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97)
2023(14601)
2022(12448)
2021(11797)
2020(9997)
2019(23413)
2018(23369)
2017(44727)
2016(24492)
2015(27700)
2014(27777)
2013(27028)
2012(25056)
2011(22439)
2010(22805)
2009(20635)
2008(20257)
2007(17939)
2006(15800)
2005(13398)
作者
(71949)
(59878)
(59643)
(56645)
(38122)
(28761)
(26931)
(23405)
(22975)
(21540)
(20846)
(20330)
(19280)
(18868)
(18428)
(18413)
(18051)
(17614)
(17278)
(17085)
(15047)
(14854)
(14583)
(13736)
(13458)
(13338)
(13275)
(13197)
(12157)
(11959)
学科
(95040)
经济(94947)
管理(64887)
(59826)
(49289)
企业(49289)
方法(45211)
数学(38685)
数学方法(37963)
(26491)
中国(24645)
(23937)
地方(21535)
业经(21395)
(20541)
理论(18321)
农业(17729)
(16225)
贸易(16216)
(15863)
(15652)
(15305)
环境(14884)
技术(14066)
教育(13198)
(12818)
财务(12730)
财务管理(12705)
(12698)
(12553)
机构
大学(343242)
学院(342729)
管理(133790)
(124081)
经济(121055)
研究(115718)
理学(115593)
理学院(114184)
管理学(111573)
管理学院(110974)
中国(84449)
科学(77323)
(77002)
(59602)
(59018)
业大(55969)
(55526)
研究所(54364)
中心(52469)
(50916)
北京(49534)
(48661)
师范(48193)
农业(46365)
财经(44697)
(43011)
(41985)
(40614)
师范大学(38967)
技术(38918)
基金
项目(239634)
科学(186064)
研究(171504)
基金(170404)
(150446)
国家(149228)
科学基金(126817)
社会(103540)
社会科(97837)
社会科学(97804)
(94633)
基金项目(91084)
自然(85754)
自然科(83721)
自然科学(83698)
自然科学基金(82132)
(80739)
教育(79913)
资助(71530)
编号(70778)
成果(56989)
重点(54142)
(51006)
(50936)
课题(49810)
(48808)
科研(46197)
创新(45526)
计划(44704)
大学(43927)
期刊
(138176)
经济(138176)
研究(95467)
中国(66105)
学报(59940)
科学(54705)
(53738)
管理(47512)
大学(45058)
教育(43821)
学学(42040)
(39692)
农业(37642)
技术(31573)
(24932)
金融(24932)
业经(24429)
经济研究(20857)
图书(20798)
财经(20228)
(19564)
问题(18053)
科技(17887)
(17207)
(17158)
资源(17036)
林业(17013)
业大(16168)
理论(15951)
技术经济(15892)
共检索到498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南生  翟明普  杜天真  董建文  
北京市风景游憩林分为山区型与平原型两大类,平原型又划分为经济林型、花园型、片林型、通道型等四类。本文在分析研究后提出风景游憩林的植物配置应以“美景度与可及度为中心”,要切合北京市的独有特征,要实现“结构、功能、效益相协调统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效文  田甜  贾黎明  李广德  郝小飞  
为研究北京山区低山厚土中龄侧柏游憩林的合理构成,采用SBE法对侧柏游憩林林内景观进行景观评价,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喜好度与各景观类目之间的景观评价和预测模型,并由此分析得出定量化的抚育技术模式。研究表明,应当通过定量化的清枯枝、修活枝、割灌和间伐等抚育措施提高游憩林的景观质量,将阳坡侧柏游憩林抚育成无枯枝、密度在1 750株/hm2左右、郁闭度在0.8左右、灌木层高度和盖度分别在1.0 m和50%以下、第一活枝高在4.0 m左右、林下层有一定变化的高景观质量林分;将阴坡侧柏游憩林抚育成无枯枝、密度在1 000株/hm2以内、郁闭度在0.8左右、灌木高度不超过0.5 m、盖度在30~50%之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四清  贾佳  王毅  
对北京市太阳宫公园的绿地植物种类、生长状况、配植等进行系统调查,从植物景观效果、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角度对其植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该公园所用的植物种类、物种出现的频率和应用形式等,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园绿化中运用植物73种,其中乔木33种、灌木22种、草本18种,分属于35个科。该园以北京乡土树种种植为主,植物种类偏少,配置缺乏复层混交。针对两个典型的植物群落,从满足功能、植物生态习性、景观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优化公园绿地景观设计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汪平  邢长山  贾黎明  温静  贠小琴  
游憩林是一种能为公众提供舒适游憩环境的重要特种用途林,科学经营该森林对于改善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及促进森林游憩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侧柏游憩林在北京地区分布广泛,且长期以来深受市民的喜爱。为探明其优化抚育模式及间隔期,分别对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阴、阳坡中龄林进行3种不同模式的抚育,定位监测抚育前后5年间林分风景质量及主要风景要素的变化情况,基于美景度评判法(SBE法)探讨不同抚育模式对林分风景质量的效果及持续时间。结果表明:1)不同抚育模式均可在短期内大幅提高阴、阳坡2种林分的喜好度,明显改善林分的风景质量;2)阴坡林分3种抚育模式(A1,A2和A3)对风景质量的作用效果均较为理想,阳坡林分3种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燚  张茵  
游憩价值是指游客在景区从事休闲游憩活动所产生的效益。游憩价值评估有助于景区管理者了解景区价值,并辅助制定相关管理决策。虽然旅行费用法在我国已有大量实践,但对于个人旅行费用法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于自然和人文不同属性的景区,采用ITCM的何种模型能获得最优结果更鲜有探索。本文采用个人旅行费用法中的计数模型方法,分别应用截断泊松模型与截断负二项模型,对北海公园和北京植物园进行游憩价值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对于自然还是人文类型景区,截断负二项模型均比截断泊松模型具有更佳的拟合度,采用该模型计算得到2016年北京植物园和北海公园的人均游憩价值分别为477.90元、959.50元。北海公园价值更高的原因,可能与人文景观更易为游客感知、且北海公园具有更高比例的外地游客有关。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汪平  贾黎明  李效文  李江婧  
摘要:为了从群落生态学角度科学经营北京西山地区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游憩林,采用区系成分分析法、系统聚类法、方差均值比率法及物种丰富度指数(R,Dgl,Dma),多样性指数(Dsi,Dsh,Dmc),均匀度指数(Jsi,Jsh,Ea),群落总体多样性指数分别对其植物组成与区系、群落垂直结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侧柏游憩林群落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包括32科59属63种高等维管束植物,且反映出以温带成分为主的植物区系特点。群落垂直层次分化明显,理论上可定量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且各层优势种群突出。建群种侧柏趋于随机分布(C<...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云才  郭焕成  
在考虑城乡系统关系的基础上,以大都市郊区为对象,研究大都市郊区乡村游憩地的配置。乡村游憩地的发展不仅推动农村产业的多功能化,有利新兴产业发展,还能促进乡村景观整治,推动乡村风貌塑造,全面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推动城乡景观一体化整合,建立城乡经济系统,发挥合理的地域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了 H B.罗多曼模式和 Clawson&J、 knetsch模式,揭示了都市郊区游憩地配置的内在规律性,并以北京市郊区为例,研究了乡村游憩地的配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田童  王琪延  韦佳佳  
本文基于2006年、2016年北京市居民时间分配调查数据,从时间维度对日常生活中的29项具体活动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参考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筛选出对游憩时间造成显著影响的变量。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将游憩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研究表明,年龄越大,游憩时间越多;游憩时间随受教育程度提高而减少;工作和家务劳动时间会挤占游憩时间;人们正处于工作日忙工作,休息日"忙"游憩的生活节奏。最后笔者提出改革休假制度,增加居民休闲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释放潜在休闲时间;科学引导社会休闲意识;优化工作与休闲的关系,合理配置生活时间的政策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荣  翟明普  阎海平  
作者认为 :风景游憩林是特种用途林中的一个重要林种 ,风景游憩林抚育是风景游憩林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科学的抚育可以改善风景游憩林的林分条件 ,从而有利于风景游憩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进一步发挥 .该文全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风景游憩林抚育领域研究的进展状况 ,包括风景游憩林抚育遵循的一般原则 ,抚育措施对风景游憩林景观质量、游憩条件、生态因子的影响以及风景游憩林抚育前后的景观评判 ,表明风景游憩林抚育应是提高景观质量、游憩条件同改善生态条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完整统一 ;风景景观评判最好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中的美景度评判法 (SBE) .文中同时也指出了风景游憩林抚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匡记  汪加魏  施侃侃  侯嫚嫚  尹群  贾忠奎  
针对北京市西山林场森林景观质量下降、密度大、自然整枝差、火险等级高等问题;结合森林健康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对各林分采取生态疏伐、景观疏伐、修枝、可燃物管理、定株、补植、补造等措施,并对抚育技术进行了森林健康经营与评价;抚育保留密度:侧柏1 375~1 975株/hm2,刺槐550~700株/hm2,黄栌约1 100株/hm2,油松约900株/hm2,元宝枫约1 588株/hm2时森林健康质量较好;抚育后的森林健康指数(HCI)都有提高;侧柏提高31.27%,刺槐提高22.22%,黄栌提高11.11%,油松提高了15.00%,元宝枫提高17.65%,可见抚育后各林分的森林健康质量都显著提高。这对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鑫峰  贾黎明  王雁  周荣伍  李效文  
为科学经营京西山区不同季相的风景游憩林,该文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分别对这一地区主要风景游憩林的春景、夏景和秋景景观进行了评价。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了美景度和各景观因子类目之间的景观评价、预测多元回归模型,并据此分析得出春季、夏季和秋季风景游憩林经营技术原则。研究表明,京西山区风景游憩林季相景观非常丰富,依据该文研究形成的森林季相景观经营技术原则可进一步提高京西山区风景游憩林的景观水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明  杜小玉  杨炜茹  
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兼具实践性和艺术性的双重标准,在评价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主观判断,很难进行定量的分析评定。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北京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北京市5个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现了非量化因素的可量化研究,是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的有效方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薛永基  孙宇彤  
近年来,自然游憩旅游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游憩区域的品牌建设逐渐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本文结合自然游憩景区的特殊性,对游客的品牌认知和品牌态度进行了实证探索。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品牌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正向显著影响游客的品牌忠诚没有得到验证;品牌知名度对游客的感知质量和品牌信任均存在消极的显著影响;品牌美誉度对游客的感知质量和品牌信任均存在积极的显著影响;品牌知名度会通过品牌信任对游客的品牌忠诚产生间接的消极影响,而品牌美誉度会间接地通过品牌信任提升游客的品牌忠诚;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在感知质量的中介作用下均不会对游客的品牌忠诚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证实传统品牌理论较难解释自然游憩品牌建设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玉新  靳乐山  
研究乡村地区游客动机行为以及游憩价值十分必要。文章选择北京市延庆县作为案例地,采用现场观察和个人访谈以及问卷调查获得研究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对乡村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选择行为、消费行为以及乡村地区的游憩价值进行了研究。发现乡村地区游客以北京市和目的地周边城镇的中青年居民为主,收入高于平均水平,涵盖多种职业;在选择目的地方面更重视亲近和享受自然,体验乡村文化是次要动机;游客以自费出游为主,人均年出游次数为7.62次,每次花费249.86元,吃、住、交通费用都较低。以旅行次数为因变量,旅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建文  翟明普  章志都  刘可人  王艳霞  
风景游憩林美景度评价结果可用于指导风景游憩林的构建,也可为建立风景游憩林美学特征和审美态度的心理物理模型积累基础研究数据。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对福建省山地坡面风景游憩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风景游憩林的质地、冠形的可辨度、统一度和对比度、斑块边界线、树种组成及年龄结构、群落垂直结构、混交方式等对森林风景的美景度均有一定影响。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福建省山地坡面风景游憩林的构建技术,包括斑块质地的构建、斑块边界线的构建、不同林分年龄风景游憩林管理、群落垂直结构管理、树种组成及配置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