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7)
2023(10589)
2022(9530)
2021(9175)
2020(7778)
2019(18274)
2018(18394)
2017(34967)
2016(19465)
2015(22039)
2014(22067)
2013(21954)
2012(20144)
2011(17957)
2010(18145)
2009(16374)
2008(15997)
2007(14230)
2006(12593)
2005(10992)
作者
(56637)
(46793)
(46413)
(44189)
(29732)
(22294)
(21114)
(18493)
(17859)
(16946)
(16138)
(15814)
(14917)
(14737)
(14408)
(14344)
(14269)
(14004)
(13418)
(13227)
(11692)
(11463)
(11231)
(10601)
(10562)
(10437)
(10385)
(10194)
(9459)
(9364)
学科
(71664)
经济(71589)
管理(63142)
(55511)
(48191)
企业(48191)
方法(33803)
数学(28475)
数学方法(28166)
(20655)
(19012)
中国(17880)
地方(16752)
(16651)
业经(16590)
(14250)
财务(14173)
财务管理(14146)
(13883)
企业财务(13387)
理论(13138)
(12968)
农业(12712)
(11957)
(11848)
贸易(11842)
环境(11538)
(11397)
技术(11215)
(10997)
机构
大学(267447)
学院(264880)
管理(111118)
(97434)
经济(94848)
理学(94316)
理学院(93193)
管理学(91671)
管理学院(91150)
研究(86843)
中国(66475)
(61070)
科学(56541)
(46308)
(44137)
(44085)
业大(42114)
中心(40558)
研究所(40265)
(40048)
北京(39229)
财经(36167)
(35238)
师范(34925)
农业(34659)
(33076)
(32883)
(31749)
技术(28590)
(28418)
基金
项目(182383)
科学(141578)
研究(132283)
基金(130342)
(113766)
国家(112806)
科学基金(96587)
社会(79701)
社会科(75385)
社会科学(75358)
(70904)
基金项目(70706)
自然(65145)
自然科(63545)
自然科学(63530)
自然科学基金(62347)
(60878)
教育(60321)
编号(55268)
资助(53729)
成果(44476)
重点(40315)
(39413)
(38021)
课题(37759)
(37488)
创新(34906)
科研(34906)
项目编号(33965)
大学(33646)
期刊
(111699)
经济(111699)
研究(76953)
中国(54706)
学报(43617)
管理(42702)
科学(40126)
(39016)
(36744)
大学(32250)
教育(30798)
学学(29897)
农业(27346)
技术(23607)
(22423)
金融(22423)
业经(17770)
图书(17400)
财经(16803)
(15938)
经济研究(15486)
问题(14344)
理论(14257)
(14200)
资源(13814)
实践(13372)
(13372)
科技(13353)
现代(13174)
技术经济(12810)
共检索到397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东春  王凤春  汪元元  
针对目前北京市雨水利用设施建后管理的现状,通过政府管理、市场管理和社区管理的对比分析,对三大类不同的雨水利用设施提出三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市政和大型雨水利用设施由当地市政和水务部门进行管理;社会单位(学校、公园、机关等)的雨水利用设施由这些单位的物业或后勤部门自行进行管理;小区雨水利用设施采用社区管理模式。同时,提出雨水利用设施建后的运行费用补贴方案:财政资金补贴和防洪费返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左建兵  刘昌明  郑红星  陈远生  
世界范围内快速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缺水、水污染、洪涝等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实践证明实施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水问题的有效手段。北京市属于人类活动强烈影响下的资源型重度缺水大都市,水问题可以概括为水少,水多,水脏。本文阐述了城市雨水利用的内涵,探讨了城市雨水利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将北京市雨水利用分为3个发展阶段,起步探索阶段(1981年~1999年),深入研究与示范工程阶段(2000年~2005年),大范围推广实施阶段(2006年至今)。北京市2007年共完成267项新建雨水利用工程,雨水利用主要包括三大主要类型(集蓄、渗透、综合利用);空间分布特征表明,郊区多于城区,郊区以蓄水池为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左建兵  刘昌明  郑红星  
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雨水资源,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缺水状况,而且能够涵养与保护水资源、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内涝,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前世界上很多城市都开展了雨水利用方面的研究。如何科学的评价雨水利用的成本效益是城市雨水利用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据城市水文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建立了城市雨水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对北京市2007年267项雨水利用工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北京市雨水利用效益指数α达到了2.3,综合效益非常显著;②根据α的值,将全市分为4个区:①雨水利用无效益区(α<1.0),包括朝阳区、西城区、东城区和丰台区,占22.2%;②雨水利用低效益区(1.0≤α≤1.5),包括通州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东春  汪元元  
北京水资源严重匮乏,加之大城市雨水利用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北京市雨水利用现状、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促进建设开发、制定技术标准、经济激励政策、运营监管和宣传教育五方面提出北京市雨水利用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据记者从北京市排水集团了解到的消息,今年北京市累计收集利用雨水量达2781万立方米,相当于14个昆明湖。左安门桥东北角地下有一个8026平方米的大水池,专门用来收集方圆5公顷内的雨水。据北京市排水集团第一管网运营分公司经理田志勇介绍,该雨水利用工程去年完工,之前没有蓄水池时,雨水直接入河,水中的污染物对河道甚至地下水都会造成威胁。而现在,雨水被收集后被送入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昕  马洪涛  王强  
随着城市的发展,对于排水系统安全性的要求日益提高,但近年来城市积水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对于北京市,由于其降雨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汛期暴雨又多表现为局地短历时的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造成城市道路(特别是立交桥区)出现积水问题,严重影响城市交通。本文在此背景下,从保障奥运安全召开的角度出发,对奥运中心区的雨水系统进行研究,收集整理奥运中心区雨水系统各组成部分相关资料,构建城市雨水系统评价体系,建立奥运中心区雨水系统数据库,应用国际上先进成熟的软件平台建立奥运中心区雨水系统模型,针对奥运中心区雨水系统的设计标准进行评价,针对超标降雨情况下奥运中心区积水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婵  文天祚  王坤晓  
基于空间化的人口数据及改进的两步移动搜寻法,分析北京市核心区医疗设施的可达性和分布公平性。结果表明:北京核心区医疗设施的可达性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总体上呈现从中心向外围递减的圈层结构,且东北部高于西南部,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医疗设施的空间分布及服务能力、居住需求点的人口密度以及二者之间的交通状况;核心区高就医可达性街道相比于低就医可达性街道常住人口和老年人口占比更小,总体居住环境更差,医疗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空间匹配程度较低。据此提出改善核心区医疗设施可达性分布的均衡性和公平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文英  杨燕英  徐丰  
本文以北京农村地区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入户问卷调研等方法,经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农村基础设施还存在城乡统筹不足、"民生设施"和"环境设施"建设滞后、运营维护不到位、设施利用效率低下、农民满意度较低、运营维护长效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城乡统筹的多元化建设模式和多形式运维模式、形成稳定的专业化队伍和专项资金的配套措施建议以及进一步加大农民参与力度以提高农民满意度等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侯军岐  段云娇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针对北京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状况,从政策扶持、规划引导、融资渠道以及管理体制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北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北京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若干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博  穆月英  
设施蔬菜生产系统碳足迹研究对构建低碳蔬菜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生命周期法和多目标灰靶决策模型,利用2013年实地调查数据对北京市设施蔬菜生产系统碳足迹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总碳排放中以间接碳排放为主,来自工业的投入品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原因;2总体上看,设施蔬菜生产系统光合作用碳汇大于总碳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正外部性;3大棚优于温室,但两者的总碳排放均小于光合作用碳汇,对生态环境均具有正外部性;4各地区碳足迹的优劣顺序为大兴区、通州区、顺义区、房山区、平谷区、延庆县、密云县和怀柔区,且前四个地区对生态环境具有正外部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推进低碳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立志  马林  屈泊静  赵晨  李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市高校教职工机动车拥有数量迅速增长。由于高校校园的机动车停车设施规划滞后,停车泊位紧缺以及停车的随意性造成高校校园交通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高校校园,特别是小面积高校校园的环境。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对北京市小面积高校校园的机动车停车设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规划设计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凌豪  
【目的】服务建筑设施是公园开展游憩服务、科教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我国公园设计规范对公园内的建筑设施有着严格的指标控制。本文意图全景式地分析北京公园服务建筑设施的类型、数量分布和空间分布指征,总结规律,发现问题,以期对我国公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城市更新中公共空间和设施的优化布局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北京市309个主要公园内的兴趣点(POI)数据和兴趣面(AOI)数据,采用统计归纳法对比分析公园内服务建筑设施的总体分布特征,以空间均匀度指标来衡量公园服务建筑设施空间布局的特征及游客获得设施服务的便捷度;分析各公园中各类别服务建筑设施的种类、数量及空间分布指征;以单源最短路径算法统计北京公园公共厕所的空间分布合理性。【结果】研究认为,北京公园的服务建筑设施总体缺乏,数量严重不足,空间分布不均衡,公园之间水平差异度大。距市区较远的大尺度郊野公园和森林公园,服务建筑设施尤其缺乏,布局稀疏,大部分公园的设施集聚程度高,空间均匀度不够;餐饮建筑服务设施与购物服务设施的种类设置不合理;缺乏科教文化设施。【结论】研究认为长期以来对公园服务建筑设施建设的政策限制,已经影响了公园的游憩服务功能、文化功能和科普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影响了公园作为绿色综合体的城市功能复合属性,也制约了土地集约化高效利用的未来城市发展模式。我国的城市更新和公园建设,应当制定灵活的公园服务建筑设施控制指标和管理体系,增加服务建筑设施种类,适度引入社会资本,主动引入科教文化服务设施,优化建筑服务设施空间布局。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郗磊  韩跃  赵鲁全  朱海坤  
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土地经济效益、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可持续利用效益三大方面出发构建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京各区县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北京市各区县间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差异度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高度正相关;土地集约利用基本呈现"中心高外围低"趋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陶卓霖  程杨  戴特奇  
发展养老服务是当前中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北京市养老设施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北京市养老设施的供给仍难以满足老年人口对养老设施的需求。对北京市养老设施空间可达性进行科学评价是进行合理空间配置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GIS技术,应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北京市养老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行了测算,并重点对1小时单一有效服务半径和按养老设施规模划分的三级有效服务半径这两种情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后者对北京市养老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评价更具合理性。本文对空间可达性的测算结果识别出了北京市各区域养老设施的稀缺程度,为养老设施的空间布局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湛东升  张文忠  党云晓  虞晓芬  吴倩倩  
公共服务设施是社会服务业的物质载体,其空间合理布局对城市的宜居性和居民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北京市9大类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点要素数据,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最近邻层次聚类和Ripley’s K函数等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热点集聚区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中心集聚现象,其具体空间分布又各具特色;(2)不同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均具有空间集聚特征,且经营性设施的空间集聚趋向更加明显;(3)不同公共服务设施在不同空间尺度均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但空间集聚强度和空间特征尺度却存在明显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