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37)
- 2023(16405)
- 2022(13879)
- 2021(12519)
- 2020(10828)
- 2019(24818)
- 2018(24383)
- 2017(46487)
- 2016(25793)
- 2015(28619)
- 2014(28583)
- 2013(28473)
- 2012(26232)
- 2011(23688)
- 2010(23797)
- 2009(22667)
- 2008(22883)
- 2007(20877)
- 2006(18384)
- 2005(16640)
- 学科
- 济(109911)
- 经济(109754)
- 业(96486)
- 管理(88285)
- 企(84886)
- 企业(84886)
- 方法(48854)
- 数学(39713)
- 数学方法(39301)
- 财(35429)
- 农(34603)
- 业经(32025)
- 中国(25379)
- 制(25079)
- 务(24543)
- 财务(24507)
- 财务管理(24463)
- 农业(24028)
- 企业财务(23202)
- 地方(22122)
- 学(20990)
- 技术(20064)
- 贸(20034)
- 贸易(20026)
- 易(19399)
- 和(18889)
- 划(17998)
- 体(17784)
- 理论(17546)
- 环境(16800)
- 机构
- 学院(377987)
- 大学(375170)
- 济(153825)
- 经济(150702)
- 管理(146846)
- 研究(126563)
- 理学(126144)
- 理学院(124718)
- 管理学(122735)
- 管理学院(122041)
- 中国(97365)
- 京(81179)
- 科学(80897)
- 农(76755)
- 财(73210)
- 所(66136)
- 业大(63093)
- 农业(60888)
- 研究所(59948)
- 江(59197)
- 中心(58590)
- 财经(57610)
- 经(52141)
- 北京(50760)
- 经济学(46049)
- 州(46031)
- 院(45510)
- 范(45268)
- 师范(44681)
- 省(42522)
- 基金
- 项目(252275)
- 科学(197441)
- 基金(182810)
- 研究(176732)
- 家(162102)
- 国家(160698)
- 科学基金(136893)
- 社会(112732)
- 社会科(106845)
- 社会科学(106808)
- 省(100206)
- 基金项目(97835)
- 自然(91255)
- 自然科(89083)
- 自然科学(89047)
- 自然科学基金(87506)
- 划(84513)
- 教育(79828)
- 资助(73998)
- 编号(69388)
- 重点(57272)
- 成果(54970)
- 部(54917)
- 创(54555)
- 发(54164)
- 业(50887)
- 创新(50495)
- 科研(49055)
- 课题(48565)
- 计划(48271)
- 期刊
- 济(174061)
- 经济(174061)
- 研究(105695)
- 中国(74604)
- 农(70101)
- 学报(65750)
- 财(60975)
- 科学(59386)
- 管理(55737)
- 大学(48823)
- 农业(47120)
- 学学(46673)
- 融(33718)
- 金融(33718)
- 技术(32091)
- 教育(31343)
- 业经(30183)
- 财经(28996)
- 业(27732)
- 经济研究(26499)
- 经(24910)
- 问题(23509)
- 技术经济(20710)
- 版(19750)
- 科技(18406)
- 贸(17976)
- 现代(17783)
- 商业(17630)
- 财会(17622)
- 资源(17610)
共检索到562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孟媛 张凤荣 赵婷婷 罗政
研究目的:评价北京市顺义区制造业用地集约度,分析影响制造业集约用地的因素及影响方式。研究方法:基于对顺义区制造业企业用地及主要经济指标的调查资料,结合厂商行为理论,借助因子分析法及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制造业企业的集约用地行为表现为单位面积上产值收益的增加、劳动力投入的增加或者资金投入的增加;产业结构、人口和劳动力、交通运输、聚集效应等影响因素对各个行业集约用地水平的作用方式及影响程度是不同的。研究结论: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与区位因素紧密相关,制造业的空间布局优化是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婷婷 张凤荣 安萍莉 孟媛
城乡交错带是城市远郊化扩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最为活跃的区域。利用1996年、2002年、2006年三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分两个时段来研究北京市顺义区建设用地扩展及来源特征,分析得出城镇、农村居民点、交通及特殊用地扩展速度加快,独立工矿扩展速度趋缓;新增建设用地来源涉及所有其它地类,其中耕地贡献最高,达62.54%。为定量分析建设用地扩展空间分异,构建"建设用地扩展程度变化模型",将按行政村为评价单元的结果空间聚类,后以聚类结果和"扩展水平重要度"描述建设用地空间分异。研究结果表明:顺义区建设用地扩展从"平均分散"向着"多中心集聚"变化;由中低水平扩展为主向着高、低两个极端水平分化,形成了潮白河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丁扬 安萍莉 张凤荣 姜广辉
研究目的:针对不同社会主体对规划认知及参与程度的调查与分析,提出提高规划认知程度的技术方法与管理措施,为新一轮规划修编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参与式研究方法。研究结果:(1)顺义区公众对"土地利用规划"广义认知程度总体较低,明显低于城市总体规划;但是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相关措施认知度却较高;(2)土地利用规划的权威性、统筹能力都有待提高;(3)公众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了规划的实施;(4)不同特征的社会主体对自身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认知程度差异明显。研究结论:政府应在规划各个环节中加强宣传,尤其强化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促进部门之间紧密合作,培育公众的规划参与意识,提高规划的公众认知度,加快建立以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灿 汤惠君 王枫 张凤荣
为深入探索城镇化空间推进的过程及其特征,利用顺义区1992、1999和2009年3期遥感土地利用/覆盖解译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析模型,以及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率指数,并运用900m×900m网格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动态变化和建设用地扩张进行定量、定位分析。研究发现:1)耕地在研究期间减少突出,减少幅度达24.26%,建设用地和林地增加幅度明显,分别上升了15.34%和11.37%;其他土地、水域和林地的动态度相对突出,分别为5.82%,4.16%和2.78%;林地在空间上新增和减少的规模变化最为明显,空间分析模型显示为20.52%;相对于整个研究区而言,耕地和建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婷婷 张凤荣 牛振国 姜广辉
通过对1980,1995,2006年顺义区农田景观规模和空间格局演变的分析,总结出其作为典型的大城市近郊区域农田景观变化的显著特征:第一,农田景观规模呈加速缩减趋势,农村居民点等低密度建设用地是侵占农田的主体;第二,农田景观斑块的空间重心由原来较为居中的位置,持续向远离城市组团中心的东北方向移动;第三,从全境镶嵌体和农田单一景观水平上分析,其景观格局演变均呈破碎化、离散性和均一化趋势。顺义区农田景观因社会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方向的调整而发生巨大改变,被道路和大量小规模的无序建筑侵占和切割,正在逐步丧失农田景观美感,应通过探索不同模式的农田景观治理和建设途径,对城市近郊农田景观加以保护和利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双杰 陈星星
本文首先对北京市海淀区和朝阳区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情况进行了分析。接着介绍了DEA及SFA的原理并建立了研究模型。通过近三年来海淀区和朝阳区制造业30个门类技术创新的数据,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比较了这两个区城技术创新的效率。此外,本文还将两区门类的技术效率进行配对,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法,测算了门类间的相关性。最后,总结了海淀区和朝阳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情况,并为两区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艳军 刘彦随 李裕瑞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农村发展面临巨大机遇。但是长期以来推行的依靠政府、外来企业等开发援助的外源式发展并不能有效解决农村持续稳定发展问题,在此背景下内生式发展转向愈加明显,内生式发展理论基础和发展机理值得探讨。从地理学综合视角出发,运用一般方法论、自组织理论、农村整谐发展理论多学科视角,解析内生式发展的理论基础,拓展内生式发展的理论内涵;并选取北郎中村作为研究区域,剖析农村内生式发展的系统构成、系统特性、演化规律、整合机制。研究表明:①内生式发展体现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是系统内部要素在内部动力主导作用下自组织演化过程,其实践形式是整谐发展。②内生式发展或是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农村发展系统具有自组织性,内部整合是其演化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整谐发展是内生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重建、产业重塑、空间重构,整合系统要素,激发内部动力,与外力耦合联动,强有力推进农村发展系统演化发展,同时为外部资源有效利用提供重要基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伟 李绍荣 黄桂田 盖文启
北京市发展现代制造业 ,必须打破传统所有制观念的限制 ,即国有经济成分的多少代表一定的社会属性的观念 ,让行业的技术特点和生产组织形式决定行业的各种经济份额比例 ,使各种所有制资本在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中各尽所能 ,发挥其最大作用 ;并且北京市的一般机械制造业生产技术传统 ,组织形式落后 ,只有用现代的光电技术进行改造 ,才能提升行业的层次 ,而信息行业和汽车制造业则需通过非国家资本提升行业的生产技术和集中度 ,至于医药行业则需通过国家资本开发新产品和提高行业集中度 ,这样才能提高这些行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现代制造业 工业发展 国家资本市场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汪德华 江静 夏杰长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影响其升级有两个重要原因:制造业企业内部制造环节和服务环节的分离降低了企业的装置成本并有助于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社会化的专业分工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并且在产业关联度上形成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历史经验表明,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占据全球价值链的顶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不断地投入现代服务业所内含的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使整体产业结构不断向"软化"趋势调整。通过利用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四地以及全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计算比较,北京是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能够较多地利用外部服务业的地区;利用北京等四地2000~2005年的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计量检验表明在四地外部服务业的发展都将有利...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升级 融合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辰 申玉铭
基于北京市2004,2008,2013年经济普查数据,采用区位基尼系数、产业地理集中度等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结合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以街道为空间单元,刻画北京市制造业空间格局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北京市制造业基本退出首都核心区,向通州区、大兴区和昌平区扩散,并在郊区产业园内形成新的集聚区。(2)总体上,制造业主要分布在空港街道、胜利街道、仁和地区办事处、旺泉街道、东湖街道和果园街道等。其中,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中分布在亦庄地区办事处;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分布在迎风街道、古城街道以及亦庄地区办事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分布在以雁栖办事处、仁和地区办事处为代表的街道。(3)不同产业特性的制造业呈现不同的演变趋势: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向西北方向昌平沙河地区、西南方向房山区扩散;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向通州区、昌平区转移;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东南方向大兴区、通州区集中。(4)北京市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变是交通通达性、土地制度、城市空间规划、产业政策和开发区建设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空间格局 空间演变 制造业 北京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乐 张凤荣 张新花 关小克 袁雅琴
合理布局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是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农村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首先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归并特征和实地调查,对顺义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级别划分;其次对农村居民点发展实力与乡镇和区(县)级别公共服务设施的通达性进行分析,并确定未来农村居民点发展模式,作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空间依据;最后,以农村医卫慈善用地为例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的方法探讨,研究成果可为编制城乡统筹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提供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婷婷 张凤荣 姜广辉 罗政 关小克 杜素芹 王锐
本文首先从改革开放至今顺义区粮食产量变化入手,分析在快速城市化进程里,其由首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转变为新兴卫星城过程中粮食生产数量规模变化的特征。进而,构建"顺义区粮食产量空间集聚-扩散度"与"不同产量水平区域空间重心"两个模型定量研究12年粮食产量的空间变化,并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应用灰色综合关联度法探索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996年各水平空间单元均较为分散,空间重心集中于全区中部;而12年之后,高水平和无粮食生产区域出现显著集聚,空间重心分别向东北和西南位移8.06km和5.17km;粮食播种面积、农民人均纯收入和财政收入与粮食产量变化呈强相关,是顺义区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巍 林汉川
北京市政府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还应当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那么,北京市制造业究竟处于怎样的水平,未来的升级和发展方向如何,这是当前一段时期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选取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市制造业中28个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考察,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共同评价其先进性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田雪 塔阳 杨江龙
物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与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存在着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文章以北京市为例通过运用投入产出理论计算出了北京市物流业与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并分析了互相需求关系,进一步还为北京市物流业、制造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 产业联动 投入产出理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丽娜 王洪佳 王学霞 蔡连凤 淮贺举
针对生态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问题,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为研究对象,将北京生态涵养区110个乡镇作为评价单元,构建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评价,并采用空间自相关和限制性因素分析方法,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限制性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总体水平较高,空间上呈现出北部和西部地区乡镇高于其他区域的特征;2)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在空间上有聚集和相互影响特征,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各乡镇协同发展、共同提升;3)各乡镇农业绿色发展的限制因素不同,可以根据农业绿色发展的水平和限制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提高乡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措施和政策。本研究可以丰富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农业绿色发展理论体系以及评价手段,对于指导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下的农业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