗物流体系、健全板栗市场体系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以促进北京板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海燕  甘淳丹  兰汝佳  管永祥  张春明  殷广德  郑青松  
[目的]探究新型腐植酸型叶面肥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并研究其结合杀菌剂应用于防病虫害、干热风和提高产量的效果及其机制,为该肥料在小麦生产上推广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扬麦16号’为材料,设置低剂量叶面肥(LF)处理(1 500 g·hm-2)、高剂量叶面肥(HF)处理(3 000 g·hm-2)、LF+多菌灵(LFC)处理和HF+多菌灵(HFC)处理,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研究小麦穗期喷施含腐植酸液体叶面肥2次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并检测不同处理的植株叶片叶绿素(Chl)、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含量和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喷施1 500和3 000 g·hm-2叶面肥后7和14 d,小麦旗叶的Chl、SS和SP含量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其中,高浓度叶面肥处理的效应比低浓度处理的更为明显,结合多菌灵喷施的效应也更为明显。施肥处理明显提高小麦籽粒的千粒质量和产量,结合多菌灵的施肥处理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低浓度和高浓度叶面肥处理的小麦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5.7%和8.3%,结合多菌灵施用后,分别增产8.4%和10.6%。施肥处理提高了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稳定时间,结合多菌灵的施肥处理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结论]在小麦抽穗期和齐穗期喷施含腐植酸叶面肥,能够明显提高叶片的抗氧化及籽粒灌浆和输送养分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春英  滑晓赞  吕贻忠  
对不同pH、电解质强度条件下氧化铁对腐殖酸的吸附量、解吸量和腐殖酸可见光谱(E4/E6)进行测定和分析,从而探讨氧化铁对腐殖酸的吸附机理。采用批量平衡震荡法进行氧化铁对腐殖酸的吸附实验,并用分光光度计对吸附前后的E4/E6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酸性环境中物理吸附、物理化学吸附和化学吸附并存,其中物理吸附占了近一半;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中氧化铁对腐殖酸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过程中,吸附在矿物表面的腐殖酸的分子量大、芳构化度大,芳香环的缩合度较大;解吸过程中,中性条件解吸出来的HA的分子量大、芳构化大、芳香环的缩合度较大,碱性条件解吸出的腐殖酸的分子量小、芳构化度小、芳香环的缩合度较小。三氧化二铁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